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闺怨诗:金昌绪《春怨》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闺怨诗:金昌绪《春怨》,第1张

#诗词鉴赏# 导语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下面是 为大家带来的:闺怨诗:金昌绪《春怨》,欢迎大家阅读。

春怨 /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注释

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妾:女子的自称。

莫:不。

赏析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礼俗社会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从社会秩序维持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相对于法理社会而言。 我们喜欢划分“人治”和“法治”, 费孝通提出“礼治”的概念,他认为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相同社会的特色。

中文名

礼俗社会

外文名

gemeinschaft

出处

乡土中国

特点

相对于法理社会而言

概念

礼俗社会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从社会秩序维持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相对于法理社会而言。按照通常的做法,我们喜欢划分“人治”和“法治”,认为传统社会是“人治”,而现代社会是“法治”。费孝通认为“人治”概念容易让人误解,似乎传统社会是个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随心所欲进行统治;而“法治”的实质是“人依法而治”,其实也具有人的因素,因而“人治”与“法治”的划分并不准确。于是,费孝通提出“礼治”的概念,他解释说:“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P49)如果说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则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从性质上说,“礼并带有文明的或是慈善的的意思,礼也可以是杀人的、野蛮的”。(P49)“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P50)礼和法一样都是行为规范,“但礼和法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P50)“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已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认为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51)“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从成规罢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P52)“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法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硬度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P52)“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情:泛指心理活动,态:泛指肢体活动

情态:是指人的心理与肢体活动的情形。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情态 外文名 :state of affairs 拼音 :qíngtài 释义 :心理活动的形式特征 基本资料,基本解释,引证解释, 基本资料 拼音 :qíngtài 释义: 情状。

神态。

人情和态度。

娇媚的神态。

心理活动的形式特征

基本解释 [state of affairs]∶情状,状态

可鄙可厌的情态各具情态。——明· 魏学洢《核舟记》

[expression;bearing]∶神态

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human relationship and bearing]∶人情和态度

道尽世人情态

[charming bearing]∶娇媚的神态

仙子多情态

引证解释 1 犹 情状

《韩非子·二柄》:“人主欲见,则羣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陈奇猷 集释:“情态,谓表见于行为之情状。”

《列子·黄帝》:“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清陈天华《警世钟》:“八股以外没有事业,五经以外没有文章,这一种可鄙可厌的情态,极顽极固的说话,也不用怪。”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的可以使我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态。” 2 神态

南朝 齐萧子良《言台使表》:“凡此辈使人,既非详慎勤顺,或贪险崎岖,要求此役,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

《宾退录》卷六引 宋 路德延 《孩儿诗》:“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诗写雏姬情态易,写雏伶情态难。”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3 人情 态度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这两句言语,道尽世人情态。” 4 娇媚 神态

唐孙棨《北里志·王苏苏》:“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 刘郎 不放归。”

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情态的诱媚,英雄气概的短少。” 5心理学的 意义

人类的情感、情绪的状态。如紧张——松弛、快乐——悲伤、热爱——憎恨。等等。详见周海宏《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

情态:是指人的心理与肢体活动的情形。

引证解释

犹情状。

《韩非子·二柄》:“人主欲见,则羣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陈奇猷 集释:“情态,谓表见於行为之情状。”

《列子·黄帝》:“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清陈天华《警世钟》:“八股以外没有事业,五经以外没有文章,这一种可鄙可厌的情态,极顽极固的说话,也不用怪。”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的可以使我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态。”

2 神态。

南朝 齐萧子良《言台使表》:“凡此辈使人,既非详慎勤顺,或贪险崎岖,要求此役,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

《宾退录》卷六引 宋 路德延 《孩儿诗》:“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诗写雏姬情态易,写雏伶情态难。”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造句:

1) 她是林家长女林辰碧,巾帼不让须眉,平生难有小儿女情态。唯一一个她会对他说软话的人,已经于二十年前,与她恩断义绝。谦少

2) 小孩习得下列各语言时,漏掉情态助动词理论可能预测到的字序为何?

3) 并在这许多人物的生命情态里,发掘贾宝玉独特的审美眼光与价值取向。

4) 上阙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而故作深沉的情态;下阙写年老时,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和烦忧。

5) 火烧云形态千变万化,难以名状,作者却用比拟的手法,分别用人们所熟悉、更为儿童喜爱的马、狗、狮等象形,不但刻画其静态,更细致地描绘其动态,象形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6) 有很多女孩的爱情通病就是把爱情看得太大了。而其实,茫茫世界中,爱情是小的。男人们为什么通常很难为情所困?因为他们把爱情看得很小。这也许才是最健康的爱情态度。

7) 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8) 刘邦虚报贺礼坐了上席,毫无自责不安之意,酒席间,意气自若,取笑客人,颐指气使,俨然一副上客主子情态,吕公心中暗暗称奇。

唐代社会在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的全面繁荣,使得唐诗取得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璀璨成就。而唐诗中的“佳人”形象也复杂多样,所涉及的题材也无所不包。

一、香草美人 含蓄寄寓

“美人”作为一个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战国著名诗人屈原将“香草美人”的使用在作品中一以贯之,使“美人”有了深切的生命内涵和政治寓意。“借花卉以发骚人墨客之豪,托闺怨以寓放臣逐子之感”,注释(南宋 刘克庄)自此,这种将政治理想、政治情怀在作品形象与意境中含蓄寄寓的比兴寄托的手法固定下来,用“美人”抒发自己的怨念成为一种诗人惯用的模式。当然,唐朝诗人也不例外,经常用比兴之体来寄予自己的的家国身世之感。“美人”包涵了唐代诗人的人格情趣、人生经验和美学理想,凝固了文人们在当时特殊的现实环境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杜甫《佳人》中描绘了一位绝世佳人:她幽居在空谷,本是世宦人家的女儿,见弃于夫君,如今沦落山野,与草木相依。靠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时常牵把青萝来修补茅屋。虽然佳人命运悲凉,居住环境简陋,生活清贫,却依旧修洁端丽,清白自守。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佳人》作于乾元二年秋季的秦州。安史之乱时,杜甫竭尽忠诚,竟被降职弃官,漂泊流离。但他在关山难越、生计困窘的情况下,也始终不忘国忧。这样的人生遭遇和品格,与这首诗的佳人是一致的。所以,诗人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杜甫的《佳人》应该看作是一篇客观反映与主观寄托相结合的诗作。无论诗人基于怎样的心态,唐诗中美女佳人的意象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比兴象征的意味十分浓厚,涵蕴也极为丰富。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人以新婚的佳人自比,含蓄蕴藉地探问自己的文章是否受到赞赏;而张籍的回诗也巧妙地用比体,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一问一答,两诗诗表达含蓄蕴藉,趣味横生。

比兴体的诗中“佳人”形象不是生活中偶然见到的普通女子,而是具有深刻内涵和寓意的固定的意象。她表达的是词人不愿直言却又不能不说的话,抒发的是词人难以抒发的情怀。

二、深闺佳人 传统闺怨

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主要描写对象,剖析女子们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复杂心理状态。闺怨诗最早见于《诗经》,而绝大部分的先秦闺怨诗都保留在《诗经•国风》当中,如《诗经•国风•伯兮》,《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等人使其进一步发展,而至唐代,依旧有诗人承袭了这古老的主题,塑造了一系列闺怨女子的形象。为了与上文第一部分区分,本文的“闺怨诗”只指那些单纯描写思妇,并非有所寄寓的闺情诗。

韶华易逝,容颜易改,因为古代女子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她们都有对此的感慨,这类女子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美人迟暮,丈夫另有所欢,刘方平的《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甚至对夫君除了思念之外,怨恨之情更为深刻——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玉阶怨》写被幽禁宫女之幽怨,刻画出一个孤高冷艳的宫中女子形象。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写征人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是描写征人妇的诗歌中出现比较频繁的一个意象:在唐代丈夫出征,妻子多寄寒衣给丈夫。可以说,月夜之下,捣衣的征人妇成为盛唐诗人表现征人妇的一个典型的意象"。

唐诗中的闺怨女子,诗人很少去描摹外貌,多写她们的侧影,更多的是闺中女子愁怨的情绪的流淌,形象比较单薄,趋于符号化。

三、当代女子 反映现实

唐代社会生活空前繁荣,女性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被诗人记录到反映现实的诗歌中去,成为唐代风貌的一部分。唐代诗人笔下所涉及的女性形象复杂多样,囊括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从宫廷女子,官宦贵妇到贫穷妇人,甚至包括胡姬也经常出现在唐诗里。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写长安贵族妇女的华贵,李白清平调写杨贵妃的丰神俊貌,王昌龄《采莲曲六首其二》所写的采莲女子十分具体形象: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诗所勾现的采莲女子十分灵动活泼。而“家住水东西,流纱明月下”的浣纱女子清新怡人。胡姬,是汉唐时期对于非汉族女子的称呼,她们或从事舞乐,或以卖酒为生。诗人对其多是进行大笔渲染,细致刻画的并不多,所以胡姬的形象也并不是特别丰满生动。“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贫妇形象在诗歌中的大量出现是在“安史之乱”后,征战和政府的横征暴敛的双重摧残给农民带来可怕的灾难,战争、饥饿和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人们身上,成千上万的社会底层女性的生活陷入了绝境。杜甫的作品中反映了战争背景下的农村社会不同年龄的贫妇形象。战争夺取了大量男子的生命,乡村凋零,人烟稀少,农村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有些女子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农耕劳动,依旧要交纳政府的苛捐杂税"。杜甫的《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诗人们深入观察现实,多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写实叙事,给予唐代女性深切的同情与关怀,呈现唐代女性平凡真实的人生。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描述黛玉,我会说:“她是为情赴生蹈死的绝世仙姝。”

黛玉身上融合了极致的繁华和极致的悲凉,《葬花吟》也只有黛玉可作,黛玉能作。

但是,我想写红楼梦群像,不只是想欣赏美,我对这些不凡的灵魂心存感念,是因为她们给我带来了启示,宝黛的爱情悲剧,不是个体的悲剧,也并非命运的捉弄,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普世的痴男怨女都可能面对、却束手无策的难题,但是,当我们真正读懂了黛玉,却有可能在这幕悲剧中,找到解决自身情感问题的方法,走出爱情中的种种困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解读下面几个问题:

1、宝黛爱情为什么必是悲剧结局?

2、为什么说宝黛爱情最致命的矛盾,也是普天下痴男怨女的共同难题?

3、形成黛玉性格特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4、黛玉性格中的哪些特点,对爱情是毁灭性的打击?

5、理想的爱情并非可遇不可求,每段爱情都有可能去芜存精,去延长它的生命周期。

让我们共同在红楼梦这部大悲剧的背景下,寻找到生命本有的底色,其实远非悲凉二字可以尽述。

著名诗人沃森曾经写过一首《终曲》:

哪怕为你,我也不再流泪,

我终于,终于得享安息。

即使你在头顶流连、徘徊,

我在梦中也不再辗转、悲哀。

哪怕为你,我也不再梦回,

当我躺在绿草飘摇的墓园下面。

即使你路过,我也不再留意,

因为我的灵魂,与风和溪流同在。

哪怕为你,我也不再醒来,

因为,流过的泪水如此苦涩,

因为,我今天须走的路过于黑暗,

它将从你身边蜿蜒伸开。

将这首诗送给黛玉,是因为黛玉的此生,就是在用泪水偿还神瑛侍者前世的灌溉之恩,泪水流尽,情债偿完,生命也随之结束。

1、 宝黛爱情为什么必是悲剧?

宝黛之恋必为悲剧,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已经决定了它的命运。

第一回中,僧道二人谈到:“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注意:三生石暗指三世因果,今世情缘,前世已定),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 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绛为深红,绛珠,既寓意血泪,又和“黛玉”二字相通,瑛为玉,神瑛即指宝玉,绛珠仙子道:“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意为, 眼泪还完时,也就是情缘了结时 。

宝黛爱情,自问世以来,有人称颂,有人惋惜,有人向往,有人批驳……而作者以龙虎之力,沥血之语,写下这部爱情悲剧,到底初心是什么?

曹公的好友,脂砚斋主人道:“慧眼婆心,正不比再做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意思是说:“作者的大智大慧,良苦用心,无需我再来转述,而千千万万的读者自会依照自身根性,有所领悟,这已经达到慈航普渡的作用了。”

作者要怎么慈航普渡?

在第一回里,作者就赋予此书几个名字,一为《情僧录》,寓意深远:说空空道人读此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作者所述的这个解脱过程并不符合佛教中解脱之路的次第法门,但重在寓意,暗喻宝玉在经过情缘考验后将堪破情关,踏上解脱之路。

一名为《风月宝鉴》,鉴者,一意为镜子,一意为教训, 寓意以风月之事,男女之欢来作为让人警醒的镜子,以免后人再蹈前尘。 作者苦口婆心,在书中多次伏线,更专以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来完成“风月宝鉴”的点题。

在第一回的总纲里,作者就通过僧道二人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让人们颠倒痴狂、轮回苦海的情爱,其实是源于前世埋下的“因”。(这种说法不仅佛法里早有揭示,而且在老百姓的俗语里也经常流传,比如“不是冤家不聚头”,“还你前生债”等等,)而后来所展开的所有情节,都在不时呼应这条暗伏的主线,到小说结尾,也必定回归于此因此果的验证。 作者要借助宝黛爱情,来演化他对于世间爱情的因、缘、果、报的所有体悟和洞察,让更多的人以此为镜,以此为鉴。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架构、人物、细节、文化,更在于作者这份拳拳初心。

纵观古今,每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大多源于作者在经历、观察社会情态的种种苦难、伤害、悲痛之后,有感而发,所以将悲心灌注于笔端,字字血泪,谱写出深切扣动人心的文字,才能流传千古。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以及曹雪芹的《红楼梦》。

艺术家不可能像哲学家、心理学家那样,把自己的观点用理论一二三四地讲出来,在红楼梦里分析一下虚无主义什么的,艺术家要做的是将所有的领悟都融进作品,借人物、情节说话,越伟大的艺术家,自我的观点隐藏得越深。

曹雪芹费尽千辛万苦搭了一个华丽的大舞台,除了宝黛钗,找了十几个出色的配角,几百个群众演员来唱这场戏,就是要揭示爱情的来龙去脉和生命的本质,要锻造属于贾宝玉的入世出世的人生。而宝黛之恋的悲剧结局,不仅仅因为前世种的因,那样生命便不可为了。

这个悲剧还有现世中两人的矛盾,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助推造成,这就构成了宝黛爱情的三重景象。

2 、宝黛爱情的三重景象

鲁迅先生曾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

红楼梦是含纳了多种文化的鸿篇巨制,在宝黛的爱情上,只要细心一点的读者都会发现,作者要展现的绝非一重景象,它常常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拨开吟诗作赋的画皮,看到的却是冷月葬花的内核,当你以为冷月葬花是结束,却不料葬花之后还有天高云淡。

三重景象中的第一重是因果层面,刚刚已经说过,这是宝黛爱情的内核——前世灌溉之恩,今生以泪偿还;第二重是精神和情感层面,寓含宝黛爱情的默契和矛盾,默契源于两人都厌弃世俗的污浊,沉醉于风花雪月,吟诗作画的精神乐园,矛盾源于黛玉是“情情”,宝玉是“情不情”(后文我们再细聊)。

第三重是家族和社会层面,这个层面完成的是个人成长和群体文化、宗教礼法的矛盾,所有和宝黛爱情相关的人物,在随着小说的层层铺叠,进行他们自我性格完成的同时,为宝黛爱情悲剧的完成,有意无意间进行了助推,这是曹雪芹作为一个小说家、文学家的伟大之处。

木心曾说:“曹雪芹的伟大,分为两极:一极是细节伟大,玲珑剔透,一极是整体控制的伟大,绝对冷酷,绝对公正,不宠人物。”也正因为有他这样的伟大,才成就了这部寓言式的小说,有多少后来人续红楼梦,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宝黛大团圆结局,无异于以溪渠之心量,度云湖之胸怀。

溪渠之心量,只见一己之好恶,云湖之胸怀,含纳苍生之悲苦,让我们来一一浏览宝黛悲剧的三重景象,探讨曹公的良苦用心。在这三重景象中,每一重都纷繁复杂,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寓言,给我们以警醒和启迪。

第一重:因果轮回——命运的潜流

曹雪芹对于小说的结构安排如大国点兵,在现实生活的架构中,他设置了时、空、名、景,而在时空名景之外,他设置了因缘果报,时空名景再大,再繁复,也在因缘果报的统帅之下,它们均始于因,住于缘,还于果,归于报,这就是各人命运看不见、摸不着的潜流,也是这部小说的潜流。

在第一回,作者已交代了宝黛公案的因果,到了第五回,作者再次细细安排红楼梦各主要角色之命运归宿,埋下众人情缘、宿业之因果,这一回,处处能看见警世的诗句。

比如,宝玉初到警幻仙境(所谓“警幻”,意思是“警”醒世人财色名利皆如“幻”梦),便听见有人唱:“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告诉痴男怨女们,爱情就是一场春梦,情愁不过是“闲愁”,起于一念之贪,最后挂碍不断。

仙境宫门上的横批是:“孽海情天”。对联是: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风月债难偿,说的不仅是宝玉和黛玉,还包括书中有情缘牵缠的一系列人物,再往深了说,是揭示天下情缘的债务本质,不过是前世所欠,今生来还,而今生又在不断的付出和索取中欠债记债、患得患失中度过。

佛教的大乘经典《楞严经》是这样揭示的:“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意思是说人世间的因缘纠缠,不过是你欠我的命,我还你的债,因为如此,即使经历百千劫(劫是佛学中的时间计量单位,一劫为10的23次方年),也在生和死的苦海中轮转。

接下来是说情缘:“男女之间,我贪恋你的美色,你贪恋我宠爱你的心意,因为这样的因缘,即使经历百千劫这样长的时间,也无法得到自由和解脱。”这样的说法第一次听到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我们从这个感官世界抽身,尝试一下从宇宙的角度来观察人的生和死,就会觉得这其中的道理真是奥妙无穷。

而警幻仙子更警示宝玉说他是“天下古今第一*人“,所以要来助他“改悟”:“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意思是说让宝玉见识仙境女子的丰姿,体会到仙境风光也不过尔尔,何况尘境,从此历经沧海难为水,不再沉迷于“情”。

这段话的灵感来自于佛经中佛陀度化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的故事,难陀因为妻子貌美如花,无法舍断情缘,佛陀便带他见识美妙绝伦的天女,难陀一见之后,果然觉得自己的妻子相形之下有如母猴子一样丑陋,然后佛陀又带他到地狱中参观,当难陀知道这是自己天福享尽之后的轮回之所后,当下一身冷汗,彻悟人间天上都是因缘无常,只有看破爱欲,精进修行,才能脱离无尽轮回之苦。

警幻这段取了佛经故事的前半段,就是寓意宝玉的情缘经历,都是帮助他通达情欲因果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要讲宝黛爱情的第二重景象,也就是他们俩情感精神层面的拥抱和错位,也是大多数爱情中的男女都逃不开的矛盾。

(未完待续)

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当令中学生约 30%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当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的五大不良心理。为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心育作用,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还具有心育作用。那么,美术和美术教育又具有怎样的心育作用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美术作品、美术构成因素的心育作用。

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教育活动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人侵洞开了门户。”[1]远古的美术作品,如古希腊神像、印地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作祛病人邪,保佑吉祥平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有心理震慑。近代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旧社会河北杨各庄的贫苦农民,看着贴在门上的门神(一种年画),对幸福的渴望心理,得到暂时的平衡。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习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美国小说家欧·享利,构思一画家的墙上画的绿藤叶,支撑着病中少女的生命……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

心理学家还认为各种图案、标志,甚至单一的美术造型因素,例如某种线条、某种形状、某种颜色、某种构图,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例如: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弦晕感等等。据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提审“犯人”的候审室的墙壁上绘着旋形纹样,使人看了头昏呕吐,造成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德国法西斯真可谓杀人不见血!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长达二十余年,他证明“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能力。 ”[2]法国学者费勒,用握力计测量在不同色彩光线作用下人握力变化,他惊异地发现橙色光线刺激人的心理,使之兴奋,握力增加四分之三以上。十九世纪末,俄罗医生别赫捷列夫建立了一座专用颜色治疗神经病的医院,用蓝色的房间环境来抑制激动型精神病患者,颇为成功。蓝色首次实现了它的“药物”功能。欧洲一位聪明的足环球教练,让人把足球队员休息时去的更衣室刷成蓝色,以便创造出一种放松的气息;但当他对队员作最后鼓励讲话时,则让队员们走进涂着红色的接待室,以便创造出一种振奋人心的背景,[3]这可说是善于发挥色彩心理影响作用的典型事例。作为美术教师应精通美术构成因素的心理作用,为教育教学中实施心育服务。

(二)美术作业过程的心育作用

通过美术作业(或创作)过程,使许多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疾病获得治疗、康复如初,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日屡有报道。其实,对青少年来说,美术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正是为他们设置了一种心理发展理想的环境和氛围。美术教师应注意通过美术作业完成过程的自主性、秩序性和诸多困难,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有条不紊踏实操作的习惯、勇于排除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以克服其依赖心理、浮躁焦虑心理和脆弱心理。

美术作业的环境安静、专业致志,具有严格的条理秩序性,有利于协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美术作业过程是自由自主的,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宜于在老师的引导下,敞开心扉,认识和发展自我,渲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要求控制自我,在独立完成美术作业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恰恰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美术作业过程,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我心理形成,他们自然会摆脱长期以来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使其依赖心理逐步得到矫正。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认真完成美术作业的习惯,除了自身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外,严重存在浮躁焦虑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课堂上坐不下来,作业常是“半片子”,而美术作业强烈的秩序性是治疗这类不良心理的良药。老师要严格按照程序要求,一丝不苟地强化作业辅导,克服焦虑心理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美术作业过程是学生艰苦细心的劳动过程,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对理论理解的困难、美术材料准备的困难、粗枝大叶造成作业不佳的困难、缺乏良好习惯丢三拉四的困难、作业效果欠佳受到别人议论的困难等,要求学生完成一次作业,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增强抗挫折意识,矫正脆弱心理。

(三)美术作业最后成功的心育作用。

帮助学生使学生的美术作业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对心育作用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学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和诸多心理问题,但教师在辅导学生美术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表扬他们作业中包括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动力——自己的长处、或强项。创设完全舒适的心理环境,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说,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奇特;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一丝不苟;有的学生虽造型一般,但色彩漂亮;有的学生卷面整洁,态度认真;有的学生思想活跃,有独特创见……教师作业成绩评定中都应予以表扬。

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4]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把作业完成好,最后的成功,很重要。因为,它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到,通过努力和奋斗,终于获得最后成功的愉快。使那些灰心失望的学生认识到“我也同样可以画得好(或做得好)”,使他们萌发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以培养进取心理,克服自卑心理。美术作业的结果应该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美术活动的心育作用

美术展览、美术竞赛、美术讲座、美术墙报、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校园美化等,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充,同龄人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集体活动与学生个人感情相结合,无疑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心理、进取心理、相容心理、克服和矫治固执心理、孤独心理、封闭心理是大有裨益的。美术活动“陶养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见,以渐消沮者也。”[5]

总之,美术含有音乐及诗之意味,故感人尤深。美术作业过程(创作过程)须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宁静致远,具有不可替代的心育作用

众所周知,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一开始就是就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需要而出现的。因此,美术可为人们学习生活、掌握经验提供一贯“窗口”,使人们认识许多真实、具体、广泛的生活图景和各方面的知识。具体地说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认识需要。

例如,观赏我国古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可使人们通过画中所描绘以桥为中心的两岸的车船运输、商业贸易活动、以及城门内外的街道、店铺、车水马龙繁荣热闹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态。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可使人们通过画中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冲突,认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来说。而青铜玉器、陕北剪纸或编织艺术等,就既是艺术活动,还是生产活动。还有当今电脑美术与现代工艺,又是另一种生活的经验、高科技的审美文化知识与技能活动。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可升华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是以“美”起真。我们就拿中学课本中的美术欣赏学习来,日观赏印度的佛教美术作品,其欣赏的过程就是神圣与净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称。这是因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异化,是主观审美对客观对象的理想,在欣赏中,由于审美的介入,人的的本质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人们是通过审美的欣赏活动,从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现代美学家们几乎都十分强调审美、艺术的独立性。王国维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审美活动的过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或审美的发现、艺术的构思、情感的表达。因为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美术技法,而是艺术情感的表达来实现审美的价值。”

美术欣赏具有调节精神与情绪的节奏,丰富学习内容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还能进化我们的生活。如:学习书籍装帧到为自己装饰笔记本与作业本,从学习服装设计地没自己装扮衣服,从学习环境艺术到没自己美化居室等等。这就是一些美化生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表现。

人们掌握美术这一交流手段,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群体意识和认同感。这种群体意识与认同感通过美术的中介活动,便反映为人类情感的共同性或人类精神的感召力。人一旦进入此境,便踏上了通往他人、通往群体、通往社会乃至通往全人类心灵的道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所说:“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理解到一种能允许所有人去交流他们情感的韵律,从而使人结合成一个整体。”…所以艺术又被幽默地称为调节人际关系的特殊处方

以上就是关于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闺怨诗:金昌绪《春怨》全部的内容,包括: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闺怨诗:金昌绪《春怨》、乡土中国礼的概念、情态(汉语辞汇)详细资料大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20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