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极地轨道同步卫星 极地轨道同步卫星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极地轨道同步卫星 极地轨道同步卫星是什么意思,第1张

1、所谓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千米,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圆形、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

2、地球同步卫星分为同步轨道静止卫星、倾斜轨道同步卫星和极地轨道同步卫星。当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的倾角为零度,即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行时,由于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周期又与地球同步,因此,人们从地球上仰望卫星,仿佛悬挂在太空静止不动,所以,把零倾角的同步轨道称作静止轨道,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称作静止卫星。静止卫星上的天线所辐射的电波,对地球的覆盖区域基本是稳定的,在这个覆盖区内,任何地球站之间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通信。因此,同步轨道静止卫星主要用于陆地固定通信,如电话通信、电视节目的转播等,但也用于海上移动通信。

1,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同步称为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 若把三颗同步卫星,相隔120°均匀分布,卫星的直线电波将能覆盖全球有人居住的绝大部分区域(除两极以外),可构成全球通讯网.

2,在高中物理中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容易混淆,但是始终抓住下面这两点便不会错 近地卫星:转动半径=地球半径 同步卫星:转动角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 近地卫星是指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计算时轨道半径可近似取地球半径(这一点很重要) 同步卫星是指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的卫星,故称为与地球自转同步,叫同步卫星;由于周期相等的原因,卫星总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

近地卫星的数据特点

①轨道半径r≈R(R为地球的半径);运行速度v=√(GM)∕R=√gR=79km∕s,是所有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 ②运行的周期为T=85min,是所有卫星最小周期; ③向心加速度a=g=98m∕(s^2),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

3,在理想天体前提下,物体在天体表面的重力大小等于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大小设天体表面一个物体质量为m,天体质量为M,g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天体半径GMm/(R^2)=mg 消去等式两边的m得到:GM=gR^2 该式称为“黄金代换”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R为天体半径,M为天体质量,g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注意的是,黄金代换只适用于不自转或自转很慢的天体,因为在这些天体的表面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完全提供重力在自转很快的天体表面万有引力要提供重力和向心力,所以GMm/(R^2)=mg不成立,黄金代换不适用黄金代换在高考简答题中不可直接运用,必须写出原始公式GMm/(R^2)=mg再写出GM=gR^2

同步卫星是运行周期与行星自转周期相同或轨道平面旋转角速度与行星的公转角速度大致相等的卫星。卫星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称地球同步卫星,亦称24小时同步卫星。

卫星轨道平面的转动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几乎相等的,称太阳同步卫星。它在全部运行期内以相同的太阳光照条件或在同一当地时间,飞过地球表面的各地区上空,以完成所赋予它的任务。

用途

1、利用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来转发无线电信号组成的通信系统就称为卫星通信系统,作为通信用的这个卫星就叫做同步通信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上的天线所辐射的电波,对地球的覆盖区域基本是稳定的,在这个覆盖区域内,任何地球站之间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通信。

2、气象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农业、渔业、畜牧业等生产,航空、航海、通信业务都需要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在气象卫星上天之前,人们在地面设立气象站,用气球、火箭和无线电探空仪观测天气。

3、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是众多遥感探测器中最主要的一种,它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探测地球资源与环境。地球资源卫星始于1972年美国发射的首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第一代资源卫星为Landsat-1、2、3卫星,该三颗卫星的轨道是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高度约为915km,运行周期为103min,每天绕地球14圈,每18天覆盖全球一次。

跟着地球的速度一起旋转。相当于在地球上定一个点,以这个点到卫星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个圆就是卫星的轨道。从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在固定的地方看,它总是在太空的那个位置。

扩展资料:

1、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与行星自转周期相同或轨道平面旋转角速度与行星的公转角速度大致相等的卫星。卫星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称地球同步卫星,亦称24小时同步卫星。卫星轨道平面的转动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几乎相等的,称太阳同步卫星。

2、同步卫星的高度可通过开普勒(J

Kepler)第三定律H

+

E

=

R

=

AP2/3来计算,其中周期P

=

099727,比例常数A

=

42241,地球半径Er

=

6378公里,故可算出同步卫星的高度为H

=

35,786公里。

3、同步卫星的缺点是空间有高度的限制、因距离太远造成电波传递时间的迟延,例如同步卫星约需要250ms(=

235104/3105)的传递时间及因距离太远造成电波传递的功率要相当大。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距赤道的高度约为

36000千米,线速度的大小约为31公里每秒。

同步卫星的高度可透过开普勒(J

Kepler)第三定律H

+

E

=

R

=

AP2/3来计算,其中周期P

=

099727,比例常数A

=

42241,地球半径Er

=

6378公里,故可算出同步卫星的高度为H

=

35,786公里如图四所示。同步卫星的缺点是空间有高度的限制、因距离太远造成电波传递时间的迟延,例如同步卫星约需要250ms(=

235104/3105)的传递时间及因距离太远造成电波传递的功率要相当大。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什么是太阳同步卫星?

解析:

所谓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

由于这种轨道的倾角接近90°,卫星要在极地附近通过,所以又称它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

为保持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在卫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平面每天要自西向东作大约09856度的转动,这个角度正好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东移的角度。

但是若地球是个均匀球体,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平面随地球作平动,则轨道平面不能保持与太阳有固定的取向。事实上由于地球是个扁椭球体,这种扁椭球体上的各点对卫星的引力不等,使卫星的轨道平面绕地轴朝着与卫星运动相反方向旋转,即轨道平面的进动。若选定合适的倾角(大于90°)使卫星轨道平面的进动为1°,正好使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这样就实现了太阳同步轨道。在这种轨道上的卫星以固定的地方时观测地球大气,有较固定的光照条件。对获取可用的资料、资料的接收、轨道的计算等都十分方便。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极地轨道同步卫星 极地轨道同步卫星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极地轨道同步卫星 极地轨道同步卫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同步卫星同步卫星有什么特点、同步卫星的物理知识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15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