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高的姓氏的来源是什么,第1张

一、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

二、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为山东高氏。

三、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四、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辽、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五、源于冒姓,出自唐朝中叶大时期宦官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属于冒姓为氏。由于高力士是个太监,无子嗣,因此曾收养了一大批巴结他的官宦贵族之子为养子,皆私赐其姓氏为高氏,世代相传。

扩展资料

高姓名人:

1、高智耀(约1206~约1271),字显达,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人。高家世代在西夏做官。高智耀的曾祖父高逸,担任过西夏大都督府尹,人称“高令公”。应天四年(1209年),在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战斗中任副元帅,最后战败被俘,不屈而死。

2、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山西静乐人。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他还是中国***第二、三届中央委员。

3、高敬亭(1907—1939),河南省新县城郊董店人,1907年8月出生,1939年6月24日被军长叶挺据国共双方指示枪毙。高敬亭是鄂豫皖根据地主要***,在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开始长征后,其创立红28军坚持斗争,为其间各南方游击队最成功者。

4、高又新(1916年——1948年),辽宁锦县(今凌海市)人,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八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高又新作为优秀飞行员,有驱逐之王的美誉,曾任4大队21中队长。

5、高文智(1914—2003728),陕西省鄜县(今富县)人。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姓

第八名:杨修

杨修的上榜,虽是另类,其实也很好地代表了“智商有余,情商不足”那一部分人。

杨修智商究竟有多高我们可以取个参照:曹操。曹操是当时的人杰,脑力界的翘楚,这应该是没有疑议的。

那么,这位人杰是如何评价杨修的“我才不见卿(杨修),乃觉三十里”。换做大白话大概就是:杨修的智商甩了我N条街道。

可是,杨修后来下场如何恐怕诸君心里早已有数。

第七名:康熙

倘若在中国历代明君里做个排名,康熙无疑是肯定上榜的。

尽管繁琐的政务消耗康熙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位脑力惊人的皇帝,闲暇之余仍不忘研究西洋数学、天文学等当时前沿学科,根据《圣祖仁皇帝实录》相关记载,我们大抵可知康熙皇帝不仅能够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还可以说他的数学水平达到了当时数学家的高度。

据说,现在故宫还保存有他做数学题的草稿。

看来,具有极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康熙皇帝人生能有如此成就,也是必然。

第六名:张良

张良者,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同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

其手无缚鸡之力,却凭借极其出色的脑力,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张良政治智商也颇为惊人,被册封为留侯之后,不留恋权位,晚年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云游四方,不问朝政。

对于张良,汉初高祖刘邦如是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第五名: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着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也就是说,孔子创办了春秋版的门萨俱乐部,其门徒也多是脑力界精英。

此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曾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至于孔子的长相,也颇有意思。

《史记》记载:“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可见,孔子的头顶骨是中间低而四边高,脑门奇大。如此相貌者,脑力惊人是注定的。

第四名:管仲

管仲无疑是中国古代最强的经济学家。

在齐期间,管仲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后人将其着作收编成书,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

可见,管仲的大脑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第三名:诸葛亮

尽管《三国志》作者对诸葛亮有过“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一句略带贬义的评价,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这位智慧之神的光辉形象。

“脑力界”综合能力最强的诸葛亮

卧龙者,深居茅庐,鹅毛扇一摆,已知天下三分,草船借箭,舌战群雄,观天象而知世事,举利剑而借东风,决胜于千里之外,算计于百年之后,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料记载,发生在孔明身上的故事极富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曾自比管仲,其人生业绩更甚管仲。如是看来,孔明无疑是“脑力界”综合能力最强者。

第二名:鬼谷子

鬼谷子是个谜一样的人物,相传为纵横家之鼻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

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术业通达,学究精深。

相传,战国四大风云人物,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皆出其门下。

第一名:老子

他是中国古代最强大脑,他长寿百岁,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他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他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不愧为中国五千年来的最强大脑,没有之一。

高姓的由来

一高姓源头

黄帝时候,有个大臣叫高元,是为黄帝造楼的建筑家,高姓就源起于高元。古代建筑,以高为尊贵,叫高台建筑,帝皇的宫殿最高,诸候王的要矮一些,贵族的又矮一些,百姓就只能住平房或洞穴了。所以高姓从远古起就为高台宫殿的建筑家。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传至西周时,有叫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传至6世孙文公吕赤,有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奚就以祖父的字为氏,高奚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2、以王父字为氏。周朝齐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被封在高邑做首领,就在现今河南禹县那一带,其后裔世为高氏。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时,先后有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二迁徙分布

史载,上古时候,中原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被尧封于嵩山脚下,叫“崇伯鲧”。他带领群众以堵塞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被杀于羽山。他的儿子禹继承父志,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被封于夏地(即今禹州市)。大禹虽然是方国国君,却倍受舜的宠信,让他“统领州伯,以巡十二部”,后来又让禹代替自己摄政长达16年。舜死后,禹在八方诸侯的拥戴下即天子位,并以自己的封号“夏”为天下之号,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诸夏民族为主体、容纳夷夏各部族的统一王国,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后人称之为伯禹、夏禹、神禹。禹州因而被称为“华夏第一都”。

高氏的发源地虽说在今河南省禹州境内,但自春秋以后的高姓却大都出自齐鲁之地。战国或秦时,高氏已自山东迁入今河北、辽宁省境。东汉时,有渤海王太守高洪定居渤海(今河北省景县)。南北朝时,有渤海郡人高欢,曾在北魏执魏政达16年之久,死后,其儿子高洋便代东魏称帝,为北齐。京兆高氏又有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氏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唐初,有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高钢(河南高氏)因避"黄巢之乱"南迁入闽,为高姓入闽后的始祖。在汉末时,又有一支高氏由陇西(今属甘肃)南迁至滇中(今属云南),后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间,高升太夺取大理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传子高太明,于圣绍三年,又将王位还给段氏,仍封为中国公,世为大理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

三高姓先人

高渐离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

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

《燕歌行》。

高克恭元朝画家。善画山水、墨竹,有非凡技艺,《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齐名,时人有

"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高则诚著名戏曲家,所著《琵琶记》,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高 鹗清朝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以续《红楼梦》后40回世界传名。

高 翔清代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兼能画像。

关于高姓的来源,有以居住地为姓,以祖宗的字为姓等几种说法。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书《世本》上说,黄帝时已经有高姓,居住在河南。结合其他一些资料,中国最早的高姓人物出自河南,春秋以后的高姓出自山东。此外,高姓还有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和被赐与姓者。在中国历史上,高姓称王称帝的有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政权。东魏时,高洋在550年取代魏国,建立北齐,共经过6个皇帝,28年。隋朝末年,沧州人高开道于618年称燕王,建都河南渔阳,历时4年。高姓除了称王称帝的人之外,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如:战国末年有高渐离,因好友荆轲刺杀秦始皇未成而死后,故意刺瞎双眼,接近秦始皇,但最后仍行刺失败。西汉有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高堂生;东汉有学者高诱;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高姓名人大都是一些高官显贵,如:北魏有高允,前后共经过5个皇帝,担任要职达50多年。隋末有农民起义领袖高士达;唐代有诗人高适;北宋有大将高怀得;治水家高超,曾采用新的方法堵塞黄河;奸臣高俅;南宋偶造船家高宣,词人高观国;金有诗人高士谈;元代有唯吾尔族画家高克恭,戏曲作家高文秀;元末明初有戏曲作家高则诚;诗人高启,明代有诗人高叔嗣,东林党领袖之一高攀龙;清代有书画鉴定收藏家高士奇,文学家高鹗、画家高其佩;近现代有诗人高旭,外籍华人中,美国有世界一流科学家高锟。高姓是当今中国第15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高的姓氏的来源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高的姓氏的来源是什么、中国古代历史上姓高的名人有哪些、世界上有多少个姓高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13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