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常用辅助技术指标——macd篇

风尘仆仆的意思2023-05-01  17

      Macd指标是许多交易员常用的技术指标,也是缠论原文中描述篇幅最多的技术指标,相比于单纯使用基于中枢的区间套定位三类买卖点方法,Macd指标在辅助判断三类买卖点中相对来说会更便捷,不过由于 MACD 本身的局限性,要精确地判断背驰与盘整背驰,还是要从中枢本身出发,这里主要介绍Macd辅助判断三类买卖点的方法。

      以2019年4月30日至2019年7月10日这段6h级别趋势背驰为例: 

      上图是一个标准的a+A+b+B+c趋势背驰结构,A中枢(粉色框A)为12h级别中枢,B中枢(**框B)为6h级别中枢,在背驰结构中,中枢A的级别要大于等于B中枢的级别。其中c为B中枢中枢的背驰离开段,当c离开段离开B中枢后,在背驰段中(以c段走势的起点开始小于b段走势上涨力度的价格区间属于背驰段), 6h级别的Macd绿色柱子变短,这时候就是背驰确认的信号。之后价格被拉回B中枢内部并且形成了一波下跌趋势。使用macd辅助判断第一类买卖点相对来说会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使用macd辅助判断的第一类卖点可能转化为第三类买点,也就是倘若背驰后价格不被拉回中枢B往往之后会继续迎来一波新的上涨趋势,具体的判断方法以后的文章中会说到。总体来说使用macd辅助判断背驰的方法准确率大约有80%以上,而使用区间套定位的第一类买卖点的准确率则会更高一些(90%以上)。

      第二类买卖点是第一类买卖点形成之后回调或者反弹产生的买卖点,缠论原文中对于第二类买卖点的定义如下: 第二类买点是和第一类买点紧密相连的,因为出现第一类买点后,必然只会出现盘整与上涨的走势类型,而第一买点出现后的第二段次级别走势低点就构成第二类买点,根据走势必完美的原理,其后必然有第三段向上的次级别走势出现,因此该买点也是绝对安全的。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这里介绍的方法是使用macd来辅助判断第二类买卖点的定位。同样以2019年4月30日至2019年7月10日这段6h级别趋势背驰为例:

      当6h级别顶背驰一卖确认后,价格回到了B中枢区间,并且3h级别的黄白线下穿至零轴下方作为一卖生效的信号,一卖生效后使用3h级别观察一卖之后的情况:次级别黄白线先下穿至零轴下方后再回抽至零轴上方,Macd柱子变短的时候就是第二类卖点的确认,如果能结合更小的次级别的顶背驰可以定位到更精确的点位。上图中在箭头附近位置可以使用1h级别定位到反弹最高点附近的点位。

      第三类买卖点是用于对付中枢新生的情况,也就是某级别上涨/下跌趋势确认后,回调/反弹产生的买卖点。缠论原文中对于第三类买卖点的定义如下: 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上沿,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中枢下沿,则构成第三类卖点。任何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卖点构成。 这里介绍的方法是使用macd来辅助判断第二类买卖点的定位。以2019年4月2号至2019年9月26号的日线上涨趋势为例: 

      4月2号放量大阳线突破了底部A日线中枢上沿则确定了日线级别的上涨趋势,趋势确认之后,当12h级别在日线中枢上方黄白线回抽至零轴下方macd柱子变短时结合次级别底背驰可定位至精确的买卖点。上图两个第三类买点位置使用2h级别可找到相应的底背驰相对精确的点位。

      以上就是M这段时间根据缠论原文以及实践操作总结的Macd指标对于三类买卖点的辅助判断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缠论中的三类买卖点归根结底还是以中枢为依据结合走势必完美原理所保障的必然出现的上涨或者下跌走势,技术指标只是辅助判断,只有在熟练掌握缠论形态学以及动力学的基础上使用技术指标辅助分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基础没有打好的情况下就沉入技术指标的分析往往是本末倒置。

缠论选股公式是笔,线段,中枢,背驰,级别等公式和理论。

(1)缠论中有些思考是有价值的。剽窃了威廉姆斯、艾略特、阿佩尔的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创造,能完全无用吗?有用!另外,缠师自己的思考也有很多是有价值的,而且相当深入。虽然窃取了别人的理论,但阐释的很明白,值得肯定。

(2)缠论当然是有用的。操作级别大一些,多做大波段,少折腾小级别,用缠论赚钱是可能的,也有很多人能用缠论赚到钱,但是能用缠论赚钱的人,都是些取其长、去其短,能够灵活运用缠论而不迷信缠论理论文本的人,那些迷信缠论并把缠论当作圣经的人,大多是不断用缠论亏损的人。

(3)缠师剽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并且狂妄自大已经是个毛病,缠徒拉帮结派攻击异己尤其令人感觉讨厌。老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自己不可能完全正确,允许不同意见,一干缠徒却不能接受外人对缠论的批评。这已经是宗教,不再是科学。

学缠而不迷信,活学活用,缠论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刚才回答了另一个问题-三笔和六笔还是不是同一级别中枢的问题,将回答附在此处:

(A)这种问题,连缠论原文都不要信,直接打开大一级别的图,看看大级别上是不是也构成中枢了,比背诵原文重要。

(B)按缠论原文,周线一笔在60分上是趋势了,但实际上呢?有时周线一笔在60分上只是线段,甚至只是一笔。日线周线同笔,60分钟日线同笔的事太多了。

投资市场有关技术分析的书籍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多如牛毛,但也是良莠不齐,真正能用到的只有那么几本。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实也是自己学习波浪理论和缠论的一些感触:花钱买来的书,如果不合适,或者就是些没用的乐色书籍。浪费了钱是小事,浪费我们的宝贵的学习时间是大事。

我是初学缠论,在技术分析方面也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多,走了很多弯路,看了一些没用处的书,做了许多无用功,所以这篇文章,我想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技术分心的心得体会。

初学技术分析的,丁圣元的《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书是必备的书籍。一根K线包含的信息,能用到的只有四个价格: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同时,K线的一些组合形式,顶分型和底分型,这两个也是经常用到的。而对于像:启明星形态、黄昏星形态、流星形态、倒锤子线等各种形态,相对来说用的比较少了。

为什么这里说用的比较少呢,因为在缠论中,我们能用到的无非顶底分型了。但是不管怎么样的技术分析,《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书是必备的基础书籍。其他的有关K线的书籍,站在我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其浪费金钱和时间,直接撇过不用看,没什么用。比如像《实战图解:K线技术》,自己看完之后,似乎就是再看另一本《日本蜡烛图技术》的补充版本,没什么大的用处。就好像今晚吃米饭,已经吃饱了,再给我一碗粥,岂不是浪费食材吗?

缠论学习基础的书籍,看《日本蜡烛图技术》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能直观地面对K线的走势和形态。初学缠论的我们,看太多非缠论圈子的书籍,浪费时间。

学习波浪理论时,也看了几本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书籍,如《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图解波浪理论》《波浪理论实战技法》《艾略特波浪理理论》,这些书,看了就是浪费时间。学习波浪理论,只看《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这本书就足够了。

其他的书,不仅让我们的学习方向偏离,更影响到我们已经建立的投资思维体系。有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些书其实根本称不上是书,为啥,没有用的书和垃圾有什么分别呢。

学习缠论自己也买了书,一本是108课的原文,一本是《缠论108课详解》还有就是《缠论解盘详解》,后面的两本书都是扫地僧著。但对于初学缠论,看书不如看视频,这也是自己的经历。当然,书还是要看的,不管是电子档还是纸质版本,我为了方便学习买的纸质版本。但说句肺腑的话,看这几本缠论的书籍,就像是读天书一样,看波浪理论的书籍从未让自己困恼过,但是看缠论相关的书籍,却让自己像没有舵的船,不管是缠论原著还是其他人出的解盘,都无法找到学习缠论的切入点,如果借助视频,学习缠论事半功倍,也让自己在投资市场逐渐建立起信心。

学习是有成本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作为初学者,求知欲强,所以往往看了许多书,但是真正有用的书,也就那么几本,其他的书只是一种补充,看多了发现无从下手时,打击了自信心。技术分析不是红学,所以学习技术分析,看几本完全就够了。而学习缠论,从学习视频开始着手,之后结合前面提到的基本书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实操。

技术需要经验,经验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要把我们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读没用的书籍上,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多处理一下K线的包含,多研究一下如何画笔和中枢。

        相比于Macd指标,大多数人使用BOLL指标的会相对少一些,Boll指标在缠论原文也是提到相对比较多的一项技术指标,在缠论原文中对于BOLL指标与Macd指标的对比评价如下: 注意,这个辅助判断(BOLL指标),比 MACD 那个技巧性还要高点,必须不断看图,自己去总结自己的经验才会有所得。本 ID 这里只是把月亮指给各位,要把月亮变成自己的,还需要自己去努力。 缠论原文中也提到了相应的对于三类买卖点的判断方法。这里主要介绍Boll指标对于判断三类买卖点的使用方法。

一、 Boll 辅助判断第一类买卖点:

        缠论原文中对于BOLL带定位第一类买卖点的描述如下: 注意,用这个指标(BOLL)有一个很好的辅助判断第二类买卖点,有时候也可以用来判断第一类买卖点。一般来说,从上轨上跌回其下或从下轨下涨回其上,都是从超强区域转向一般性区域,这时候,如果再次的上涨或回跌创出新高或新低但不能重新有效回到超强区域,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中阴状态了,也就是第一类买卖点出现了。 虽然原文中对于第一类买卖点的描述中提到第二次上涨或下跌创新高或新低但是不回到超强区域为第一类买卖点,不过根据观察,第二次上涨或者下跌不一定需要创新高或者新低,只要不回到超强区域大概率就是进入中阴阶段。这里有一个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比如当上涨趋势形成后,当某个级别从超强区域转向一般性区域,并且向下走出了该级别一笔,那么此时该级别的布林带上沿则为强压力。以2019年10月25日至2019年11月4日的12h级别底背驰上涨趋势为例:

        10月25日12h底背驰之后的12h级别向上笔一直处于12h级别布林带的超强区域,当12h级别从超强区域回到一般性区域并且走出一笔向下笔时,12h级别布林带上沿就成为强压力位,于上图a处就形成了第一类卖点。

二、 Boll 辅助判断第二类买卖点:

        缠论原文中对于BOLL带定位第二类买卖点的描述如下: 但更有效的是对第二买卖点的辅助判断,一般来说,在进入中阴状态,上轨和下轨都会滞后反应,也就是等第一次回跌或回升后再次向上或下跌时,上轨和下轨才会转向,而这时候转向的上轨和下轨,往往成为最大的阻力和支持,使得第二类买卖点在其下或其上被构造出来。 某级别底背驰一买出现后,往往在其次级别布林带下沿位置为强支撑。以2019年10月25日至2019年11月4日的12h级别底背驰上涨趋势为例:

        当12h级别底背驰一买(上图中的a)出现后,当回踩至6h级别布林带下沿时(下图b处),为强支撑,并在此处形成二买。

三、 Boll 辅助判断第三类买卖点:

        缠论原文中对于BOLL带定位第三类买卖点的描述如下: 不过,布林通道最有用的,还是关于中阴结束时间的预判上。一般来说,布林通道的收口,就是对中阴结束时间的最好提示。但这里有一定的技巧性,不是 1 分钟级别就一定要看 1 分钟的布林通道的,例如下图,一个 5 分钟的中阴过程,对应的是看 30 分钟的布林通道。一般来说,某一级别的布林通道收口,就意味着比这低级别的某个中阴过程要级别扩展或结束了,一般都对应着有相应的第三类买卖点。 当某级别的趋势形成后,在其次级别的布林带上下沿(上涨趋势中次级别布林带下沿为强支撑,下跌趋势中布林带上沿为强压力)往往为强支撑或者强压力。以2019你那4月2日至2019年6月25日的3日线级别的上涨趋势为例:

        上图中A为3日线中枢,4月2日3日线级别上涨趋势确立后,回踩至日线布林带下方为日线级别的第三类买点。

        以上介绍的内容中有些是M根据缠论原文中描述的内容加上个人的经验总结所得到的方法。总的来说缠论原文中对于BOLL的使用方法相关内容描述的相对较少,另外,技术指标更多的是作为辅助的判断,更多的还是要结合各个级别的中枢进行精确的分析。

以上就是关于缠论常用辅助技术指标——macd篇全部的内容,包括:缠论常用辅助技术指标——macd篇、缠论选股方法、纯干货总结:初学缠论我,该看哪些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504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