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老公是谁

李清照的老公是谁,第1张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

婚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相互爱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李清照注定要在相思愁苦中煎熬下去,一直等到丈夫归来的那一天。

李清照在古代社会里是幸运的,她有了一位心爱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后牵肠挂肚的思恋,也令人羡慕不已。

李清照第二个丈夫是张汝舟。靖康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病故后,她居无定所,身心憔悴,在49岁时又嫁给张汝舟。

张汝舟,浙江归安人。早年为池阳军中小吏,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霍端友榜进士,绍兴元年,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绍兴二年,娶李清照为妻,不久即分手。晚年流落江湖间以卒。

张汝舟与李清照刚接触时,张汝舟对李还是照顾有加,婚后,张汝舟的野心便暴露无遗,他是觊觎李所搜集的金石文物,人物俱占,这东西李清照视如生命,而且《金石录》还未编辑整理,遂出现婚姻矛盾。

扩展资料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

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 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

解放以来,黄盛璋发表了《李清照事迹考辨》(载《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文中有《改嫁新考》一章,就“改嫁”事件作了考证,得出了李请照晚年改嫁张汝舟,但不久又离异了的结论。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中的《李清照事迹编年》里,还考证出了李清照再嫁张汝舟和又同张离异的具体年月。该文说: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清照49岁。李清照再适张汝舟。不久反回,到九月便离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汝舟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之第三子。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宋高 宗建炎三年(1129年) 。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崇宁四年(1105年) 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起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知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他曾自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金石录》序) 与李清照结婚后, 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日趋痴迷,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金石录后序》) 。屏居青州与出守莱州、淄州时期,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相濡以沫共研学问的最美满的时期,也是赵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

从大观二年(1108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曾四游仰天山,三访灵岩寺, 一登泰山顶。或题名,或拓片,获得了大量的碑文资料。经过多年的亲访广集,在李清照帮助下,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这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 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研究金石之学的专著。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金石录》30卷。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证考据,对两《唐书》多作订正,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之书。

[编辑本段]夫妇志趣相投

一日,赵明诚与李清照从兄李迥外出游玩,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与李清照相识。赵明诚早就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本已赞赏不已,此时一见,便产生了爱慕之意。赵明诚回去后,便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字谜方式,委婉地向父亲谈及此事。赵挺之恍然大悟,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亲。

婚后二人感情和谐,以收集金石字画作趣。后因政治因素,赵氏亲属被迫隐居乡里,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赵家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赵氏夫妇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的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同时,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赵、李二人还互比文采。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由其以“人比黄花瘦”一句最为经典。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词五十首,叫人评鉴,友人品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友人回答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是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由此更钦佩妻子的才学。

靖康二年三月,赵明诚因奔母丧先南下金陵。任江宁知府。这时李清照已返回青州,整理归来堂中的金石文物,准备与南下的赵明诚会和。最后经挑选装车15车,其他没带走的东西便锁在10余间屋子里。但时局变乱,她离开没多久,青州就发生了兵变,她家毁于兵祸,令人痛心。

赵明诚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便因为失职而罢了官。建炎三年(1129)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汇报,当其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下属自行布阵,在夜晚之十,成功击败王亦。天亮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却发现他早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

不久,赵明诚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赵、李分别时,局势更糟。李清照也知道,夫妻分别,随时都可能遭遇兵祸。而丈夫在兵变中的懦弱也在她心中留下了阴影。于是她更担心自己保护不了如此多的物件,于是便问赵明诚,若真发生不测,那该如何是好?当时赵明诚说,若逢不测,先丢辎重,再抛弃衣物,然后依次是书册、卷轴和古器,而夫妇二人所收藏的最为珍贵的《赵氏神妙帖》不能失去,若非万不得以,只能与李清照共存亡。

1129年,赵明诚死于湖州,一段将近三十年的美满姻缘就此落幕。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为赵明诚。李清照出生于士大夫之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善文且喜好藏书。她的母亲同样出生于书香门第,是状元之女。整体来说,李清照的家庭是颇具文学艺术气氛的。受该家庭氛围的影响,李清照自小便十分喜爱读书。再加上她本就十分聪慧,所以少年时期便已才名在外,当时不少文坛名家都对她表示过赞赏。

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与年长自己三岁的赵明诚成亲。就家世来说,赵明诚是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与李清照称得上是门当户对。就个人脾性来说,赵明诚同李清照一样都喜碑文,好藏书。他们二人成婚之时赵明诚尚在太学读书,为此并不能每日与李清照待在一起,而是只有在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才能回家与之相聚。两年之后,赵明诚从太学“毕业”,然后入朝为官。

虽然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家境都较为不错,但是他们始终过得十分俭朴。相比起物质生活的富足,他们二人更愿意将钱拿来花在珍本秘籍、或者名画等物的收藏上。其中有一回,有人带着一幅南唐时期的画作《牡丹图》来向他们夫妇二人求售,出售价格为20万文。李清照与赵明诚看到这幅画后爱不释手,但是碍于家中积蓄不足,所以并未能将该画作买下。但是因为这件事情,他们二人还曾“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崇宁元年时李格非被卷入朝堂党争之中,被认为是元祐党羽的他不得再在京任职。当时刚刚嫁人一年的李清照也受到了牵连,因为宋徽宗于次年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在京居住。因为这个诏令,李清照无奈离开赵明诚身边,转而前往原籍明水投奔家人。与罢官离京的李家不同的是,当时的赵家因赵挺之的接连升迁而风光无限。可是等到了大观元年的时候,赵挺之因蔡京的构陷而深陷牢狱,赵家风光不再。

赵挺之后来也遭遇罢官,赵家因此难以再在京城待下去。于前一年因宋徽宗大赦天下而得以重返汴京与赵明诚相聚的李清照,便又再一次与赵家一起离开京城,转而去到青州过起了屏居乡里的休闲日子。待在青州的十三年时间里李清照与赵明诚过着十分恬静、悠然的生活,他们一起专研文学创作,一起搜求金石古籍。后来社会局势越发混乱,北宋更是因为金人的举兵南下而灭亡。随后宋高宗赵构复又建立起南宋,而赵明诚则于南宋建立后的建炎三年在建康病逝。

李清照的丈夫是赵明诚.绝对正确,这是学李清照的诗武陵春时老师介绍的背景.据说赵明诚和李清照非常恩爱,当时赵明诚是朝廷的大官.后来由于看不惯朝廷中的尔舆我诈,因此遭到嫉妒,被贬谪到边境去守边疆.在路上,由于过度劳累以及被贬而气,吐血而亡.从此,李清照的词风格大变,变得悲伤,忧郁.

以上就是关于李清照的老公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李清照的老公是谁、李清照的二婚丈夫是谁、李清照的丈夫他的事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01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