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历史的概念
历史是什么呢?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处在相异时空环境下的人会给出彼此不同的答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一词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难,似乎超过了其他任何语汇。直到今天,围绕这一概念的讨论,仍然处于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的状况。从学理上讲,这种现象实属正常,恰如歌德所说,“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知识会随着怀疑一起增长。”
A历史一词所包含的三层含义
国内比较权威的史学理论著作认为,历史一词包含着三层含义。
“第一,它指以往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历史,即作为历史研习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第二,它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历史过程进行重建的主体化的历史;
第三,它指历史学这门学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页。)
如果将这三个层次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的话,可以认为,历史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即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人们对这些事情的理解。这也就牵涉到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2西方史家论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学认识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以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著称的人,他不轻信传闻,力求使自己的叙述与事实相符合。但是,和其他古典历史学家一样,他也将历史学的道德垂训功能摆在历史写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篇,修昔底德阐明了自己写书的目的,“我的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会发生的类似的事件(因为人性总是人性)的人,认为我著作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众一时的嗜好,而是想垂诸永远的。”(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页。)看来,作者是想借记述雅典国家的兴衰成败来劝戒后人,以史为鉴。比如,他经常以当事者的口吻创作长篇演说辞,实则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脍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修昔底德极力赞颂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兰克的史学认识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兰克所创建的“兰克学派”以客观主义史学著称。他们有一句名言: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就怎样去记述它。在兰克所处的时代,历史学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后人称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当时的历史学家往往对自己的学科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受过严格历史学专业训练的学者认为,只要通过一端时间的整理过去遗留下来的史料的科学工作,历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彻底、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兰克和他的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等传世之作。表面上看,兰克学派似乎作到了将个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出了历史写作,而在实际上,他们的这种努力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兰克一方面强调历史的客观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历史具有规律性。他以一种典型的精英史观向世人宣称,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手笔,在神意的导引下,帝王将相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了历史。所以,兰克学派历史学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关乎社会上层人物的一举一动,底层人物则被排除于他们的历史视野之外。尽管在形式上,兰克学派遵循的是客观的科学的制史方法,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全都是服务于其“精英史观”、贯彻其主体意识的。
C克罗奇的史学认识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奇是倡导历史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相反,不依赖主体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体历史是不存在的。(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页。)在克罗奇看来,认识者通过主观感知和个人需要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
(克罗奇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第14页。)而其他多余的、游离于其视野之外的历史则是虚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这里,相对于客观历史而言,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D柯林武德的史学认识
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历史哲学上主张“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当事人的思想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3页。)所以,历史学家必须研究人类行动背后是思想。继克罗奇之后,柯林武德将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历史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总体来看,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历史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动。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而历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具体而深入的解释。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绝对排斥人的主体活动,这在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显著特性。将历史学科建设成类似纯自然科学的模式,似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规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才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从现实的角度看,处在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要求具有批判意识的历史学家根据以往的所谓客观史实重新作出与时俱进的精彩阐释。
4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A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的含义
历史认识就本质而言是相对的,相对性的含义在于认识对象比其他科学认识对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选择性、非重复性和非直观性;历史认识主体处于历史普遍联系的总过程中,对历史客体的认识活动不能纯客观地超出自己具体的、时代的思想水平,倾向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历史认识的绝对性只存在于某些关于具体史实的单称判断,或者代表着人类历史认识无限发展的承继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基础上才可能深入探讨历史认识与其他科学认识的共性,客观地谋求各门科学间的借鉴与结合。
B对历史研究者的要求
历史研究者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潜在意识、知识特性和其他思想观念倾向在何种程度和意义上映射在自身的历史认识的结果中,以及如何对待这种成分,进而,需以更大的关切注意史料中渗入的他人的主观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极影响。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认识结论时,注重追寻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论性前提本身的特设性和假设成分。最后,对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历史认识,放弃认识已经终结的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随时准备投入历史的再认识。(以上参阅赵轶峰:《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历史解释:每个历史学家在文献学、语言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辅助下,借助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等依据,在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基础上,对一个历史概念进行解读,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原因、何以如此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不过在解读和探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融合个人主观想法。
历史叙述:尽可能地将一个历史事件全面地、客观地描述出来。一般具有严肃、公文的特点,不添加任何的个人理解,不带任何感情偏向,不加任何细节加工和总结,不作规律性阐释。其实是对过去发生的事进行文本呈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大众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得以了解过去的“史实”的。
历史观点:在接触到历史叙述后,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完整客观了解后,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非常主观的“历史解释”,形成自己的主观评判、逻辑推理、意义界定,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个人想法。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历史观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所了解的历史进行个人判断和表达。如果是历史学家提出历史观点,例如在众多论文中传达出来的观点,大多是运用逻辑论证、证据验证、推演后,诠释出较为合理、严密的想法。
历史结论:在全面了解历史事实、多方位吸收不同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的基础上,选择最为可行、最为科学、公认度最高的历史论述,对一个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盖棺定论”。要得出结论,一定是有论点和论据的,而且要运用大众较为认可的逻辑进行推理。
最平白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历史解释是按照自己理解来解读事件;历史叙述是平铺直叙;历史观点是对一个事件的看法;历史结论是经过论述后得出的结论。
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历史概念的逻辑体现
1、确定的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7/1978”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 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他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很多考生在这种类型的题目面前丢分。
历史性是性质的一种,时间性就是它的历史性。
感性的自然物没有历史性,是因为时间不属于它的本质规定。
时间对于自然物是自身独立的。
但人的本质属性不是来自外部“命运”的赋形或去形,而必须自己形成自己的本质属性。
这种本质属性的自我生成,使人的时间性即构成为人之存在的本质方式。
人之作为人的生活,即是一种自我生成的命运。
作为事物存在之外再得测量尺度的时间性,并不是该事物的历史性。
当且仅当事物本身作为命运生成之过程时,它的时间性就是它的历史性。
扩展资料
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指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和历史的变化发展。
这说明,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所实现的根本变革,主要是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生活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1)《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注引《吴书》:“﹝ 吴王﹞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底细。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了。” (2)清 黄人《<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而自为风气。” (3)老舍《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1)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上,多不过三四人。” (2)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的~,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 菡子《源远流长》:“~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 即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就该另编一部。” 6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是什么、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有什么区别、历史概念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