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语言能力2023-05-01  23

特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具体表现:

政治:由国家的再度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宋元两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城市商业繁荣,海上贸易发达。

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交流加强并出现大融合的高潮。

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技成就突出,继续领先世界并推动世界进步。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

1背景:

(1)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

(2)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的削弱;

(3)宋初统治者对前代经验与教训的吸取。

2措施:

(1)中央:分割相权。(二府三司制)

①一正: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行政机构,设多名同平章事(宰相),掌最高行政权。

②三副:副相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权。

(2)地方:全面收权。

①军事——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更戍法”。

②行政——削实权: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官掌地方性政权;设通判监督地方。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

③财政——制钱谷:由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外)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

④司法——强复审,死刑需报中央复审核准,强化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掌控。

(3) 监察制度: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4) 官僚体制: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

3 影响:

(1)积极: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消极: ①中枢权力分割过细,降低了行政效率,致使政治风气保守疲沓;

②不利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逐渐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北宋的统治危机

1边境危机:

(1)原因: ①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

②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

(2)表现:①北部: A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B时常南下侵扰,通过“岁币”、盟约等勉强安定。

②西北:与西夏屡战屡败,通过“岁赐”维持稳定

2 财政危机:一职多官、恩荫、科举等导致“冗官”,扩充军队导致“冗兵”,加之战争赔款、边疆危机、大兴土木等导致“冗费”,致使宋朝积贫。

3 政治危机:收回兵权、分割军权,分化事权,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致使宋朝积弱;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繁重,激化阶级矛盾,致使政治危机。

三、北宋的改革 

1 庆历新政(1043年—1045年)

(1)背景: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②为革除弊政、维护封建

辽国(907-1125)契丹族与北宋并立初称契丹,后改辽国号多次变动契丹族西夏(1038-1227)党项族与北宋南宋同时并立大理(937-1253)白族与北宋南宋同时并立金国(1115-1234)女真族灭辽与北宋,与南宋并立西辽(1124-1218)契丹族辽灭后残部所建西州回鹘(848-1124)回鹘族与北宋关系良好黑汗王朝(约940~1211)突厥族与南北宋并立蒙古帝国(1206-1259)蒙古族与南宋并立1259年蒙哥死后称为元朝吐蕃在两宋时期处在分裂状态,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

两宋时期,人文鼎盛,经济发达,GDP占了整个世界的一半有多,人民相对富裕、自由,虽然军事稍显羸弱,那也是因为宋太祖立国之初制定“偃武修文”的缘故,大宋帝国“郁郁乎文哉” 就是在此基础上成长、繁盛起来的 。

在宋朝时,世界上最富庶繁华、人口最稠密的十大城市 ,中国大约占了五个。宋朝时,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火药,指南针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航运。宋朝时,制磁业发达,汝窑、定窑、哥窑、钧窑瓷器畅销海内外,直到现在,都是全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

宋时人文昌盛,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媲美盛唐的朝代,文曲星辈出,一大批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井喷般涌现出来,宋词、宋诗可与唐诗相提并论,宋画更是冠绝古今,还有一连串响亮的名字。

判断一个朝代是否是盛世,是需要很多条件的,盛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经济繁荣,其他的还有领土大小、百姓的文化,军事战力、百姓的发明创造等条件,都是评判一个王朝是否处于盛世的标准。

两宋时期为什么不算盛世呢?

宋朝当时的经济是很繁荣的,就在建国的初期,金国时常来扰,宋朝的经济也没有因此降落,反而依靠南宋的半边江山变得越来越好,之后还做起了贸易,在泉州建起了港口,之后各地都和宋朝有贸易的来往,宋朝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好,但是宋朝的领地太小,军事战斗力也没有达到盛世的标准,所以宋朝并不算盛世。

军事战斗力不够强,没有能完成中国的统一

每个宋朝皇帝的心病大概都是北方的幽云十六州一直被契丹所占领,每位宋朝的文人也以此为耻,北宋末年虽然有过短暂的收复过,但很快又被金军占领了。国家没有能完成统一,这也是宋朝经济繁荣但还不够盛世标准的原因。

是什么导致宋朝出现军事战斗力不强呢?

是因为宋朝在刚建立的时候实行了一个的轻武重文的制度。字面意思就是看重文学方向,武力方面就稍微怠慢了一些,宋朝如果一开始就明白文武同样重要的道理,自身的军事也不会发展不足,造成和北方凶悍民族战斗时比别人弱的情况,也不会长期被被北方民族打压,国民的抵抗敌人的决心也会更强一点。

两宋享国320年,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总数约61000人,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通过长时间严密规范的科举考试,国家得以选拔大量优秀人才。在从门阀 社会 转向科举 社会 、门阀士大夫主导转向科举士大夫主导的进程中,逐渐造就了一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 社会 。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卓有成效的文官选拔制度,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至清末1905年废除,共实行1300年。其中,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公认为严密、完备、成熟、有效。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说本朝“取士不问家世”,即选拔官员不问家庭出身、门第高低和 社会 关系,只问考试成绩。那么,宋朝的科举制度如何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寒门出贵子”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

01

唐朝“行卷”和“公荐”

对贫寒子弟有点不公平

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当 时尚 未由考试成绩决定一切。不仅考生的家庭出身、 社会 关系、个人名声、外貌口才等很重要,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荐”。“行卷”指考生为求推荐录取而在考试前投送给达官贵人的个人诗文;“公荐”指公卿大臣向主考官推荐人才。

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早就声名远扬,因而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这是推荐保送的路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张继《枫桥夜泊》和杜牧《阿房宫赋》等都是作为行卷而知名的作品,他们也因此获得科名。这是自荐和公荐相结合的路子。

这种考试制度对世家子弟有利,对贫寒子弟则有点不公平。晚唐杜荀鹤出身寒微、屡试不第,《投从叔部阙》中就哀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没有做官的亲友相帮,再有才华文名也无济于事。

两宋之交则流传开一个说法:“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说的是,糊名制度保证了考试的公道,孤寒子弟应当努力在科举中求取功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唐宋转型。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逐级淘汰,择优录取。

第一级解试,全称发解试,是在各地方州郡、开封府、国子监组织的考试。发解试通过的举子,就取得省试的资格,可到首都参加礼部组织的全国性官员选拔考试。因礼部属于尚书省,故称省试。省试是三级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关,基本决定了考生的命运。

省试通过后,就进入最后一关:殿试,由皇帝亲自在金殿上进行考试。通过皇帝的殿试,即可直接授官。由于殿试的主持人是皇帝,所有通过殿试的人都可说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宋朝的登科进士皆为天子门生。

不过,殿试以前也是要黜落人的。仁宗嘉祐年间以后,殿试不再黜落举子。殿试不再淘汰的原因,说法有多种。据说,有些考生在最后一关的殿试中没通过,归乡途中贫困潦倒、流离失所,甚至投水而死。皇帝感到怜悯,便让殿试只走程序,不再淘汰人了。

02

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

难在宋朝科场竞争中取胜

与唐代相比,宋朝科举的变化主要有:第一,开放考试门户,几乎人人均可应举。唐代规定,犯法令者、工商杂类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彻底取消出身和门第限制,士农工商杂类皆许应举入仕。南宋时期,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要想进入仕途,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偶或可靠门荫补官,但级别很低,还是要去应举,否则一辈子都不能高升。

第二,废除荐举残余,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禁公荐,罢公卷,以成绩高低定去取,防止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

第三,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锁院制即指考试前将考官和工作人员召集到贡院里面、昼夜锁闭,与外界隔绝,直到放榜始得出来。糊名制是指将所有考生的姓名都糊起来,今天叫“密封制度”,考官们看不到考生的身份信息。誊录制,则是由工作人员把所有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写、抄录一遍,经过对读官、誊录官和校勘官的三道程序,确定誊录的卷子(草卷)与考生的原答卷(真卷)一致无误,再送考官评阅。

第四,考试内容多样,重能力见解及应用。进士科考试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经义由试墨义改为试大义。考生光凭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扩大知识面、具备独立见解、提出实用对策,才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胜。

第五,扩大录取名额,取士之多空前绝后。两宋享国320年,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总数约61000人,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

第六,中举即可授官,升迁相对较快。唐代士子科举登第后,只取得做官资格,尚不能直接授官,故称“选人”;守选三年期满,方能参加吏部铨选,在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中合格才能做官,这是进士入仕的常规道路。而且,即使进士也只能授予从九品的小官,比一个从五品官员荫子所授的官品还低。若非高门出身,又无权贵施援,则难免沉沦潦倒。宋代科举,进士中举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远比其他途径入仕者要快。

03

乞丐孤儿和书童皆可中进士做高官

宋朝科举制度相对较公平公正,一切以考试成绩定去留,欧阳修感叹“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结果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士子固然有机会入仕,许多贫寒子弟仅凭自身努力也得以中举为官。这方面的案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宋初的张雍,安德(今山东陵县)人,逃荒流浪,孤单困苦,时常沿街乞讨,但对《诗经》深有研究,于太祖开宝六年考中进士,真宗时做过财政大臣、开封知府,终以尚书右丞退休。大概是早年穷怕了,他做官后依旧办事勤勉、厉行节约。杜衍,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到处流浪、一贫如洗,靠给人抄书勉强度日,于真宗朝登科、仁宗朝拜相。

陈升之,建阳(今属福建)人,年少时家庭贫苦,得朋友勉励支持、刻苦应举,在仁宗朝登科、神宗时拜相。谢深甫,临海(今属浙江)人,家本寒微,父母靠给人舂米为生,后来父亲去世,更难以存活。但是,他立志苦学,积数年不睡。为了不让自己困倦时睡着,竟然晚上在地上放置一个瓷瓶并灌满水,把脚搭在上面,以警困怠,终在孝宗时登科、宁宗朝拜相。

还有两位大政治家的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范仲淹,两岁而孤,母贫无依,改嫁长山朱氏,生活拮据。他先是寄居寺庙学习,后泣别寡母,远赴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史书称,5年里未曾解衣就寝,困了就用水浇面,清醒再学。每天,太阳偏西才吃一点粥,而且经常连粥都匮乏。最后,他高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另一个是欧阳修,系家中独子。4岁丧父后,与母亲郑氏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也不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17岁时,首次在随州参加州试,因赋逸官韵被黜落,但有警句传诵。归家复取韩愈集阅读,立志中举后将尽力于斯文。5年后,应试礼部又不中,不得不改习时文。后来,终于举进士甲科,与范仲淹一样,官至参知政事。

有个书童的故事更加励志。王淑是汪激的书童,侍候主人读书过程中耳濡目染,与汪激同时考中,同科登第的还有苏轼、曾巩等。王淑名次还在曾巩之上。这是“取士不问家世”和“寒门出贵子”的佳话。

两宋时期,读书学习、进京赶考都需要不菲的花销,穷困学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助;官办学校、书院也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民间有义学,家族有义庄。士人日常生活、婚事丧事如有急需,常可获得政府、 社会 和个人的救助。史料记载,北宋曾给路途遥远的举子发送“公券”,凭此于往返路上可在公家的驿站招待所免费食宿,故又叫“驿券”。

据统计,在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可见,唐代科举取士的 社会 成分非常狭窄,寒门确实难出贵子。而在《宋史》有传的北宋1533人中,布衣(平民)入仕者占比5512%;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且自宋初后逐渐上升,至北宋末已达6444%。

从宰相一职来看,唐代仅崔氏十房前后就有23人任相,在唐代369个宰相中占比1/15;而宋代宰相里,布衣出身者占比533%,超过一半,足证宋朝的权力结构是以庶族士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完全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开放性的平民 社会 ,寒门多出贵子,努力就有机会。

04

朝廷重用厚待读书人推进文化普及 社会 流动

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任礼部省试主考官。第一场,作诗、赋各一篇,题目不详。第二场,作论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第三场,作策五道:一是《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二是《修废官举逸民》,三是《天子六军之制》,四是《休兵久矣而国用益困》,五是《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第四场,考帖经、墨义(近似今天的“填空题”“默写”或“名词解释”)。

北宋前期,考试曾“逐场过落”,即考生考完第一场诗、赋后直接评分,第一场失利的考生没有资格参加后三场考试。后来,大家觉得“一场定终身”不妥,便改成四场之后计总分。嘉祐二年的这场考试就采取了比较合理的模式。

该榜共录取388人,今可考知姓名及乡贯者204人,包括前述汪激、王淑。千年回眸,此榜群星璀璨,可谓千年科举第一榜。试举其要者:

苏轼、苏辙、曾巩:三人位列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其中,苏轼是中国 历史 上少见的百科全书式杰出人物,苏辙做到门下侍郎(副宰相),曾巩官至中书舍人。

程颢:宋代道学、理学的杰出大师,洛学创始人,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

张载:大思想家,关学创始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提出的“横渠四句教”,也是宋代知识人的人生理想。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进士科细分为经义、诗赋两科。经义科的考试内容是:经义一场,论一场,策一场;诗赋科的考试内容是:诗赋一场,论一场,册一场。

南宋绍兴十八年和宝祐四年两榜,由于机缘巧合,完整的登科录保存了下来,弥足珍贵。

绍兴十八年榜单能流传下来,应归功于朱熹,因为里面有大理学家朱熹的登科记录。朱熹的等第是第五甲第九十名,比较靠后。大概因为考试合格但成绩不高,朱熹对科举制度多有批评,甚至认为“太学真个无益”。然而,他编撰的《四书集注》却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的试题来源和标准答案。

宝祐四年已是蒙元入侵前夜,其中三位登科人物彪炳史册。第一甲第一名文天祥,通称文丞相,生当南宋灭亡之际,殚精竭虑、救亡图存,历尽艰险而百折不挠,被俘后坚强不屈,终凛然就义,年仅47岁。第二甲第一名谢枋得,爱国救亡、孤军奋战,元兵东下后改换姓名入山隐居,宋亡后屡次拒绝元朝征召,后被强迫北行,抵元大都后绝食身亡。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陆秀夫,坚毅忠烈,元兵沿江东下,官吏多逃跑,他坚守不去。1279年,元兵攻破崖山,他背着祥兴帝一起投海自尽,年仅42岁。

宋朝重用、厚待读书人,读书人也努力回报宋朝。宋朝科举制度当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但整体上起了极其重要的 历史 作用。通过长时间严密规范的科举考试,国家得以选拔大量优秀人才。在从门阀 社会 转向科举 社会 、门阀士大夫主导转向科举士大夫主导的进程中,逐渐造就了一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 社会 。 社会 阶层流动性变强,板结化就越不容易。由此,全 社会 勤奋向学,文化相对普及。加之 社会 流动性、平民化特征明显,可以说宋朝已处于近代早期。

这里,不妨编一首顺口溜以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户户有机会,家家尚读书。寒门出贵子,贫富共征车。

以上就是关于两宋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两宋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知识点、两宋时期都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88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