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

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第1张

四季时间段划分是:春天:3月、4月、5月;夏天:6月、7月、8月;秋天:9月、10月、11月;冬天:12月、1月、2月。

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季节转换的意义。

季节转换涵盖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春天萌生、夏天盛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

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扩展资料

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

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复杂,所占篇幅较多,我们没有充分地说明,读者自行总结出规律来也是不难做到的。在分析的时候,最好能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从春分到太阳直射该地算做一个阶段,再到夏至为第二个阶段,夏至以后到再次太阳直射为第三个阶段,以后可以把到冬至作为下一个阶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后一个阶段,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

每个阶段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太阳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时,太阳在正午时位于天顶以北,冬至时则在天顶以南),等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导语:现在是2022年的4月了,马上就要5月了。5月迎来的第一个节日是劳动节5天小长假,所以许多人是比较期待的。那么,大家清楚2022年5月是什么季节?5月份的气温大概是多少?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5月是什么季节

5月是春季。虽说五月份很多地方已经转热,但并算不得是夏天。一般情况下,是按照节气来划分季节的,立春为春季之始,立夏为夏季之始,立秋立冬则为秋季冬季之始。按照月份来划分,一般情况下公历2-4月为春季,5-7月为夏季,8-10月为秋季,11-次年1月为冬季。对应农历一般为1-3月,4-6月,7-9月,10-12月。

5月份的气温大概是多少

5月份的温度要看在哪儿,所在地区经度不同气温也不同,具体以天气预报为准,不过就以往的天气来看5月份天气温度大约在14℃-25℃;从全国来看,5月底气温普遍比较高了,甚至南方一些海拔比较低的地区天气已经很热了。

春季的气候主要特点

(1)气温变化幅度大

人们一般把春季作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但是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气温乍暖还寒和冷暖骤变的时期。春季一天中的气温差异最大,以北京为例,1966年5月3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竟然达到268℃。所以要春季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加衣物。

(2)空气干燥多大风

春季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除了气温变化幅度大之外,空气干燥并多大风天气也是另一特点。

春季是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势力相当,而且都很活跃,所以经常出现大风天气,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其特点是南北大风交替出现,风力较大。一般来说,5月份后,南北大风频繁的现象才能好转。一次大风天气的到来,带来了冷空气,气温下降,同时降低了空气湿度。容易引起感冒、鼻炎、关节炎、精神病、皮肤病等病症。

四季的划分标准各异

四季的划分标准各异,大体上可以分为“天文划分”、“习惯划分”和“物候划分”3个标准。

在天文学中,四个季节的划分是基于“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的边界。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天文学以“四里”日为四季的开始。具体来说:从春天到夏天,是春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从冬天到明年,是冬天。在许多西方国家,二分法和夏至是季节性的界限:春分到夏至是春季,夏至是秋分,秋分到冬至,冬至到春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春天从三月到五月,夏天从六月到八月,秋天从九月到十一月,冬天从十二月到次年二月。这种季节划分方法,综合考虑了温度因素,反映了冬寒夏热、春秋两季的冷暖。而且每个季节都是三个月,整齐划一,易记。但是,这种四季划分方法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过于注重“统一、易记”,而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特征和物候场景。例如,根据这个标准,公历三月是春天。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3月份确实出现了早春景象;但以东北北部地区为例,漠河仍是“千里冰,千里雪飘”的寒冬景象;在海南岛,天气一直很热。这种四季划分的标准似乎不够科学。

1934年,我国著名气候学家张宝堃确立了根据物候现象划分四季的标准,即根据当地自然特征和物候景观的变化划分自然季节。自然季节划分的关键是确定温度指数,因为自然界的动植物对天气的变化最为敏感。例如候鸟的回飞,桃花、杏花的盛开和凋落,一些树叶的颜色变化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经过多年的物候观测研究,张宝堃先生确定了划分自然季节的“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两个指标:10℃和22℃。具体来说,一个地方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是春季的开始;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2℃以上的,是夏季的开始;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2℃以下的,是秋季的开始;当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时,就是冬季的开始。

由于四季划分的标准是非常科学的,所以在我国仍然适用。只有按照这一四季划分的标准,我国才有无冬而夏长的地方;有无夏而冬长的地方;也有春秋终年不“统一”的地方。

阳历五月是夏季

春季:

立春2月3—5日

雨水2月18--20日

惊蛰3月5--7日

春分3月20--22日

清明4月4--6日

谷雨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5月5--7日

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7日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6--8日

大暑7月22日--24日

秋季:

立秋8月7--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8--9日

霜降1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6--8日

冬至12月21--23

小寒1月5--7日

大寒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5月份为春季,6月、7月、8月份为夏季。

2、天文学上以四个中气即二至二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它是按我国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中国古代:多用四立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它也是按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以上就是关于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春夏秋冬各是哪几个月、2022年5月是什么季节 5月份的气温大概是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82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