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和“归属于股东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净利润”和“归属于股东净利润”有什么区别,第1张

净利润”和“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各自的意思?两者有什么区别?

1合并报表上的净利润反映的不止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净利润,还包括其控制的子公司的净利润。“归属股东净利润”,准确来讲应称之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这是因为净利润都归属于股东,只是在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有一部分是归属于子公司的其它股东的,这些子公司的其它股东也依法按比例享有子公司的净利润。

2看盈亏与现金余额的对应关系很重要!

比如一家企业1年收入40多亿,净利润10多亿,应看它的现金余额是不是由此也多了10多亿,如果是,那确实赚钱了;如果不是,应去看现金流量表,到底钱花哪了,或赚了为什么没收回来;如果钱花在固定资产或并购上,则应思考资产负债表中增加资产的质量及其合理性。

3在有些企业存货中的"在产品"就是一个垃圾桶,什么都往里面堆,成本多结转还是少结转也是在这里面反映。

因为生产线直接领用的原材料很难进行盘点,多数单位就不盘点,特别在没有ERP系统进行电子化管理和验证的情况下,财务人员根本就不知道成本到底是多少。因此,只能按照事先预估的毛利率去倒算成本。

4对于一家企业来讲,盈利增长固然非常重要,但首先得分析其增长的原因。

如果盈利的增长,主要是靠过苦日子,也就是靠不断削减成本得来的,这种增长实质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对股东是有好处的,少花了钱。只有在销售额增长的基础上,毛利率还没有降低,甚至有所提高,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5取得高新技术证书并持续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主要需要满足四个量化指标:

大专以上员工占比30%以上;研发人员占总人员的比例在10%以上;2个亿以上营业收入研发费用不低于3%、5000万至2个亿营业收入研发费用不低于4%、5000万以下营业收入研发费用不低于6%;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60%以上。

6我公司去年被认定为查账征收的小型微利企业,今年开始可以享受2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今年一季度的实际利润额为48502元,但是在网上申报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时候找不到20%的税率。请问,小型微利企业应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第一条的规定,企业按当年实际利润预缴所得税的,如上年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在本年度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国税函[2008]44号档案附件1)时,第4行“利润总额”与5%的乘积,暂填入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内。

又是财务上的问题,我只能说个大概,你可以看财务方面的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就是营业收入减去成本,再减去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

1合并报表上的净利润反映的不止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净利润,还包括其控制的子公司的净利润。“归属股东净利润”,准确来讲应称之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这是因为净利润都归属于股东,只是在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有一部分是归属于子公司的其它股东的,这些子公司的其它股东也依法按比例享有子公司的净利润。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即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的净利润。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说明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是负的

什么是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当进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不是母公司100%控股的时候,子公司就存在两大类股东,一是母公司,一是母公司以外的其他股东,即少数股东(注意,这里的少数不是指股东人数或家数少的意思,而是股份少的意思,否则就不需要合并了),相应地,被合并的子公司报表就产生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和“少数股东净利润”的分别了。

因此,如果你看的报表是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那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净利润中应由上市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如果你看的报表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合并报表,那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自身的净利润中应由上市公司母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

现金利润和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会计利润是依据同用会计准则(GAAP)或者国际会计准则(IFRS)编制而成的。其基本原理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只是在会计处理上国际准则更加严格。所以我们在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走的是会计思路。

但是,由于企业会计和国家税收的目的不同,所以在税务计算中,税务机关(CRA,IRS)制定了略微不同的规定,来衡量企业的收入利润。(其实根本不是“略微” T_T)

以上是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而差异的具体体现形式主要是抵扣专案(deduction)的区别。

这里举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并简单解释说明。

1 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摊销与折旧(Amortization) vs 资本成本减免额 (Capital Cost Allowance 这里真不知道如何翻译T_T)

从损益表来看,最重要的一块非现金专案就是折旧和摊销,在这里会计上是允许企业自己选择折旧计算方法的,比如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

然而学过会计也都知道,折旧这块儿是很容易玩儿猫腻的,不同计算方法对于净利润(Net ine)的影响很大。所以税务机关为了避免企业在这个专案上操控利润,就制定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按照不同资产型别,决定折旧比率,这也就是CCA产生的过程。

对于这类区别,我们只要把损益表里的专案加回到净利润里,再把税务目的的计算结果减掉,就可以完成调整了。

2 不可抵扣的各种福利支出,比如餐饮娱乐(50%),机动车,质保费用,各种罚金、利息,这些很好理解了,在会计上这些属于费用,需要从总收入中扣除。

但是对于税务机关来说,他们不认为这是正常的商业成本/支出,所以禁止从收入中抵扣,以免企业借此操纵利润。遇到禁止抵扣的支出,我们只要把它加回到净利润里就可以了。

3 税率不同导致的差异:出售资产产生的利润或者亏损。

会计:存在于损益表中的其他收入(other revenue),影响净利润。

税务:被认为是资本利得/资本损失,只有50%应税。

4 同一专案处于不同处理阶段:慈善捐款。

在税务角度中,由于这类支出并不是用来产生收入的,所以并不能出现在税务利润(Net Ine for Tax Purpose)的计算过程中,而是被放在了应税收入(Taxable Ine)的计算过程中。

抵扣专案的区别以及背后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一些,实际在加拿大企业所得税计算中会计利润=》税务利润的计算包含了近80种抵扣处理办法,要全部牢记比较困难,在学习和操作中主要是理解各种费用的本质以及其与税务目的的冲突。只要理解了这些,繁复的抵扣专案其实也就不言自明了。

当我们获得了税务利润(Net Ine for Tax Purpose),还要将其转化为应税收入(Taxable Ine)才能用来计算企业所得税。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专案就少多了,包括股息收入,上年结转的各种损失,慈善捐款,以及商业投资损失(ABIL)等。

通过以上的调整我们就得到了题主问的应税收入(Taxable Ine)。

这个收入乘以对应税率就可以得到应付税金,然后再通过各种政策性减免比如小企业抵扣(SBD),制造业抵扣(M&P),通用税率抵扣(GRR)等等就可以得到实际纳税额(Tax Payable)了。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有什么区别啊,反映在哪里?

差别就在于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包括 补助、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损益、委托贷款的损益等等,还有各项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在财务报告附注里会单独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

净收入和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净收入是收入减成本费用后的金额相当于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

通俗点说:

毛利润一般是指营业收入只减营业成本,注意:这里没有减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及其它可以列支的项目。

毛利率是毛利润除以收入。不是利润除以收入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

大概举个例子(不严密):一个商店,80万元进的货,卖了100万元,毛利润是100-80=20万元,毛利率就是20/100100%=20%

假设商店的各种费用10万元,20-10=10万元,这10万元就是利润总额,按25%交企业所得税25万元,10-25=75万元就是净利润。

这样看毛利润和净利润差别很大吧。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举例,一个生产白酒的公司,他卖白酒的收益就是他的经常性损益; 他有闲钱,也顺便拿来买股票,这里赚的亏的就叫非经常性损益; 前者是他的本业,是相对固定的;后者是副业,这年可能很好下年可能很差。

但是无论如何,都会统一算进他的净利润里,而投资者有时候就会看到净利润时大时小,这样不利于分析。所以,就将净利润减去非经常性的损益,就叫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看这个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该公司的经营现状。

扩展资料: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参考资料:

非经常性损益—百度百科

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上,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不仅包括自己公司当年盈利的部分,还包括控股子公司盈利的部分。在财务报表上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是因为这部分净利润是子公司的净利润,由于母公司拥有控股权,所以子公司的净利润就要归属给母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这部分净利润归母公司的股东所有。

比如说:某年子公司净利润有1亿元,母公司拥有子公司50%的控股权,因此就有5千万元的净利润归母公司的股东所有,这就叫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而对子公司来说,划分出去的这5千万叫做归母净利,归母净利后剩余的净利润归子公司的股东所有。

对母公司来说,如果自己主营业务带来的净利润低,而归母净利高,说明母公司经营状况不如子公司。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我国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报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国营工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分别编报资金平衡表、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基建借款及专项借款表等资金报表,以及利润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等利润报表; 国营商业企业要报送资金平衡表、经营情况表及专用资金表等。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本都是通过对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加以归集、整理来实现的。为了提供比较信息,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数字。

其中,“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数字,可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相应项目的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当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净利润”和“归属于股东净利润”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净利润”和“归属于股东净利润”有什么区别、毛利润'净利润'毛利率。各是什么意思'解释俗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76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