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号什么

柳永号什么,第1张

无号。

三变不是柳永的号,而是他的原名。柳永这个名字是他在科举考试上因一首《鹤冲天》得罪了宋仁宗、而且屡不中第之后改的。不过因为《鹤冲天》的是,柳永一怒之下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又因为他排行第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所以被世人称作“柳七”、“柳屯田”。

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个幕客擅长歌咏,于是问:“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他)回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的大汉,(用)铜的琵琶,铁的绰板,歌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因此而放声大笑

一、柳永被妓女合金埋葬

柳永,北宋词人,他的词大多是艳词,描写男女之情和青楼女子往事,参加科考,皇帝认为“属辞浮糜”而四次落榜。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本就放荡不羁的他似乎一下子显露出来,他找到了一种真正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时北宋都城东京,青楼妓家传出几句口号:“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并不像其他人,只是把青楼女子当成一种玩物,也不因她们地位低下而有所歧视,他抱着平等的态度和她们交流、生活、欣赏。没有强迫、压迫,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标新立异的行为。

当时东京城有三大名妓:陈师师,赵香香和徐冬冬。这三人都喜欢柳永,陪着自己的钱财,争着包养柳永,衣食住行全在妓院供给,柳永就这样纵情于各大名妓之间,他身心俱伤,疲惫不堪,最后死在赵香香的肚皮上。

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更是为他戴重孝。出殡之时,东京满城歌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为了纪念柳永,每年逢柳永的忌日,妓女们还要集中开一次“吊柳会”。

二、柳永的一段风流韵事

柳永在江淮间,曾结识了一位叫谢天香的官妓。谢天香不仅才貌出众,别有风韵,而且能歌善舞,柳永对她很是眷恋。因柳永要到当时的京都汴京去进行科举考试,所以二人不得不洒泪而别。临别之时,二人相约,待考试结束后柳永一定回来,二人重新相聚。

谁知柳永到了京城后,考试耽搁,流寓汴京,迟迟未归。谢天香看见柳永迟迟未归,也就萌生了早寻心上人的想法。不知为何,这一消息也传到柳永那里,柳永心中很是闷闷不乐。

一天,恰好柳永的朋友朱儒林要到江淮去,柳永就写了一首《击梧桐》的词,托他带给谢天香,以表达他的眷恋之情,这首词说: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这首词,可以说表达了柳永的衷曲。开头“香靥深深”几句,是写天香长得漂亮,腮边两个酒窝,姿态妩媚,这一副漂亮的面孔、姿态与气质,都好像是天有意赏赐给她的。接着写他自从认识了谢天香,得她殷勤看顾,也了解了她的艳情芳心。

临别之时,二人相约,一定重新相聚,肯定地说,二人都互相以终生相许了。但二人又都似乎没有明说,于是,二人又都怕这种交往的感情容易破裂,未免心中又犯嘀咕,产生疑虑。词的下片,柳永说,近日来二人还互相书信往来,但只不过是互相问候寒暄而已,已经再没有那种恩爱呢喃、缠绵悱恻的语言了。

于是,自己不免意识到,也听人说起,您准备背负前言,重觅心上人之事。最后柳永隐约地引用了战国时宋玉善词赋,写《高唐》、《神女赋》的典故,他说自己多才多艺善写词赋,请问,那朝朝暮暮的行云,不是出现在宋玉的笔下,又往哪里去呢?柳永实际上是以朝朝暮暮的行云来比谢天香了。

这首词通俗易懂,晓畅明白。既表现了柳永对谢天香的恋情,又对谢天香的负心有轻微谴责之意。谢天香读了之后,很是惭愧负疚,联想到往日二人的情谊,于是收拾铺盖,变卖财产,雇上车船,寻找柳永,与柳永结为终身夫妇。

三、柳永写《望海潮》的故事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

于是柳永写了《望海潮》这首词,请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

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由于小人挑拨离间,也没有怎么提拔他。

附原文:《望海潮》[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四、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

柳永,原名柳三变,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皆唱柳词”。但他的仕途充满坎坷,他于公元1017年赴京赶考,没考上。他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他便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一首发牢骚的词,但是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却征服了所有人,覆盖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最后还传到了宫里。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又过了三年,柳永再次参加考试,终于以他出众的才华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

皇上的轻轻一笔,彻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去写他的歌词。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从此他终日流连在歌馆妓楼,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造,可以说,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

五、晏丞相惜才护柳永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不参加科举便没有出路。柳永在众人的劝说下,也只得去应试。他不费什么力气就中了举人,谁知主考官将名单呈交给皇帝时,仁宗赵祯看见了柳永的名字,猛然想起了一首传入宫中的《鹤冲天》,正是柳永写的,其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仁宗赵祯眉头一皱,提笔把柳永的名字划掉了,笑着说:“你要什么浮名嘛,去浅斟低唱吧!”柳永知道后,无奈把名字改成了柳耆卿,又去参加科举考试,又中了进士,后被派到浙江余杭县当县令。

柳永三年任职期满,回京述职,等候补官。当时正逢宰相吕夷简六十大寿。吕夷简久闻柳永大名,便差人带上礼物请柳永给他写一首贺寿词。柳永本来不大喜欢吕夷简此人,但是迫于无奈,就写了一首《千秋岁》给吕夷简。

写完之后他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西江月》,词中写道: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谁知柳永一不小心,竟把《千秋岁》和《西江月》同时塞入信封寄给了吕夷简。

吕夷简看了这首《西江月》之后,十分气愤,就到仁宗赵祯那里说柳永的坏话,说柳永是目中无人,恃才傲物,结交市井小民,有损官员形象,然后又把这首《西江月》念给仁宗听。仁宗听了大怒,又在报批的名册上,杠掉了柳永的名字。

柳永在京城等了许久还不见任命,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到吏部打听,也没问出点眉目。思前想后,他想起了一个人,此人正是当时的丞相,临川人晏殊,晏丞相。他早就听说晏丞相为人正直,心胸豁达,度量宽洪。范仲淹、欧阳修都出自晏丞相门下。想到这里,他便去拜谒晏丞相。

晏殊听说柳永来访,十分高兴,宾主坐定后,柳永禀明了来意。晏殊微微一笑说:“有才华的年轻人呀!谁叫你那么爱作曲子呢!”柳永硬着头皮顶了一句:“丞相您不也爱作曲子吗?”晏殊依然笑着说:“我是作曲子,可是我不会写什么“彩线慵拈伴伊坐”呀!”柳永知道晏丞相是在批评他的词太多脂粉气,一时无言以对。

晏殊见柳永不作声了,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太重了,便说:“其实写点儿女情长也没什么,只是不要太过媚俗就行了。”为了缓解一下气氛,晏殊唤出一名叫孔师师的歌姬,叫她唱一首柳永的词。

孔师师向两位大人行过礼后,问柳永唱那一首柳永竟然赌气就点了晏丞相批评的那一首《定风波》。孔师师轻拨丝弦,慢起歌喉唱了起来:“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已已”。唱到这,戛然而止,满脸愧色地向晏丞相和柳永请罪:“贱妾唱错了,请相爷和柳大人恕罪。”晏殊并不生气,叫她重唱。

柳永却说了声:“且慢!”转身对晏殊做了一揖道:“丞相,既然尊姬将“可可”唱成了“已已”就不必再改回去了,学生我来改改我的词吧!”说完,柳永立即吟出了改韵之后的《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已已。日上花梢,莺喧柳带,犹压香衾睡。暖酥消,腻云髻,终日恹恹倦梳洗。无奈,薄情一去,音书无寄。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系。向鸡窗收拾蛮笺象管,拘束教吟味。镇日相随莫抛弃,彩线慵拈拌伊对。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费。

吟完,孔师师唱了一遍,歌喉婉转,销魂荡魄,晏殊大为赞赏。

次日,晏殊向仁宗赵祯保奏柳永可用,圣上转怒为喜,任柳永为“屯田员外郎”。后世人称柳永为“柳屯田”。晏丞相惜才护柳永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永

以上就是关于柳永号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柳永号什么、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柳永的故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73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