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榆树皮可以磨面吃,是不是真的呢树皮还能磨面吗

农村老人说榆树皮可以磨面吃,是不是真的呢树皮还能磨面吗,第1张

农村老人说榆树皮能够压面吃,是否确实呢?树皮还能压面吗?

由于这儿所指的榆树皮面,并并不是指全部树皮,只是除掉厚皮后非常薄的一层表皮,出来率也是非常低的。榆树皮面的效果并不是果腹,只是做为食用胶起黏合功效,能够让高粱面地瓜面等没有什么筋力的杂合面杂粮,可以非常容易搓成面糊擀成饼,乃至能制成稀奇特色美食,做包子水饺,做焖面等。

如今的年青人没经历过饿肚子的日子,当然不明白之前农人的苦。说确实的,能有榆树皮面掺合了把杂合面制成特色美食,吃饱了腹部,这早已是这些时代不得了的“小康家庭”了。大量的农人在后继无人时,餐餐吃的是山野菜粥,红薯,玉米饼子都不可以果腹。

那麼,榆树皮如何碾成面呢?这实际操作还真的是蛮繁杂:

1去河边挖榆树根。

榆树垂柳洋槐树,被称作乡村备荒树,手机版饥荒年来,这三种树的叶片花,榆树和垂柳的树皮都能吃。因而,农家院院落外种植这三种树的比较多。

成长为花草树木的榆树,是没有人懂得那样撕下榆树皮的,而山间里的榆树,榆树钱(榆树种籽)一完善爆出,就随风轻轻吹获得处是,存活率十分高。去河边挖散生的野榆树,或是非常容易的,尤其是榆树根,粘性比榆树皮还大,挖回家晾干预留。

2刮榆树皮。

榆树皮晾干后,是要先解决的。要剥取下树皮来,再刮掉外边的厚皮,只存着非常薄的一层表皮。

3上研磨榆树皮面。

把树皮碾成面很费力,是个细腻细心的工作。榆树皮面磨出去是红色的,因具备粘性,清除起来也难以,经常碾子都发生变化红色,要用心刮和清除搜集。

磨好的榆树皮面,农家院人可商品着呢,拥有它就可以粗粮细作,家庭主妇总算能歇歇脚,用杂合面给孩子和老大家有时候改进次日常生活了。每一次应用的过程中也害怕消耗,加的量凑合能让粗粮面黏合起来做点心就可以了。

恭王府位于北京的风水宝地什刹海地区,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99间半”之称的后罩楼拦腰将之隔为府邸和花园,府邸堂皇庄重,花园优美繁华。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北京的俗语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的俗语合集1

开瓶儿的二锅头---冲劲儿足。二锅头是北京特产高度清香型白酒,喝二锅头就像喝豆汁一样,是体现北京韵味的一种表现。喝的时候多配以凉菜,如:花生米、高碑店豆腐丝、酱牛肉、拍黄瓜等。在品尝老北京小吃,比如卤煮火烧,爆肚,白水羊头的时候,食客也常常一起饮用二锅头来助兴提味。并且,在冬天吃饺子时,配以二锅头是最常见的搭配方式,有俗语道:“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二锅头入口热辣,谓之“有冲劲儿”。比喻为人做事有闯劲儿,泼辣,敢作敢为。

老太太喝豆汁儿---好稀(喜)。豆汁儿乃北京特色小吃中最具地方色彩者,能否喝豆汁儿可谓判断老北京儿的标志。根据文字记载有300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老北京人爱喝豆汁,或者直接买来生豆汁回家自己熬,一般冬天都这么喝;或者是到庙会和街头的豆汁摊儿上去喝,一般夏天这么喝。谐音比喻个人喜好某件事情或某个物件,别人干涉不着。

艾窝窝打金钱眼---蔫有准儿。京城道教名刹白云观有窝风桥,桥洞内悬挂一个巨大铜钱,钱眼中有一小钟,游人用小铜钱打大铜钱,击中小钟的会发出清脆响声,寓意好运。艾窝窝是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曾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它的特点就是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柔韧,馅心松散甜香。同样切糕也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特别是到了年节,切糕一定是老百姓必吃的食物,主要是为了取个吉利,因为切糕有“年年高”之意。用艾窝窝打金钱眼当然不会有声。比喻办事情心中有数,不是声张,稳妥的人。

窝头翻个---现了大眼。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慈禧西逃饿坏了,吃了窝头觉得美味无比,回京后御膳房御厨制作了栗子面窝头,从此点心谱中又增添了一品小窝窝头。如果您把窝头翻个,就显现出圆眼儿了。比喻想出风头反而出丑的人。

北京的俗语合集2

吃了烤肉到卢沟---宛(晚)来宛(晚)走。北京人提到烤肉,必提及“南宛北季”。“南宛”即是烤肉宛。数烤肉宛的字号最老,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至今已有320多年历史。烤肉宛的烤牛肉,溢油,荡香,鲜嫩有“赛豆腐”的美称。宛平城位于卢沟桥畔,谐音比喻来得晚走的也应该晚。

六必居的抹布---甜酸苦辣全尝过。六必居店堂里悬挂的“六必居”金字大匾,出自明朝首辅严嵩之手。此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世珍品。“六必”在生产操作工艺上可以解释为:用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如实,制作过程必须清洁,火候必须掌握适当,设备必须优良,泉水必须纯香。六必居最出名的是它的酱菜,它也是北京酱园中历史最久、声誉最显著的一家。其抹布当然是擦抹过各种味道,比喻饱经风霜,经历坎坷,见多识广。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侯。砂锅居,正名和顺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主打砂锅系列,其中砂锅白肉是招牌菜,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过去每天只做一口猪,经常是午间就卖完了,过午才来只能等明天了,比喻办事情要赶早,不能耽误时间。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小葱拌豆腐是北京人春夏常吃的一道家常菜,葱茎色白,葱叶色青,豆腐色白,拌之即呈一青二白。“青”与“清”同音,于是指“清白”、“清楚”等意用之。

北京的俗语合集3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豆腐可是北京人喜爱的美食,老北京的豆腐制品品种繁多,有的还成为具有北京特色的北京豆制品,如豆浆、老豆腐、冻豆腐、豆腐干、豆腐熏干、白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豆腐泡、炸三角、酱豆腐、臭豆腐等,还有豆汁、麻豆腐、血豆腐……几百年来,老北京民间有无数个制作豆腐的作坊,简称豆腐坊。由此而形成的有关豆腐的地名有十几个,豆腐胡同、麻豆腐胡同、豆腐池胡同、豆腐巷、大豆腐巷等。马尾丝细而坚韧,穿入豆腐,怎能提起来呢!于是用以表示某人、事、物没法提了。

冻豆腐---没法拌。冬天,老北京人家的看家菜是大白菜和冻豆腐,冻豆腐特别受北京人的喜爱,什么时候想吃用凉水拔化了用它熬白菜、炖肉、鱼汤豆腐、涮锅子都行,用筷子夹起一块冻豆腐您先得慢慢的吸食豆腐蜂窝里的汤汁那味道美极了,而且冻豆腐嚼起来劲道好吃。冻豆腐不能拌着吃,“拌”与“办”同音,指事情没办法而言。

炒葱---瘪啦。说起炒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葱爆羊肉,北京人会吃 ,用火锅剩下的羊肉片做这道菜再合适不过了。羊肉配葱入菜,吃起来鲜香,不失为寒冬饮食的一项好选择。葱加热一炒,就瘪。于是借以说人窘了、困住了等意思。

奶茶铺的炕---窄长。满族先世原无奶食之习。后来谛构满族共同体时将许多蒙古族人编入满洲旗,随着收来的蒙古族人日多,以后又编成蒙古八旗。自此,满、蒙古二族人共同生产和生活,满族人学会了吃奶茶。满蒙旗人入关后,北京商界为应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开设奶茶铺,售奶和奶制品。奶茶铺店堂狭窄,只可顺窗搭一窄长的炕,宽度只容一人坐,长度则可同时列坐十数人或更多。于是奶茶铺的炕就以狭窄而长为突出的特征。奶茶铺的窄长炕,给北京人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以此比喻物体太窄而无宽是最恰当的,于是形成了这句老北京 歇后语 。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奶茶铺是西城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南的“香薷轩”,停业于1940年。“喝!这倒好!奶茶铺的炕啊!”意思是讥讽这个东西过于窄长。

相关 文章 :

1 经典北京俗语大全

2 民间的俗语谚语大全精选90条

3 关于吃的俗语谚语

4 关于孝亲敬老的经典俗语谚语

5 经典名著里的俗语谚语精选70条

6 邻里互助相关的谚语俗语集锦

金窝窝是一种食物。

金窝窝,也称窝头,窝窝头。用玉米面、豆面或板栗及其他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部有窝儿,起源的来历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即是去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玉米面,豆面,板栗面呈现金**。所以又称金窝窝。

扩展资料:

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过去形容某个人命运苦,常常说:“他呀,一辈子饥饱劳碌,吃窝头的脑袋。”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窝窝

1、北京烤鸭

是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的名食,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相传,烤鸭之美,系源于名贵品种的北京鸭,它是当今世界最优质的一种肉食鸭。

2、尜尜枣

尜尜枣是北京本地枣,明朝时曾作为贡品出现在皇宫院内。但是没过多久,尜尜枣就迅速减产,一度濒临灭绝。从2004年起,桥梓镇依据自身优势,将这一特色果品发扬光大,让普通群众也可以吃到新鲜的大枣。

3、窝窝头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做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4、吐蜜

豆陷烧饼又称-吐蜜,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吐蜜。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同西域时传来的。

5、芙蓉糕

北京著名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制作的方法跟萨其马相似,组织紧密并有小孔洞,入口香甜松软,桂花蜂蜜香味浓郁。正明斋产的最为有名。芙蓉糕由萨其玛转化而来,因形态与色调如芙蓉花,故有此称。

《骆驼祥子》第十八章好句赏析如下:

1、到了九点,毒花花的太阳已要将他们的瘦脊背晒裂。

赏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六月太阳的猛烈,天气的酷热。

2、这时候院中有了墙影与一些凉风,而屋里圈着一天的热气,像些火笼。

赏析:突出了天气的闷热。

3、此刻,院中非常的热闹,好像是个没有货物的集市。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院子的热闹。

4、攥着这张宝贝票子,她出去弄点杂合面来,勾一锅粥给大家吃。

赏析:突出了穷人生活的悲惨。

5、怀孕不宜多运动是传统的错谬信仰,虎妞既相信这个,而且要借此表示出一些身分:大家都得早早的起来操作,唯有她可以安闲自在的爱躺到什么时候就躺到什么时候。

赏析:写出了虎妞不爱运动,好吃懒做,为下文她难产做铺垫。

玉米面、豆面窝窝头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做窝窝头, 玉米面和豆面的比例2:1 ,做出来的窝窝头松软好吃,口感好,做玉米面窝窝头,和面一定要用开水烫面,这样做出来的窝窝头才会口感更好。

窝窝头可是我奶奶的最爱,经常听奶奶说,她们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特别是农村,能吃上窝窝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经常会用红薯面、玉米面、豆面、荞麦面等来做窝窝头,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奶奶还是很喜欢吃窝窝头,每次蒸馒头的时候,总会蒸上一笼窝窝头,我家孩子也都很喜欢吃,下面就来分享下玉米面、豆面窝窝头的做法。

一、蒸窝窝头玉米面、豆面的比例是多少

窝窝头的做法有很多种,玉米面和白面,玉米面和豆面等都可以来做窝窝头,不过很多人都喜欢用玉米面和豆面来做窝窝头,做出来的窝窝头吃起来特别好吃,让人吃了回味无穷,玉米面、豆面的比例是2:1,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调整,我们家都是自己家种的玉米和豆子磨的面,做出来的窝窝头吃起来特别的香。

二、制作步骤

1、食材:玉米面400克、黄豆面200克、白糖100克、小苏打5克、开水350克

2、盆里加入400克玉米面、200克黄豆面、100克白糖,混合均匀,用开水烫面,边加入边搅拌,搅拌成絮状,稍微晾凉一下。

3、加入5克小苏打,下手揉成光滑面团,放着松弛10分钟,案板上撒上干面粉,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成长条状,再分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剂。

4、拿一个小面剂,先整理成馒头的模样,然后用大拇指为中心转圈,捏成窝窝头的模样,把顶部也捏尖,也可以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全部做好后,就可以开始蒸了。

5、把笼布湿一下水,拧干水分,铺在笼篦上,把做好的窝窝头放进去,不要放的太紧了,防止粘连,大火烧开,蒸锅上汽开始计时,蒸20分钟就可以吃了,香甜可口,实在是太好吃了。

三、玉米面、豆面窝窝头小技巧

1、玉米面我们家都是自己种的玉米磨的面粉,吃起来特别的香,买的话一定要买新鲜的玉米面,豆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黄豆面、黑豆面、豌豆面等,做出来的窝窝头都非常的好吃。

2、做玉米面、豆面窝窝头一定要用开水烫面,这样做出来的窝窝头才会松软好吃,口感也会更好,水一定要慢慢地加入,不能一下全部加入,要边加入边搅拌,保证面粉都能均匀的被烫好,这样做出来的窝窝头才好吃。

3、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调整玉米面、豆面的比例,糖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和面的时候可以加一点小苏打,这样蒸出来的窝窝头口感更好,面和好后,松弛一下,蒸出来的窝窝头更松软好吃。

4、蒸的时候,窝窝头不要挨得太紧了,防止蒸出来粘连,蒸制时间可以根据窝窝头的大小来决定,刚蒸出来的窝窝头最好吃了。

总结:松软好吃、香甜可口的玉米面、豆面窝窝头就蒸好了,家人们都很喜欢吃,蒸窝窝头,玉米面、豆面的比例2:1,不过每个人的口感都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适量的调整,天天吃细粮,偶尔来上一顿玉米面、豆面窝窝头,实在是太好吃了,香甜可口,松软好吃,喜欢吃窝窝头的可以按照我上面的方法来做,保准做出来的窝窝头香甜可口,吃后回味无穷。

玉米面窝窝头,很多人都爱吃,它与普通的蒸馒头基本一样,不同的是玉米面窝窝头,一般会再添加其它面粉,混合和面,这样主要就是为了中和玉米面,因为单纯的玉米面蒸出来的窝窝头比较粗糙,吃起来有种剌喉咙的感觉,很多人吃不下去的。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新做法,但是像旧 社会 ,就是上个世纪,像我这80后的小时候是经常吃的,玉米面窝窝头、红薯面窝窝头都经常吃,那时候的做法就是纯的做法,就是不加其它什么面粉的,那吃起来是真的剌喉咙,哈哈。

玉米面蒸窝窝头,可以配合豆面,也可以加小麦面粉,但豆面会更有风味,玉米面与豆面的比例一般为2:1当然了,若咱是自己在家做的话,你也可以1:1,还可以2:0,哈哈,2:0就是全用玉米面粉做,大家都可以尝试下不同的感觉。

一、玉米面、豆面蒸窝头步骤

1、食材准备:玉米面300克、豆面150克、酵母5克、糖10克、温水250毫升

2、和面与发面:准备一盆子,倒入玉米面、豆面、糖、酵母,边加水边搅拌,成面絮状后,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发酵后面团体积变了原来两倍大,内部很多蜂窝状就可以了。

面团发酵时,记得要放到温暖的地方进行,因为酵母在温暖的地方,35度左右,活性最强,这时可以发酵最快,并且效果最好,很多人因为没有控制好这个温度,就造成了每次蒸馒头时,蒸出来硬邦邦的。

若是冬季的话,我们要人工制作这个环境,比如锅中烧点温水,面盆放里面;也可以烤箱开40度放里面,都是可能的,若有条件经常蒸馒头的话,可以花几百块,买个发酵箱。

3、揉面与醒面:发酵后的面团,放到案板上,进行揉面,至少揉五分钟,将面团中的气体排干净很重要,揉好后,整理成长条状,然后按照一大一小的分出小面剂,然后,大小面剂都揉圆,将大圆按扁,上面刷一层油,将小圆包进去,最后不要封口,倒扣在笼屉上就行了。

然后就是进行二次醒发,约15分钟即可,时间到后,窝窝头体积变大变轻,就可以开火蒸了。

4、蒸窝窝头:大火蒸25分钟,时间到后关火,焖五分钟后再出锅,出锅后就是一个大窝窝头里面包着一个小馒头,刷油的作用就是起到隔离的作用,这样包就是为了能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窝状。吃的时候,整一些菜放到窜里面吃就可以了。

二、技术总结

1、面粉的选择与比例:像这种窝窝头的新时代做法,都是要配合其它面粉蒸的,比如:小麦面粉、豆面等,其它面粉比较细腻,这样中和玉米面的粗糙,蒸出来的成品,不仅有窝窝头的面香味,而且口感也好,蓬松暄软的,更好吃。

2、面团的两次醒发很重要:不管是蒸馒头包子,还是窝窝头,这种需要发酵类的面食,发酵与醒发这两步非常关键,也就是醒发两次,充分醒发好,面团中才有更多的气孔,蒸出来才蓬松暄软,这很重要。

3、出锅时的注意事项:蒸馒头出锅时,一定不能急,蒸熟后关火,但不要开盖,让其在里面焖五分钟再出锅,避免受冷空气影响而回缩变硬。

总结:以上就是玉米面窝头的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你只要按照这个步骤一步步操作,一定也能制作出好看且美味的窝窝头了,看一百遍不如做一遍,大家收藏起来,赶紧试试吧。

窝头,在现代 社会 中,口感好吃和出名都是因为小窝窝头,大窝头口感太粗糙,应该说吃惯了精米白面的朋友们只可以尝尝鲜,吃上两口,如果经常吃大窝窝头,恐怕没几人喜欢。不过,如果换成是小窝头,那可就不会一样了。。小窝头与与豌豆黄、芸豆卷并称为清宫“三小件”,次点,与慈禧有关,传入宫中,御膳房的师傅们用民间的食物演变而成,非常受慈禧的喜爱而出名。还有在1956年招待中外宾客 的国宴上,北京仿膳饭庄曾有过供应4000个劈手欢迎的小窝头的记录,这也是其誉满天下的原因之一。说这么多,我的意思还是小窝头的口感口味好吃,色泽金黄、小巧玲珑、上尖下园、松软甜美。具体做法如下:

原料准备:细玉米粉250克、黄豆面125克、白糖60克 、糖桂花30克、热水230克。

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面团的调制,将上面原料细玉米面、黄豆面、白糖和糖桂花等一起放入不锈钢盆中,先加热水烫透,再用手揉匀揉透备用。

其次,成形。搓条,将刚刚和制好的面搓成小条,下成每个6—7克的剂子,再将剂子搓园成小圆球,然后放在一手的掌心,另外一手指蘸少许凉水,在圆球中间钻以小洞,两手相互配合,洞又小变大,空洞有浅渐深,并将小窝头的上端错捏成尖形状,直到小球的厚度只有1-2厘米的厚度,内壁表面光滑,既成小窝头生胚,放入刷了薄薄一层油的蒸笼中。

最后,成熟,将小窝头用沸水旺火蒸制约10分钟成熟即可。

窝窝头起源的 历史 是不可考了,但我们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 ,即是去今有三百多年的 历史 了。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如今的窝窝头已经是一种绿色、美味、营养、 健康 的 美食 了,因粗粮对身体 健康 很有好处,因此广受现在消费者的喜爱。

以这个红枣玉米窝窝头为例,教一下大家食材比例

食材

主料:

面粉 50g

玉米面 130g

辅料:

红枣 4颗

牛奶 80g

步骤

1、130g玉米面和50g面粉混合,搅拌均匀。(如果喜欢口感松软一些的,可以加点泡打粉或小苏打温水)

2、煮沸80g牛奶,倒入混合面粉中,用筷子搅拌不烫手。

3、倒入红枣丁,和面

4、取适量的面团,搓成圆锥形,大拇指按压圆锥底部,边按边揉成空心圆锥体。

5、热水上屉,蒸15分钟就OK啦~~

平时大家可以多做一些,早晨起床,上锅蒸15分钟就能吃哦~

昨天我才蒸的,可好吃了。我是这样做的,三碗玉米面,一碗白面,半碗豆面,还加了蒸熟的地瓜有一斤半吧,加了三两蜂蜜,把玉米面烫一半,加点小苏打,和好后醒一会再蒸。热吃喧腾,凉吃劲道。

玉米面和豆面的比例不能低于3:1的,用水或加点牛奶和面,再加一点小苏打就行了。粗粮就是粗粮,不加面粉做出来的玉米面窝头就是香。

窝窝头是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主食,尤其在物资不丰富的时候,玉米面窝窝头养活了几代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窝窝头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是心心念念那个香味浓郁甚至下咽时还喇嗓子的窝窝头。

记得有人做过一个总结,''玉米面、黄豆面生的时候是这么叫,上锅蒸熟了就叫窝窝头''。其实窝窝头的做法就是这么简单,因为在窝窝头存在的时代,它就是用来裹腹的,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人又怎么有心思把窝窝头做的好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才在玉米面里加入了黄豆面,增香也增加营养。

今天郭主任说的做法是有配方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厨房老手,可以不比拘泥于这个配方,记住比例比配方更重要。并且窝窝头确实也简单的不得了。

准备材料:玉米面100克,生黄豆面50g,开水90克,小苏打(食用碱)1克。

1、现将玉米面、黄豆面、小苏打倒入碗内搅匀。

2、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倒入沸水搅拌成团。

3、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五到六个面剂子揉搓成圆的。

4、在底部捏一个窝窝出来,备用

5、蒸锅上汽,放入窝窝头,大火蒸20到30分钟即可。

知识点提要:

一定要用开水啊,这样窝窝头更松软。小苏打的作用是增香,传统窝窝头并不是发面所以加入小苏打香味更好,这个家里老人都知道。在底部捏窝窝的时候要深一点,边要均匀,这样受热才均匀。

传统窝窝头口感干,甚至粒粒分明,这是玉米面的特性,也可以用比较细的玉米面。如果想再软一些可以加入少量糯小米面,这样一样是粗粮,口感也更好,但是会有点噎。个人不建议加入白面,加了白面还不如出去买现成的窝窝头。

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ˉ

窝窝头是减肥圣品,对老年病也很有好处!

主料

玉米面600g

黑豆粉300g

辅料

葡萄干适量

糖桂花适量

肉松适量

小苏打少许温水

黄金乡小窝头的做法步骤

1 窝窝头主料,玉米面北方叫棒子面或者包谷面,比例占七!

2 占三的豆粉,我用的黑豆打的粉!

3 加入自家酿的糖桂花,肉松用的黄金乡肉松,还有葡萄干!

4 记住一定要用温水,搅拌均匀,要活的干一些!

5 先用手大概把窝窝头分均等份,一个在一两左右,我的偏小,一斤做了12个!

6 做之前用水打湿手、粉面才不会沾手,把窝窝头捏成球状,要密实!一大拇指为中心转圈,作出窝窝来,顶部也要捏出尖!

7 上锅蒸20分钟!

8 蒸的时间根据窝头大小决定,我的小所以20分钟,喜欢大个的就蒸30-40分钟!

9 肉松、葡萄干和桂花味简直绝配!

小贴士

一定要用温水调,一次调一点,窝窝头不能稀了

玉米面和豆面的比例3:1,先把玉米面用开水烫一下,稍微凉一会,能下手后加入豆面,然后放点苏打粉,加少量的白糖,等面醒发10分钟,就可以上锅蒸,这是纯粗粮的做法。

个人建议不加面粉,加了面粉就不宣软了。

大家好,我是爱吃爱喝爱生活的阿远~

说到窝头,这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

下面,阿远就来说说,好吃的窝头怎么做~

奶香玉米小窝头

食材:

玉米面、白面、糯米面、牛奶、白糖、枸杞

做法:

1玉米面、白面和糯米面放入盆中,加适量白糖。

2缓慢倒入牛奶,搅成雪花片。

3揉成光滑的面团,饧15分钟。

4枸杞冲洗一下,泡一会。

5饧好的面团再次揉至光滑,分成小剂。

6左手托着面团,用右手大拇指捏出小窝,做成窝头。

7做好后,每个窝头上用枸杞点缀。

8蒸锅内放入适量清水,铺好湿笼布,放入窝头,大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

简便窝窝头

主料:玉米面、油、小苏打

做法:

1玉米面三杯,小苏打一小撮后放玉米面中

2加入适量的水将面和匀顺着一方向搅拌

3蒸锅中加入清水,蒸盘上点儿食用油,防止窝头沾锅

4准备一碗水,把手浸湿,这会儿就可以开始做窝头了,取一团面,在手上摔打成窝头形状,最后将大拇指放入窝头中,不停旋转至表里光滑即可

5将做好的窝头均匀的码放在蒸锅中,点火

6大火蒸15分钟即可出锅

直接吃窝头,难免感觉有些干嗓子,这时候,来一罐清甜解渴的桂花酸梅汤,就刚好啦!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老人说榆树皮可以磨面吃,是不是真的呢树皮还能磨面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农村老人说榆树皮可以磨面吃,是不是真的呢树皮还能磨面吗、关于老北京俗语谚语合集、金窝窝是做什么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61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