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在哪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在哪里,第1张

赤壁古战场之争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他只是听当地人有此传说,借此地抒发对三国英雄的追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浪漫主义联想,岂能当作考验的结论

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素称湖北的南大门赤壁山在赤壁市西北4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是一脉相连的长岭山山上隆起三座山包,头部的叫赤壁山,中间的叫南屏山,尾部的叫金鸾山

登上赤壁山顶,站在屹立于临江绝壁之上的翼江亭里凭栏北望,江水滔滔这里传说是周瑜当年指挥水战的哨所长江对岸就是乌林(在今湖北洪湖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当年“火烧乌林”时曹操屯兵的大本营

这又是一个存在争议之地,因为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自南北朝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股最强大的声音说,赤壁古战场就在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西北约40公里的长江南岸,与江北的乌林相对近代以来,“蒲圻赤壁”说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公论,其主要根据是:综合《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当年曹操南下的进军路线是:新野—襄阳—当阳—江陵—赤壁曹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初战失利,退屯江北的乌林;后在乌林遭火攻而大败,由华容道逃奔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而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乌林和位于湖北监利东北的华容古道与《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乌林之战及曹军败退江陵的路线等地形、方位完全吻合最近几十年来,又在蒲圻赤壁的地下发现了刀、矛、剑、戟、斧、箭镞、铜镜、铜钱等文物千余件经考古学家的鉴定,证实这些铁制兵器和铜镜、铜钱,都是东汉晚期的遗物这些都是蒲圻赤壁就是当年赤壁—乌林大战的古战场的铁证

第二种声音说,古战场在今湖北黄冈(黄州)西北持此说者以北宋大作家苏轼(东坡)贬谪黄州时写下的名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论据,认为苏轼写的就是赤壁古战场但是,苏轼在《赤壁怀古》词中写得很清楚:“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分明是说,他只是听当地人有此传说,借此抒发对三国英雄的追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浪漫主义联想,岂能当作考证的结论

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人们把黄州赤壁称作“东坡赤壁”,或者“文赤壁”;把蒲圻赤壁称作“三国赤壁”,或者“武赤壁”二者各具特色,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蒲圻说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采用了这一学说。1970年以后,蒲圻市赤壁山及长江对岸的乌林连续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铜马镫、“建安八年”(203年)字样的瓦砚,1976年赤壁山下土层中的沉船遗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汉朝带钩,1987年开探的墓室中诸葛亮设计的铜弩机、东汉通行的五铢钱等等。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为赤壁市。在赤壁市的三国赤壁古战场中,含有大量赤壁之战时的各种遗物,这些战争遗物的出土更加确定了当年赤壁大战的地点就是在蒲圻。 嘉鱼说 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史书论证 首先,《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而《三国志·吴书》的诸大将传记也都提到“拒曹公于乌林”的字样,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是拄扎在江北的乌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赤壁山在今蒲圻县西八十里,一名石头关,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荆州记》记载:“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江表传》记载赤壁之战的情况是这样的:“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于,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

“东南风急”与“中江举帆”,说明冲乌林来的船来自乌林东南,这与“上破魏武兵”比较吻合。还有《三国志·吕蒙传》的记载:“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这里的“西破”与周瑜传的“逆”是一个解释。

如果《江表传》所记载是事实,那么蒲圻赤壁做为赤壁之战的地点确实是最符合历史记载。

1986 年撤县设市

1958 年 10月,蒲圻、咸宁第一次合县为蒲圻县,仍属孝感专区。 1959年 3月分开。1960 年 5月,蒲圻、咸宁第二次合县为咸宁县,属武汉市。 1961年 12月分开。1962年属孝感专区。 1965年属湖北省咸宁专区。1970年属湖北省咸宁地区。 1986 年撤县设市。 1998 年更名为赤壁市。

赤壁隶属湖北省,是由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赤壁市的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

以上就是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在哪里、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考、蒲圻县改蒲圻市是什么时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53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