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dove什么意思2023-05-01  33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扩展资料

唐代杜甫《望岳》,原文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岳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的是什么风景名胜——答案: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钟是聚集的意思,巧用拟人,赋予大自然以人的形象,用“钟”字,是将大自然写得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是割裂的意思,“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昏暗,明亮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该句出自《望岳》

《望岳》

作者:杜甫

创作年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文释义:巍峨的泰山,为什么会雄伟呢走出齐鲁大地,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山顶。    神奇瑰丽的大自然,聚集了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一层又一层的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比翼归鸟,飞入赏景眼帘。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再俯瞰下面群山是多么的渺小。

扩展资料: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诗人杜甫到洛阳考取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上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作者北游齐(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漂泊的过程中创作的

杜甫三十五岁以后,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又辗转多地。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岳

大自然把山岳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名胜、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和割 的妙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50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