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纯皇后(1712-1748),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高宗乾隆帝第一任皇后。
名门淑媛
孝贤皇后出身满洲镶黄旗。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清代多建功勋。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众归附了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屡建战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孝贤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她的伯父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谨老成,领袖班联,名望夙重,举朝未有若此之久者”,她的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被雍正称为“圣眷最渥之人”。时人记载:“明(明珠)、索(索额图)既败后,公(马齐)同其弟太尉公武(马武),权重一时,时谚云‘二马吃尽天下草’。” 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显赫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
夫妻情深
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富察氏不仅聪颖美貌,还非常温柔体贴,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恩爱逾常。她尽心尽意孝敬公婆,深受公婆的喜爱。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作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在门第、外表和性格这三大因素中,富察氏最为突出的就是性格。富察氏是一位既聪明透顶,又天真烂漫,既精明过人,又大气温柔,既识大体,又重小节,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则,既含蓄婉约,又可以笑唾檀郎的女人。在他忙于事业时,她以自己的精明协调管理后宫,安排照顾皇子的生活和教育,让他不致分心。在他遇到困扰情绪烦躁之际,她如同一朵解语花,迅速读懂他的内心,恰到好处的轻轻一握手,亲手递过来的一片小吃,不声不响在他颈后的一个深吻,能给他极大的安慰,让他的心境迅速走出阴郁。当他心情极佳,精力无处发泄时,她又能陪他纵情玩嬉,陪他在围场纵马奔弛,甚至偶尔也一试挽弓射箭。
一代贤后
乾隆曾盛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虽是对她的私心偏爱,也反映了在极度挑剔的完美主义者乾隆心目中,孝贤皇后是完美贤淑、不可超越的典范。同时他认为他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部是孝贤皇后的功劳:“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皇后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并不是骄奢任性的女子,相反,她生性节俭,不喜奢华,平时在宫中的装饰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简简单单的通草绒花。有一次,乾隆对孝贤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现在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皇后深悉帝心,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
除了生性节俭之外,皇后对乾隆感情至深,关怀备至,事必躬亲。一次,乾隆帝患上了严重的疖疮,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初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将养百日之后才能完全康复。皇后听说后,就搬到了乾隆寝宫的外屋居住,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确实康复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寝宫居住。
皇后一直为皇帝分忧解劳,夫妻二人同心同德、同甘共辛。譬如,乾隆在国事中最关心的事务之一便是全各地降雨的情况。因为干旱或水涝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百姓的生活,以及国家的税收。当时最了解皇帝无日不以雨呖为念的,莫过于皇后。膜旱而同忧,雨雪而同喜,真称得上休戚与共了。在《雨二首》的注文中他特别提到这一情形:“忆十三年来,朕无日不以雨暘为念,先皇后实同此欣戚也。今晨观德殿奠酒,若常此时遇雨,应解愁而相慰,兹岂可复得耶?兴言及此,泪欲沾襟。” 最令皇帝满意的是,皇后非常孝敬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太后出身寒微,哪里能同皇后相比但皇后生性纯孝,皇帝日理万机,问安视膳难免有不周之处,皇后却总能代皇帝尽到孝养之心。 有这样一个既孝且贤的好妻子,乾隆深深感到家庭生活的美满。
子女寿短
富察氏生有2子2女,可惜其中3位都早死,这也是导致皇后早逝的重要原因。作为母亲,她很不幸:
皇长女 :(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初二子时生,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戌刻殇,未封。
端慧太子永琏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时,富察氏生下了永琏,永琏这个名字是雍正亲自取的,“琏”字,就是 寓意着有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如此一来,富察氏在弘历心目中就更受爱重了。弘历在乾隆元年,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斯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一病不起,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为此,平素向来勤政的青年皇帝接连五天没有临朝。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谕曰:“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 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旋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后功令讳其名“琏”字。按皇太子之礼为永琏隆重举丧,弘历多次亲临祭奠。
永琏死后,首先要办理的后事就是选择园址,营建园寝事宜。大臣们提出了几个地方,乾隆都不同意。为什么呢?原来乾隆想把永琏葬在自己的陵寝附近,使骄儿长倚膝下。而这时乾隆的万年吉地还没有派人卜择,这样永琏的葬地自然不能确定。所以只好把他的金棺暂安于京西田村殡宫。 经过反复挑选,最后朱华山以“来龙秀丽,穴情明确,土色纯黄”而中选。陵址确定后,乾隆帝又不惜花费三千零五十六两白银作为拆迁费,让二顷七十三亩八分九厘地里内的居民搬移,以此处地方为永琏墓地的禁区。在这片禁区内,乾隆帝从内务府拨银十六万八千二百三十五两,从工部提取建筑材料无以计算,并特付叶子金达三百七十八两九钱九分二厘,为永琏修建了太子园陵。这一陵寝规制是清朝所有皇子陵中最完善的,也是规格最高的。不仅在建陵上乾隆帝偏私永琏,就连对太子的祭祀上也表露出逾格的眷宠。按制除帝后陵在清明、中元、冬至、岁暮行四时钦派王大臣亲祭外,其余人等不得逾制,而乾隆帝对于年仅九岁殇命的永琏也采用同样规制,这一点就连亲王、王妃也是不能比拟的。 充分表达了乾隆失去爱子之后的悲痛心情。
固伦和敬公主 她是皇后4个子女中唯一一位长大成人的。公主生于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薨于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 公主本下嫁蒙古王公,但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她也是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俸银的第一位公主。子一,名叫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是乾隆帝亲自为外孙改的名,意为钢铁。 和敬公主死后,其遗体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与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当时根据色布腾巴勒珠尔家族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需要,将和敬公主的衣冠埋于自己的领地,即今公主陵遗址。按照清朝的惯例,只有皇帝之墓称陵,而此处之所以称公主陵,其原因有二:一是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又其夫战功卓著;二是葬于科尔沁领地,距京遥远,称“陵”以提高其政治地位。
悼敏皇子永琮 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子时,已经35岁的富察氏又为乾隆生下了皇七子永琮。永琮出生这当天正逢亢旱之后大沛甘霖,又值“佛诞”——佛家指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生日——这吉祥的日子,皇帝大喜过望,挥笔写诗庆贺爱子的诞生。虽然此时乾隆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他对此子仍然爱如珍宝,也许是父亲的偏心,他觉得这个孩子是他所有孩子中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的一个,“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 在端慧皇太子薨逝后,乾隆帝从未考虑过立庶子为太子,而是一心盼望嫡子出生以继承大统。故而永琮在襁褓之中就被乾隆帝视为皇位继承人。皇太后在众多的皇孙中也最疼爱他。 可惜的是,永琮未满两岁,又因出痘于乾隆十二年腊月二十九日身亡。 乾隆悲痛万分,谕曰:“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 乾隆赐谥“悼敏”(这在清朝皇子中是极少见的特例),并命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为优。皇帝的解释是“但念皇后出身名门,做为儿媳,在父皇生时,虽然没能伺候多长时间,但这些年侍奉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无微不至。做为皇后,则恭俭宽仁,可称得上贤后。她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 因为既是乾隆自己心目中的继承人,也是中宫嫡子,加之有特谕指名“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为优”。于是这个内定的小太子同他的哥哥端慧皇太子永琏一起安葬在了朱华山太子陵园内,嘉庆四年,嘉庆帝亲政,追赠永琮为哲亲王。
东巡崩逝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奉皇太后东巡至山东,富察皇后随驾出巡。 由于乾隆是一个大孝子,只要其母亲能够走得动,出游肯定要带上她,富察氏来回奔波加上痛失爱子还要侍奉太后,加上车马劳顿,在行进在泰山行宫的时候,富察氏病倒了,经太医诊治,是身染风寒。深识大体又心地善良的皇后不愿因自己而贻误皇帝的国家重务,更不忍心拖累归心似箭的随扈人众,所以一再促请皇帝旋辔北还。皇帝沉吟良久,命令初八日奉皇太后回銮。终于,在回鸾的途中,龙舟行至山东德州的舟次时,富察氏撒手人寰,这一天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富察氏年仅37岁,而乾隆38岁。他们短短的22年的夫妻生涯在爱与痛中结束了。
人们总是在挥手之间,便突然地告别了自己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美好年华;人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之后,才真正懂得如何珍惜昔日曾视同寻常的一切。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亥刻,在事业上即将步入辉煌时期的乾隆皇帝,与恩爱发妻白头偕老的心愿却无可挽回地破灭了。宁静惬意的人生旅途对于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皇帝来说,似乎已到了终点,在今后千千万万的夏日冬夜里,他只能在梦幻中与皇后相见。皇后去世时所乘的青雀舫曾保留了她最后的体温,皇帝命令把这艘大船运进北京城。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船舶体积十分庞大,而城门门洞狭窄,在没有起重机械的古代根本无法进城。为了保留这艘船舶,皇帝想把城门楼拆掉。还是礼部尚书海望最后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命人即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满铺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终于将御舟运进了城内。
皇后刚刚去世之时,皇帝感到更多的是震惊。真正摧心彻骨的悲痛,是在以后的岁月中一次比一次猛烈地袭来。 结发22年,他和皇后如同两棵相互依靠交织成长的大树,彼此早已长成了对方的一部分。登基之后,进入后宫的年轻妃子越来越多,在皇后容貌褪尽的同时,她们如同一朵朵含露的花朵,竞相绽放。然而皇后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增加,因为这种魅力源于内心,就像一坛芬芳的酒,岁月越老,就越醇香。富察氏是皇帝永远的大后方、大本营,永远的温柔港湾。随着岁月流逝,皇帝越来越觉得皇后的娴静、温柔、持重,不急不躁不妒,像一块贴身的玉石,时刻调适着他的政治体温。共同生活的时间越久,他们相处得越谐和,越能读懂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知道彼此的内心需要。正是因为有她在,他才能精力充沛地处理国务,把大清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
皇后离去的半年,表面上,皇帝仍然在全力处理国务,然而悲悼之情像潮水一样经常突然袭上他的心头,悲痛的巨流频频卷起,让他什么也做不下去。一连数月,皇帝都睡不踏实,动不动就觉得皇后还在身边,频频惊醒。太监注意到,一向严谨精明的皇帝变得迟钝了、无目的的活动增多、工作没什么效率、常常走到一处,却忘了自己是要寻找哪个奏折。有时刚说过的话,立刻就忘得一干二净。还不时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后宫上下都提心吊胆。
丧葬风波
乾隆丧子、丧偶以后,极度悲痛,情绪恶劣,在烦恼焦躁中由于孝贤皇后的丧葬事件引起了大官僚一连串的贬责黜革甚至赐死,使乾隆初年相对平静的宦海突然掀起了波澜。朝廷的政策方针从“宽”趋“严”,向着新的统治格局和统治作风演变。
首当其冲的便是皇长子和皇三子。他们作为庶出皇子,在孝贤皇后去世后,无悲哀之意,被乾隆斥为不孝,永璜的师傅俺达相继受到处分,其中和亲王弘昼、大学士来保、侍郎鄂容安各罚俸三年,其他师傅俺达各罚俸一年。永璜和永璋也因为这次事件,被取消皇位继承权,两年后永璜忧惧而死。
随后,皇后的葬礼会逐渐演变成一场全国官场的灾难。
乾隆13年四月,皇帝阅看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册文,发现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不小心译成了“先太后”,这个玩笑开大了,凭空把孝贤皇后提成了乾隆的老妈,这让皇帝勃然大怒,刑部尚书阿克敦被交刑部治罪。其他刑部官员见皇帝盛怒,加重处分,拟绞监候。不料,暴怒的君王尚不满意,责备刑部“党同徇庇”,故意“宽纵”。将刑部全堂问罪,包括满尚书盛安、汉尚书汪由敦、侍郎勒尔森、钱阿群、兆惠、魏定国,均革职留任,而阿克敦则照“大不敬”议罪,斩监侯,秋后处决。这样严厉的处分使当时官僚们个个胆战心惊。
5月,乾隆又抱怨光禄寺筹备的给皇后的祭品等不够干净,光禄寺卿增寿保、沈起元、少卿德尔弼、窦启瑛俱降级调用;工部因办理皇后册宝不敬,“制造甚用粗陋”,全堂问罪,侍郎索柱降三级,涂逢震降四级,其他尚书、侍郎从宽留任;因为册谥皇后时礼仪出现小小纰漏,尚书海望、王安国降二级留任,其他堂官也分别受到处分。
由于乾隆与孝贤后生前感情挚笃,各地督抚大臣、提督、总兵、织造、盐政等官员纷纷借此邀宠,呈递奏章,要求“跪请圣安”并“叩谒大行皇后梓宫”。两淮盐政吉庆声明自己“惊闻皇后崩逝之信,心胆俱裂”,福建陆路提督则“伏地哀泣,涕泪交流”。乾隆对这些奏折大多是一览了之,表示毫不在意。但是,各省满族的督抚、将军、提督、都统、总兵,凡是没有奏请赴京的,各降二级、或销去军功记录。这样受到处分的有两江总督尹继善,闽浙总督喀尔吉善、湖广总督塞楞额、漕督蕴著、浙江巡抚顾琮、江西巡抚开泰、河南巡抚硕色、安徽巡抚纳敏等五十二名满族文武大员。
6月,举行祭奠孝贤皇后典礼的时候,来的大臣不到一半,各省督抚大员要求进京参加葬礼的也太少,这让乾隆尤其不爽,他决定找个由头杀人。
正好,杀人的机会来了。 按满族旧习,帝后之丧,官员们在一百天内不能剃发,以表示自己专心悲痛,顾不上收拾自己的仪表。这种风俗大清会典中并无记载,雍正皇帝去世时,许多官员并没有遵照旧习,百日内已经剃发,朝廷并没有追究责任。因此,皇后之丧中,许多人都剃了头。6月,锦州知府金文醇,在百日内剃头,被人举报,当场抓了起来,交到刑部,刑部定了斩监候,乾隆正在气头上,刚好遇见这个杀人机会,一看刑部的判决,马上把刑部尚书盛安叫来大骂一顿,说他徇私,把他也关了起来。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个江南河南总督周学健,也是剪了头发,乾隆一看,好家伙,一个比一个官大,总督也送上门来了!周学健还没处理呢,又送上来一个:湖广总督塞楞额,乾隆眼珠一转,写了以下的批示:先有个金文醇,再有个周学健官职比他大,所以我就不怪金某了,现在又有个塞楞额,身为满人,也不知道以身作则,这样,就处理塞楞额。于是,塞楞额被下令自杀,周学健革职,发到边疆做苦力,至于金文醇等人,就算你们运气了,保住性命,滚蛋吧。
湖南巡抚杨锡绂、湖北巡抚彭树葵也于百日内剃头。听说乾隆严厉追究此事,吓得战战兢兢。杨锡绂准备自行检举,以求减轻罪证.塞楞额因是旗人,恐加重治罪,阻止杨锡绂自首,后来事情败露。乾隆的怒气更是火上加油,杨锡绂、彭树葵革职。
翰林院撰拟皇后祭文,用“泉台”二字,乾隆又吹毛求疵,认为这两字用于常人尚可,“岂可加之皇后之尊”,大学士张廷玉以及阿克敦、德通、文保、程景伊等“全不留心检点,草率塞责.殊失敬理之义”,俱罚俸一年。 孝贤皇后的丧葬风波主要事件如上,更多内容详见《乾隆帝及其时代》、《乾隆十三年剃发案研究》、《孝贤皇后之死与丧葬余波》。
从乾隆十三年的官场风暴开始,乾隆对大臣的态度从开始的“以礼待之”渐渐变成了颐指气使,呼来喝去,动辄痛骂训斥,任意挫辱。。“彬彬有礼”的面纱从此被撕去,“君使臣以礼”这一词条在乾隆的政治词典中被删掉。
史无前例的国葬
在乾隆皇帝看来,要有效寄托他的哀思,唯一的方式就是为皇后办理一个风光盛大的丧礼,这样才配得上皇后在他心里的地位。他一意孤行地给了她隆重的葬礼,排场之大,空前绝后。 皇后丧仪的先例载在《会典》,一翻便知。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此后圣祖康熙诸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如今令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物议。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皇帝自然照准。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私定谥号
中国古代,极重所谓“谥法”。“谥”者,行之迹也。也就是帝后及大臣死后,要据其生前事迹,评定一个或褒或贬的称号。《大清会典》规定,皇帝崩逝所上庙号、尊谥,由大学士偕九卿科道等官会议,将所议定之字奏请嗣皇帝钦定;而后妃及王大臣凡应赐谥者,皆由大学士酌拟合适字样,奏请钦定。如今皇帝根本不理会内阁,径自降旨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实无先例。
随后,乾隆亲自护送载着富察氏灵柩的龙舟日夜兼程地赶回了北京。富察氏殡于长春宫, 皇帝服缟12日,并每天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 乾隆为筹措皇后的葬礼,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下面一组庞大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了。 乾隆13年三月二十五日,谕令恭办丧礼处向户部支领白银三十万。同日,孝贤皇后金棺从长春宫移至景山观德殿。观德殿是清代帝后出宫之后停放棺木之处,富察氏死后,乾隆下令挪盖观德殿。此工程包括新建宫门、添盖净房、铺墁甬路、海馒散水、添砌瓦院等项,动员工匠8242个,各作壮夫9593名,耗费白银9600余两。 静安庄是帝后移出观德殿后停放棺木之处,静安庄本有殿堂,可乾隆帝认为规模太小,下令扩建。从乾隆13年四月开工,包括大殿、前报殿、宫门、配殿、朝房等新建房间338间,耗费白银91300余两。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 乾隆亲临祭酒。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
外戚恩泽
正当大家处于皇后丧葬风波的恐怖气氛之时,孝贤皇后的亲属们却沐浴着无比浩荡的皇恩。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以后族之故,一门朱紫,出将人相,更臻于鼎盛之势。这样的殊宠被史家称颂为, “外家恩泽古无伦”,“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而李荣保第十子、皇后之亲弟傅恒一支尤煊赫。 傅恒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辅,二十余年中,出将入相,活跃在乾隆朝政治和军事舞台,在推动乾隆盛世形成的过程中,贡献甚钜,乾隆帝对其评价之高,恩宠之异,罕有人及。
乾隆也丝毫不掩饰自己施恩外戚是因为皇后的缘故:“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兄弟也。即大学士公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朕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鉴。”
孝贤皇后的侄子福康安,自幼被乾隆带到内廷,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福康安长大成人以后,乾隆对他更是委以重任,生前封贝子,死后赠郡王,成为一代宠臣之最。 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的著名人物:富良,傅恒,傅清,福灵安,福隆安,福长安,明瑞,明亮,福康安,奎林。
在富察皇后安放在裕陵地宫后的四年多时间里,为她祭酒一百一十次。乾隆帝在皇后丧满日写了著名的《述悲赋》。《述悲赋》具有催人泪下的震撼力量,历史上哪有这样的皇帝对爱情如此的专一深挚呢。
乾隆十七年冬,东陵胜水峪地宫工程告竣,皇帝亲自护送皇后梓宫奉安于地宫宝床上,赫赫扬扬,风风光光的孝贤皇后大丧仪才落下了最后一幕。 丧礼完毕之后,乾隆下令设立“孝贤皇后陵总管衙门”,这个衙门,设置总管、副总管、章京、笔贴式等大小官员23名,看守陵墓兵丁80名。看守陵寝,仅这一项开销,每年就需银十万两以上。
详细故事剧情(计量单位:月、日)
第一卷 江宁晨风
景翰七年(金天辅二年)春,宁毅(20)来到武朝江宁,丫鬟小婵(14)被吓到。十天后,苏檀儿(18)、杏儿(15)、娟儿(14)登场。
景翰七年夏,宁毅于秦淮河边正式与前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秦嗣源结识。当晚教小婵五子棋。
景翰七年七月初一,宁毅答应老太公苏俞到豫山书院任教。
景翰七年八月上旬,宁毅救下聂云竹(20+)。成国公主驸马康贤登场。第二日宁毅与聂云竹初次交谈。
景翰七年八月十五,《水调歌头》出世。元锦儿(17)登场。
景翰七年十月,宁毅开始每次跑步停于秦淮小楼休息。聂云竹喜欢上宁毅。
景翰七年十月底,聂云竹决定摆摊。
景翰七年十一月初,宁毅与苏檀儿从楼上搬到楼下。
景翰七年十一月十四,宁毅初次外泄自身对于商场的敏锐察觉力。
景翰七年十一月底,席君煜登场。宁毅与苏檀儿开启二楼晚聊模式。
景翰七年下半年,金国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与辽国爆发大规模冲突。
第二卷 暗战之池
景翰八年正月十五,陆红提(24+)刺杀武烈军都尉宋宪,失败。李频登场。《青玉案·元夕》出世。
景翰八年正月末,李频到豫山书院授课。
景翰八年二月下旬,宁毅助聂云竹开竹记。顾燕桢登场。
景翰八年三月上旬,宁毅与秦嗣源、康贤论以弱胜强。
景翰八年五月初三,顾燕桢发现聂云竹喜欢宁毅。
景翰八年五月初四,周佩(13)、周君武(11)登场。陆红提再刺宋宪,成功。宁毅计算陆红提,让其住进小院。
景翰八年五月初五,宁毅一家、聂云竹等参加花魁宴。
景翰八年五月初六,第一家竹记店铺开张。
景翰八年五月初十,陆红提正式与宁毅结识。
景翰八年五月中旬,陆红提得称号“河山铁剑”。第二日,宁毅自称“血手人屠”。聂云竹拒绝顾燕桢。
景翰八年六月初四,宁毅遭绑架,杀杨氏一家、幕后买凶的顾燕桢等,受重伤,被陆红提救。
景翰八年六月初五,宁毅得《破六道》。
景翰八年六月中旬,宁毅演示太极,陆红提武艺提升。
景翰八年六月二十四,陆红提携小册返吕梁,宁毅回城。
景翰八年六月底,宁毅与元锦儿正式见面。第二日,宁毅交予秦嗣源赈灾册子。再一日,宁毅跟小婵回南亭村奔丧,晚上两人确认关系。辽国求助武朝与之联手抗金,未果。
景翰八年七月初,谷神完颜希尹随使团至汴梁。宁毅、小婵回到苏府,元锦儿自赎入住秦淮小楼,左相李纲、枢密使童贯、御史中丞秦桧、太尉高俅登场。
景翰八年七月上旬,宁毅与李频谈时局。
景翰八年七月十三,宁毅同意周佩、周君武到书院上课。
景翰八年七月十八,苏伯庸遇刺。
景翰八年七月二十二,苏檀儿病倒,宁毅接手。
景翰八年七月二十三,宁毅与苏檀儿正式确认关系。
景翰八年八月二十三,望远镜出现。
景翰八年八月二十五,皇商宴会揭幕,皇商归属乌家,宁毅撤手。
景翰八年八月末,宁毅与聂云竹确认关系。李频前往东京。
景翰八年十月初九,乌家确认灿金锦褪色。
景翰八年十月十四,宁毅与乌启隆摊牌。
景翰八年十月十九,《定风波》出世。
景翰八年十月二十四,苏家宗族大会确认苏檀儿未来家主之位,皇商事件落幕。十步坡火拼,刺杀主谋席君煜被梁山势力救走。宁毅得称号“十步一算”。
景翰八年十一月初五,苏檀儿烧楼,夫妻圆房。
景翰八年十一月中旬,李频拿到邢州南和县令文书,于明年二月上任。
景翰八年十一月二十一,宁毅初见秦桧。
景翰八年十二月,铁木真初现。
第三卷 龙蛇
景翰九年正月,金辽两国签订停战协议。
景翰九年二月初,辽国贵公子等人刺杀秦嗣源,宁毅破局。河北齐家打手陆陀救出贵公子。后除陆陀外,皆被秦绍谦杀死。
景翰九年二月下旬,李师师(19)、秦绍谦、秦绍和登场。宁毅、聂云竹等参加踏青会。清明过后,李师师回汴梁。
景翰九年二月底,金国誓师伐辽。
景翰九年三月二十六,完颜阿骨打对上京临潢府发动总攻。
景翰九年四月初五,阿骨打半日攻陷上京。后女真攻克中京,天祚帝流亡,耶律大石拥护耶律淳为天锡皇帝。
景翰九年四月底,宁毅一家动身南下杭州。苏文定、苏文方、楼舒婉登场。
景翰九年五月,大儒钱希文登场。蒙古乞颜部反辽。
景翰九年五月底,秦嗣源复起,升任尚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翰九年六月上旬,宁毅与苏檀儿因下水第一次吵架。
景翰九年六月下旬,立秋诗会,宁毅解决楼书恒等人的发难,苏檀儿维护丈夫、欲骗怀孕,《望海潮》出世,随后地震,宁毅展露运筹指挥、掌控全局的能力。方腊势力登场。地震后第七天,宁毅与刘西瓜(18)初见,杭州被围。
景翰九年七月初三傍晚,圣公方腊已至杭州。深夜,宁毅与石宝等人于太平巷乱战。云龙九现方七佛登场。
景翰九年七月初四清晨,杭州沦陷。宁毅一行人逃至城外。
景翰九年七月初七,消息传入汴京,皇帝周喆登场。三日后,童贯领禁军十五万南下镇压,王禀、杨可世率军十万北上伐辽。
景翰九年七月初八,宁毅被确认外邪入体,苏檀儿亦被证实怀孕。宁毅为回家制定计划。
景翰九年七月初九,杭州趋于平稳,佛帅弟子陈凡登场。
景翰九年七月十一,武德军败陆鞘、姚义、薛斗南部。
景翰九年七月十三,宁毅等人于袭营中脱队。后宁毅与小婵被刘西瓜抓回杭州。苏檀儿等人回到湖州。
景翰九年八月初,小婵破身。
景翰九年八月上旬,钱希文卫道而死,钱惟亮、钱惟奇、钱海亭等,随。方腊称帝。宁毅成为刘西瓜幕僚。
景翰九年八月十三,永乐朝登基大典。
景翰九年八月十五,密侦司闻人不二与宁毅接头。
景翰九年八月二十二,永乐朝百官宴,楼舒婉与宁毅再见,动心。
景翰九年九月初七,刘西瓜镇压齐元康叛乱。楼舒婉表白被宁毅婉拒。宁毅与厉天佑对峙,楼舒婉求情被带走。宁毅杀汤寇,破死局,刘西瓜救场。齐新勇、齐新义、齐新翰登场。刘西瓜与宁毅交心,关于民主。
景翰九年九月中旬, 陈凡、霸刀营与护国天师包道乙起冲突。宁毅与苏檀儿、陆红提再聚,称陆红提为师。梁秉夫登场。宁毅第一次在运筹帷幄的务实性事例上出力。
景翰九年九月下旬,霸刀营动白鹿观,苏檀儿被楼书恒绑走。楼近临、楼书望,死。
景翰九年十月初,金国连下辽国近半数国土。武朝十万大军对阵辽国一万,大败。
景翰九年十一月初八,宁毅与方七佛见面,于四季斋杀包道乙。
景翰九年十一月十二 ,刘西瓜与宁毅成亲,洞房时走火入魔。
景翰十年二月十七,朝廷收复杭州,永乐起义宣告失败。宁毅随霸刀营逃亡断后。
景翰十年二月二十四,宁毅主动暴露身份,助霸刀营脱身转移苗疆。刘西瓜与宁毅起冲突。宁毅杀六扇门总捕头陈亚元。
第四卷野火
第四卷野火景翰十年二月二十七,宁毅等人抵达镇江。
景翰十年三月初一,宁毅与陆红提分别,抵达江宁。
景翰十年三月末,童贯率军北伐。后败耶律大石于白沟河。
景翰十年三月二十六,林冲、梁山势力正式登场。
景翰十年三月二十七,苏檀儿诞长子宁曦。
景翰十年三月二十八,齐家三兄弟加入密侦司。宁毅与聂云竹的恋情暴露,被苏家二房三房“三堂会审”,强势破局。
景翰十年三月三十,苏檀儿与聂云竹相见。梁山劫江宁大狱,岳飞登场。席君煜领梁山匪徒雨屠半个苏家,宁毅重伤破局,入密侦司。
景翰十年四月初,苏家大房与二房三房分家。
景翰十年四月初九,王山月登场。
景翰十年四月上旬,聂云竹破身。
景翰十年四月十五,苏文昱、苏燕平登场。
景翰十年四月十六,宁毅启程北上。途中,救周佩,燕青、史进登场,破朱武,搂元锦儿,降卢俊义等好汉。
景翰十年四月下旬,郭药师降武。宁毅抵达沐梁。觉明、尧祖年、成舟海、纪坤登场。云竹第一次称呼“相公“。
景翰十年四月底,府宅选定,高沐恩、陆谦登场。元锦儿表白。
景翰十年五月初四,端午节前一天,宁毅和李师师于矾楼庄园小聚,解董小渊别苑之围。成舟海知晓周佩喜欢宁毅。
景翰十年五月初八,宁毅与元锦儿确立关系。第二日,宁毅与秦嗣源谈怨气,成舟海狠计欲除衙内。
景翰十年五月初十,周佩自断情丝,宁毅载夜东去。陆红提第三次南下。
景翰十年五月十五,宁毅抵达袁家集。两天后,与王山月相见,再三日后,以混元霹雳手雷锋之名至独龙岗。祝彪登场。
景翰十年五月中旬,郭药师破燕京,童贯放任大军烧杀。两日后,萧干夺回燕京,败郭药师、刘延庆、刘光世。之后,童贯千金买燕京。耶律大石西逃,投靠天祚帝。
景翰十年五月二十五,梁山对独龙岗下战书。
景翰十年五月二十六,宁毅等人入住祝家庄内围。
景翰十年五月二十八,梁山攻独龙岗。
景翰十年六月初四,夜里宁毅表明官府身份,阳谋开始。
景翰十年六月初八,梁山兵败,武瑞营放行。
景翰十年六月十一,燕青身份被疑。
景翰十年六月二十,武瑞营围梁山。
景翰十年六月二十一,梁山本部崩溃,宁毅谈人性。
景翰十年六月二十二,梁山陷落,仅余宋江三千余人在逃。
宁毅得称号“心魔”。
景翰十年六月二十五,陆红提追杀林冲等人。
景翰十年六月末,童贯二十万大军破燕京,燕云十六州收复大半,辽国将亡的消息传达汴梁。苏檀儿抵达汴梁。
景翰十年七月初七,鲁智深殒,陆红提表明是宁毅师父。
景翰十年七月十一,宋江破丰平县。
景翰十年七月十二,陆红提遭围,负伤。
景翰十年七月十三,童贯、郭药师等人获封。夜里燕青身份败露。宁毅杀宋江,席君煜、梁山余孽于战家坳伏诛。
景翰十年七月十四,夜里宁毅抵达安平县,于龙虎客栈乱战,与陆红提奔逃,于无名山洞身体接触而睡,宁毅心动。
景翰十年七月十五,于大石下两人再次依偎而睡,宁毅确认陆红提心迹。
景翰十年七月十六,铁臂膀周侗、福禄登场。陆红提受周侗三拳。宁毅四人入仪元县。林冲见周侗,被除弟子之名。左文英登场,周侗杀陆谦。
景翰十年七月十七,周侗规劝陆红提与宁毅的师徒身份后,离开仪元县。
景翰十年七月二十一,陆红提孤身离开,后于子夜与宁毅相见,两人确认关系。几日后,林冲坠崖,后被鱼营县的徐金花所救。
景翰十年七月下旬,竹记与五百零七名梁山俘虏签卖身契,建营地,开始洗脑。三个月后筛选剩下三百八十二名,第二批三百多名少年进入营地培训半年。第三批少年出来后,那三百八十二名散往竹记各处。
景翰十年八月初,官兵破青溪,剿灭方腊残部,只余方七佛、方百花等人逃离,由方七佛筛选几十名少年投往苗疆。南北皆定。
景翰十年八月底,宁毅回汴梁。
第五卷 盛宴
景翰十年冬,楼舒婉于鱼营县为王虎办事,此前被二哥和丈夫卖去换粮,杀强暴之徒和丈夫。
景翰十年十二月初,蜂窝煤出现。宁家成型。苏文昱与王山月离开山东,回汴梁。聂云竹自宁毅离开汴梁后得心病,宁毅制古琴送之。
景翰十年年底,童贯以增加百万岁币为条件,买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
景翰十年小年过后,密侦司最高级线人陈文君伏笔初显。第二日,宁毅获知蒙古乞颜部崛起消息,郭药师进京受赏前,命常胜军抓壮丁。
景翰十一年正月,北院大王萧干自立为帝,建大奚国,
景翰十一年正月十九,聂云竹与元锦儿回宣州。
景翰十一年正月下旬,周佩与渠宗慧定亲。
景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宁毅与李师师、李蕴见面,和矾楼开始合作。
景翰十一年正月二十八,祝彪、扈三娘抵达汴梁。后王山月补浙江余姚县令,与扈三娘定亲。祝彪与王家九妹一对。
景翰十一年正月二十九,苏檀儿与小婵、杏儿离开汴梁去往木原县。宁毅得知方七佛被俘。刑部总捕头铁天鹰、宗非晓登场。霸刀再现。
景翰十一年二月初,宋永平入住宁府。
景翰十一年二月初四,周喆见李师师未果。
景翰十一年二月初五,李师师被高衙内追打。武朝军队将押送钱物继续赎买燕云十六州。陈凡抵达汴梁。
景翰十一年二月初六,宁毅与陈凡见面,决定帮助。宁毅探望李师师。
景翰十一年二月初七,陈凡南下。宁毅得知江南世家账目和方腊遗留宝藏传闻。
景翰十一年二月初八,宁毅领娟儿、祝彪去往木原县,闻人不二、燕青领密侦司南下杭州。
景翰十一年二月十一,刑部得霸道巨刃,魔佛陀林宗吾、圣女司空南登场,营救方七佛的众人陷入危局。一两日后宁毅以成放之名领祝彪南下。
景翰十一年二月下旬,方七佛所布置、携有账册的安惜福和宝光如来邓元觉被王寅拦下。刘西瓜得知是司空南、林宗吾设计伏杀刘大彪,宁毅抵达冲平县。
景翰十一年二月十六晚,陈凡于四平岗救下方七佛,众人一路奔逃。宁毅携榆木炮出现。邓元觉陨,成死局。
景翰十一年二月十七凌晨,宁毅于古吊桥前砍下方七佛头颅,皆惊。方百花陨,永乐余烬灭。因摩尼教,死超两百万之数。
景翰十一年二月二十三,刑部流程毕,宁毅回往江宁。
景翰十一年二月二十七,原密侦司冲平县负责人郝金汉一家在双郝村被杀,仅余其女及女婿幸免。后消息被秦嗣源压下。
景翰十一年二月底,林宗吾以大光明教之名复出,对周侗下战书,挑战各大门派、各路宗师。
景翰十一年三月下旬,宁毅与苏檀儿返京。
景翰十一年五月,聂云竹、元锦儿返京。
景翰十一年六月初六,周佩成婚。
景翰十一年夏,水旱天灾降临武朝,粮价开涨。
景翰十一年六月,萧干出兵卢龙岭,破景州。
景翰十一年六月中旬,郭药师命麾下张令徽、刘舜仁所部迎击萧干。而后,萧干于石门镇破张令徽、刘舜仁,攻陷蓟州。苏檀儿口头向聂云竹、元锦儿提亲。
景翰十一年七月,宁毅参与南北救灾的筹划。
景翰十一年七月中旬,郭药师于腰铺与萧干对峙,大败之,数日后斩萧干,后于峰山败夔离不,大奚军尽灭。
景翰十一年七月下旬,李频入京。
景翰十一年八月初九,李频升调河东路水陆转运副使。晚宴后,李频规劝宁毅成豪族之弊,得知赈灾主策为运粮、卖粮压价,宁毅居中坐镇。此时粮价已由二两五涨为三十两一石。
景翰十一年八月上旬,郭药师生擒阿鲁太师、搜获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尊号宝检及大印的消息传至汴梁。李师师为童舒儿冤案奔走,误会宁毅。由官府主导,成国公主府牵线的赈灾行动开始执行,后支撑起七条大商道。
景翰十一年八月十三,李频抵达河东路。
景翰十一年八月二十二,周喆第二次见李师师未果。李师师确定宁毅变质的判断。
景翰十一年八月下旬,官场风暴开始爆发,以户部主事薛德义陈梳《论商事利国》为导火索。
景翰十一年九月,已有数十名官员被波及下狱。张觉率五万兵马降于武朝。耶律大石离开天祚帝往西北而行,被铁木真覆灭于蒙古草原。周侗开始胁迫山寨放粮。
景翰十一年九月中旬,第一批粮食进入灾区。
景翰十一年十月初一,濮阳逸、周佩随运粮船队沿淮河而下。此时粮价为三十六两一石。李频、成舟海联手向河东路孝义县大户郭家施压卖粮,其背后为屯粮士族左家。灾区各地爆发冲突,反弹。
景翰十一年十月上旬,一艘运粮船被人凿沉。淮南县令耿谦之因赈灾手段激烈被刺杀,周佩、密侦司插手,屯粮大户被审判公示。金国完颜阇母出兵平州,对峙张觉。郭明义得计,欲煽动民乱,被雷霆镇压。下狱五天后,郭明义放出所有粮食、家当,保留五万镇宅银,举家迁至江南。左、齐两家震怒,领导屯粮的三少左继兰前往汴梁。
景翰十一年十月中旬,秦嗣源将耿谦之之事以邸报传发天下。此时粮价为三十两左右一石。
景翰十一年十月下旬,左继兰等各路豪族入京。李师师得知粮价之战真相。左继兰被雷厉手段抓捕,宁毅解决远亲、合作伙伴的施压。第二日,李师师见宁毅,得知小户屯粮是为钱,大户屯粮是为地,两人修正对对方观感。
景翰十一年十月到十一月里,张觉两仗皆败,第三仗击退完颜阇母。后金人换完颜宗望领军,于南京城外大败张觉。张觉率军南撤入燕京,此时由常胜军郭药师与宣抚使王安中镇守燕京。
景翰十一年十一月上旬,李师师随闵家运粮船队北上河东。家主左端佑收回左继兰的继承人资格。各地相继下雪。林冲已化名穆易,遇高衙内未敢下手。
景翰十一年十二月,相府一系迎来最大损失,荆湖南路都转运使林趋庭因与太后娘家起摩擦,好友林中泰为其哭陈,被连同罢免。后林趋庭死于入京途中。
景翰十一年十二月下旬,王安中接周喆密令,藏张觉,受金人威胁,杀替身,一再施压,杀张觉,金人得张觉人头退兵的消息传至汴梁,皆惊,秦嗣源当场昏厥。第二天,秦嗣源陈述密侦司的由来,及与左端佑割袍断义的始末。后秦嗣源拿出《四书章句集注》,意在引人欲、趋天理。女真势力正式登场。
景翰十二年二月二,宁毅获知耶律大石被铁木真歼灭的消息,重新调整规划。
景翰十二年清明,李师师随船队返航。此时粮价稳定为八两一石。天下太平。
第六卷 胡马度阴山
景翰十二年春,天祚帝势力覆亡。童贯获封广阳郡王,由谭稹接替枢密使,下招安诏。
景翰十二年春末夏初,刘西瓜出关。半月前娶聂云竹、元锦儿时被闹,宁毅南下以桃亭英雄大会设死局,得周侗改良阵法。林冲带徐金花离开鱼营县。宁毅回汴梁第二天即启程前往吕梁山。
景翰十二年四月十八,宁毅接近冀县,祝彪得称号焚城枪,得知陆红提称号血菩萨。宁毅破小响马裘孟堂,与楼舒婉、田家军交锋。陆红提瞬杀裘孟堂。
景翰十二年四月十九,宁毅与陆红提遇福端云。
景翰十二年四月下旬,五寨主韩敬登场。几日后,楼舒婉与宁毅见面,起争闹。
景翰十二年四月底,陆红提与林宗吾交手,楼舒婉被宁毅打。吕梁山第一次出兵,于霍川岭大胜。
景翰十二年五月十二,宁毅与陆红提成婚。
景翰十二年七月初,梁秉夫卒。完颜阿骨打崩,完颜吴乞买继位。
景翰十二年(金天会元年)八月,秦桧弟子罗谨言搜集证据剑指朝堂大员,被秦桧拿下。宁毅向秦绍谦举荐正于汤阴丁忧的岳飞。
景翰十二年八月底,汴梁武状元科举结束。
景翰十二年八月二十七,宁毅抵达汴梁。
景翰十二年八月二十八,陈凡和纪倩儿联手斩杀司空南。
景翰十二年九月,福端云死去。
景翰十二年九月底,周君武上京。
景翰十二年十月,小婵怀孕。
景翰十三年六月,元锦儿于汴梁南面某小镇遇见姐姐。史进与竹记田克汉起冲突。
景翰十三年七月,金国都会宁,吴乞买撕碎武朝使臣徐泽润,誓师南征,兵分两路,完颜宗翰统左路,完颜希尹任监军,陈文君登场。
景翰十三年七月十六,小婵生子宁忌。
景翰十三年七月二十,女真南侵的消息抵达汴梁。
景翰十三年七月二十二,金人痛斥武朝的国书抵达汴梁。
景翰十三年七月二十三,女真东路军分两路,完颜昌领南进军团攻克燕京以北古北口,同日攻陷檀州。完颜宗望领西进军团越过河北玉田一带。
景翰十三年七月二十七,完颜宗望攻克蓟州。郭药师于燕京以东潮白河拒战完颜宗望,接战五个时辰后,因结义兄弟张令徽、刘舜仁后撤,全军溃回燕京,降于女真。周喆封郭药师为燕王。
景翰十三年七月底,西路军完颜宗翰攻克雁门关,后屠朔州,雁门关一线整个北防沦陷。童贯弃太原回京。
景翰十三年八月初三,完颜宗翰破代县,武朝绿林人刺杀完颜希尹失败。
景翰十三年八月初四傍晚,宁毅偕同闻人不二、祝彪北上坚壁清野。
景翰十三年八月初五凌晨,史进等人折回忻州。
景翰十三年八月初七,完颜宗翰破忻州。后完颜娄室破代州。
景翰十三年八月初九,东路军已踏过河北三镇。周侗携福禄、左文英史进等三十八人刺杀完颜宗翰,失败。天下第一人,陕西大侠周侗力竭身殒,终年八十二岁,其兵器为苍龙伏。唯福禄、史进生还。后福禄将周侗首级葬于陕西潼关。
大家都知道清朝有个康乾盛世,明明是在时间上一直延续下来的康(熙)雍(正)乾(隆)时代,人们却只承认康乾盛世,独独把雍正从里面挖出来,以示在这个“暴君”统治之下的时代绝算不上什么太平盛世。其实,雍正在位十三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一扫康熙晚年的积弊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这样一位励精图治、致力于富国强民的皇帝,为什么却得到一世恶名?
雍正从登上皇位就传闻不断,说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民间传说,最集中的是他“改诏夺位”、“骨肉相残”、“不得善终”三大恶名。
在康熙统治期间,解决了长达八年的三藩分裂战争,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又出征蒙藏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这一些仗打下来耗费了大量的银子。另一方面朝廷内贪污成风,大小官员多以“借款”为由,私自动用国库银两竟高达上千万之巨。这些官员借了钱,又不还回来,这就造成了国库的“亏空”。国库里没有银子,就得增加赋税向老百姓要,要到后来康熙都觉得老百姓太苦了,于康熙五十一年下旨“永不加赋”。国库只存银七八百万两,而又不能“加赋”,晚年的康熙已是心力不济,不仅不再致力于肃贪,反而认为“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官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为生?”此论一出,各级官员自然更加无所顾忌了,这就是雍正接手时的财政现状。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一,继位不过40天的皇帝并没有放假休息,而是一口气下了11道诏书,申明官僚职掌及为官之道,历数官场积弊和官吏肆意侵吞的严重罪行,要求采取一切手段,惩治官员犯罪,追补亏空,清查钱粮。
主管钱粮的户部被列为清查重点,结果很快查出户部历年实际亏空白银250万两。在清查中央各部的同时,雍正也责令各省大张旗鼓地开展对钱粮的清理,要求上至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将军,下至道、府、州、县正印官及参将、游击等武职官员,不分满汉,一律清查,徇私之官与贪者同罪。
雍正为了维持大清帝国的运转,把眼睛盯在了“亏空”上,要把官员们欠国家的钱收回来。雍正决定从整顿吏制开始,钱粮亏空主要出在官吏贪污上。雍正说:“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又说,“近日道府州县亏空钱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于是雍正下第一个法令,就是下达全面清查积空钱粮,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并责令所有亏空三年内全部补齐,不许派于民间。
雍正给出的政策是:查出一个贪官污吏,立即就地免职,从调查团里选一个同级官员接任。这些候补们,眼睛都望穿了,好不容易盼到这么一个出头的机会,因此眼睛现在都泛着蓝光,死盯着钦差大臣和受查官员,谁“和稀泥”谁就是动了他的“顶戴”,这样就避免了官官相护。同时,在古代官场有一个循环:上一任亏空,继任者填补,离任的时候再亏空给下一任,所以亏空总是补不上。可这回继任者就是来查账的,还不趁机把前任的亏空账抹平再者,如果他查不出亏空也就没有自己的继任。因此,去查账的人都会“光膀子卖力气”地彻查到底。。
雍正这一出手,动静可真不小,雍正用两计“杀威棒”彻底粉碎了下面官员“走过场”的希望。首先查处主管财政的户部有亏空,而且亏空达二百五十万两,雍正责令户部历任尚书、侍郎、郎中、主事等官吏共同赔偿。另外雍正自己的十二弟履郡王曾做过内务府主管,结果内务府也有亏空。当时全国上下都看着这件事情,如果这笔钱追不回来,那清欠将就此不了了之。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雍正向这位十二弟下了手,最后为了还钱履郡王只好将家中器物当街变卖。虽然履郡王此举有给雍正难堪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说你还是要把钱还了,皇上至亲尚且如此,还有哪个官员能够赖账。但雍正也因此落了个刻薄的恶名。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采纳了通政司官员钱以垲的建议:抄家。亏空官员一经查出,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赃官们的罪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雍正下令:“丝毫看不得往日情面、众从请托,务必严加议处。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此令一下,全国一片抄家声。
一时之间,各地大员因亏空革职、查封家产者比比皆是,仅雍正元年一年里,被查处的地方官即达数百之多。雍正二年,闽浙总督满保奏称:“浙闽属吏已劾多员,若再题参,恐至无人办事。”湖南巡抚魏廷珍亦奏一省属员“参劾已大半”,而直隶全省官员原任者更寥寥无几。雍正也得了个“抄家皇帝”的封号,甚至连牌桌上都有了一种新打法:抄家和。
雍正铁面肃贪除恶务尽,他曾言:“丝毫看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后代也做个穷人,方符合朕的本意。”雍正四年,广东道员李滨、福建道员陶范,均因亏空案而畏罪自杀。想一死了之没那么容易!雍正指出:“官职家财既不能保,不若以一死抵赖,留赀财产子孙之计。”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雍正下令,找他们的子弟、家人算账。雍正说:“这些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借死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这是万万不行的。”
雍正对地方贪腐官员大范围的革职追补、籍没家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震动。一些对时政不满的人有“朝廷重聚敛而惩盗臣”之说,民间更议论雍正帝“好抄人家产”。自雍正三年起,雍正帝对贪腐之官继续穷追不舍,在抄家籍没之外,又加上严刑诛戮。规定凡侵欺钱粮白银一千两以上者,照监守自盗律处斩,贪污军饷者一律处斩,不准特赦。
广东巡抚杨文乾、闽浙总督高其倬、福建巡抚毛文铨等,雍正都对犯官“嫡亲子弟并家人等”严加审讯,最终“所有赃款着落追赔”。《红楼梦》中的江宁织造曹家就是其中著名的例子。实际上,雍正朝这样的官场风暴几乎一天都未停止过,且惩处越来越严厉。到了雍正十年直隶总督李卫说,全省府厅州县官员,在任三年以上的屈指可数,原因之一就是被撤职的人太多了。雍正掀起这场暴风骤雨般的专项整治中,亏空没了,国库也殷实了,但雍正也因此落了个好杀的恶名。
清史研究学者从雍正遗留文物中发现,雍正45岁登基,在位13年期间,勤于理政、肃贪养廉且国库充盈,他的艺术品味精致典雅,本人更精于书法,文采风流。雍正常夜间挑灯批谕奏摺,此次展出的每摺朱批中,少则数十字,多则千字,洋洋洒洒,全是亲笔批示,让人叹为观止。从中可看到他惩治贪污,倡行廉政,赏罚分明。
雍正皇帝决心改革积弊,打击贪污,整顿吏治。他令各省在限期内补足国库的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从雍正元年到九年,对全国各省的钱粮清理行动规模之大、波及之广,在整个清代也是绝无仅有的。期间先后清理了户部和各府寺监的库存,地方府州县的钱粮,处理惩治了几千名贪官污吏。
雍正年间声势浩大且穷根究底的惩治贪腐行动,基本清除了康熙朝后期的腐败弊病,对官场侵贪的积习,给予了沉重打击,一举刷新了大清朝的吏治。而追补亏空的直接财政效果也相当明显:至雍正末年(1735年前),户部银库积蓄多至6000余万两,是康熙后期国库存银的八倍多。当时记载称“仓庾皆充实,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国家财政窘迫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虽然因此落得个怨声载道,但雍正留给乾隆的遗产却是实实在在的。比银子的数目更重要的是,雍正给乾隆留下了一个相对清廉、高效的行政体系,为乾隆能够当一个“慷慨宽厚”的明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以,有史学家说,没有雍正十三年,就没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以上就是关于谁有富察氏的详细简介!详细!全部的内容,包括:谁有富察氏的详细简介!详细!、《赘婿》讲的是什么故事(三)、雍正是怎样的一个皇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