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侯君集后来和太子李承乾一起谋反,再加上他灭的国家也是小国,并非大功劳,所以没进凌烟阁。而且,侯君集灭完高昌国之后就开始居功自傲。
其一、灭国有功也有过。
贞观十三年,高昌国吃错药了开始针对大唐,并且扣押往来的商贩。李世民开始也是派使臣交涉一下,这高昌国并不理睬。于是李世民就派侯君集出兵高昌国,侯君集三下五除二就把高昌国给灭了。灭国有功不假,可是接下来侯君集做的事情触犯了李世民的龙须。
侯君集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班师回朝后司法官将侯君集下狱,后因有功再加上中书郎岑文本求情,李世民还时没处罚他。不过侯君集一直认为自己有功没错,常常抱怨不公。
其二、叛乱被杀。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得知侯君集常有怨恨,而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又在东宫任职,于是多次派他引侯君集入东宫。侯君集觉得李承乾无能,想利用他,于是劝李承乾谋反。事情的结局众所周知,太子李承乾被废庶人,其余人等皆被诛。
在古代谋反是必定被杀的,侯君集纵使有天大的功劳也不能活命。命都活不了更别想进入凌烟阁了!
此时高昌国王麹文泰的使臣,正在伊吾国,这一天正要回国,恰巧遇见玄奘,回去便告诉国王,说有一位中国高僧,名叫玄奘,往西天取经,路过伊吾,将到本国。这高昌国王麹文泰,先世麹嘉,本是中国河西金城榆中人,在后魏末年,立国高昌,建都在交河城(现在新疆吐鲁番西二十里雅尔湖滨),到此已历数世。这一个国家,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官方所用的文字,完全同中国一样,民间也读《毛诗》、《孝经》。男子虽穿胡服,妇女仍着汉装。全国上下,信奉佛教,是西域道上一个大国。国王麹文泰,依附西突厥,虽有时也到中国去访问,但是采取敷衍政策。
这时听见玄奘将到,一方面知道他是一位名僧,十分高兴;一方面有心将他留下,不放他西行。遂马上派遣使者,连夜赶到伊吾国,通知国王,请玄奘前来;另外挑选了上等马几十匹,叫大臣亲自前往迎接。
过了几天,高昌国王使者带了马匹到了伊吾,殷勤拜请。玄奘本意径从伊吾国出发,直奔西突厥王廷,取得突厥可汗护照,再往印度,因高昌国王意思殷勤,无法推辞,遂启程出发,渡过南碛沙漠,走了六天,才到高昌国界。一行人马进得白力城(现在新疆广安)。
这时,太阳已经下山,玄奘见天色已晚,便要住下,城官和从人请道:“敝国国王专诚等待,国都离此不远,请法师换了坐骑兼程前进。”玄奘遂把自己骑的一匹赤马留下,另换一匹好马,兼程前进。夜半,到了王城;城门官启奏国王,国王下令大开城门,请法师进城。
高昌国王带了大群侍从,亲自出宫迎接。玄奘举目看时,但见无数宫灯,前后列成两条长炬,灯烛辉煌,侍卫严密。灯光之下,正中簇拥着一位国王,五绺长须,年纪有五十上下,是一个饱经世故富有权术的政治人物。相见罢,把玄奘请入后殿,坐在重阁宝帐之中,拜问说道:“弟子自从听见老师法名,高兴的废寝忘食。
日间计算途程,知老师今夜必到,所以我和妻子都没有睡,诵经念佛,专诚在这里等候。”玄奘称谢。过了一会,但闻环佩叮,王妃同着几十个宫女,都来礼拜。这样闹了一夜,天色已经破晓。国王见玄奘鞍马劳顿,因连夜赶路,缺少睡眠,不住地打呵欠,方才辞别回宫,留着几个小黄门,服侍玄奘睡下。
第二天一早,玄奘尚未起床,国王已带了王妃以下一群人,前来请安。玄奘起身相见,国王说道:“弟子心里想着沙漠遥阻,碛路艰难,而老师单身匹马,竟能独往独来,真是奇迹!”说着,流泪称赞。一会又供上斋来,请玄奘早餐。玄奘看见斋供丰盛,心中甚是过意不去。斋罢,国王亲自起身带路,请玄奘进入王宫边上一座道场,就在这里安置,并派人服侍。高昌国有一位彖法师,曾留学长安,善知法相,国王请他前来与玄奘相见;又有一位“国统王法师”,年纪已在八十以上,也请来和玄奘作陪,并叫他劝玄奘就在此地住下,不必再往西天取经,玄奘不许。
过了十几天,玄奘便要辞行。国王道:“已叫国师请问老师意见,不知意下如何”玄奘道:“蒙大王留住,实在十分感激;但与贫僧西来本意不合,所以不能遵命,还请原谅。”国王道:“弟子和国师曾游大国,也曾跟着隋朝皇帝,到过东西二京,走遍了河南、河北、山西一带,会见了不少名僧,并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
自从得见老师,身心欢喜,禁不住手舞足蹈,满心想望老师安心住下,受弟子一辈子供养;更叫一国百姓,都来做老师弟子,听老师讲经传道。这里僧徒虽少,也有几千人,都叫他们执经听讲。还望察纳微心,不必再上西天取经去了。”玄奘听说谢道:“蒙大王这样厚意,贫僧实不敢当;但贫僧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平时常感觉本国法义未周,经典残阙,心中早有怀疑,不能解决,所以发愿到西天取经,使东土众生,得听大乘正法。
这一点道心,只可一天比一天坚强,岂可半途而废愿大王三思,不再苦留贫僧为幸。”国王道:“弟子仰慕老师,无论如何,一定要留老师供养,葱山可转,此志难移。请相信弟子是一番愚诚,不要疑我不实。”玄奘道:“大王一番深心厚意,贫僧早已知道。但是玄奘西来,目的在于取经;现在经还未得,岂可中道而废希望大王原谅。况且大王积德修福,位为人主,不但苍生仰恃,而且佛教依凭,理当助扬善举,岂宜加以阻碍”国王道:“并不是弟子敢阻碍老师;只因为敝国没有导师,所以要屈留老师,以引导众生。”国王再三苦留,玄奘只是不肯;国王最后作色大声说道:“弟子一切已经安排好,老师岂能要去就去我一定要相留,再不然就送老师回国,请再自己好好考虑一下,还是相顺为妙。”玄奘说道:“贫僧所以来此,是为了求法,现在大王一定要相留,留得下的是我的身体,却留不下我的心……”说到这里,声音颤动起来,表现的意志十分坚决。国王还是不听,只令更增加供养,每天进斋的时候,国王亲自捧盘,殷勤劝食。
隔了一天,国王大开道场,在空旷地方,张起一顶大帐,可坐三百多人,恭请玄奘讲经。自王太妃以下,国王和将相大臣等,都亲自前来听讲。每一次开讲以前,国王亲捧香炉,自来迎接引路;玄奘将升法座时,王又低身跪下以身作磴,请法师蹑足而上。
这样一连十几天,天天都是如此。讲经罢,又为法师剃度了四个和尚,叫他们一路同行,作为随伴。同时又制袈裟三十套,因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等,并送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罗绢缎等五百匹,足够法师路上来回二十年之用。另给马三十匹,挑夫二十五人,并遣殿中侍御史欢信护送玄奘到突厥叶护可汗王廷。
又写信二十四封,给屈支等二十四国,每一封信,都附大绫一匹,作为信物。此外更拿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献给叶护可汗,并附国书道:“玄奘法师系臣之弟,今欲往婆罗门国(指印度)求法,路过西方各国。愿可汗怜师如怜臣,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邬落马”即古突厥语“驿马”(Ulagh)的译音,按即后来“乌拉”制度)递送出境。”
玄奘见国王如此殷勤,而且赠送甚厚,考虑又十分周到,心中感激,十分过意不去,写信道谢,中间有几句道:“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说明他心中的感激。国王报道:“法师既与弟子结为兄弟,则国家所有,即与法师共之,何必道谢”
诸事准备就绪,玄奘择日起身,他出发的那一天,国王与僧侣、大臣、百姓等,都出城相送。国王抱着玄奘恸哭,无论僧俗,听了莫不悲伤。国王先叫王妃同百姓回去,自己同几位高僧各骑着马,又送了几十里,方才含泪拜辞回去。看官听说:玄奘来的时候,高昌国王本来不放他西行的,他伟大的人格,感动了高昌国王;而高昌国王的诚意相送,也使玄奘十分感激,早已立下主意,决定回国的时候再来高昌国一行。
原因很简单,虽然候集君身为大唐的名将,曾经也是立过大功,灭了高昌国,但是他曾经和太子李承乾一起密谋造反,要知道造反在古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就算候集君有再大的功劳,一旦谋反就什么都不是了,他这种情况自然是进不了凌烟阁的。
在贞观十三年的时候,这个高昌国突然就来针对唐朝了,这就让唐朝来往的商人苦不堪言。当时李世民也想要和平解决的,但是高昌国根本就不搭理李世民,而李世民当时可是一剑杀了自己两个兄弟的人,他也算是暴脾气之人,既然你不想和平解决,那我就用武力来征服你。
于是李世民就让候集君带领士兵前去攻打高昌国。候集君不愧是大唐的名将,对于高昌国是很轻松的就将它剿灭了。但是之后候集君在处理高昌国之时去让李世民感到了不满。
当时,候集君将高昌国剿灭之后,没有经过李世民的同意就将那些无罪之人都发配走了。这还不算完,候集君之后私自占据了高昌国的宝物,他的手下士兵们知道之后,也就学着候集君,然后也在高昌国中大肆的劫掠了一番。事后虽然将候集君抓捕下狱了,但是在他人的求情之下还是将候集君放了出来,从此之后候集君就对李世民感到了不满。
当时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身为太子,但是却对担心自己太子之位感到担心,因为李世民此时最宠的儿子是李泰,他害怕李世民废掉自己这个太子。而此时候集君的女婿就在东宫当官,于是两个人就串通在了一起,于是李承乾和候集君就联合了起来发动了造反,最后造反自然是失败了,候集君也是被诛杀。这样一个造反之人自然不可能进入凌烟阁之中。
车师与高昌是三个不同时代的王国,它们虽都在吐鲁番盆地立国,却并没有继承关系。
车师建国的时间大约在秦末汉初,是由土著的欧罗巴人种民族建立,其都城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公元450年车师被西迁到吐鲁番盆地的北凉(匈奴人建立)余部所灭,王族逃往北魏。
高昌是一个由汉人在西域建立的王国,公元460年,柔然攻灭北凉余部,立汉人阚伯周为高昌王,自此高昌建国,其都城在今吐鲁番高昌故城遗址。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在高昌立国的180年中,当地的统治者和主体居民始终都是汉人。唐朝末年漠北回鹘西迁,在吐鲁番一带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元朝初年朝廷与西北各汗国爆发战争,察合台汗国东侵,1280年占领高昌,高昌回鹘被迫举国迁往内地,“王国”名存实亡,迁往内地的回鹘人最终与中原民族融合。
以上就是关于侯君集灭高昌国有功,为何他没有能进“凌烟阁”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侯君集灭高昌国有功,为何他没有能进“凌烟阁”呢、西游记里到高昌国发生的事情有哪些、侯君集灭高昌国有功,为何最后他没有能进凌烟阁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