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全名是什么

希特勒全名是什么,第1张

希特勒全名是,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至1945年4月30日)。男,奥地利裔德国人,1889年4月20日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希特勒的早年经历

1889年4月20日18时30分许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Braunau)的一家名为波麦的小客栈里。1895年到一家公立学堂念书。

1900年被送到林茨上中学,在林茨中学在还没有得到应有证书时,不得不转学到距林茨相当远的希泰尔州立中学,在那里呆了不久,没有毕业就离开了。

1905年开始热衷于政治,他对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境内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并忽然喜欢起读书来。

1907年和1908年两度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1909年和1910年开始当素描画家和水彩画家。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Antisemitismus)的狂热信徒。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

奥地利裔德国人,政治家、军事家,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1914年8月,参加一战,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并担任党主席团委员,1921年7月成为德国工人党元首,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1938年3月11日,占领奥地利,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之后相继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并且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附属国。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正式结为夫妇,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男,1889年4月20日(也有一说为7月23日,但无从考证,故存疑)下午18时30分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国社党(缩写音译为:纳粹党)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名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

希特勒早年梦想做画家而来到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军,是一名传令兵,获得了两枚铁十字勋章。作为士兵能获得两枚铁十字勋章是很少见的。战争结束后偶然间接触法西斯主义并开始传播。曾因于1923年11月8日发动啤酒馆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屠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德国***)。1934年8月2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称为元首(该词起源于古罗马,意为:元老院首席公民),拥有无限的权力,并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他成为国家政权的独立执掌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正式名称为大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通常被称为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或希特勒德国。

在第三帝国初期阶段,他的某些经济措施一度使得德国经济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泥潭,轻松摆脱经济危机,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动性的群众运动而获得下层民众的支持。

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民族保守主义的。他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等国家。

国内方面,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之用,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国防军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在军事占领期间用残酷的掠夺手段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

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夫妇双双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

1919年9月,希特勒参加了德国工人党,依靠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希特勒最终将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并正式成为纳粹党的党魁。从此,他开始正式推行以集权与扩张为核心的纳粹政治理念。

被自己打败的,希特勒从来不把国家法放在眼里,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德国当时不仅准备进攻瑞士,甚至连作战计划和军队都准备好了,但是最终权衡利弊,希特勒却选择了放弃。

综合各种利弊,加上此时苏德战争已经爆发,德军的主要兵力都投向了东线战场,希特勒也没有精力再去碰这个嘴边的刺猬了,反正瑞士的存在有利无害,干脆承认中立国地位。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希特勒真的统治了世界,还怕瑞士不主动投降么。

扩展资料:

希特勒的影响几乎完全恶毒有害,他的主要作用是使大约三千五百万人丧失了性命。我无意为这个人树碑立传,但是事实不容回避:希特勒对许许多多人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希特勒在掌权期间,实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种族灭绝政策。

希特勒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极端负面与恶劣的。即便是从德国自身的角度去看,希特勒的领导虽然一度给民众带来过难以言表的激情与狂躁,但最终却招致毁灭性的打击,使这个很早就步入工业化行列的国家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变成了一片废墟,德国人对于这场战争付出的物质与精神代价难以计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时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残酷的政治家和过于冒险的军事家,以及野心家,阴谋家,早年还做过画家。早年曾因暴动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如兼并奥地利,反犹和独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国会纵火案"打击异己党派。1934年8月1日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称为元首,拥有无限的权力,并命令所有军队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执政期间的德国正式名称为大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通常被称为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或希特勒德国。 慕尼黑啤酒馆暴动 魏玛共和国初期,经济十分困难。接受凡尔赛和约之后,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法国为保证得到赔款和在德国面前有一种安全感,遂出兵占领了鲁尔地区,虚弱的德国政府无力抗击,只能实行消极抵抗,结果导致德国发生了空前的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瓦解,经济陷于崩溃。希特勒把发生这次灾难的原因都归罪于魏玛共和国和凡尔赛和约,归罪干犹太人和布尔什维主义。最后古诺政府发起的这场耗尽血本的消极抵抗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只好垮台,由施特雷斯曼继任总理。 新总理一上任,立即宣布结束这场斗争并准备愿意恢复赔款同法国达成了和解。但施特雷斯曼的这两项决定却遭到了死硬的保守派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和所有的极右派民族主义团体的抗议,而这种抗议运动主要集中在巴伐利亚邦。那里的分裂主义势力企图举行暴动,对抗柏林政府。敏感的希特勒看到这种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的形势,正是他推翻共和国的良机。他要以巴代利亚为跳板,攫取全国政权。 十月底,巴伐利亚和柏林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希特勒决心利用这一矛盾,他要求巴伐利亚邦政权趁柏林尚未向慕尼黑下手之时,就向柏林进军。希特勒自认为时机对己有利,他执意要效仿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一年前“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的榜样,着手策划“向柏林进军”,以建立由他个人施行独裁的专制政权。但巴伐利亚邦政府头目优柔寡断,无意按希特勒的意愿行事。1923年11月8日晚,巴伐利亚邦政府三巨头等要员在慕尼黑南郊的比格布劳凯勒啤酒店举行集会,希特勒乘机率领其600名冲锋队员,强行冲人会场,并首先向天花板开了一枪。接着希特勒在戈林、赫斯等人的簇拥下登上讲台,高声喊叫道:“国民革命已经开始,大厅现在已被包围,任何人不得擅离一步!”“如今巴伐利亚政府已经崩溃,我从现在起就是全德意志的领导者!”但希特勒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劫持巴伐利亚***搞政变的企图以失败告终。然而希特勒并没有死心,次日,他又与被迫参与其事、一心要建立军人专制政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商讨对策,决定在慕尼黑进行示威游行以扩大宣传和唤起士兵与居民的支持。于是希特勒与鲁登道夫一起率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从啤酒馆向慕尼黑城内进发。但他们立即遭到了警察的镇压,16名纳粹党徒被击毙,希特勒则逃离了现场,但11月11日被逮捕入狱,随后邦政府下令禁止纳粹党,封闭纳粹党报。至此希特勒苦心策划的“向柏林进军”的夺权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撰写《我的奋斗》 希特勒的政变失败了,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为自己和自己的政党捞到了一笔宣传资本。由于首席法官在“国家主义”思想上与希特勒并无原则分歧,因此最后只对希特勒判处了最轻的刑罚——监禁五年,表现好还可以酌情减刑。其实希特勒只服了8个月的徒刑就被赦免了,而且未被驱逐出境。就是在这仅8个月的服刑期间,他也倍受优待:除了获准享用特别饭食,还让他住在有两扇窗户、阳光充足,很为舒适的单间牢房里。他可以自由通信,自由接待来访亲友,生日时可以接受亲友的花环和祝贺,此外还享有携带秘书、到户外散步和做体操的特权。中午他则在墙上挂着一面万字旗的休息室进餐,这时他就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所以当希特勒在这所看守监狱(这种监狱中的犯人名誉不受影响)中“服刑”结束时,狱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变成了忠实笃信的纳粹主义分子。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德意志籍奥地利裔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兼种族灭绝核心人物。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间任德国元首,二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889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青年时曾在维也纳求学作画,后在德国陆军服役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加入德国工人党,1921年成为该党党魁,并将其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宣扬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1923年他发动了啤酒馆政变,失败后被捕入狱。1933年被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兴登堡去世,希特勒独揽大权,建立了纳粹党一党专政的纳粹德国,自任为“元首”。

希特勒试图在亚欧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他力主扩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并重新武装德国。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此后三年,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友占领了欧洲、北非、东亚大部分地区及诸多太平洋岛屿。1942年底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盟军开始反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4月柏林战役爆发后,他与妻子爱娃·布劳恩结婚,于4月30日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饮弹自杀。

希特勒的一生犯下种种罪行,如:策谋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害和屠杀八百万的犹太人,压迫被占领区的人民等。他的行为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影响。

希特勒世界上有的人评价:“他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个天才!”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的疯子”,有的人说:“他是疯子和天才的结合”。但是我更加倾向于“疯子和天才的结合”的那一观点。

天才的一面:

希特勒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流浪画家,画画的技术不怎么样,但审美一流。二战德军军服、骑士勋章、乃至纳粹建筑,都闪烁着顶尖耀眼的光芒,表现出一种低调而奢华的气息,这都是希特勒在这些设计上所作的努力。

在希特勒上台后他非常重视工业发展,在他强悍的统治下,将一战中工业落后的德国带入了二战初期世界工业的强国,他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的发展,缓解人们的就业压力,提高德国人民生活水平,这都是他对德国做的贡献。二战时期在德国人的心中,说实话他当时就是个“英雄”,因为他改变了德国落后的面貌,提高了德国的经济水平,在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波兰,攻占法国,横扫欧洲等这些事情让他的名声更加的远扬。

疯子的一面:

在他的头脑里面可能就灌输着一种“强者”的思想,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强者面前没有弱者的席位”。在一次对尼采的采访中,尼采说:“消灭弱者是强者的天职。”希特勒特别的崇拜尼采,对他说的话谨记于心。到了后来就为了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埋下了种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种下了祸根

在他上任的初期,他只是想为了复兴德国而奋斗。后面随着权力的扩张、性格和心理的引导,让他变得疯狂,变成了一个疯子,他妄图让德国统治世界。

所以德国人是这样评价希特勒的:”在1938年以前他就是一个伟人,1938年到1940年变成了暴君,1940年以后,希特勒就变成了彻底的疯子!”这就是希特勒。

中文名:    阿道夫·希特勒  

外文名:    Adolf Hitler(德文)  

别名:    希特勒  

国籍:    奥地利(1889-1931)、德国(1932-1945)  

民族:    日耳曼(雅利安)  

出生地:    奥地利布劳瑙  

出生日期:    1889年4月20日  

逝世日期:    1945年4月30日  

职业:    德国元首兼政治最高统帅  

信仰:    纳粹独裁主义、帝国资本主义  

主要成就:    创立纳粹党

发展独裁统治

实现德国零失业

研制扩充武器军备

鼓励德国人健康生活  

代表作品:    《我的奋斗》  

重要事件: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属政党:    纳粹党  

星座:    金牛座  

血型:    A型  

妻子:    爱娃·布劳恩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德意志籍奥地利裔的政治人物,纳粹党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兼种族灭绝计划核心人物。

1889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早年曾经在维也纳求学作画,被美术学院院长拒绝后参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巴伐利亚步兵团,获得过一级铁十字勋章。

德国在一战的失利,促使他决心投身政治。1919年加入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1921年成为党首,1923年因为啤酒馆暴动失败而被捕。出狱后的他,以德意志帝国主义、日耳曼民族主义、雅利安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反共主义等宣传手段和宗旨得到支持。但实际上煽动民族主义最卖力的却是德国新兴的工商阶层及专业人员阶层。比如在这方面影响力最大的“泛德意志同盟”,其成员多为大资本家、议员、律师、媒体老板和主笔、政府官员、军官、牧师和教授等。

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从1934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元首兼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将德国从民主共和国家转变为纳粹集权、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帝国。

1939年指挥德国入侵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以闪击战的方式,迅速占领了整个欧洲,而且还占领了中东等其他一些地区。于1941年6月22日进军苏联,但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兵败后转入战略防御。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始节节败退,逐渐走向灭亡。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与妻子爱娃·布劳恩在地堡(供枪械射击用的有掩盖的低矮工事)结婚后自杀。

以上就是关于希特勒全名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希特勒全名是什么、希特勒详细资料、希特勒的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34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