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唐姓名人

历史上有哪些唐姓名人,第1张

有:唐休璟、唐俭、唐慎微、唐寅、唐顺之等。

1、唐休璟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

担任同凤阁鸾台三品,寻转太子右庶子,后加位辅国大将军,累封宋国公。

神龙二年(706年),致仕,但不久又被起复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延和元年(712年),唐休璟病逝,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2、唐俭

唐俭(公元579-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北齐尚书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

父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交好,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唐俭参与谋划。

武德元年(618年),升为中书侍郎。

二年(619年),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

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

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为礼部尚书,授天策上将府长史,封莒国公,特赐免死罪一次。

贞观初年,朝廷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突厥,一面派李靖进军。

李靖奇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唐俭于乱军之中逃生,后授民部尚书(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因怠于政事而贬官。

唐高宗永徽初年,致仕于家,加特进。

显庆元年(656年)病故,年七十八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3、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

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

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

遂为华阳人。

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

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

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

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

4、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

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

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

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

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

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

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

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5、唐顺之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

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

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

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

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嘉靖三十九年(1560),督师抗倭途中不幸染病,于通州(今南通)去世。

崇祯时追谥襄文。

学者称其为“荆川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顺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慎微

唐朝时期考中进士的名人有: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dao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在唐睿宗文明元年(六八四)中进士,后升为右拾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在唐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元稹在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明经科进士及第。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在唐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韩愈是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苏州),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在唐贞元15年(799)进士及第。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孟郊在796年进士及第。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有《王建诗》八卷传世。王建是大历年间进士。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等。刘禹锡在贞元九年,擢进士第。

王昌龄(?-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在开元十五年进士(727)及第

注:进士,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所以说唐朝的进士有很多。上面只是比较著名的文人中的一部分。

另外,我们比较熟悉的李白和杜甫等人其实并未中过进士。

有点杂乱,没有详细整理

战国时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大夫唐雎;

汉有说服夜郎国来归的中郎将唐蒙,

以仁治治理布山而为百姓称颂的唐颂,

幼时听人读书即能记诵、后官至司空的学者唐珍;

唐有辅佐李世民定天下的名臣唐俭,

先后两次大破吐蕃的大将唐休;

宋代有大孝子唐杰,

医药家唐慎微;

元代有画家唐棣;

明有大破倭寇而军功卓著的名臣唐顺之;

“江南第一才子”唐寅;

清有中外闻名的“唐窑”督造人唐英以及名士唐景崧、唐才常等;

近现代还有文字学家、史学家唐兰、革命家唐亮、革命党人唐绍仪、西南军阀唐继尧、抗日名将唐淮源等。

战国时魏国名臣唐雎,曾说服了秦国不加兵于魏,为魏国争得了一定的政治环境。

汉朝唐蒙,曾说服夜郎国归汉。

唐颂,以仁政攻克了民心,政绩不凡。

唐休璟,唐代宰相,曾大败吐蕃官兵。

唐俭,唐代著名将领。

唐慎微,宋代医学家。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闻名民间的画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唐顺之,明代抗倭名将,且工散文。

唐英,“唐窑”的督造者,出产的瓷器世界闻名。

唐甄,清代思想家。

唐才常,清末维新派中坚人物。

宋代有大孝子唐杰,医药家唐慎微;

元代有画家唐棣;

明有大破倭寇而军功卓著的名臣唐顺之,“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清有中外闻名的“唐窑”督造人唐英以及名士唐景崧、唐才常等

战国时的魏国有一位官拜大夫的唐睢,是晋人,曾经在九十余高龄之时,西说强秦,终于使秦国不敢加兵于魏国,当然,他也因此而扬名于列国之间。

另外,像那位曾相李兑贵、蔡泽寿皆验的著名相士唐举,也是在重视相学的中国人心目中大大有名的人物。

汉代的四百多年间,以及汉末的三国时期,名登史册的唐姓人士相当不少,像为汉武帝说服夜郎国来归的中郎将唐蒙;

以仁政治理汉夷杂处的布山,因而声名大噪,死后当地老百姓并为之立祠的唐颂;

幼时闻人读书即能记诵,后来累官至太常司空的学者唐珍;

修身谨行,博通儒术,曾注国语、公羊、谷梁传等书,功在传统文化的唐因;

曾经为曹魏南平楚,在零陆大守任内,治绩辉煌,能够做到路不拾遗,百姓乐业的名臣唐谌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

到了唐代,唐姓也正跟这个朝代一样,表现十分出色。最早,有佐唐大宗定天下,图形凌烟阁的名臣唐俭,其的,则出了两位先后大破吐番的名将唐休璟和另一同名的唐俭。

唐介:被誉为"真御"的宋神宗朝御史大夫唐介,更是一位"直声动天下"的大名鼎鼎的人物,关于他的直谏,许多古书上都有过精彩的记述,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莫过于他把当时正开始走红的王安石评议为:"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其有这种观察入微的独到眼光,也难怪他会以"真御"而名传千古了。

处在风雨飘荡中的宋代,也许是由于乱世出忠臣的缘故,唐氏所出的抵抗外族的忠贞名将似乎特别多,唐重与唐琦,都在抵御金兵时慷慨成仁,唐震与唐元章,则都在力战元兵之后,以身殉国。他们的忠君爱国的表现,不论是当时或者今日,都受到国人由衷的崇敬,现在,仙霞岭上还有一座建于元初的"唐将军庙",就是当时的老百姓为纪念唐元章的壮烈成仁而兴盖的,可见得唐氏的"一门忠烈",是如何地深入民心,如何地令人缅怀。

传诵千古的唐杰:

在宋代,东安的唐家还出过一位传诵千古的大孝子唐杰。据传,唐杰在仅有两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他的继祖母,继祖母病后双目失明,他就以舌舐之,居然慢慢的又看得见了;他的母亲生病,他也刮肉和药以进,结果很快的就痊愈;其父身亡,他则以舌舐尸代浴,守庐墓时哀声撼山谷。唐杰的这种至情至孝的表现,岂不是重视孝道的中国人所最尊敬的?当然,他的"以舌舐目"及"刮肉和药"等表现,也正是"孝感动天"的最好说明了。

提起"唐伯虎"三个字,相信只要是中国人,便没有不知道的。他的"唐伯虎点秋香"、"八美图"等韵事,相信也是最为深入民间的通俗故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唐伯虎不但名气响亮,而且熟稔有如多年的老友,当然,这多少也是那些流传多年的民间故事之功。

唐伯虎,原名唐寅,是明代的吴县人。他虽然以许多放浪的韵事而享名于民间,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千古难逢的大才子,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样样出类拔萃,尤其他的画,更独步古今画坛,历来都被珍之藏之,奉若瑰宝。现在,外双溪的国立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好多幅他的作品,并且经常展出,亲眼看过这些作品,就会晓得唐伯虎的确是名不虚传了。唐伯虎的画,也真是每一位姓唐的中国人所要珍之藏之的瑰宝呢!

明代名臣唐顺之

明代还有一位声名响亮的唐姓人士那就是曾经泛海大破倭寇,军功彪炳非凡的名臣唐顺之。实际上唐顺之是一位道道地地的文人,曾经是嘉靖年间的状元公,他的学问渊博,无所不窥,无所不通,工于古文,又长于数学,被学者尊为"荆州先生"。唐顺之以文人带兵而能屡立大功,其杰出的表现真叫后人引以为荣。

清代,卓越杰出的唐姓名人更多,像唐英、唐景崧、唐才常等人,都是受人敬仰的了不起人物。

唐英,就是中外闻名的"唐窑"的创造人。他在乾隆担任内务府员外郎时,在江西的景德镇造了唐窑,所制的朱砂龙、百子图、八骏马等,瓷质精而釉色美,享誉中外,可以说是功在传统文化。

唐景崧,更是鼎鼎大名,他在越南之役大败法军,曾经使饱受外国人之气的满清,一度扬眉吐气,只可惜清廷终归腐败无能,不但无能乘胜直追,而且白白断送了越南,谈起来真是五千年中华历史上最不可原谅的一件事。

唐景崧大破法军

这位大破法军的名将,后来被任为台湾巡抚,因而跟台湾结下了一段深密的渊源。如众所通知,日本人根据《马关条约》要占领台湾时,台湾的老百姓群情沸然,誓死不肯臣服于异族,唐景崧,领导全岛的黄炎后裔抵抗日军。"唐景崧"三个字在每一个台湾人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唐才常,则是一位光耀日月的革命先驱,曾经为中华民族写下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革命史迹。他是一位素员大志的文人,甲午之役清廷丧权辱国,他就与谭嗣同等人潜心西学,提倡改制图存。戊戌政变之役,他眼看事不可为,乃锐身革命,而乘着义和团之役天下大乱时,与林圭等同志起义推翻满清,不幸事败而壮烈就义于武昌。唐才常可歌可泣的壮烈革命史迹,毫无疑问已经赢得了每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崇敬。

朝鲜半岛上的唐姓名人:

朝鲜,韩国唐姓的始祖——唐诚(宋朝宰相唐格的孙子)本贯浙江明州(今宁波),元末时归化高丽,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功劳,唐诚和其后的儿子,孙子因有功于李氏王朝,所以被称为“唐氏六功臣”!。 摘自《韩国现寸姓氏》

北朝鲜的:

1506年京畿道农民起义领袖--唐来

唐明俊——大韩独立军第一团团长(1919年)

唐炳国——韩国宇成建设(株)理事长 (2000年被金永三总统授予“报国勋章” “大统领功劳表彰”“3。1奖”

唐建相——韩国太平洋化学(株)会长 (太平洋化学是世界的五百强企业)

唐正烁——朝鲜咸镜南道劳动党党书记(20002年)

唐朝名人有:

李白

唐初知名大诗人

李裹儿

唐朝第一美人

张昌宗

代表作品少年行

魏徵

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玄甲军

中国古代五大精锐部队

李令月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女儿

贺兰敏之

武则天的外甥

杜甫

盛唐大诗人

展开中国历史人物

房玄龄

中国唐朝开国宰相

武则天

中国史上一代女皇

太平公主

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

李世民

励精图治 贞观长歌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上有哪些唐姓名人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上有哪些唐姓名人、唐朝时期考中进士的名人、唐朝历史人物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33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