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字繁体行书

对字繁体行书,第1张

对字的繁体行书如下图:

此字为王羲之的行书“对”字。

对字的基本释义:

1、回答:~答如流。

2、向着;朝着:枪口~准敌人。

3、对抗;敌对:~手;针锋相~。

4、对待:~事不~人。

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神色不~;数目不~,还差一些。

6、把两个东西 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表。

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到一起;~榫。

8、投合;适合:俩人很~脾气;~心思。

9、成双的:~联。

10、搀入(多指液体):~水。

11、介词。

(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你的建议,他很重视。

(2)对;待:小王~他有意见。

(3)朝;向:~人民负责。

繁体字:

汉字的一种字体形式,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 ”,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行书:

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对(汉字)

对,dui,从丵(zhuo)从口从寸。一只手拿着点燃的蜡烛,有“向着”的意思。

对,对或从士。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answer;reply]

对(繁体字:对)

以上就是关于对字繁体行书全部的内容,包括:对字繁体行书、对的繁体字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11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