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呢

日本美食2023-04-30  35

清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父醇亲王奕还,母亲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胞妹),祖父即道光皇帝。1874年,做了十三年傀儡的同治皇帝病逝,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年仅四岁的载湉,继位登基。次年改元光绪,由慈禧垂帘听政。

光绪皇帝在位的三十四年间,由于他的隐忍懦弱,加上慈禧的强势揽权,导致一直郁郁寡欢。生活和政事皆由慈禧完全控制,光绪帝其实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在长期的精神折磨下,1908年11月,含恨去世,终年38岁。

关于光绪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我简单罗列一下。

一,病死说。

首先,他自幼多病,且长期遗精,身体素质很差。

早在少年时期,他就常患感冒和脾胃疾病,频繁用药,致使身体失去了抵抗能力。四岁即位后,在慈禧的控制下,无父母的呵护与温情,既影响了正常发育,又种下了诸多病根。

其次,他两次被慈禧囚禁于瀛台,身心遭受极大摧残,导致体质愈来愈弱。

据载湉自己说,他总是“耳鸣脑响,梦遗滑泄,虚火上冒,下部萎冷。”在他死前半年内,病势已十分严重,肝肾阴虚,气血严重亏损。在治疗上许多药物已不能用,御医们常常唉声叹气,已束手无策。

再次,光绪对自己的病情非常焦虑,曾多次公开指责御医无能,致使情绪失控,病情则更加严重。

直到最后,由于诸多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累积,导致了心肺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第二种说法:中毒而死。

在光绪死去一百多年间,民间一直流传最广的即“中毒而死”一说。前些年,考古人员提取了他们头发进行化验,结果发现他的体内砷严重超标。于是,光绪帝关于中毒而死,似乎得到了佐证。

如此一来,又有了另外一个话题:谁毒死了他呢?

这个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各执一辞,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二种:

第一种说法:慈禧下毒说。

由于对光绪不满,慈禧经常当面训斥,甚至两次把他囚禁在一个小岛上。尤其是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由对他的不满上升到了仇恨,废掉光绪、甚至杀掉他的想法已经产生。

慈禧太后在光绪死后第二天,自己也一命归西了。死前,她预感时日无多,担心自己死后光绪皇帝会对自己不利,在自己死前毒死光绪,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种说法,袁世凯下毒。

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在关键时刻投靠了慈禧,致使光绪被囚。光绪曾在日记中写道:”老佛爷若是死在了我前面,我一定要杀了袁世凯和李莲英”。其内容被李莲英报奏给了慈禧,后来被袁世凯获知。

所以,袁世凯就动了杀机,买通内侍,下毒害死了光绪。

相信大家对光绪皇帝并不陌生,我们先大致的对他来个了解。光绪出生于1871年,爱新觉罗载湉,是清宣宗道光的孙子,父亲是道光的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譞。载湉四岁的时候,同治皇帝逝世了,由于他没有子女,再加上慈禧太后为了把持朝政,于是立了自己妹妹的儿子载湉为帝,是为光绪皇帝。光绪是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十八岁才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傀儡皇帝。

光绪的死一直是个迷,近代对于他的死因也是争相不下,各有说法。有的说他是由于压抑太久而死,有的说他是被压迫而自杀,还有人说他是被谋杀的。那实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终于有了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光绪皇帝的真正死因。

1908年11月14日,农历10月21日,清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绪,崩逝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非常年轻,才37岁。而仅仅相隔才一天的时间,74岁的慈禧太后也跟着去世了,到底是一种巧合还是人为的缘故,许许多多的人心中起了疑问。那光绪皇帝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呢,引发诸多猜疑。

就在2008年11月,正值光绪皇帝百年祭日之际,中国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结果是令人发指的,经过取证、化验,光绪皇帝的头发里砷含量的最高值达每克2404微克,而我们正常的普通人含量才014-056微克/每克,经过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简单来说吧,光绪就是死于砒霜中毒。

但究竟是谁对光绪皇帝下了毒呢?各界众说纷纭,也有网友说:“除了慈禧太后这个老太婆,我实在想不到还有其他人去干这个事了。”

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于瀛台之后,生了重病而亡。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溥仪是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

十一月十四日酉正二刻三分,载湉身故,终年38岁,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庙号德宗,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皇帝。民国二年(1913年)葬入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崇陵。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载湉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他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孙,其父为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

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命曾纪泽为出使俄国的大臣,改议条约。三月,左宗棠屯守哈密,准备进军收复伊犁。七月,下诏召回左宗棠。

光绪十二年(1886年),载湉虚龄16岁时,即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已为成人之际,据称就已具备了“披阅章奏,论断古今,剖决是非”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清朝入关以后,随着各项制度的日益完备,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宫廷医案。一方面这是一份宝贵的医学遗产,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医案的研究也可澄清一些历史疑案。民间对清末光绪皇帝之死就有种种传闻,究竟如何,莫衷一是。医案中记载的光绪治病的过程,说明了他死亡的原因。

光绪作为慈禧弄权的工具,心情压抑,精神不快,缺乏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的条件。他自小身体积弱,据医案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光绪在亲自写的病历中说:“遗精之病将20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冬天较甚。”光绪回忆自己20多岁的时候经常“梦闻金声,偶或滑精,坐立稍久则腰膝酸痛,劳累稍多则心神迷惑。心中无因自觉发笑,有时言语自不知觉”。在人生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光绪的身体已坐下了严重的病根。光绪二十四年(1898),医案有如下记载,说光绪:“面色青黄而滞……进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欠佳,肢体倦怠……下部潮湿寒凉,大便燥结,小水数频,时或艰涩不利。本由禀赋虚弱,心脾欠虚,肝阴不足,虚火上浮,炎及肺金,木燥风生而动胃火使然。”简直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俱伤。此前后光绪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八国联军的入侵、珍妃的被杀、慈禧立大阿哥溥等种种变故和更加沉重的压力,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熬到最后一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离他去世还有半年的时候,医案中记载这时对光绪的治疗已是寒凉药、温燥药全不能用,太医们已然束手无策。五月医案上说“调理多时全无寸效”。七月,光绪病到洗脸时手都举不起来,腰也弯不下去的程度。八月,光绪已经耳聋,腰胯疼痛日甚一日,不可忍耐。九月,光绪腑脏功能全部失调,死亡只是时间问题了。至此,太医们已回天乏术,只能虚应故事。此时光绪对自己的病十分着急,骂御医无能。“不过敷衍了事而已,素号名医,何得如此草率!”太医们诊治时“或有所问辄大怒,或指为虚损则尤怒”。光绪三十四年七月,被召入京的江苏名医杜钟骏第一次入诊后就对吏部尚书陆润庠说:“我辈此来,满拟治好皇上之病,以博微名,及今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先求无过……”第一次给光绪看过病,杜钟骏就看出光绪没救了。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七日,光绪的病情已到了危急阶段。据杜钟骏记载:“皇上气促口臭,带哭声而言曰:‘你有何法救我?’余曰:‘皇上大便如何?’‘九日不解,痰多气急心空’……复退至军机处拟方,余案中有‘虚虚实实,恐有猝脱’语。继大臣曰:‘你此案如何这样写法,不怕皇上害怕吗?’余曰:‘此病不出四日,必出危险……此后变出非常概不负责,不能不预言。’”至十月十九日,光绪已是:“中气虚损,不能承领上下,以至上而逆满喘咳,下而大便不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通体为之困矣。”十月二十日,光绪“目微睑而白珠露,嘴有涎而唇角动”,已是弥留状态,危在旦夕了。十月二十一日子时(夜半),光绪“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志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午时,光绪“脉息若有若无,目直视,唇反鼻搧,阳散阴固之象”出现。酉时(下午5点~6点),光绪终于“龙驭上宾”,与世长辞于瀛台。从医案记载的情况看,光绪应属“正常”得病死亡,并无中毒或其他异状。但如果说光绪是因为长期受到慈禧迫害,最终病入膏肓而亡,慈禧用另外的方式害死了光绪则是符合实际的。

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记载光绪帝为病死。但光绪帝在慈禧死前一日晏驾,时间过于巧合,外界对其死因历来有诸多揣测。许多野史、宫廷回忆录包括溥仪均指出光绪帝是被人下毒所害,但对凶手的推测各不相同。民国之后,据光绪帝的御医透露,皇帝生前的确身体并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见天日、身体欠运动、心情不佳导致饮食不正常,却也无病重之迹象。1980年,整理崇陵光绪帝遗骨时“未发现外伤及中毒迹象”,结合官方档案上的说法,认为光绪帝在生前染病已经相当严重,不但阳痿而且早泄,遗精史长达二十年,中年之后已到病入膏肓之步,自然病死一说在当时一度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直到2008年中国官方以现代法医手法检验后才证实死于砒霜中毒。

死因之验证

2008年,在光绪帝去世一百年之际,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央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的“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确定光绪是因为“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而亡。研究人员通过现代法医学手段,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分析。专家发现,光绪的衣领部位及头发上均沾染有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袍服胃区的三氧化二砷源于尸体腐败时的体液浸蚀所致,而头发及衣领的三氧化二砷也是尸液浸蚀的遗留。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而仅在光绪帝部分衣物和头发上检出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1月14日傍晚被囚禁在瀛台的38岁的光绪帝驾崩;第二天下午,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74岁的慈禧太后也断了气。因仅隔一天,其死因引起许多猜测。

“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上,颇多争议的光绪死因疑案,在百年后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得以确证:光绪帝突然“升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

“光绪之死”是上世纪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关于光绪的死因却众说纷纭,成为近代史上一桩谜案。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

凶手之推断

慈禧说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两书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对光绪帝要如何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光绪帝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于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

清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其曾祖父、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优酪乳之意。此前从未听说过光绪帝有任何急症大病。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随后乐寿宫才哭声四起,宣布太后已死。慈禧与光绪素有嫌隙,况且当时慈禧已处于弥留之际,此时派人给软禁中的皇帝赠食,极不寻常。启功认为,慈禧可能先于光绪帝已经病死,但秘不发丧,直到确认光绪帝死亡后才对外公布死讯。

央视主任编辑钟里满依检验结果及史料记载认为,慈禧自戊戌政变以后就阴谋废黜及弑害光绪,更担心光绪会在自己死后复位翻案,所以才会在病危之时下毒手。

袁世凯说

称光绪帝为袁世凯所弑者认为,袁负恩反戈,陷光绪帝于万劫不复,光绪帝在瀛台,“日书项城(指袁)名以志其愤”。袁既知光绪帝对其深恶痛绝,则不能不惧太后死而帝独生,故加以谋害(见于光绪侄、末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及其他)。但当时袁世凯已被开缺回籍,远在河南安阳。且按照清宫内廷制度,任何从宫外送入御用的食物必须先经人试毒。因此即使袁有动机,也不大可能有机会对光绪帝下毒手。袁更不可能在有机会篡改清实录和脉档,制造光绪帝病死的假象。

钟里满也认为,当时除了慈禧太后外,并无其他人具备指使对皇帝下毒的能力。

李连英说

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裕德龄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记》中提出,下手者应系李莲英。但此说颇不合李莲英素常“侍上以敬,待下以宽”的行迹。也无任何其他史料支持。

据介绍,光绪帝坟墓(清西陵的崇陵)曾被打开,后来清理封闭,留下若干头发、遗骨和衣服等由该处妥善保存。为解开“光绪之死”这一历史谜案,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同时,这一研究也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纳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

据介绍,在不能开棺直验且时隔久远、检材条件很差等不利因素下,专家们历时五年,由光绪帝发砷入手,利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开展对比、模拟实验、双向图例等工作,对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提供的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缜密的分析。

经科学测算,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败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撰写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称,根据相关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尸体腐败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则由其腐败尸体溢流侵蚀所致。

中央电视台主任编辑钟里满以光绪帝临终前参与诊治的医生亲笔回忆录及搜集到的军机大臣的日记等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光绪帝属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而亡这一结论。

2008年11月14日是光绪帝去世一百周年,“光绪死因”在此时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但关于毒死光绪的凶手,还尚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光绪帝系被砒霜毒杀。

光绪与慈禧先后死去,相距不到一天。这一“巧合”使得流言四起,谋杀之说不胫而走。“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询问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胡思敬《国闻备乘》)逃到海外的保皇党人则说慈禧与袁世凯是主谋,严词声讨。

恽毓鼎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长期陪侍光绪皇帝。他在《崇陵传信录》中记载的一则亲历故事很有名: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即光绪死前十一天),慈禧生日,光绪率百官贺寿、探病,他扶着太监的肩头活动筋骨,以便跪拜。但慈禧竟拒绝和光绪见面。“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清亡后,民国二年,恽毓鼎在《澄斋日记》中进一步说:“清之亡,虽为隆裕(光绪的皇后),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也。”

曾经陪侍慈禧太后多年的德龄认为,光绪之死,是在慈禧同意下,李莲英下的毒。“(李莲英)想与其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好。”(《瀛台泣血记》)

溥仪则记述过一个老太监的话:“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我的前半生》)

此外,还有多种书籍记载了光绪暴亡前身体如常,病情没有加重的迹象。名医屈桂庭则说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诊治光绪帝秘记》)。而光绪入殓也一反常规地由宫内太监办理,讳莫如深。

种种疑团,种种证词,使得大多数人长期以来都相信谋杀说。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史研究更加重视清宫档案。历史学家、档案学家、医学家合作,仔细研究光绪的脉案和药方,得出的结论是光绪一生体弱,久治不愈,加上慈禧刻意虐待,竟至不得温饱,而心情抑郁也会加重病情。因此他是正常死亡,并非被谋杀。

“详考清宫医案,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光绪是受肺结核、肝脏、心脏、风湿等慢性病长期折磨,致使身体的免疫力严重缺失,酿成了多系统的疾病,最终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并急性感染而死亡。”(冯伯祥:《清宫档案揭秘光绪之死》)1980年清理并重新封闭崇陵之时,曾简单检测过光绪的遗骨,也没有发现外伤或中毒的痕迹。

著名清史学家戴逸先生认为:“对这些脉案、药方,也要谨慎从事,考察它是什么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如许指严的《十叶野闻》就记载了江苏名医陈莲舫为光绪治病的情况,“医官不得问病,太后乃代述病状,皇帝时时颔首,或说一二字以证实之……闻太后命诊脉,陈则举手切帝脉,身仍跪地上,据言实茫然未知脉象,虚以手按之而已。诊毕,太后又缕述病情,言帝舌苔若何,口中喉中生疮如何,但既不能亲视,则亦姑妄听之而已。”如果“脉案 ”不过是记录慈禧的话,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光绪的病情呢?

当时的著名诗人陈衍则说:“德宗久病未愈,征医各省,处方有效则后怒。”(《凌霄一士随笔》)难道慈禧是刻意造成光绪病重的事实及舆论?

光绪属自然死亡这一观点,尽管有人存疑,但还是被广泛接受了。不过,约在2005年,两则新史料又引起了研究者对谋杀说的兴趣。一则是据启功先生回忆,他的曾祖父溥良(任礼部尚书)曾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碗“塌喇”(满语,酸奶),说是慈禧赏给光绪的,送去后不久光绪就驾崩了。另一则材料来自日本,说外务部右侍郎伍廷芳在1904年(皇帝、太后死前四年)就对日本公使内田康哉“预言”,光绪必定会死在慈禧之前。“伍话中之意,皇太后驾崩诚为皇上身上祸起之时。今围绕皇太后之宫廷大臣,及监官等俱知太后驾崩即其终之时。于太后驾崩时,当会虑及自身安全而谋害皇上。此时,万望能以我守备兵救出皇帝。”(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

其实,在更早的2003年,一些并不通晓清史的人,采用了一种与查考史料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要来破解光绪的死亡之谜——一切,都从皇帝的头发开始。

◎百年查毒◎

■头发记录的历史

光绪帝及隆裕皇后的葬身之所崇陵在1938年被很“专业”地盗掘了,1980年有关部门对帝、后的棺椁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光绪的若干头发、遗骨与衣服被移出,一直保存在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库房,20多年从未被检视翻动过,也就是说,除了自然损耗基本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对将要进行的“百年查毒”非常重要。

头发参与人体代谢,并能记录特定时期人体积蓄的某些元素信息。一般的成年人的头发,一个月生长约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头发可反映出人体内约一个月的新陈代谢史。

2003年,研究者采集了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将它们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方法清洗,自然晾干,剪切成1厘米长的截段,逐段分析其中的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光绪帝的两缕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As),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多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存在,像雄黄(二硫化二砷)、雌黄(三硫化二砷)等等,而鼎鼎大名的莫过于三氧化二砷——砒霜,剧毒的砷化合物。砷可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的摄入量约为20微克以下),但过量的砷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研究者将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与精心选择的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及模拟实验。结果见表:

光绪两缕头发中砷含量的最高值(2404微克/克,1微克=10-6克)远远高于当代人,而且是清末草料官的132倍,是隆裕皇后的261倍。

那么,这样异常的含量,会不会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呢?研究者前后两次采集光绪棺椁内、墓内和清西陵陵区的环境样品,分析表明,光绪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其棺椁内物品最高砷含量的83倍,是墓内外环境样品最高砷含量的97倍,也就是说,头发上的高浓度砷并非来自环境的沾染。

研究者还将光绪的头发与当代慢性砷中毒患者的发砷进行了对比,是后者的66倍,砷含量分布曲线也截然不同。这就排除了光绪因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慢性砷中毒死亡的可能。

福尔摩斯说,排除了其他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造成光绪头发上高含量砷元素这一异常现象的,只能来自他自己尸体的沾染。

■遗骨和衣物传达的秘密

2006年后,课题组决定扩大取样分析范围。由于不能开棺,就再次提取了光绪帝的头发残渣物及散落的头发,并首次提取了光绪帝的遗骨及衣物,采样严格按照规范的法医开棺检验的方法进行。

光绪帝的头发上局部有结痂物状的残渣,砷含量明显高于头发,说明它是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砷的来源,而这些残渣物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光绪帝的尸体。

尸体腐败后,器官组织中的砷可能会沾染到骨骼上。在装存光绪遗骨的瓶内碎屑、一块肩胛骨和一块脊椎骨上,也分别检测到了高含量的砷,表明某些遗骨表面沾染了大量的砷,它们来源于腐败的尸体。

光绪帝的衣物有五件。在三件较为完整的上衣中,胃腹部位均有多处腐蚀脱落形成的窟窿。检测结果表明: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帝尸体的胃腹部,尸体腐败过程会进行再分布,有多个去向,并由里向外侵蚀衣物。

于是结论出来了:光绪帝的骨骼、内层衣物及头发的高含量砷均来自其尸体胃肠内容物含砷元素的直接沾染。

还剩下一件事:判定毒物。也就是说,光绪帝胃肠中致命的砷元素究竟来自哪种化合物。一系列分析、比较及小鼠实验的结果是:砒霜。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死亡。因受条件限制,光绪帝尸体中的砒霜总量难以测算,但仅头发残渣、内层衣物及其残渣中的砒霜总量就高达约2015毫克,那么他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足已致死,应该没有疑问。

在昨天的会场上,一位法医用盐说明了200毫克是个什么概念——摊在掌心不过是小小的一撮,如果是砒霜,数量还要少些。砒霜中毒,这个小说家热爱的情节,也残酷地发生在一位皇帝身上。如果想了解光绪临死前的情形,《水浒传》里的武大郎是不足为凭的(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砒霜受害者死去的情形纯粹出于想象),而《包法利夫人》可供参考,福楼拜既擅长精心动魄的文学描写,也兼具一种医生的精确。

科技手段向来是进入历史的有效途径。光绪帝死因的破解,涉及“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液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等一系列现代技术,并有大量的综合分析和模拟实验。戴逸先生认为:“这项工作走出了一条超常规之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侦查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成功尝试。是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并肩合作的范例。”

这一新结论也将推动清史研究的发展。就像昨天会议上一位专家所说,科学家已经阐明了“是什么”,“为什么”则要靠历史学家来完成。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至少没有她准许,别人也不敢下手吧)?担心光绪会在她身后翻戊戌变法的老账?这也许并非唯一的解释。

本文材料取自《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及戴逸先生文章《光绪之死》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瀛台囚徒光绪帝和一国之主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农历10月21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农历10月22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从那时起,关于光绪是被谋杀的说法就在流传,而到了 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的研究却推翻了这些“小道消息”,认定光绪常年体弱,是自然死亡。但如今,历史再次拐弯。

从2003年起,一项名为“清光绪帝死因”的专题研究就已展开,研究者由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并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正式立项。

昨天,在京西宾馆的会场,由钟里满、耿左车、王珂、张新威等13人联合署名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正式向外界公布,宣告光绪帝系被砒霜毒杀,百年疑案这回似乎尘埃落定。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瀛台囚徒光绪帝和一国之主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农历10月21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农历10月22 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从那时起,关于光绪是被谋杀的说法就在流传,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的研究却推翻了这些“小道消息”,认定光绪常年体弱,是自然死亡。但如今,历史再次拐弯。

从2003年起,一项名为“清光绪帝死因”的专题研究就已展开,研究者由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并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正式立项。

昨天,在京西宾馆的会场,由钟里满、耿左车、王珂、张新威等13人联合署名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正式向外界公布,宣告光绪帝系被砒霜毒杀,百年疑案这回似乎尘埃落定。

通过检测光绪留下的头发和衣服,确定他的死因是砒霜中毒急性发作而死。一时之间关于究竟是谁毒杀光绪的猜测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慈禧、李莲英、袁世凯最可疑。 但分析起来实则并非如此。慈禧确实想置光绪于死地,可按她当时的病情来看,她已经无力安排毒杀光绪了,就是安排人,可能也不会有人听她的而为自己留下后患。 说袁世凯毒杀光绪,也属戏言。因为身在宫外的袁世凯不可能有机会。至于李莲英:他对慈禧惟命是从。可是他内心里还是非常同情光绪的,在“西狩”路上,他曾经冒着得罪慈禧的风险将自己的被褥献给光绪,光绪对他的印象也挺好,甚至说没有他自己将会更加受苦。此时慈禧命悬一线,他不会去毒杀和自己关系尚好的光绪。 实际上,杀害光绪的最大嫌疑人应该是隆裕皇后。为什么呢? 首先是光绪伤害她很深。隆裕的母亲是慈禧的胞妹。因此,隆裕7岁开始就在慈禧身边长大,后来被强指给比自己小三岁的光绪为后。在指婚的现场,光绪就不想将定亲的信物给她,是在慈禧的威逼下,她才拿到信物的。 光绪帝在大婚之夜只对她客气有加,没有亲近她。对于隆裕的娘家,光绪也十分无礼。当时,有一婚俗,就是在大婚第四天,皇帝要宴请皇后娘家,光绪借口劳累过度,取消了婚宴,还把筵宴礼分赐给在京王公大臣。作为女人一生中最风光的事情,就让光绪给砸了。如此,隆裕皇后能不记恨光绪吗? 二人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光绪最爱的是珍妃,只有和珍妃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说有笑,而一见到隆裕他就板起面孔,而且根本不到皇后的宫中去。一次隆裕请安之后,光绪命她退下,但是她装作没听见,盛气凌人地看着珍妃等人。光绪盛怒之下,竟将隆裕的一枚价值连城的发簪(乾隆时的遗物)掷得粉碎。从此两人更加互相衔恨。 1894年10月,珍妃被慈禧降为贵人,并且遭到“褫衣廷杖”的当众羞辱,最主要的原因是隆裕向慈禧密报珍妃对她“大不敬”。在宫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宫女一般是不许打脸的”,而这一次,隆裕打了珍妃的嘴巴,这样一来,光绪对隆裕的态度更加恶劣。 由于婚姻不幸,又受慈禧感染,隆裕心狠手辣。隆裕在宫里是最不得人心的,脾气很坏,因为得不到皇上的宠爱,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人,底下人都怕她乱发脾气。她经常找碴打骂宫女,就是对小动物也缺少慈爱之心,她养的猫不超过半个月,就会被她打走或者踩伤踩死。须知,那时养猫是宫女们重要的消遣事,她却不怕犯众怒而干此残忍的事情,可见心肠歹毒。 最重要的是,她撞上了一个时机。慈禧病重之后,宫中大事小情由她主持,而且她居然打理得井井有条。为慈禧画像的英国人加尔女士在自己的作品《慈禧写照记》中的描述说:“皇后(隆裕)其才能如何,虽不可知,然当太后退休(指患病后)之际,宫中诸事,皆由后勾当之,其举措井井,殊不亚于乃姑也。” 如果光绪不死,在慈禧过世后出来执掌朝政,可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废掉皇后,祭奠珍妃,加封封号。这是任何人都能料得到的。所以,她决然要铤而走险,毒死光绪以维持自己的权威。 光绪被软禁之后,只有她陪在身边,御医给皇帝看病用药都必须经过皇后过目。虽然光绪体弱多病,但能照常每天给慈禧请安,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可是,突然之间就殡天了。有人说是吃了慈禧赐给的酸奶,也有人说就是药中有毒。但无论哪样,这些东西都必须经过隆裕之手,她是脱不开干系的。光绪之死在所有嫌疑人里,无疑隆裕的嫌疑是最大的。

求采纳

光绪皇帝死因已有定论:

2008年11月2日,在用法医学的手法历时5年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光绪被人用砒霜毒死,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2008年11月14日是光绪帝去世一百周年,“光绪死因”在此时得以确证,别具历史意义。

专家历时5年,由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入手,利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影响力现代专业技术手段,最终确认: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肠胃性砒霜中毒所致。

那么,这一结论是采用什么科学方法得出的呢?这是用核分析方法测定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得出的。结果显示,光绪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其中某段的砷含量达2404微克/克,同当代健康人的正常砷含量014毫克/克相比,两者相差一万七千倍。

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的砷是否来自棺椁内外的环境?研究人员测出光绪皇帝头发上的砷含量是其棺椁内最高砷含量的八十三倍,是墓内外环境样品最高砷含量的九十七倍。这表明,光绪头发上砷元素的含量,并不是来自于环境的污染。

在检验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个重要的现象:一是内衣的砷含量高于外衣;而是胃肠部分的砷含量,大大高于其他部位的衣服。由此,专家得出结论:光绪帝的尸骨的砷,来源于体内。

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的砷是否来自药物慢性中毒?另外,光绪帝头发中的异常高砷含量截断既不在发根处,也不再发梢处。这些头发上的高含量砷不应是正常摄入自然代谢形成的。研究人员将光绪帝的头发和当代慢性砷中毒患者的头发的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前者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后者的六十六倍。这表明,光绪帝头发中高含量的神元素并非慢性砷中毒所成。

光绪帝头发砷的高含量是否为当事人的正常值?研究还证实,与光绪同时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为920微克/克。光绪皇帝头发的砷含量是隆裕皇后的二百六十一倍。综述上述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造成光绪帝头发上高含量砷元素的异常,是来自其尸体的污染。

种种研究结果表明,光绪帝遗骨、头发、衣物中高含量的砷化合物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就是民间常说的砒霜。经医学上测定,人体口服砒霜六十一二毫克,就会中毒死亡。据研究者测算,仅光绪帝的头发的砒霜含量就已经高达二百零一毫克。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重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光绪帝并不是偶然死在慈禧之前的,而是慈禧在死前授意他人将他毒死的;很可能是由慈禧的亲信太监执行,强行灌服或逼其自服,当场毒发而死。

以上就是关于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呢全部的内容,包括: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呢、光绪皇帝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光绪是怎么死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09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