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992金隅股份是不是老基建

601992金隅股份是不是老基建,第1张

还不是。

金隅集团公布2020 年业绩:营收1080 亿元,同比增加176%;归母净利润为2844 亿元,同比-23%,其中4Q20 营收3617 亿元,归母净利润128 亿元,低于我们预期,主要系四季度资产减值超出我们预期。

水泥主业盈利向上。1)基建支撑,销量向好:因雄安新区建设大幅提振京津冀需求,带动公司摆脱疫情影响,全年水泥熟料销量达到107 亿吨(同比+113%),其中四季度销量达到3051 万吨(同比大增37%,主要系去年国庆以及环保政策影响下基数较低)。2)疫情受挫,价格承压:疫情影响下,公司吨价格有所承压,全年吨价格为287 元(同比-28 元或-9%),但因煤炭价格下降吨成本同比-11 元至189 元/吨,使得吨毛利-18 元。

盘面观察

周二,A股三大股指低开后震荡上行,午后再度回落。两市合计成交额9628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额922亿元。盘面观察:地产链、能源、金融等板块涨幅居前;而酒店餐饮、医药医疗、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019%,报325986点;深成指跌049%,报1231878点;创业板指跌139%,报268823点。

 

后市展望

我们去年底以来多次提到的三个关键词:稳增长(大金融大基建)、能源革命(碳中和新能源)、科创强国(大科技大军工)是一个需要政策平衡但实际很难完美平衡的“不可能三角”;当短期政策偏向“稳增长”时,“科创强国”和“能源革命”就可能阶段性边际弱化。

最新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强力支撑;会议还强调,保持政策稳定性,近年来稳定经济运行、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实施,同时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并且再次提到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一大亮点,适用留抵退税的小微企业主体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虽然留抵退税政策并不改变企业利润,但可以阶段性增加企业经营现金流。

另外,自去年10月以来,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目标。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已经放松房地产方面的政策。此前,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其中房地产是五大议题之一;央行表示要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银保监会表示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财政部则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改善了房产税相关市场此前的悲观情绪,提振市场信心。

 

操作策略

中短期稳增长政策利好大金融大基建,而除了传统的地产/基建链以外,低碳基建(储能,换电,充电,特高压等)和数字基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设备,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也将共同承担起“稳增长/宽信用”抓手的职能;而且再度强调,“能源革命”(碳中和新能源)、“科创强国”(大科技大军工)的政策中长期目标并不会发生改变。

 

广发 证券首席投资顾问 赵愚睿,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4060014

不论是基建还是新基建,在未来仍然有很广阔的前景。首先国内还有很多需要发展的地方,因此基建还是有很多地方能够有投资的机会;而新基建也是现在的新风口,有更加宽广的前景。因此这两块领域,还是适合普通人在政信里进行投资,风险和收益都比较平衡。

基建包括的板块: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

大基建就是指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例如公路、铁路、桥梁和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以及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的购置安装及与之有关的工作,都可以称之为基建,基建股就是以这些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基建又分为新基建和旧基建,老基建包括传统的建材、建筑、地产等。新基建则较为宽泛,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

大基建股票的龙头股:

一、基建央企: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核建、中国化学、中色股份、葛洲坝、中国海诚、中公高科

二、国际工程承包:中色股份、中材国际、中工国际、北方国际、中广核技、特变电工

三、高铁:京沪高铁、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通号、中铁工业、双环传动、赛伍技术、天铁股份、太原重工、华铁股份、回天新材、思维列控、鼎汉技术、神州高铁、康尼机电、亚亿实业、铁科轨道、新筑股份、永贵电器、银龙股份、世纪瑞尔、辉煌科技、通业科技、凯发电气、南京聚隆等

四、工程设计:华设集团、华建集团、苏交科、设计总院、建研院、地铁设计

五、路桥建设:山东路桥、浙江交科、新疆交建、五洲交通、四川成渝、宏润建设、浦东建设、龙建股份、龙元建设、北新路桥、四川路桥、腾达建设、重庆建工、上海建工、隧道股份

六、水利建设:粤水电、深水规院、安徽建工、钱江水利、三峡水利

七、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杭叉集团、柳工、山河智能、建设机械、宇通重工、安徽合力、山推股份、厦工股份、诺力股份。

最近短短20天内,中央密集开会,除了疫情之外,还部署了同一件事情——"新基建",其高频率可谓十分罕见。

疫情当下,此次"新基建"到底什么来头?

将对商业和生活将带来什么影响?

和2008年的"四万亿"有何不同?

"新基建"什么来头?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这次会议关于基建的措辞,连用了两个"加快"。"新基建"的受重视程度,让各路人马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回忆近期的新闻,中央曾召开3次有关"新基建"的会议:

2月23日,中央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生物医药、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时间,"新基建"成为经济大热词!

如何概括"新基建"?两个字:硬核。四个字:硬核科技。

简单来说,"新基建"就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领域全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有些还是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哪怕现在不干,将来总有一天还是得干。

此次"新基建"包含7大领域:

1特高压;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35G基站建设;

4大数据中心;

5人工智能;

6工业互联网;

7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地方有关“新基建”的规划,也正准备纷纷“上马”。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近期北京、河北等13个省市,公布了总投资额近34万亿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就包括了“新基建”项目。

但担忧也随之而来:这轮“新基建”会不会是“新瓶装旧酒”?与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如出一辙?只怕“老路重来”,又一次造成供给过剩的局面?

和2008年的“四万亿”有何不同?

现在一提到基建,有人就会“上纲上线”,说是刺激“铁公基”(铁路、公路、航空等)、是信贷放水、是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重来。

这或许是一种误读、误解。

把“新基建”与2008年“四万亿”“老路重来”等说法混淆,可以说这种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为什么说这轮“新基建”,不会是2008年“四万亿”的重演呢?

1“新基建”的关键是新

“新”基建的关键点在于一个“新”字。

2008年“四万亿”涉及的“老基建”,主要是铁路、公路、桥梁等“铁公基”领域。

而“新基建”却是有时代烙印的,涉及的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新基建”既是基建,同时又是新兴产业,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是未来20年数字经济时代,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

2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观点,过去我国基建投资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投资主体单一。

而“新基建”中相当一部分项目是由市场驱动,或者说是市场与政府合力的结果。民间投资在其中声量越来越大。

近期地方政府“34万亿投资计划”中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或其投融资平台,另一部分来自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政府资金是“引导资金”,起到的只是杠杆撬动的作用。

3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与2008年不同的是,现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而回望2008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不过30%。

4不是所谓的“信贷放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初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是以信贷放水为主的。

但要知道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不过30万亿,如今已是逼近百万亿的体量。如果想靠强投资拉动经济,需要的资金“弹药量”得有多大?多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才能匹配得上?

2020年不会是简单的2008年的重现。出于稳经济的考量,即便不得不适当加杠杆,态度也必然是审慎和克制的。

基建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基建增速是38%,若想实现今年5%-6%的经济发展目标,基建增速至少要达到10%,即新增基建超过2万亿。

这新增的两万亿通过赤字率上调和专项债等手段的发力,便能够覆盖。

“新基建”正在凝成一种朝野共识,它并非2008年“四万亿重来”。

"新基建"正逢其时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疫情使经济陷入短期"停摆";经济处于转型阵痛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向着深水区推进。

那么,该怎么对冲这些风险?

"新基建"短期来说,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定就业;长期来看,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改善民生福利。

1"新基建"是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

中国经济今年一个很重要的稳增长举措在于稳投资,而稳投资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在于稳基建。

而传统基建投资的边际效益正在下降,需要推动"新基建"来优化投资结构,使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相匹配。

2"新基建"与中国经济长期转型方向一致

据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团队分析:

第一,"新基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关,聚焦点在于科技创新,包括5G建设、大数据中心等。

第二,"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相关,聚焦点在于扩大城市圈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包括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

第三,"新基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聚焦点在于"补短板",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

3"新基建"背后有着巨大市场需求

"新基建"背后藏着大生意,无论是5G基站建设,还是大数据中心,每一个领域身后都是千亿、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的大市场,投资潜力巨大。

不少人正"虎视眈眈"。以5G建设为例,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5G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将超过35万亿元。

更关键的是,5G建设还有助于培育繁荣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带动10几万亿产值的新经济,为中国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基础。

从这次疫情不难看到,整个中国经济"在线"进程迫在眉睫,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经济一夜崛起,这背后也意味着对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巨大需求。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基建狂魔",为拯救生命做出的争分夺秒的赛跑:火神山、雷神山两座救命医院分别都在12天内建成。

这背后是过往几十年在"铁公基"领域的汗水积淀。

回望中国经济过往历程,正如任泽平所言:"过去40年,若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力竞争力?"

正因为此,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成长为GDP总量近百万亿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而在当下中国经济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更是亟需"新基建"的接棒与突围。

"新基建"不仅将会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政策手段,更会是中美贸易摩擦下大国竞争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杀手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之战,胜负手!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以上就是关于601992金隅股份是不是老基建全部的内容,包括:601992金隅股份是不是老基建、“稳增长”政策下的“新老基建”如何投资、新基建兴起,老基建是否还有投资的必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04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