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哪些民族

越南有哪些民族,第1张

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数为54个,分别是:

酰氐族,ÊĐ;ê(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巴那族,BaNa(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巴腾族,PàThẻ;n(苗瑶语族)

布劳族,Brâu(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鲁-云乔族,Bru-VânKiề;u(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依族,Bố;Y(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朱欤族,Chu-ru(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斜喂族,Tà-Ôi(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傣族,Thái(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齐族,Tày(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于都族,Ơ;-đ;u(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尔曼族,Rơ;-mă;m(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芙萝族,PhùLá(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高棉族,Khmer(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孤族,Co(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贡族,Cố;ng(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哈尼族,HàNhì(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贺雷族,Hrê(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华族,Hoa(汉藏语系汉语族)

加涞族,Gia-rai(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京族,Kinh(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抗族,Khá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唧呼族,Cơ;-ho(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库族,Khơ;-m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唧啾族,Cơ;-tu(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啰格莱族,Ra-glai(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啰呵族,Laha(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拉祜族,LaHủ;(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罗志族,La-chí(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佬族,Lào(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胪族,Lự;(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彝族,LôLô(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麻族,Ma(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芒族,Mư;ờ;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莽族,Mả;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苗族,H'Mông(苗瑶语族)

穆农族,M'Nô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侬族,Nùng(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普骠族,Pupéo(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蕤族,Giáy(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汕斋族,SánChay(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汕潮族,Sándìu(汉藏语系汉语族)

初登族,Xơ;-đ;ă;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斯丁族,Xtiê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土族,Thổ;(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蚩罗族,SiLa(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生椚族,Xinh-mun(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艾族,Ngái(汉藏语系汉语族)

瑶族,Dao(苗瑶语族)

仡佬族,Cờ;lao(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币族,Giẻ;-triêng(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占族,Chă;m(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织族,Chứ;t(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诸由族,Chơ;-ro(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氵+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其余分布在谭吉、红坎、恒望及钦县。 京族人口23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而来。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语言的系属未定。没有文字,绝大多数京族人通用汉语(广州方言)和汉文。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渔歌、叙事歌等。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城文化的三颗“珍珠”。 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惟一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过去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京族人民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养殖珍珠、海马等养殖业。 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1952年建立(氵+万)尾、巫头、山心3个民族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65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年12月25日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

>

人口与民族

人口8700万(2007年底),其中男性4133万,占491%,女性4278万,占509%。

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近90%,大量聚集在冲积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区。京族作为一个最大的同系社会群体,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主导文化事业,对社会生活施加巨大影响。越南京族与居住在高地的少数种族少有共通之处,并在历史上敌视他们,认为他们是野蛮的种族。

少数民族中汉族(华族)、岱依族、泰族、芒族、高棉族、侬族人口均超过50万。少数种族(除汉族之外)多居住在占越南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高地。汉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数民族,总数约100万(占全国的15%),其中半数集中在胡志明市(占全市的12%)。

京族是由古骆越部落发展而来[2] 。

京族先民大约在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中国的,最早迁来我国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当时“京族三岛”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族、壮族等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

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3] ,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族称族源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南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南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追本溯源,她的先民在秦汉时代属南越国,后归交趾郡,与骆越有某种亲缘关系。而就现今居住在中国的京族来说,其祖先乃是十六世纪初开始陆续从越南北部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徙而来的,至今不到500年的历史。

1、端午节:

越南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越南节日,也称为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驱虫的习俗。越南的端午节习俗与中国基本相同,但很多人不知道“屈原”。

节日风俗:越南人会喝雄黄酒,吃粽子,给孩子穿五色丝线。这五种颜色的丝线应在第一次大雨或夏季第一次沐浴时投入河中,以达到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2、春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庆祝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人民中规模最大、最繁忙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看作是新旧迎新的日子。一般来说,他们在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准备新年商品。越南春节期间,鲜花、粽子、春联、鞭炮一直是必不可少的。

节日风俗:越南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粽子和糯米糕。越南每年的饺子和中国的饺子不一样,都是方形的,而且要大得多。它们通常是由糯米、猪肉和绿豆糊在中间包中制成,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扩展资料:

越南是一个多语种、多民族的国家,官方承认有54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京”族占857%,其余53个少数民族占143%。京族人狭义上是越南人,母语就是越南语。从语言分类的角度来看,越南的民族数量远多于54个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越南传统节日)

以上就是关于越南有哪些民族全部的内容,包括:越南有哪些民族、中国的京族的来历,是否来自越南的京族、越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一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95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