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

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第1张

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分别是:火星、海王星、木星、土星、水星、金星、地球、天王星。在八个行星里,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

水星英文名:Mercury

金星英文名:daoVenus

地球英文名:Earth

火星英文名:Mars

木星英文名:Jupiter

土星英文名:Saturn

天王星英文名:Uranus

海王星英文名:Neptune

行星是什么

根据行星的定义,行星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其实行星的质量要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

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水星

水星(Mercury ),中国古代称为辰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自转周期很长为5865天,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2、金星

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

3、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4、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

5、木星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6、土星

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

7、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轻)。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Οραν),是克洛诺斯(农神)的父亲,宙斯(朱比特)的祖父。

8、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

美国天文学会发言人斯蒂芬·马兰在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材料中介绍说,新的行星定义包括两点:

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按照这一定义,太阳系内有12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

扩展资料:

太阳系 (Solar System)就是我们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

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系行星

九大行星的英文名分别为:

1、水星——Mercury。

名称来源:在古罗马神话中Mercury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水星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

2、金星——Venus。

金星 (希腊语:阿佛洛狄忒;巴比伦语:Ishtar)是美和爱的女神,之所以会如此命名,也许是对古代人来说,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颗。(也有一些异议,认为金星的命名是因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3、地球——Earth。

名称来源: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4、火星——Mars。

名称来源: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趣记:在希腊人之前,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份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5、木星——Jupiter。

名称来源:木星(aka Jove; 希腊人称之为宙斯)是上帝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6、土星——Saturn。

名称来源: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萨图尔努斯”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7、天王星——Uranus。

名称来源:乌拉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他是盖亚的儿子兼配偶,是Cronus(农神土星)、独眼巨人和泰坦(奥林匹斯山神的前辈)的父亲。

8、海王星——Neptune。

名称来源: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9、冥王星——Pluto。

名称来源:Pluto为古罗马神话中冥王普鲁托(即希腊神话中哈迪斯Hades)

扩展资料

1、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半长轴:5791万千米(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8770 天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平均轨道运行速度:4789Km/s

轨道偏心率:0206

轨道倾角:70 °

行星半径:2440 Km(赤道)

质量(地球质量=1):00553

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58653485 日

卫星数:无(现依旧没发现)

逃逸速度:43 Km/s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Km (038 天文单位)

2、金星

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爱神。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公转周期:224701天

平均轨道运行速度:3503 Km/s

轨道偏心率:0001945315807

轨道倾角:34 °

直径:12104Km

质量(地球质量=1):08150

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

卫星数量:0

公转半径:108,208,930 km(072个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46亿平方千米

自转时间:24302天

逃逸速度:104Km/s

3、地球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半长轴:149,600,000Km(这样的距日距离记作1天文单位)

赤道半径:6,3781 Km

平均轨道运行速度:2979Km/h

轨道偏心率:00167

轨道倾角:0°

质量:59736e24Kg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Km/s) :112

自转周期(日):09973

卫星数:1(月球)

公转周期(日):3652422

黄赤交角(°) :235

反照率:03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4、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称为荧惑守心。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趣记:在罗马人之前,古希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而好侵略扩张的罗马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March"也是得自于火星。

轨道半径:22794万 Km(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68698 日

平均轨道运行速度:2413 Km/h

轨道偏心率:0093

轨道倾角:18 °

行星半径:3398千米(赤道)

质量(地球质量=1):01074

密度: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1026 日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数:2(火卫一,火卫二)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5、木星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被称为“行星之王”。

公转轨道: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半径:71,492 Km (赤道)=地球的11倍

质量:1900e27 Kg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米每二次方秒

逃逸速度:602 Km/s

表面温度: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 (地球观测值为-139℃)

卫星数:79颗(新加了12颗。79颗里最大的是木卫三)

6、土星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Km(954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半径:60,268Km (赤道)

质量:568e26 Kg

卫星数:62颗

7、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乌拉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他是盖亚的儿子兼配偶,是Cronus(农神土星)、独眼巨人和泰坦(奥林匹斯山神的前辈)的父亲。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行星半径:25,559 千米(赤道)

质量:8683e25 千克

卫星数:29颗

8、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距太阳 4,504,000,000 Km (3006天文单位)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半径:24,788 Km(赤道)

质量:10247e26 Kg

卫星数:14颗

9、冥王星

Pluto为古罗马神话中冥王普鲁托(即希腊神话中哈迪斯Hades)。历史上曾经认为,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在希腊神话中象征冥王哈迪斯,是宙斯的哥哥,被弟弟夺去王位后,堕落到冥界。冥王星有三颗卫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冥王星大(月球,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 和 海卫一)。

公转轨道:离太阳平均距离5,913,520,000 千米 (395天文单位)

直径:2370 千米

质量:127e22 千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大行星

以上就是关于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全部的内容,包括: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太阳系到底有几大行星为什么、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分别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90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