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中被称为“韩文公”的是谁

唐宋八大家中被称为“韩文公”的是谁,第1张

韩愈。

一、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西)人。曾任兵部、吏部侍郎等职。他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倡儒反佛,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他针对六朝的文风号召复古,实际是革新。他主张为道而作文,文不能贯佛道而要贯儒道;文体要用三代两汉的散体,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他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切合实用的散文形式,这在当时是积极进步的。他既有理论又有创作,他的文章逻辑性强,新颖生动,创用的词语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有些已经成为现代汉语常用的成语与语汇。《原毁》、《师说》、《进学解》、《马说》、《画记》、《送李愿归盘谷序》、《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等,都是散文的上品。他的《杂说》是对人材埋没的感慨,以千里马与伯乐作喻,感染力很强。他的《毛颖传》,内容近似小说,趣味横生。

二、为什么韩愈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之所以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因为他在古文领域的地位既无可替代,又无可撼动。

     首先,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其重要性远超柳宗元。这是因为,韩愈长期活动于唐朝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而柳宗元则不然,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被贬到了偏远的湖南和广西。所以,二人在当时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韩愈被誉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就个人古文水平和古文成就来说,纵观整个历史,也无出其右者。《古文观止》中,收录韩愈文章24篇,数量高居第一,远多于第二名苏轼的17篇,甚至多于整个明朝所有文人的总和的18篇。韩愈的《师说》、《马说》均为古文经典中的经典。“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的名句,不但有文学价值,更兼具思想价值,这绝对是一般文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就连古文界的老二(单纯以古文写作水平论)苏轼,都对前辈韩愈推崇备至,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歌颂韩愈道: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在苏轼的所有文章中,笔者最爱的就是这段,不止是辞藻华丽,不止是完美押韵,简直是惊艳绝伦到了极致。这不仅源于苏轼的妙笔生花,同时也源于韩愈真的配得上如此盛赞。

三、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大家的合称。

四、其他唐宋八大家简介

1、柳宗元

     柳宗元出生于公元773年,死于公元819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人。柳宗元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严谨缜密。寓言之作如《三戒》等,批判时政,文笔犀利。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等,清新秀美,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寓有深刻的寄托。这些都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2、欧阳修

     欧阳修出生于公元1007年,死于公元1072年,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欧阳修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并独撰《新五代史》,又编《集古录》,有《欧阳文忠集》传世。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主要作品《醉翁亭记》《秋声赋》。

     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3、苏洵

     苏洵出生于公元1009年,死于公元1066年,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4、苏轼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死于公元1101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人。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变幻随人,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代表作如《上神宗皇帝书》、《超然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5、苏辙

     苏辙出生于公元1039年,死于公元1112年,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

    苏辙代表作品有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代表诗有《墨竹赋》《南斋竹》《秋稼》。

6、王安石

     王安石出生于公元1021年,死于公元1086年,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主要作品有存世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散文《伤仲永》千古流传。

     王安石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等。

7、曾巩

     曾巩出生于公元1019年,死于公元1083年,曾巩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曾巩的代表作存世有《曾巩集》《元丰类稿》《隆平集》、《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

王安石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代表作:

小品文:《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

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游褒禅山记》。

诗作:《梅花》、《明妃曲二首》、《商鞅》、《书湖阴先生壁》、《元日》、《棋》、《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赌》、《诗输一首》、《春夜》、《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郊行》。

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浣溪沙》、《南乡子》、《渔家傲》、《菩萨蛮》、《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_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扩展资料:

一、王安石代表作品介绍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蓬”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1、全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译文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二、柳宗元代表作品介绍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

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1、全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译文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宗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

。《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王安石的古诗有《泊船瓜洲》、《元日》、《梅花》等。

1、《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因为一个“绿”字,王安石流传千古。“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成为千古名句,南宋许顗《彦周诗话》: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王安石是一个讲究修辞炼字的人,据说写这首诗时,“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了十几个字,从“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王安石的心血没有白费,方有了这首千古名作,“绿”字的使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讲究修辞炼字的范例。更多时候,佳作不是天才而就,而是不断尝试出来的。

2、《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被拜参知政事,宋神宗让他主持变法。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在新年到来时,更感喜悦,于是写作此诗。新年来了,千家万户都摘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像极了王安石心中对变法的期待。他期待新法走进千家万户,替代旧法,人人眉开眼笑。

全诗喜悦而欢乐,充满了王安石对新法实施的美好希望。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文学史上,梅花早已成为傲然不屈、品行高洁的代表。熙宁九年,王安石被罢相,心灰意冷地他,退居钟山。当他看到梅花傲雪而开时,像极了孤独自持的自己。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王安石用梅花吐露心声,即使自己陷入艰难苦痛之中,依然不改心中志向,一如梅花,凌寒独自开,坚持着自我。梅花的清幽独香,就是王安石内心最真实的写照。精神的顶天立地,才是自己给生命最好的善待。

以上就是关于唐宋八大家中被称为“韩文公”的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唐宋八大家中被称为“韩文公”的是谁、王安石的代表作是、王安石,柳宗元的资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85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