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

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第1张

隋朝是从南北朝过渡到唐朝的一个大一统朝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杨坚称帝后,就立自己的嫡长子杨勇为太子。本来杨勇靠着自己是隋文帝杨坚的嫡子又是长子,对于继承下一任皇帝本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是谁想得到,杨勇竟然把自己生来就有的优势,愣生生地给玩没了,最后被弟弟杨广夺了太子的位置。在杨广登上皇位后,杨勇连自己的性命都没保住。杨勇丢了皇位有很多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杨勇很蠢,他弟弟杨广又太会伪装算计。

杨勇并不是痴傻,但是很蠢,也可以说他是自己作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杨勇在刚被立为太子时,表现还是不错的,隋文帝还是满意的,还说杨勇性情宽厚,直率热情,平易近人,不会弄虚作假。在隋文帝时期,天下已经安定了下来,无需频频对外扩张,朝政也稳定,杨勇虽然魄力不足,但是性情宽厚啊,当个太平天下的君主是没问题的。可能是杨勇对于这种安稳的生活不太满意,非要去试探危险的边缘。

众所周知,隋文帝杨坚是出了名的节俭,但是杨勇偏偏跟杨坚作对,日常奢侈浪费,这让隋文帝很是不高兴,于是隋文帝多次教训他,但都没有过重地处罚,简单地说几句就放过他了。杨勇在这之后,又办了件蠢事,竟然傻乎乎地挑战帝威。冬至时候,百官到东宫拜见杨勇,杨勇身穿礼服,排列乐队接受百官的祝贺。虽然贵为太子,但是储君终究不是君王,再加上自古帝王者多疑,杨勇如此大张旗鼓接受百官祝贺,这不是找着挨打嘛。这事让隋文帝产生了猜疑和戒备,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不喜欢杨勇这位太子。

杨勇不但得罪了父亲,还得罪了他母亲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个厉害的人物,她辅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皇后独宠后宫,身为正妻,她不喜欢男人纳妾,更是厌恶好色之徒。杨勇两样都占全了,不喜欢正妃元氏,姬妾成群,尤其宠爱云氏,后来元氏病逝,他让云氏打理东宫,更是惹怒了孤独皇后。杨勇跟他的姬妾有很多孩子,当年独孤皇后可是让杨坚立下了“此生决无异腹之子”的誓言,所以对杨勇这般行事,独孤皇后更是有了废太子的想法。

杨勇的蠢就是蠢在还没登上皇位前,身为太子就开始不断地得罪皇上和皇后,这跟作死有什么区别。杨勇在犯蠢作死,可他弟弟杨广可没闲着。杨广在还是晋王时,就是世家子弟楷模,他形象优雅俊美,聪慧稳重,文采斐然,礼节周到,又简朴广受好评,在皇子中声望最高,很有群众基础,大臣都向隋文帝夸杨广,隋文帝自然开始多多关注这个儿子。杨广一边在隋文帝面前留下好形象,一边又讨好独孤皇后。因为杨广看到独孤皇后不喜欢男人姬妾成群、好色的毛病,所以杨广就树立不近女色,孝顺仁爱的形象,于是杨广让独孤皇后很是信任和喜爱。杨广在皇帝皇后跟前扮乖讨好,而背地里却勾结大臣,结党营私,频频陷害太子杨勇,让杨勇彻底失去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帝后派人监视杨勇,欲废太子。

在公元600年,杨勇孤立无援,斗不过杨广,杨广和杨素见时机成熟,派人威胁东宫近臣姬威密告杨勇图谋不轨,隋文帝震怒,囚禁杨勇及其儿女,十月,杨勇被废,连他的子女一起被贬为庶人。十一月,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杨勇被废之后,被囚禁在东宫,交给杨广看管,屡次请求要见隋文帝,杨广当然不可能给他这个机会,还让隋文帝以为杨勇疯了,杨广登基后,就把他给杀了。

杨勇身为一国太子,一点脑子都没有,经常被人陷害误导,也不懂得察言观色。像他这样一直地犯蠢,白白把自己的皇位拱手让人,还毫无还手之力,简直是在作死。而杨广的城府深,很会伪装算计,连隋文帝和孤独皇后这等精明聪慧的人,都被杨广的伪装欺骗了。如果杨广的伪装演技放到现在,估计都能当个影帝。

隋炀帝杨广 先来说说隋朝做了哪些大事: 终于结束了自三国以来的战乱,统一了国家; 修建大运河是从隋朝开国皇帝文帝开始的,不要算在炀帝的头上,而且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巨大作用,是劳民伤财的工程吗?对于中国来说,大运河的作用远胜于长城! 杨广“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陈国绝对不是什么小国,也绝对不弱。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隋炀帝杨广功劳盖世!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杨广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这种民主的选拔制度,为社会低阶层提供了走上仕途,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说隋炀帝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他是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为何修建元大都,都是赞扬,明修建北京城也没什么褒贬,写史书的,都代表当时政权的意愿,我们不能被这些人所蒙蔽,同样,讲炀帝荒*,当个皇帝没有三宫六院还是皇帝吗? 接下来讲隋朝为何这么快灭亡 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其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暴动,但是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为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来复杂,妄起风波,旧号难治(三国时期,曹操为稳定河北曾经建都于邺)。隋征吐谷浑后,国家马匹死者十有八九,后征高丽,隋炀帝诏征马匹十余万,主要出自中原,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家而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权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星离棋布。史家有论,称割据叛乱为"土崩",农民起义为"瓦解",隋政权不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主阶级的支持,顷刻间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强盛之际,会有那么多反抗者,转而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想想真是很相似,每次经过长期的战乱后,一统中国的朝代都很强大,却又都很短命,秦、隋都是如此,因为国家内部有太多不安定的因素,但他们又为下一个朝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汉唐的强盛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隋朝之后是唐朝,皇帝是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军 事统 帅。出身北周的贵族家庭,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封唐国公。因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爱。

在很多人印象中,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换句话说,隋朝总共只有两位皇帝。但其实,在隋炀帝死后,隋朝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灭亡,因为它后面还有四个皇帝和一个历时十年之久的“后隋”王朝,直到公元630年,大唐贞观四年,隋朝才真正灭亡。

隋朝的国号,原本是“随”,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后来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在公元581年时,杨坚正式登基为帝,为隋朝第一任皇帝。

24年后,隋炀帝杨广继位,为隋朝第二任皇帝。而在杨广当皇帝的第14年,宇文化及趁天下大乱之际发动兵变,杀死50岁的杨广,其后,宇文化及改立杨广亲弟弟的长子杨浩为皇帝,即为隋朝的第三任皇帝。

杨浩,他的父亲杨俊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第三个儿子。后来,杨浩因为自己的生母崔氏,毒杀了父王杨俊,因而罪连坐被取消世子资格。隋炀帝即位,又恢复其秦王爵位。

等到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在众人的要求下,他将隋炀帝还在世的兄弟子侄、宗室、外戚,无论老幼一律杀死。但因为杨浩因平时与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交往密切,所以宇文智及亲自出面保全了他的性命。

在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便以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的命令立杨浩为皇帝,改年号为天寿,他自己则称大丞相,总理百官。当时的杨浩,实际上只是给傀儡,他的主要工作,仅仅就是负责签署发布诏敕而已。

不久,宇文化及率兵十万从扬州返回长安,杨浩也被裹胁同行,但当宇文化及行驶到今天的河南郑州时,遭到李密所率领的瓦岗军的伏击,宇文化及被打得大败,只好率领残余部众两万人逃到魏县(今河北大名南)。随后在公元618年的九月,宇文化及派人毒杀杨浩,然后自立为帝,也就是说,杨浩一共当了六个月的皇帝。

在杨浩被毒死后,当时的天下,还有两个隋朝皇帝,一个是忠于隋朝的残余势力在洛阳所拥立的皇泰帝杨侗,一个是李渊在长安所拥立的隋恭帝杨侑。这杨侗和杨侑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叫做杨昭,是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当年杨广在登基后,杨昭就被立为皇太子。但可惜的是,杨昭在当太子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在杨昭去世时,他的膝下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杨倓、次子杨侗和三子杨侑。当时,杨广对于杨昭的死非常伤心,所以就把杨昭的这三个儿子都册封为王,并让长子杨倓跟随在自己身边,当做皇太孙培养,同时让杨侗镇守洛阳,让杨侑镇守太原。

后来,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杨广时,把他身边的杨倓也一并杀死。消息传出后,留守洛阳的隋朝大臣便拥立杨侗为新皇帝,即皇泰帝。同时,李渊趁机出兵控制太原,拥立留守太原的杨侑为新皇帝,即隋恭帝。由此,杨侗和杨侑这对难兄难弟,就成为隋朝的第四个和第五个皇帝。

对于皇泰帝杨侗,他是公元618年3月份继位,当时的杨侗并不是傀儡皇帝,但因为后来李密率领瓦岗大军围攻洛阳,负责指挥作战的王世充趁机做大,并逐渐独揽朝廷大权。

一年后,杨侗在王世充的逼迫下,不得已下诏任命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并封为郑王,加九锡之礼。此后,杨侗也彻底成为傀儡皇帝。而仅过去一个月,杨侗又被迫禅位于王世充。自此,杨侗一年的皇帝生涯就此结束,两个月后,他被王世充给杀死。

至于李渊所拥立的隋恭帝杨侑,那自始至终就是个傀儡皇帝,而且他在公元618年的6月份时,就被李渊逼迫退位,随后李渊改国号为唐,李渊即唐高祖。杨侑则被降为酅国公,闲居长安,直到第二年9月份意外死亡,享年15岁,杨侑在位共计177天。

隋朝的第6个皇帝,叫做杨政道,他是杨广和萧皇后的亲孙子。最开始,杨政道和萧皇后在杨广死后,都成为宇文化及的俘虏,但等到公元619年4月,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后,他和萧皇后又都落入到窦建德手中。

但是,由于当时突厥首领处罗可汗的老婆义成公主,是杨广的亲妹妹,所以在她得知杨政道和萧皇后的下落后,就要求自己的丈夫将这他们俩人从窦建德的手中接回来。面对突厥的大军压境,窦建德自然不敢不从,于是他只好将萧皇后和杨政道等一干人全部移交给突厥人。

等到杨政道来到突厥后,处罗可汗便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划给他作为封地,还让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和百姓,都到杨政道的封地居住,接受杨政道的管治,于是杨政道开设百官,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王朝,这一年,是公元620年。等到10年后,李靖灭东突厥,杨政道跟随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归降唐朝,后隋王朝自此终结。

以上就是关于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全部的内容,包括: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隋朝皇帝之后是谁当皇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76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