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重是什么意思

体积重是什么意思,第1张

积重的解释

积聚,积储。 《礼记·祭统》 :“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 郑玄 注:“国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於竟内也。” 《荀子·王制》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 君子 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度制》 :“ 孔子 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 有所 积重则有所空虚矣。” (1)谓积久而加重。 《明史· 宦官 传一·王振》 :“ 振 权 日益 积重,公侯勋戚呼曰翁父。” (2)积习深重。 《明史·宦官传序》 :“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於 王振 ,卒於 魏忠贤 。” 清 王春绶 《致闽藩曾菊萸书》 :“盖 广东 自查办烟禁以来,禁私贩,杜私走未免操之过急,故兵怨之,民怨之,差怨之,甚而武弁亦怨之。当积重之馀,以为绝我衣食之源也。” (3)素来看重。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 :“今 执事 所问者,举不越 进士 之文,是其所积重不过此一体耳,而乃欲诸体之皆合,不亦异乎!”

词语分解

积的解释 积 (积) ī 聚集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噄 )。积攒。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中医指儿童 消化 不良的病:这孩子有积。捏积。 笔画数:; 重的解释 重 ò 分(坣 )量较大,与“轻” 相对 :重负。重荷。重量(刵 )。重力。举重。负重。 程度 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价格高:重价收买。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

这么多 你要是不给我分 我死的心都有了 1 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2 相濡以沫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3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4 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5 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谋算。 6 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7 虚与委蛇(wēi yí):对人虚情假义,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敷衍。 8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9、 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喧闹。 10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1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2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13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4 以邻为壑:拿领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 15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16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丰富多彩。 17 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对着优裕的生活。 18 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9 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20 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语出崔颢《黄鹤楼》。杳,见不到踪影。 21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一种毒鸟。 22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23 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24 越俎代疱: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 25 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26 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举。 27 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28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29 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30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31 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紫气,祥瑞之气。 170 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判处死罪。 32 自怨自艾(yì):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艾,治理,改正。 33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34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5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36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37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38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39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40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41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42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43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44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45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46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47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48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49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50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 51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2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53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54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55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56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57 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58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来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后来指思想离奇。 59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60 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多指蛮横放肆,目中无人。 61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形体。行动没有拘检。旧指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62 焚膏继晷:焚,烧;膏,油脂,灯炷;晷,日光。点着灯炷接替日光来照明。形容夜以继日的工作或学习。 63 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轻轻擦过,闪过。水面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64 俯仰之间:在头一低一抬的时间里。形容时间极短。 65 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雷电交加。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66 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67 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诗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意思是让人们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而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68 高山流水:[gāoshānliúshuǐ]《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69 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仰望,向往。常与“景行行止”连用,合为“高山景行”(语本《诗·小雅·车辖》。高山,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喻行为正大光明。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止。都为语气词。 70 鬼使神差:使、差,派遣,指使。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差,音chai 71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把它看得像糖一样甜。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 72 过犹不及:犹,如、同;不及,赶不上。过头了同不及一个样。 73 隔靴搔痒:在靴子外面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也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 74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不像人工所制成。 75 功败垂成:垂,接近。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 76 刚愎自用:刚,强硬;愎,任性;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77 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78 沽名钓誉:沽,买;钓,骗取。故意做出或用某种手段以骗取名誉。 79 蛊惑人心 gu3 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80 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财;纾,缓解,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注意读音nan4 81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了屋子,一直顶到房梁。 82 含英咀华:口中含着花慢慢地咀嚼。比喻细细地玩味和体会文章的精华。 83 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就溶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就消除了。 84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得不到好处。 85 祸起萧墙:祸乱就发生在内部。萧墙,宫室内的照壁,比喻内部。 86 厚此薄彼: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这个。形容不平等相待。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个。 87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88 讳莫如深:讳,隐秘不说;深,事件重大。后来形容瞒得很紧,惟恐别人知道。 89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90 含糊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 91 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种羽毛。比喻残余仅存的古代文物。 92 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 93 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责备。 94 积重难返:积重,积习深重;返,回头。长时间形成的习惯,不易改变。多指恶习、弊端发展到难以革除的地步。 95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现在多用贬义。 96 间不容发:间,空隙,隔开。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下一根头发。Jian1 fa 4 97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98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99 精卫填海:精卫,神话中的鸟名。比喻意志坚定。 100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101 开门揖盗:揖,作揖,表示欢迎。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102 涸辙之鲋: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枯。 103 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104 开宗明义:宗,旨,指文章的主题,行动的目的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 105 侃侃而谈:侃侃,从容不迫的样子。不慌不忙的谈。 106 苦心孤诣:用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苦心,刻苦的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107 刻鹘类鹜:鹘,天鹅;鹜,鸭。刻画天鹅不像,但还像个鸭子。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Hu2 wu 4 108 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炙,烤肉。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109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10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111 流言蜚(飞)语: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112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113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多形容音乐。柔弱、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Mi 3 11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为纯熟的地步。 115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16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117 貌合神离:表面关系密切,而实际怀着两条心。 118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119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120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1 披沙拣金:披,分开。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也形容工作的繁难。蚍蜉撼树:蚍蜉,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 122 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123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124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125 恰如其分(fen4)形容说话办事正合分寸。 126 韬光养晦:韬,隐藏;晦,隐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27 552 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8 曲突徙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129 千夫所指:受到众人的指责。形容众怒难犯。指:指责。 130 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处境困穷,诗就写得好。工:巧妙。 131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132 鹊巢鸠占:喜鹊的巢被斑鸠所占住。比喻坏人强占别人的住处。 133 奇货可居:指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 134 囚首垢面:形容久未梳头和洗脸,仪容、衣着不整齐。 135 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136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37 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138 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139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140 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141 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莘莘学子”四个字一摆,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 。 142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143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144 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145 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146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147 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 148 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49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150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151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152 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153 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154 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155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可见这是一个贬义词。 156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157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158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159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160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161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162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63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64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65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66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167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68 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169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170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171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17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73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造句含义: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如何用积重难返造句,希望能帮到大家!

词语:积重难返

拼音:jī zhòng nán fǎn

解释: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积重:积习深重)。

造句:

1、对许多美国保守派人士来说,他们的自由主义对手积重难返的恶习之一,就是喜欢到处替自己的国家道歉。

2、没有人会清晰明确自己的未来,更不可能知道在那些连自己都不在意的日子里,感情会以它自己的方式一点一滴的沉积下来,直至积重难返。

3、生活不是碎碎念,是每天每刻积累起来的厚重和踏实。每天的一点小小倦怠,便是岁岁年年的积重难返。

4、社会上奢靡的风气已积重难返,正应了一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懒惰是我积重难返的恶习。

6、“所有国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推动建立一所世界大学,从而使学生置身于解决世界上最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这一进程。”

7、传统教育积重难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举步维艰。广泛存在的教育弊端需要活动教育思想的冲击。

8、但尽管贸易系统不会在一夜之间崩溃,但多年之后也将积重难返。

9、这里的生活比别处紧张,比别处狂热,比别处更积重难返了。

10、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个别问题可能消失,但终归是极少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越是难以应付,甚至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11、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正面临积重难返的困境。

12、这家公司积弊已深,一时之间,也难立即革除这些积重难返的沉痾。

13、如果该调整的不及时调整,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就不仅不能保持物价的稳定,反而会由于要偿还的陈年老账太大太多而引起物价的波动。

14、非"中心"、非"主流"的走向作为救治积重难返的一种过正矫枉不失意义,对于文学走出深陷的误区和逼仄的胡同乃至回复本体、回复差异的补益也为实践所证明。

15、无论我们现在作何努力,世界经济都很可能积重难返。

一、褒词误用贬义

1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2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事物或景象十分丰富多彩,盛大壮观。

6沁人心脾形容感人至深。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7沁人肺腑像新鲜空气吸入肺腑中一样使人感到非常舒适今也比喻欣赏了美妙的诗文音乐等感到非常清新爽朗,心情愉悦。

8别有天地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9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10有头有脸有面子;头面人物。亦省作“有头脸”。(含褒义)

11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臣子我是一个平庸愚钝的人,学识贫乏见闻不多,承蒙赏识委以教化的重任,不论白天黑夜都在惊慌惶恐。我希望尽我愚昧之人所有的努力,能为辅助在上者谋划尽微薄之力。几个月以来,一直认真阅读皇上的诏书,皇上您的仁爱之心因顾及臣民百姓而忧伤,推行的宽厚待民的政治措施,周到细致。凡是臣子和老百姓心里所想、嘴里不敢说出来的,也仅仅是皇上您心里想到的罢了。皇上您所想的仁爱、孝顺、诚恳、恭敬,再加上明察宽大,哪里还有什么可解说的。而臣子我还有话想说的原因,仅仅是在皇上您所想到的已经非常高尚、政治措施已经尽善尽美的情况下,我却还有所思虑,只是臣子我过度考虑和预先做好防备的意思。

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周而复始,就象天地日月阴与阳的变化。地阴到极点阳就会出现,天阳到极点就会是阴出现的开始。事物发展到极为旺盛的时候,一定是其反面隐蔽埋伏的时候。这种迹象埋伏得十分隐蔽,人通常不能发现。而等到其发展壮大到很明显的时候,已经积习深重而难以改变。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习惯,我们不能不谨慎地加以戒惧。

皇上品行好、清正,臣子就会衷心佩服而称赞表扬;皇上统治多宽厚待民,老百姓就会亲身感受到而心怀感激。皇上说一句话满朝廷的臣子都会称颂通达事理,推行一道政令四海的人都会歌颂赞美。对于臣子和老百姓来说,这本来不是要奉承阿谀皇上,但是皇上的耳朵已经习惯这种情况了。耳朵已经习惯听到歌功颂德的话了,再听到不是赞颂的话就会不舒服了,开始时对进谏之言给予拒绝,接着对不会说颂扬之言的人厌烦,久而久之,对颂扬得不好的人也不满意了,这就叫做耳朵习惯了听喜欢听的,因此也就被谄媚的言语所蒙蔽而嫉害正直的人了。

主上越聪明,下人越愚笨;主人越有才能,下人越害怕。奉承拍马点头哈腰讨好巴结的人,周围看看到处都是。脱帽叩头跪拜的人,随着皇上您的声音莫不如此。作为臣子把这当作是竭尽礼仪,但是皇上的耳朵眼睛已经习惯这样了,喜欢一呼百应的场景。眼睛习惯看臣僚的媚态,对不献媚的人就反感,开始时排斥执拗者,接着对自己畏惧不够的人也会疏远,久而久之,对谄媚逢迎得不好的人也会看作是对自己的不恭。这就叫做眼睛已经习惯看到它愿意看到的,而因此喜欢看到阿谀奉承而讨厌刚正耿直的人。

恭敬地设法得到天下有学问的人,见得多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因此就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刚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办理天下的事务,经历的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难的地方了。心里觉得自己总是英明伟大,别人都是平庸之辈,于是处事草率,乱作决策。结果从别人口中问不出自己有何缺点,自己也看不到为政有何失误,便随心所欲而自以为不逾礼法,号令一下便要人必须执行。这就叫做心已经习惯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就是喜欢顺从而讨厌反对。

如果这三个习惯形成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弊端。一个什么弊端呢?那就是“喜小人而厌君子”。

以上就是关于体积重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体积重是什么意思、翻译中成语、如何用积重难返造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66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