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腔肠动物有哪些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哪些,第1张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水母等。

1、海葵:是一种长在水里的食肉动物,属于刺胞动物,六放珊瑚亚纲的一目,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

2、海蜇:又名水母,白皮子,主产于中国东南沿海。8~9月间,海蜇常成群浮游于海面,有时被冲击而搁浅在海滩,捕捞时,先用长标刺穿其伞体,然后用网捕获。

3、珊瑚虫:珊瑚纲中多类生物的统称。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食物从口进入,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生。

4、水螅:腔肠动物,身体圆筒形,褐色,口周围有触手,是捕食的工具,体内有一个空腔。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含有无芽体、精巢,多见于海中,少数种类产于淡水,附着在池沼,水沟中的水草或枯叶上。

5、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水母

身体特征

外形似伞,伞缘有很多触手,口位于腹侧中央,有的有长口管,或有长口腕。可分小型的水螅水母和大型的钵水母两类。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水母的身体由一个伞状的胶状物质组成。下方有许多触手,借助伞内肌肉收缩,水母可以在海面上一起一伏地游动。由于它体内的消化腔经口与外界相通,因此以前将这一类的动物称为腔肠动物,现在则将它们称为刺细胞动物。水母触手上有很多刺细胞,遇到刺激时就会放出卷曲的丝状物缠住食物。有的刺细胞末端有倒钩或刺,能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使其麻醉。腹侧中心的口部或口道上的小洞可猎食浮游生物。伞缘上的触手,少的有4只,多则达到数百只。

 生活习性

 

水母能生活在所有水域,包括淡水。水母大多栖息于温暖的浅水海域,饲养时则以恒温为佳。水母会在白天光合作用结束时至海水表面进食浮游植物。人工饲养时食物来源较为困难。肉食型则于晚上8~12时才开始觅食,可以喂食孵化出的丰年虾。

有的身体没有刺胞,但是身体侧面有成列栉枝,是属于栉水母类,属于外洋性,利用水波而游动,吞食大动物运动时会产生红色荧光。由于水母与其他腔肠动物一样有毒刺细胞,因此水母不适合与其他鱼类饲养在一起。

 获取途径

 

可以在有水母出现的水域捕获。有些水族商店也会经营水母,但大多数水族店所提供的都是海水水母。

 饲养环境(容器)

 

必须用800升以上的大玻璃缸。一般以长、宽、高各约为水母圆盘直径的10倍空间较适合。

 食物种类

 

水母除了可以喂食刚孵化的丰年虾外,也可以喂食水蚤或轮虫。

 饲养方法详解

 水母最好养在捕捞到它的水域的原生水中,适宜的水温保持在10℃~25℃。水温不要太低。水质要新鲜。水母比一般海水鱼难养是因为它只喜欢吃活饵却不吃死饵,而且食量大,消化又快,所以您得要准备许多活饵来喂食,且一天至少要喂食两次以上。如果您是住在海边的话,就可以天天用很细的网具在海水中捕捞浮游动物供水母吃食,不过这不是都市家庭所能够做到的。另一种较可行的方法则是购买干燥且处理过的丰年虾卵,自行用海水打气孵化,以作为水母的食物。不过丰年虾卵大都是进口的且价钱较贵。此外,水母也不太适合和一般海水鱼混养,因为它可能会吃其他的小鱼,也可能会被其他较大的鱼吃掉。

水螅纲代表动物有:水螅、生活在珠江流域的淡水棒螅和海栖的薮枝螅等。 钵水母纲或称水母纲(真水母纲)常见者有:海月水母、海蜇 珊瑚纲:海葵,还有各种具外骨骼的珊瑚,如鹿角珊瑚、石芝等。 详情如下: 腔肠动物分类。 水螅纲(Hydrozoa) 本纲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生活史中有固着的水螅型和自由游泳的水母型。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生殖腺由外胚层形成,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本纲约有3 700种,代表动物有:水螅、生活在珠江流域的淡水棒螅( Cordylophora lacust ris)和海栖的薮枝螅( Obelia geniculat a)等。 薮枝螅:分布于浅海区,以树枝状的群体固着生活。群体基部生有许多葡萄状的分枝,称螅根;螅根上生出直立向上延伸的部分,称螅茎;向两侧相互长出分枝,称螅枝。螅枝的顶端生出水螅体或生殖体。群体的周围生着一层透明的外骨骼,称围鞘,是由外胚层分泌所成。围鞘之内为共肉,由外胚层、中胶层与内胚层共同构成,中间的空腔称共肉腔。共肉是群体的共同组织,与水螅体、生殖体相连接。 水螅体上端有口和垂唇,周围生有许多实心的触手,口下接消化循环腔,与共肉腔相通。水螅体的周围有一个杯状的鞘,称水螅鞘,任何一个水螅体捕获到的食物经消化后,可通过消化循环腔输送到群体的其他部分。水螅体能进行防御、捕食、消化、吸收和排泄的机能,为营养个员。 生殖体无触手和口,中央有一柄状物称子茎,与共肉相通,子茎外面有瓶状的围鞘,称生殖鞘。子茎上的细胞以出芽生殖产生许多水母芽,成熟后经生殖鞘的开口游出,成为水母体。 水母体呈伞状,在下伞的中央伸出一条垂管,其末端有一方形的口,内通消化循环腔、4条辐管及伞边缘的环管。伞的边缘上有一圈触手,内有一个神经环与环管平行,又有8个位于触手中的平衡囊与神经环相通。水母体为雌雄异体,精、卵成熟后在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发育成实心的原肠胚,体表生有纤毛,称为浮浪幼虫。浮浪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泳生活后,就停留在一物体上,一端附着,另一端生出触手、垂唇和口,成为一个水螅体;并以出芽繁殖方式发育为群体。水母体的生活期短,产生性细胞后即死亡。 薮枝螅从无性世代产生有性世代的水母体,水母体产生精子和卵,受精后发育为无性的群体,这种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桃花水母( Craspedacusta soweroyi):生殖腺呈红色,常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水母在水中漂游,白水夹红色,酷似桃花,故称桃花水母。产于我国四川嘉陵江及长江沿岸各湖泊中,因桃花水母的盛发期正值长江天然鱼类产卵期,对鱼苗危害性很大。 桃花水母体呈圆伞形,渔民根据其体形称其为降落伞鱼。水母体直径约1—2厘米,下伞中央有一长垂管,末端为口,内通消化循环腔、4条辐管及伞边缘的环管。在每一条辐管下面由外胚层形成红色的生殖腺,雌雄异体。由伞边缘向下伞中央伸展出一圈多肌纤维的缘膜。由于肌纤维的收缩,水由缘膜孔进出,使之游泳前进。伞的边缘上有很多触手,伸缩性强,其中4条很长,有感觉作用。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由位于触手基部的内胚层形成,数目较多。桃花水母的水螅型,个体很小,约3毫米,有很多分枝,上有刺细胞,无触手,由刺细胞捕捉食物,在其中的一种分枝上着生水母芽,逐渐长大,成为有性的水母,但世代交替现象不甚明显。 钵水母纲(Scyphozoa) 或称水母纲(真水母纲)。本纲动物全部海产,水母型极发达,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无缘膜,水螅型退化成没有,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本纲约200种,常见者有: 腔肠动物化石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 a):每年的四五月至七八月成群出现在我国北方近海海面及沿岸地带。体呈扁圆的伞状,4条口腕在水中飘荡,酷似旗帜,因此又称旗口水母;同时,由于体白色半透明而呈盘状,恰似水中之月,故将海月水母之名。数多而易获得,常为实验材料。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 um):伞体高而厚,呈淡蓝色的半球形,中胶层很厚,游泳能力很强。伞的边缘无触手,有8个缺刻,内有感觉器官触手囊。海蜇幼体有中央口及4条口腕,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封闭了中央口,各口腕又分枝,生长成8个三翼状的口腕,边缘愈合成许多吸口,周围有许多触手,其上面有刺细胞和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食物由吸口、经口腕中分支的小管到达胃腔进行消化。口腕的构造和取食方式像植物根吸收养料,因此将海蜇这类水母称为根口水母。 海蜇体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无机盐。海蜇的伞部可加工成海蜇皮,口腕部分加工成海蜇头,是广大人民喜爱的海味品。我国沿海有四种海蜇可供食用,如海蜇和黄斑海蜇(R.his pidum)等。海蜇也可供药用,有消炎化痰,散瘀降压的功效。海蜇大量繁殖时,会影响渔业生产。人们还发现,在台风来临之前,海蜇即已离开沿岸,游向深海,躲避强风巨浪的袭击。经研究,水母感觉器官中的平衡石能感觉出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人们仿照水母的感觉器官,制造出一种水中测声仪,可提前15小时测出台风来临的预兆。 珊瑚纲(Ant hozoa) 全部海产,只有水螅型(单体或群体),没有水母型。有外胚层下陷形成的口道。口道两侧有一纤毛的口道沟,因而体呈左右辐射对称。消化循环腔中有内腔层突出的隔膜,其数目为8个、6个或6的倍数。生殖腺由内胚层形成。中胶层内有发达的结缔组织。多数种类具有石灰质的外骨骼。 海葵(Actiniaria):固着在湖间带的岩石上,或穴居在沙石中。体呈长筒形,无骨骼,肌肉发达,有很多隔膜和触指,总数为6的倍数,触指充分伸展时,呈菊花状。海葵肉食性,贪食。有些种类与其他动物或单细胞藻类共生,为沿海常见动物。 本纲还有各种具外骨骼的珊瑚。珊瑚的种类很多,常见者有鹿角珊瑚(Madrepora)、石芝(Fungiia)等。它们的骨骼除可制成珍贵的工艺品外,骨骼与泥沙的沉积,可形成珊瑚礁,如我国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等。珊瑚的丛生,为鱼类提供了栖息场所,是海洋渔业理想的繁殖保护区。珊瑚骨骼的堆积,在地层中形成石灰岩,又为地质学、考古学及矿床的利用提供材料。但珊瑚常形成暗礁,为航海带来危害。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也是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水母在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水母是海洋动物

水母,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水母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一员。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水母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水母的触手可以延伸约十米远。 在分类上有些属于水螅纲,有些属于钵水母纲,其生活史中,几乎所有种类都有两型,即水螅型和水母型,并有两型在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之间的世代交现象,而我们常见到的水母,即是有性的水母型。

望采纳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腔肠动物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常见的腔肠动物有哪些、水母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是什么、腔肠动物包括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63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