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物质是什么

超临界物质是什么,第1张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呈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水,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因高温而膨胀的水的密度和因高压而被压缩的水蒸气的密度正好相同时的水。

超超临界一般是应用在火电厂方面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没有这个分界点,只表示超临界技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常规蒸汽动力火电机组的自然发展和延伸。

其实临界冇一个标准的定义的 点解 其实临界的意思系

你超过了这个数就会有某种事发生 例如: 一个炸弹

当周边的温度一到达30度

就会爆炸 那

30度就成了那个临界值了 而

超临界就是指

超过了30度 用一些更好一些的比喻就是: 光的波长需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 其临界值即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 而临界值呢

则是取决于金属材料 明白吗

都不算是专有名词了 两个比喻也挺易明(后者我觉得更标准啦~~) 希望帮到你^^^ 2009-03-19 16:01:24 补充: 是的没错 就是大约像这样了~~

参考: 自己

楼上的Roymow

Thank you for your reply 例如水沸点是100 度

冰点是 0度

那么水的临界是 100度还是0度 若把水加热到高于100度或冷却至低于0度

这便是超临界吗 那么压力煲及电冰箱便可以叫做超临界工具么 但高于 100度的水会变成水蒸汽

低于0度会变成冰。 即是说

当物件超越临界点的话便会变成另一样东西 请问我这样理解有没有问题

临界=到达一个将会有一些事发生的点(点可以是时间、温度、速度、高度…) 超临界=超过临界点

1、在临界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参数,称为临界参数。其值为:临界压力:2212兆帕;临界温度:37415'0,临界比容:000317米3/千克;临界焓:21073

x

103焦/千克。

2、超超临界参数按资料为一般选取在3500PSI=241325MPa。

希望对你有帮助

超临界流体解析如下:

超临界流体: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既不是液体,又不是气体。

特征

(1)密度与液体相近,具有与液体相似的溶剂作用,即对样品组分溶解能力强。

(2)粘度比液体低,扩散系数比液体高,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有利于样品中化学成分扩散进入流体中。

(3)表面张力几乎为零,较容易渗透进样品基质空隙中,有利于流体与样品充分接触

(4)在临界点附近,压力与温度的微小变化将导致流体密度较大的变化,从而大幅度改变其对成分的溶解能力,有利于不同极性成分的分离及提取物的解析。

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史

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殊能力,1822年法国医生Cagniard首次发表物质的临界现象,并在1879即被Hannay 和Hogarth 二位学者研究发现无机盐类能迅速在超临界乙醇中溶解,减压后又能立刻结晶析出。

但由于技术,装备等原因,时至20世纪30年代,Pilat 和Gadlewicz 两位科学家才有了用液化气体提取“大分子化合物”的构想。

1950年代,美苏等国即进行以超临界丙烷去除重油中的柏油精及金属,如镍,钒等,降低后段炼解过程中触媒中毒的失活程度,但因涉及成本考量,并未全面实用化。

1954年,Zosol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可以萃取油料中的油脂。此后,利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分离的方法沉寂了一段时间。

70年代的后期,德国的Stahl等人首先在高压实验装置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这一新的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才有实质性进展。

1973及1978年第一次和第二次能源危机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溶解能力,才又重新受到工业界的重视。

1978年后,欧洲陆续建立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提纯技术,以处理食品工厂中数以千万吨计的产品,例如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去除咖啡豆中的咖啡因,以及自苦味花中萃取出可放在啤酒内的啤酒香气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近30多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项化工新技术在化学反应和分离提纯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医药,化工,食品及环保领域成果累累。

超临界状态(SC) 自从1869年Andrews首先发现临界现象以来,各种研究工作陆续开展起来,其中包括1879年Hannay和Hogarth测量了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1937年Michels等人准确地测量了CO2近临界点的状态等等。在纯物质相图上,一般流体的气-液平衡线有一个终点——临界点,此处对应的温度和压力即是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Tc和Pc之上时,那么流体就处于超临界状态(supercritical状态,简称SC 状态)。超临界流体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并具有两者的优点,如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和传热系数,具有与气体相近的黏度系数和扩散系数。同时它也具有区别于气态和液态的明显特点:(1)可以得到处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任一密度;(2)在临界点附近,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密度的巨大变化。由于黏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和溶解能力都与密度有关,因此可以方便地通过调节压力来控制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常用的有机溶剂相比,超临界流体特别是SC CO2、SC H2O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溶剂。正是这些优点,使得超临界流体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医药方面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ion,SPE)是一项新型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作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某些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技术。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也称为超临界流体(SF),是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以流体形式存在的物质。通常有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化二氮(N2O)、乙烯(C2H4、三氟甲烷(CHF3)等。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并且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极性增大,利用程序升压可将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分部提取。提取完成后,改变体系温度或压力,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逸散出去,物料中已提取的成分就可以完全或基本上完全析出,达到提取和分离的目的。物质的四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超临界状态)随着它的温度和压力而改变。以CO2为例,CO2在三相点(T)上,固、液、气三相共存的温度T(tr)为-564℃(217K),压力P(tr)为52×105Pa。CO2的蒸气压线终止于临界点C(Tc=313℃,Pc=738×105Pa,ρc=047 g/cm3)。超过临界点以上,液气两相的界面消失,成为超临界流体(SF)[2]。SF的扩散系数(~10-4cm2/s)比一般液体的扩散系数(~10-5cm2/s)高一个数量级,而它的粘度(~10-4N s/m2)要低于一般液体(~10-3Ns/m2)一个数量级。与液-液萃取系统相比,SF系统具有较快的质量传递和萃取速度。因此能有效地穿入固体样品的空隙中进行萃取分离。SF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力改变,导致它的溶解度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的改变。在较低的密度下,SF-CO2的溶解度参数接近己烷;在较高的密度下,它可接近氯仿。因此控制SF的密度(温度和压力),可获得所需要的溶剂强度。这种能力使得SF可任意改变溶剂强度而适合于不同的溶质。一般而论,SF能有效地溶解非极性固体,它亦能按溶质的极性做选择性的萃取,这在分离和分析化学的领域用途很广。CO2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且价格便宜,无毒,具有较低的活性,因此SF-CO2常被用来萃取非极性和略有极性的物质。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兼有气 液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出成比例,故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物质的溶解度。超临界流体已用于药物的提取合成分析及加工。

参考资料:

>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英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就开始了对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且起步就是超越临界参数。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国家。1957年世界上第一台超超临界机组在美国Philo电站建成投产。机组容量125MW,蒸汽参数为31MPa、621℃/566℃/566℃。

1基本概念:

水的临界参数为:tc=37415℃,Pc=22129MPa。在临界点以及超临界状态时,将看不见蒸发现象,水在保持单相的情况下从液态直接变成汽态。一般将压力大于临界点Pc的范围称为超临界区,压力小于Pc的范围称为亚临界区。从物理意义上讲,根据机组采用的蒸汽参数划分,只有超临界和亚临界之分,由于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在我国投运的数量最多,超超临界是我国人为的一种区分,也称为优化的或高效的超临界参数。目前超超临界与超临界的划分界限尚无国际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蒸汽压力大于25MPa,蒸汽温度高于580℃时的状态属于超超临界参数。

超超临界一般是指火电方面,在物理学中没有这个分界点,只表示超临界技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常规蒸汽动力火电机组的自然发展和延伸。

2具体参数:

当蒸汽压力提高到27MPa时,就称为超超临界。

3应用特点:

1、使用超超临界技术时,直流锅炉没有气泡环节。

2、要严格的控制机组的物料平衡关系。

3、要求协调控制及时准确。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呈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之为SCF

以上就是关于超临界物质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超临界物质是什么、超临界水和超超临界水的区别、临界、超临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61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