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中的焦距 多少多少mm 是什么意思

照相机中的焦距 多少多少mm 是什么意思,第1张

mm为镜头焦距,意思是毫米。

计算方法就是:镜头转换系数(裁切系数)x 镜头的实际焦距

镜头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

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

扩展资料

如何选择镜头

1、工作波长、变焦与定焦

视觉系统通常使用环境是在可见光范围内,这样的镜头是我们最常用的,也有一些系统比较特殊,使用环境是在紫外或者红外波段,需要选用专门的紫外或者红外镜头。

大多数视觉系统的工作距离和放大倍数是不变的,因此镜头焦距也是固定的,但部分系统需要在工作距离变化后保持放大倍数稳定,或者在工作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这样我们需要选用变焦镜头。

2、 远心镜头与标准工业镜头

对于精密测量的系统,需要选用远心镜头,它的特点是:物体在景深范围内移动,光学放大倍数不变,这就避免了测试过程中工作距离的轻微改变导致系统放大倍数的变化,保证了系统规定测量精度。对于一般的工业测量、缺陷检测或者定位等,对物体成像的放大倍率没有严格要求,只要选用畸变小的镜头,就可以满足要求。

3、靶面大小与分辨率

镜头成像面大小必须大于与之配套的CCD相机的靶面,这样CCD相机的芯片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镜头的选择要考虑其分辨率要与相机的像元大小等匹配,这样设计的系统能充分利用CCD相机的分辨精度,还能使系统的经济性达到最佳。

4、 视场角与焦距

通过系统要求的视场角可以找到对应焦距的镜头,而通过系统提供的分辨率和相机的像元等参数,可以利用基本的几何光学原理计算出合适的系统焦距。

下面来看一个实际的镜头选型的例子:为视觉检测系统选择镜头,已知条件是:相机靶面为2/3”,像元尺寸为645um x645um ,C-mount,工作距离大于200mm,系统分辨率为005mm, 光源采用白色LED光源。

第一:因为采用白色光源,所以肯定是普通的可见光镜头;

第二:工作距离不变,分辨率固定,可以知道镜头是定焦镜头;

第三:相机的Nyquist频率为:1000/(2x645)=775,所选用的镜头分辨率应该不小于775lp/mm,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分辨率最佳;

第四:工作焦距计算:镜头放大倍数为M=645/(005X1000)=013,焦距=工作距离放大倍数/(放大倍数+1)=23mm,选择25mm焦距的镜头;

第五:根据以上说明,我们选择的镜头是:2/3”, C-mount,焦距为25mm,分辨率在80-100lp/mm的工业镜头。

物距用F1表示,像距用F2表示,焦距用F表示,则

①若2F>F1>F,呈放大倒立虚像,F2>2F(投影仪);

②若F1大于2F,呈缩小倒立虚像,2F>F2>F(照相机);

③若F1=F,则呈等大倒立虚像,F1=F2;

④若F1<F,呈正立放大实像(放大镜)。

①②物象两侧,③物象同侧,凡是倒立的像都是虚像,正立的都是实像

看不懂可以的话就用这种方法:

物距的倒数+像距的倒数=焦距的倒数

广角镜头是镜头的一种,视角比一般镜头广而焦距短,常用于拍摄面积很大的物体。

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

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所以,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摄影作品的拍摄。

变焦镜头指镜头的焦距是可变的,镜头的变焦范围如35-210mm指镜头的最短焦距35mm,最长焦距210mm,镜头的焦距可以在35-210mm的范围变化,在广角端镜头的视角大,可以拍摄大的场面,在长焦端镜头视角小,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拉近。

不是的。

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

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

对于精密测量的系统,需要选用远心镜头,它的特点是:物体在景深范围内移动,光学放大倍数不变,这就避免了测试过程中工作距离的轻微改变导致系统放大倍数的变化,保证了系统规定测量精度。

正对一个图形时,注视着它,然后渐渐将它移近,当你看不清它时,测量眼与图之间的距离,这就是眼球的焦距,一般是15.6mm到24.3mm

所谓焦距是光学系统中对于光的聚散的一种度量方式,一般是指透镜中心到透镜把光线汇聚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我们应用到照相机中,就是可以理解为镜片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胶片的成像面的距离。焦距一般用mm单位表示,焦距越短能够汇聚更多的光线,能够投影出来的视野也就越广,反之焦距越长汇聚的光线也就越有限制,视野也就越窄。

人眼结构,按照成像原理,焦距也是可以测量的,其实人类的生理解剖早就可以覆盖这个测量了,我们测量人眼睛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大概是25mm,瞳孔的直径呢可以收缩2mm,扩张7-8mm。

如果我们利用这些数据是不是可以算出人眼睛的焦距由于人眼不是像相机那样的工业化产品所有的参数都是固定的,人类的生理指标都是一个范围,没有特别精确的测量。

扩展资料

人眼的视野范围

我们都知道相机的视野范围随着焦距的变化而变化,焦距越短视野越广,焦距越长视野越窄。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人眼睛的焦距为17mm,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争论35mm还是50mm呢?这里主要是因为对应的等效焦距视野的关系。

这里我们要提出一点关于等效焦距的概念,摄影中我们把35mm全画幅底片的相机当做标准,任何大于或者小于这个画幅的相机使用相同焦距镜头的时候想要获得相同的视野范围需要在焦距上乘以对应的等效系数。

比如常见的APSC画幅有着相比全画幅1.6倍的裁切系数,对应等效系数就是x1.6,所以当你使用APS-C画幅相机的时候35mm焦距的镜头只能提供相对于全画幅56mm焦距的视野了。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1/u+1/v=1/f(即: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一共有两种推导方法

。分别为“几何法”与“函数法”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照相机

简记为:外中倒小实(或物远像近像变小)

2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简记为:两两倒等实

3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简记为:中外倒大实(或物近像远像变大)

4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简记为:点上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虚像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简记为:点内正大虚

注: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记忆口诀:

物三像二

小实倒

物二像三

倒大实

物与像同侧正大虚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有问题问百度

以上就是关于照相机中的焦距 多少多少mm 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照相机中的焦距 多少多少mm 是什么意思、知道物距和成的像如何求焦距范围、广角镜头的焦距在什么范围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60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