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第1张

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独立遗传且无互作,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其比例分别为9:3:3:1。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的四种类型比例应为1:1:1:1。如为n对独立基因,则F2表现型比例为(3:1)n的展开。

独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或n对性状的两对或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不完全连锁,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本型组合的实际数多于该比例的理论数,重组型组合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形成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也不符合1:1:1:1,而是两种亲型配子多,且数目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少,且数目也大致相等。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形成两个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各对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对应区段间会发生交换,由于发生交换而引起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从而打破原有的连锁关系,出现新的重组类型。由于F1植株的小孢母细胞数和大孢母细胞数是大量的,通常是一部分孢母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某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而另一部分孢母细胞内该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不发生交换。由于后者产生的配子全是亲本型的,前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是亲型,一半是重组型,所以就整个F1植株而言,重组型的配子数就自然少于1:1:1:1的理论数了。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

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的实质: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互换,因而产生基因的重组。

三个规律的联系: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是建立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基础上的,生物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都要彼此分离。在分离之前,可能发生部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础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又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各种组合的配子。可见三大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相互联系、同时进行、同时作用。

连锁基因是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连锁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生殖细胞)。

Y和y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R和r也是一对等位基因,且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如果Y基因和r基因连锁,则说明Y、y和R、r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如果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是y和r基因,那么基因型就是yyrr。因此还是存在这种基因型的。

希望能帮到你。

交换值(crossing

over

value):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概率。

l重组率(recombination

frequency,rf),它是指杂合体产生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l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连锁基因的杂种f1(双杂合体)只产生两种亲本类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称为完全连锁。

l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指连锁基因的杂种f1不仅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还产生重组型配子。

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高反之亦然。基因之间距离越远交换的概率就会越高,也即交换值高。

以上就是关于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连锁遗传和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基因连锁的定律实质、高中生物基因连锁Y与r连锁,那就不存在yyrr这种基因型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38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