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第1张

为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矿物资源,必须

(一)对其基本特点有正确的认识从地学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矿物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矿床是地球演化的几十亿年中经过各种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的但是,这些成矿过程用人类历史的标准来衡量是如此之慢,其自然补充的速度与人类消费的速度相比又是差之甚远这些矿床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得到更新的,所以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优质,易探,易采的矿床,目前在世界上已是屈指可数了如果我们探明了某种矿物资源的储量,便可预测出其使用的年限

2)矿物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由于地壳内物质分布的不均一性和各地史时期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范围不同,因此各种有意义的矿床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出现,在独特的条件下发生,特殊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例如,在岩浆岩和前寒武纪的结晶岩体中,不可能指望生成油田和煤田;在没有岩浆侵入体的地区也不可能有岩浆作用生成的矿床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所有矿物资源都很丰富,达到品种齐全和自给自足

3)矿物资源在地壳中的赋存状态复杂多样,而且多隐蔽于地下不同深度的各种地质条件中从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和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可知,自然界不存在各方面都完全一样的矿床,局部条件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对它的发现,勘测以至开采都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而且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尤其在目前,品位高和易探易采的矿床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风险程度将不断增加,投资也愈来愈大

4)矿物资源通常具有多种组分共生或伴生的特点在自然界纯一组分的矿床是没有的,都是多种组分构成的集合体如方铅矿和闪锌矿共生,辉锑矿和辰砂共生,等等因此要使有限的资源达到物尽其用,就必须注意综合利用如果只取其主要的一种而丢掉其他,就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矿物资源的储量及开采利用概况

在现代的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对矿物资源的消耗量是很大的据估计,美国在近30年中所消费的金属总量,约等于整个历史时期所使用量的总和从全球来看,占世界人口1/4的工业化国家消费了全世界非燃料矿物总产量的3/4,而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只消费了世界总产量的1/4燃料矿物(石油,煤,天然气和放射性矿物)的消费量,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这种不均衡的消费情况,将会继续存在下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世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矿物资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将不断增加因此目前已知矿物储量的使用年限也将会缩短,某些矿物资

源在较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短缺即使有些金属能重复利用,但也不能补充新增加的人口的需要量,还必须开采新的矿床,所以其储量还是会加速减少的能源矿物的开采利用亦随工业化的发展而迅速地增加如1870年煤的世界产量仅为25×108t,在1970年增至30×108t即在100年内增加了12倍据世界能源会议(1977)估计,世界煤的总储量有107×1011t,其中探明储量的不到20×1011t亚洲煤的储量相当于其他大陆的总和石油不仅

是现代最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据1980年统计,世界石油储量约882×108t,其中中东地区便占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按上述已知储量估计,煤的使用年限能维持200年,石油能维持在100年之内此外,在油页岩和沥青砂中估计有305×1012桶没有运移的石油(美国地质调查局,1965),目前开采和利用率都很低天然气和放射性矿物能源的开采利用近来却有大量增加虽然它们的储量和开采情况没有公布或难于统计,但与其他矿物资源一样,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三)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矿物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是世界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近20年来,由于探矿,采矿,选矿和冶炼技术的进步和综合利用的发展,使一些短缺矿物的紧张程度有所缓和,一般来说,大多数矿物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目前,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趋向:

1)开采低品位的矿石近20年来许多矿种的平均开采品位在逐渐降低以铜为例,从1960—1969年世界平均开采品位从15%下降到125%,目前已降至05%

2)综合利用组分复杂的矿石随着选矿,冶炼技术和综合利用的发展,使许多过去认为工业上不能利用的或只能提取某种组分而丢弃大量其他组的矿石,现在已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如钒钛磁铁矿,过去认为铁的品位不高并难于选冶使用,但现在它不仅成为钒的主要来源(约占世界钒产量的75%),而且也是钛和铁的重要来源之一

矿物资源 什么意思

矿物资源 什么意思

矿物资源 什么意思

首先,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其次,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石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四类。

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

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矿产资源包括:

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等

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铜、铅、锌等金属资源

非金属矿产。金刚石、石墨、磷、自然硫、硫铁矿、钾盐、硼、水晶等

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等

为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矿物资源,必须

对其基本特点有正确的认识从地学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矿物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矿床是地球演化的几十亿年中经过各种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的但是,这些成矿过程用人类历史的标准来衡量是如此之慢,其自然补充的速度与人类消费的速度相比又是差之甚远这些矿床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得到更新的,所以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优质,易探,易采的矿床,目前在世界上已是屈指可数了如果我们探明了某种矿物资源的储量,便可预测出其使用的年限

2)矿物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由于地壳内物质分布的不均一性和各地史时期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范围不同,因此各种有意义的矿床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出现,在独特的条件下发生,特殊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例如,在岩浆岩和前寒武纪的结晶岩体中,不可能指望生成油田和煤田;在没有岩浆侵入体的地区也不可能有岩浆作用生成的矿床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所有矿物资源都很丰富,达到品种齐全和自给自足

3)矿物资源在地壳中的赋存状态复杂多样,而且多隐蔽于地下不同深度的各种地质条件中从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和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可知,自然界不存在各方面都完全一样的矿床,局部条件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对它的发现,勘测以至开采都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而且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尤其在目前,品位高和易探易采的矿床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风险程度将不断增加,投资也愈来愈大

4)矿物资源通常具有多种组分共生或伴生的特点在自然界纯一组分的矿床是没有的,都是多种组分构成的集合体如方铅矿和闪锌矿共生,辉锑矿和辰砂共生,等等因此要使有限的资源达到物尽其用,就必须注意综合利用如果只取其主要的一种而丢掉其他,就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包括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

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

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

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开发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矿物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陆地资源经过长时间的掠夺式开发后,开始逐步枯竭,且如果的开发产量也无法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将海洋作为开发资源的转折点,在新的资源开发基地中缓解资源危机非常有必要。

全球海底矿产资源根据矿产的产出情况可以分为滨海砂矿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大洋矿产资源等。滨海砂矿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通常分布在沿海国家的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内;而大洋矿产资源则多数分布在国际公海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国家专属经济区范围内。

1、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

2、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乱采滥挖, 防止矿产资源的损失,浪费或破坏;

3、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全过程控制, 将环境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

4、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止矿山寿命终结时沦为荒芜不毛之地。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节约资源的必要点

第一,要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国策。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第二,要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第三,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以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倡导适度、节俭、公平和绿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生态的破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矿物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类:砂矿、海底自生矿产、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

1、砂矿

海滨沉积物中有许多贵重矿物,如:含有发射火箭用的固体燃料钛的金红石;含有火箭、飞机外壳用的铌和反应堆及微电路用的钽的独居石;含有核潜艇和核反应堆用的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锆铁矿、锆英石;某些海区还有黄金、白金和银等。

我国近海海域也分布有金、锆英石、钛铁矿、独居石、铬尖晶石等经济价值极高的砂矿。

2、海底自生矿产

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

3、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

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世界许多近岸海底已开采煤铁矿藏。日本海底煤矿开采量占其总产量的30%;智利、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也有开采。日本九州附近海底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铁矿之一。

亚洲一些国家还发现许多海底锡矿。已发现的海底固体矿产有20多种。我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硫、磷、石灰石等矿。

扩展资料:

分布及来源

海洋不仅覆盖着71%的地球表面,也覆盖着极为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汹涌澎湃的海浪,肆无忌惮地冲击着犬牙交错的海岸,湍流不息的江河,夜以继日地搬运着大量的泥沙,在海滨形成了丰富的砂矿,有闪闪发光的金、铂,有用途广泛的铁、钛、锆、锡以及那极为贵重的金刚石等。

邻接着海岸的大陆架浅海海域,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还埋藏着工业上不可缺少的煤、金、硫、铜、镍、磷和石灰岩等矿产资源。

而在深海地带,那里虽有漫漫长夜,但却沉积着大量富含锰、铁、铜、镍、钴和其他金属的锰结核,以及富含锌、铜、金、银的含金属沉积物,深海底下的岩石中还可能含有汞、镍、铬、钼等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洋矿产资源

以上就是关于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全部的内容,包括:保护矿物资源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矿物资源 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29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