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有哪些人物

荤油2023-04-30  28

前十回每回主要人物如下(按照“回数+回目+主要人物”的顺序排列):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秦老;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周进,申祥甫,夏总甲,梅玖,王仁;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周进,范进,范进岳父胡屠户;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契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范进,何美之,张静斋,严贡生;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王仁,严监生;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严贡生;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周进,范进,蘧景玉,梅玖,荀玖,王惠,陈礼甫,金东崖;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王惠,蘧公孙,娄三公子(娄琫,字玉亭),娄四公子(娄瓒,字瑟亭);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娄三公子(娄琫,字玉亭),娄四公子(娄瓒,字瑟亭),邹三,邹吉甫,杨执中杨允;第十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蓬公孙富室招亲 鲁编修,娄三公子(娄琫,字玉亭),娄四公子(娄瓒,字瑟亭),牛布衣,陈和甫,蘧公孙

1、第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叫季遐年,自小儿天家无业,总在寺院里安身。每天跟着和尚在寺院里吃斋,和尚倒也不厌他。一个会写字的人到底奇在何处。

奇就奇在他字写的好却有很多的怪癖和举动:“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但凡人要请他写字时,他三日前,就要斋戒一日,第二日磨一天的墨,却又不许别人替磨。

2、第二个是卖火纸筒子的,叫王太,他祖代是三牌楼卖菜的,到他父亲手里穷了,把菜园都卖掉,后来父亲死了,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只是有一个好处,他喜欢下围棋。

有一天走上街头,看到几个人下围棋,大家互相吹捧者,说这个是国手,那个是名手,王太总笑,几个人看他衣衫褴褛,不服气,和他一下最厉害的国手也输给了他,这才吃惊,同时请他去吃酒论谈。

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3、第三个是开茶馆的,叫盖宽,本来是个开当铺的人,也有些家产,可是他乐善好施,为了接济别人把家里各样的东西都变卖尽了,自己又不懂经营,只能开个茶馆,每日只卖得五六十壶茶,只赚得五六十个钱,只维持的柴米。就是这样的困境,他的几本心爱的古书却是不肯卖。

4、第四个是做裁缝的,叫姓荆元,五十多岁,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余下来工夫就弹琴写字,也极喜欢做诗。当时的裁缝是个低贱的行当,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

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

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儒林外史》人物分类有:理想人物、迂腐典型、趋炎附势、爱财如命四种类型。

1、理想人物典型:王冕,历史上真实存的,作者对人物进行了改编。他具有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质。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腐儒的典型:周进,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至痴狂,可惜人到花甲却连个秀才都没中。后几个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

3、趋炎附势典型:胡屠户,范进中举前想要参加乡试,因为没有盘费,就去找胡屠户商议,想要借点钱用作费用,却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范进中举后一改前面态度,不再说范进是尖嘴猴腮,甚至称他为天上的文曲星。

4、爱财如命典型:严致和即严监生,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监生。极为节俭,死前仍念叨着灯中的两茎灯草,严监生怕费油以致到死都难以合眼,直到赵氏挑去一根,他咽下最后一口气。

作品评价

《儒林外史》是一部成功的讽刺小说,借助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语言来讽刺当时的八股科举制度,是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对士子思想文化控制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由此描写当时深受科举毒害的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描写了很多人物形象,其中有代表作者心中的理想的人物,也有着与它对立的现实人物。

《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有

1、王冕

王冕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的人物。这个人在小说中具有他那个时代的优良道德品质, 和不与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值得推崇的政治态度。他生长在混浊的社会环境里,却像他自己所画的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轻视功名富贵,远远避开杖豪势要。生平以段干木、泄柳自况,政治上主张“以仁义服人”。

2、杜少卿

杜少卿这个形象一向被认为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这个人的行为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民主主义的成分。他瞧不起功名富贵,蔑视科举,说“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作者称赞这个人是“品行文章,当今第一”,是一个举止豪迈的人物。

3、荆元

荆元是个市井奇人,和王冕、杜少卿的出身经历都不同,但在“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过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这个人物会弹琴写字, 也极喜欢做诗。他的职业是裁缝,他十分看重他的职业,把它抬高到和读书识字平等地位。这在封建时代是有反叛的意义的。

4、庄绍光

名尚志,字绍光,人称庄征君,以字行于世。古典文学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南京累世读书人,即书香门第。为书中的正面人物,乃真儒也。书中的庄绍光及杜少卿、王冕等人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及思想精神。悠然是庄绍光最大的特点。

5、迟衡山

《儒林外史》的诸位贤人中,杜少卿是奇士豪杰,虞育德是平凡中的真儒,庄绍光是难以出世的“隐士”,迟衡山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小说中贤人们祭泰伯祠的盛大礼乐活动,虽然以虞博士为首,但首倡、策划和执行的都是迟衡山。他的言行无一不体现着他的“正”。

(一)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二)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三)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科举既然成了读书人猎取功名富贵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于是无数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钻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诚的八股制艺信徒当属马静和鲁编修了。

(四)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1、周进、范进

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2、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

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3、杜少卿

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说“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儒林外史》有哪些人物全部的内容,包括:《儒林外史》有哪些人物、儒林外史中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儒林外史》人物分类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24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