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九册《生态金字塔》教案

魔方公式口诀2023-04-30  22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3、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2、理解生态金字塔的构成以及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生态金字塔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有关生态环境的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相机激情导入:

在非洲广漠的原野上,羚羊在奔跑,狮子在游弋,苍鹰在盘旋……尽管它们的生存方式不同,但几千年过去了它们却都能在这片大草原中生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找到答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自学

1、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是怎么样构成的

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学生说分段情况

三、研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要哪些内容自己不理解,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反馈交流。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有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有趣的生物现象

1)第1自然段的后两句就向大家介绍了生物世界的一般规律。(“不被”或者“少被”这些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板书或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

3、生物世界真的是这样吗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举例说明的。

4、交流反馈,读文画示意图,加深理解

1)第2自然段的前4句列举事例来说明各个等级生物的数量的多少

杂草的数量大于并养活--食植物性动物

食植物性动物数量大于并养活--食肉性动物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在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辨别

“一只甲虫,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以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这句把“甲虫”和“鹰”的采食空间和活动范围做比较,用“1平方米”和“几十平方千米”这些准确的数据加以说明,因此这句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食植物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的不同。

3)画图理解

山雀

蜘 蛛

甲 虫

青 草

4)领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内容,导入下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表述。

科学家考察了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后,给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取名为“生态金字塔”。

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生态金字塔”的

二、研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朗读,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

1、打比方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态金字塔”

1)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2)为什么称为“生态金字塔”

(1)回顾第2自然段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画的图

(2)抓住课文中的句子“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来理解

3)再读体会

2、埃及金字塔是用一块块巨石垒砌而成,那“生态金字塔”又是怎样构成的呢

读第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态金字塔”的构成。

学生说,并完成结构图。

食肉 第三营养级

动 物

食 草 动 物 第二营养级

绿 色 植 物 第一营养级

“生态金字塔”各个营养级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出示:

“在金字塔的营养级序列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于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存在;但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满足于上一个营养级中少数消费者的需要。”

(强调:“依赖”:是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回答:营养级序列之间的关系是“底层是生产者,上层是消费者”。

教师小结:在“生态金字塔”中,低一级是生产者,上一级是消费者,而低一级的营养级的能量不能满足上一个营养级中所有消费者的需要,只能服务于少数消费者,所以“生态金字塔”的等级是森严的。

那么你认为,在“生态金字塔”中那一个层级最重要,为什么

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回答,谈体会。

“绿色植物是一切生物的能量基础,是初级的生产者,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太阳能量的收集者,也是地球能量和营养的供应者。”

(也就是说,一切生物的能量和营养来源均出于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对太阳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它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多少,也决定了我们的地球究竟能承载多少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至于出于生态金字塔顶端的人。”

(注意:“承载”:就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也就是说,绿色植物也影响着人。)

教师小结:绿色植物的多少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影响着地球上所以生物的生存。

3、人类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人处于生态金字塔的哪个层次(最高层)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6自然段,思考:人类与绿色植物有着怎样的关系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明问题

学生读后讨论交流。

1)“生态金字塔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损耗90%左右,越往上,能量流越细,流入塔顶的能量越少,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也越少。”

(注意:四个“越”字,起强调作用。)

(也就是说,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有限的。)

2)“生态学家奥德姆做过一个假设:在食肉为主的国家,一个体重48千克的男孩,以吃小牛肉为食,一年之中他需要吃45头小牛。为了饲养这45头小牛,需要开垦4公顷的土地,全部种上苜蓿,来生产饲料。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小孩重48千克,小牛重1035千克,苜蓿重8211千克。小牛的重量是小孩的22倍,苜蓿的重量是小孩重量的171倍!”

由此可见,人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大家试想:地球上有63亿人需要生存,需要多少绿色植物,需要多少土地啊!(地球上193个国家和地区,63亿人口)

3)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作者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生态金字塔”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4、“生态金字塔”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学文后的感受,也可以是自己打算以后怎么做)。

5、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向我们介绍“生态金字塔”的构成,告诉我们保护绿色植物,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啊!

正如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的:“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这个自然的法则,否则,将使人类自己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三、拓展练习

1、任选文中一个方面的内容,画一个生态金字塔,并写上每一级的内容。

2、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

3、试用文中使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写一件自己熟悉的物品。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非生物环境 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C、H、O、N、CO2及各种无机盐等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腐殖质等(2)生产者(producers) 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3)消费者(consumers) 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4)分解者(decomposers) 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3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是形态结构,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时间变化,以及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等形态结构与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相一致,外加土壤、大气中非生物成分以及消费者、分解者的形态结构其二为营养结构,营养结构是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紧密结合起来的功能单位,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它们与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等概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这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food chains)一般食物链是由4~5环节构成的,如草→昆虫→鸟→蛇→鹰但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错综复杂,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food web)一般而言,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两种最主要的食物链,即捕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和碎屑食物链(detrital food chain),前者是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后者则以死生物或腐屑为起点在大多数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中,腐屑食物链是最主要的,如一个杨树林的植物生物量除6%是被动物取食处,其余94%都是在枯死凋落后被分解者所分解一个营养级(trophic levels)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在对生态系统的能流进行分析时,为了方便,常把每一生物种群置于一个确定的营养级上生产者属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属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一般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为3~5个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s)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分别构成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的原理可用一个十分形象但又不很严格的比喻来概括:大约1000公斤浮游植物能转变成100公斤浮游动物,而100公斤浮游动物才能转变成10公斤鱼,而10公斤鱼大致是人长1公斤组织所需要的食物。这条规律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是美国生物学家林德曼提出来的。他曾受我国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的启示,提出食物链的概念,又受“一山不存二虎”,这谚语的启发,提出物质和能量的“十分之一法则”。该法则说明,在生态金字塔中,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流总量就减少一次。食物链越短,消耗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就越少,缩短食物链,就能供养较多的人口。

所谓“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型:⑴生态数量锥体、⑵生态生物量锥体、⑶生态能量锥体。三者不应相混,更不应将生态数量锥体与生态能量锥体混为一谈。生态能量锥体指的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的生物所固定的能量一定比高营养级的大,即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由此,这个生态能量锥体必然是一个上尖下大的金字塔形锥体。这是因为:一,消费者有机体在获取食物方面从来不可能是完全有效的,总有许多生物保留下来,有些可能不适合食用也会保留下来;二,消费者有机体从来不可能把全部吃下的食物都转变成自己的原生质(即完全同化),其中有些作为粪便排出;吸收的能量(即同化过程中所得到的能量)中,大部分在呼吸过程中作为燃料转变为热能而散失。(热能不可能再为生产者所利用,即生态系统中能流是单向性的)这样,低的收获率与低的代谢效率相结合,就使得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生物种群至多只能转变食物源的10~20%成为自己的原生质,即营养级之间能量转移的效率一般为10%“百分之十递减率”。于是,明显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

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这时生物量金字塔的塔形就颠倒过来了。当然,这不是说流过生产者这一环节的能量要比流过消费者这一环节的能量少。事实上,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与此同理,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时,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

比方说生产者寿命是半年,初级消费者是10年,那么根据10%定律,1单位重量的生产者就可以养活2-4单位重量的初级消费者。但是流过生产者的总的生物量和能量总是大于初级消费者的。

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100%×20%×20%=4%。

最高营养级反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层次上的生物与另一层次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金字塔把生态系统中各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置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或生态锥体。

可分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三类。生态金字塔表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流过程。一般来说,能量锥体最能保持金字塔形,而生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则可能倒置或部分倒置。

生态金字塔的原理可用一个十分形象但又不很严格的比喻来概括:大约1000公斤浮游植物能转变成100公斤浮游动物,而100公斤浮游动物才能转变成10公斤鱼,而10公斤鱼大致是人长1公斤组织所需要的食物。这条规律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是美国生物学家林德曼提出来的。他曾受我国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绿藻。”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的启示,提出食物链的概念,又受“一山不存二虎”,这谚语的启发,提出物质和能量的“十分之一法则”。该法则说明,在生态金字塔中,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流总量就减少一次。食物链越短,消耗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就越少,缩短食物链,就能供养较多的人口。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语文第九册《生态金字塔》教案全部的内容,包括:小学语文第九册《生态金字塔》教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求一篇450字左右的生态金字塔读后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19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