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的意思

厉兵秣马的意思,第1张

题库内容: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 形容 准备 战斗。

成语出处: 《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 厉兵秣马 矣。”

成语例句: 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 厉兵秣马 ,以伺 中国 之变。

繁体写法: 厉兵秣马

注音: ㄌㄧ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

厉兵秣马的近义词: 秣马厉兵 喂饱马匹,磨快兵器。喻指准备作战或比赛 严阵以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以待来侵犯的敌人。指军队要打仗必须有充分战斗准备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资

厉兵秣马的反义词: 高枕无忧 平安无事,无所顾虑,也形容缺乏警觉性卓大喜曰:吾有 奉先,高枕无忧矣。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成语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      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秦军只好退了。      “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et ready for fight

俄语翻译: 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бою

成语:厉兵粟马

拼音:lì bīng sù mǎ

简拼:lbsm

解释: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出处:《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近义词:厉兵秣马、励兵秣马、励戈秣马

反义词:马放南山

语法: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顺接:马七马八 马上功成 马上墙头 马上得之 马上房子 马上看花 马不停蹄 马不解鞍

顺接:北叟失马 弊车羸马 弊车驽马 敝车羸马 避世金马 伯乐相马 才高倚马 持戈试马

逆接:变本加厉 晨兢夕厉 发奋蹈厉 发愤自厉 发扬踔厉 发扬蹈厉 奋发踔厉 奋发蹈厉

逆接:厉世摩钝 厉世磨钝 厉兵秣马 厉兵粟马 厉志贞亮 厉浊激贪 厉精为治 厉精图治

成语: 厉兵粟马 成语简解

编号 : 4109

成语 : 厉兵粟马

注音 : ㄌ|ˋ ㄅ|ㄥ ㄙㄨˋ ㄇㄚˇ

汉语拼音 : lì bīng sù mǎ

参考词语 : 厉兵秣马

释义 : 义参「厉兵秣马」。见「厉兵秣马」条。

Emoji符号 : 厉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厉兵粟马”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厉兵,磨利兵器。秣马,喂马。「厉兵秣马」指完成作战的准备。《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防郑国都的秦将杞子,派人报告秦王他们已掌管郑国都的北门,是攻打郑国的好机会。三十三年春天,秦王决定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经商途中遇到秦军,知道秦军意图后,他一方面用四张兽皮和十二头牛慰劳赏赐秦军,一方面则是派人赶紧回报郑穆公这件事。郑穆公获报后,派人去招待秦国驻军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结果见到他们已经捆物装车、磨利兵器、喂好马匹,完成作战的准备。于是郑穆公将计就计派皇武子去送行,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免去一场战争。后来「厉兵秣马」被用来指完成作战准备。亦用来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另外在《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可见「秣马利兵」一词,也作比喻完成作战准备的意思。

典源 :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1>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2>敝邑,为从者之淹3>,居则具一日之积4>,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5>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6>,则束载7>、厉兵8>、秣马9>矣。 〔注解〕 (1)步师:行军。 (2)腆:音ㄊ|ㄢˇ,丰厚。 (3)淹:滞留、停留。 (4)积:蓄存、储藏粮食。 (5)遽:驿车。 (6)郑穆公使视客馆:此句据阮元《校勘记》补。郑穆公,西元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客馆,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束载:捆物装车。为作战之准备。 (8)厉兵:磨利兵器。为作战之准备。 (9)秣马:喂马。为作战之准备。

书证 : 01《新唐书.卷一○八.刘仁轨列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成语接龙

“马”字开头的成语

马首是瞻

马革裹尸

马耳东风

马龙车水

马耳射东风

马迹蛛丝

马首前瞻

马牛风

马革裹尸

马耳春风

马耳秋风

“厉”字结尾的成语

再接再厉

声色俱厉

变本加厉

风行雷厉

辞色俱厉

风飞雷厉

“厉”字开头的成语

厉兵秣马

厉色疾言

厉兵粟马

“马”字结尾的成语

指鹿为马

心猿意马

青梅竹马

非驴非马

悬崖勒马

塞翁失马

害群之马

盲人瞎马

千军万马

金戈铁马

厉兵秣马

临崖勒马

识途老马

砺戈秣马

北叟失马

指鹿道马

妄指鹿马

看花走马

千兵万马

行空天马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厉兵粟马。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厉兵粟马”分成的单字详解:

厉, 兵, 粟, 马。

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基本释义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厉兵秣马拼音:[lì bīng mò mǎ] 。厉兵秣马,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也作“秣马厉兵”“砺戈秣马”。

2、这则成语意思是把兵器磨快,把战马喂饱,形容做好战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以上就是关于厉兵秣马的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厉兵秣马的意思、厉兵粟马成语、成语: 厉兵粟马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16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