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是什么

热电偶是什么,第1张

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温度工作原理是温度变化其两端电位大小不同

热电偶---一种测温度的传感器,与热电阻一样都是温度旦礌测啡爻独诧扫超激传感器,但是他和热电阻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信号的性质,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是负的阻值变化;而热耦,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两种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当然可以检测负温度),热耦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

第三,从材料上分,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问题一:热电偶输出的是什么信号 热电偶输出的是毫伏信号,变送器是把这个毫伏信号放大处理成你需要的4-20mA或者0-10信号。

热电阻输出的是电阻值,变送器是把电阻变成你需要的电信号

问题二:热电偶和热电阻有什么区别?都输出什么信号? 热电偶是2个标准电阻丝做成的,输出信号为电压一般用来测温度热电阻好像只是一种特殊电阻,不太清楚

问题三:热电偶有什么作用?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次仪表,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 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制成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问题四:热电偶的作用是什么 热电偶的作用是测量温度,它和热电阻传感器不同,热电阻传感器是阻值随温度变化,需要外加激励电源才能对温度进行测量,而热电揣是直接输出和所测温度相应的电压信号(热电势)。

问题五: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热电偶工作原理图,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更有帮助!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的闭合电路;当2端的温度不同时,就会有电流产生;再通过测量仪表,就可以轻松的获得介质的温度。

铂铑热电偶blrdo/ & WR系列工业用铂铑热电偶又叫贵金属热电偶,它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通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0-1800℃范围内的流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等温度。

铂铑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如果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参比端存在有温差时,显示仪表将会批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 铂铑热电偶的热电动热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它的大小只与热电偶材料和两端的温度有关、与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 各种铂铑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业盐浴炉等测温!

问题六:热电偶应该用什么线传输信号 比如热电偶分度号K型、输出信号的补偿导线就用KS、线的材质和热电偶材质是一样、其它热电偶按照分度号一样选择补偿导线,4-20mA输出、和热电阻、用铜芯线、就OK!

问题七:pt100热电阻出来的什么信号 PT100不出信号!PT100就是100欧姆铂电阻,有对应不同温度时候的电阻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是线性的

问题八:热电偶进PLC用什么信号好 如果数量不多,还是用配变送器的热电偶,输出4~20mADC到PLC方便,因为热电偶如果直接进PLC,不但要用专用补偿导线,还要选热电偶专用模块。

问题九:热电偶都有哪些类型分别有什么用途最常见的是哪些呢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谓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热电偶中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中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热电偶分度号/正负极热电极材料

S/铂铑 10,纯铂

R/铂铑 13,纯铂

B/铂铑 30, 铂铑 6

K/镍铬,镍硅

T/纯铜,铜镍

J/铁,铜镍

N/镍铬硅,镍硅

E/镍铬,铜镍

从理论上讲,任何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都可以配制成热电偶,但是作为实用的测温元件,对它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为了保证工程技术中的可靠性,以及足够的测量精度,并不是所有材料都能组成热电偶,一般对热电偶的电极材料,基本要求是:

1、在测温范围内,热电性质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或腐蚀;

2、电阻温度系数小,导电率高,比热小;

3、测温中产生热电势要大,并且热电势与温度之间呈线性或接近线性的单值函数关系;

4、材料复制性好,机械强度高,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问题十:各种线制的热电阻输出信号各是什么啊? 你太 强大了,热电阻是不同温度下 元件的阻值不同,线制不同是取信号的方式哗同,阻值信号大小和元件的型号以及被测的温度有关。

热偶是微电势信号(毫伏电压)。

你的检测仪表的基础理论必须要学啊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是一次仪表。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

扩展资料:

热电偶特点:

1、装配简单,更换方便。

2、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

3、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

4、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

5、耐高温可达2400度6、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种仪表。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 热电偶

换成热电动势信号, 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制成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有:

1、测温原理不一样: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热电阻的测温原理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2、结构不一样: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3、补偿导线不一样: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热电阻和热电偶一样的区分类型,但是他却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电偶便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热电阻

百度百科-热电偶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

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

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制成热电偶分度表;

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

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测量温度时要求其冷端(测量端为热端,通过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的端称为冷端)的温度保持不变,其热电势大小才与测量温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若测量时,冷端的(环境)温度变化,将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正常。与测量仪表连接用专用补偿导线。

热电偶冷端补偿计算方法:

从毫伏到温度:测量冷端温度,换算为对应毫伏值,与热电偶的毫伏值相加,换算出温度;

从温度到毫伏:测量出实际温度与冷端温度,分别换算为毫伏值,相减後得出毫伏值,即得温度。

扩展资料:

主要特点

1、装配简单,更换方便;

2、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

3、测量精度高;

4、测量范围大(-200℃~1300℃,特殊情况下-270℃~2800℃);

5、热响应时间快;

6、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

7、耐高温可达2800度;

8、使用寿命长。

结构要求

1、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2、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3、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4、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电偶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工作原理:

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两端温度差的函数;

(2)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只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的温差有关;

(3)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定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有关;若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保持一定,这进热电偶的热电势仅是工作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电偶的基本构造:

工业测温用的热电偶,其基本构造包括热电偶丝材、绝缘管、保护管和接线盒等。

一、常用热电偶丝材及其性能

1、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为S,也称为单铂铑热电偶)

该热电偶的正极成份为含铑10%的铂铑合金,负极为纯铂;它的特点是:

(1)热电性能稳定、抗氧化性强、宜在氧化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300℃,超达1400℃时,即使在空气中、纯铂丝也将会再结晶,使晶粒粗大而断裂;

(2)精度高,它是在所有热电偶中,准确度等级最高的,通常用作标准或测量较高的温度;

(3)使用范围较广,均匀性及互换性好;

(4)主要缺点有:微分热电势较小,因而灵敏度较低;价格较贵,机械强度低,不适宜在还原性气氛或有金属蒸汽的条件下使用。

2、铂铑13-铂热电偶(分度号为R,也称为单铂铑热电偶)

该热电偶的正极为含13%的铂铑合金,负极为纯铂,同S型相比,它的电势率大15%左右,其它性能几乎相同,该种热电偶在日本产业界,作为高温热电偶用得最多,而在中国,则用得较少;

3、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为B,也称为双铂铑热电偶)

该热电偶的正极是含铑30%的铂铑合金,负极为含铑6%的铂铑合金,在室温下,其热电势很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可忽略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为1800℃,因热电势较小,故需配用灵敏度较高的显示仪表。

B型热电偶适宜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以在真空气氛中的短期使用;即使在还原气氛下,其寿命也是R或S型的10~20倍;由于其电极均由铂铑合金制成,故不存在铂铑-铂热电偶负极上所有的缺点、在高温时很少有大结晶化的趋势,且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同时由于它对于杂质的吸收或铑的迁移的影响较少,因此经过长期使用后其热电势变化并不严重、缺点价格昂贵(相对于单铂铑而言)。

4、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号为K)

该热电偶的正极为含铬10%的镍铬合金,负极为含硅3%的镍硅合金(有些国家的产品负极为纯镍)。可测量0~1300℃的介质温度,适宜在氧化性及惰性气体中连续使用,短期使用温度为1200℃,长期使用温度为1000℃,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价格便宜,是目前用量最大的热电偶。

K型热电偶是抗氧化性较强的贱金属热电偶,不适宜在真空、含硫、含碳气氛及氧化还原交替的气氛下裸丝使用;当氧分压较低时,镍铬极中的铬将择优氧化,使热电势发生很大变化,但金属气体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多采用金属制保护管。

5、镍铬硅-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N)

该热电偶的主要特点是:在1300℃以下调温抗氧化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及短期热循环复现性好,耐核辐射及耐低温性能好,另外,在400~1300℃范围内,N型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的线性比K型偶要好;但在低温范围内(-200~400℃)的非线性误差较大,同时,材料较硬难于加工。

6、铜-铜镍热电偶(分度号为T)

T型热电电偶,该热电偶的正极为纯铜,负极为铜镍合金(也称康铜),其主要特点是:在贱金属热电偶中,它的准确度最高、热电极的均匀性好;它的使用温度是-200~350℃,因铜热电极易氧化,并且氧化膜易脱落,故在氧化性气氛中使用时,一般不能超过300℃,在-200~300℃范围内,它们灵敏度比较高,铜-康铜热电偶还有一个特点是价格便宜,是常用几种定型产品中最便宜的一种。

7、铁-康铜热电偶(分度号为J)

J型热电偶,该热电偶的正极为纯铁,负极为康铜(铜镍合金),具特点是价格便宜,适用于真空氧化的还原或惰性气氛中,温度范围从-200~800℃,但常用温度只是500℃以下,因为超过这个温度后,铁热电极的氧化速率加快,如采用粗线径的丝材,尚可在高温中使用且有较长的寿命;该热电偶能耐氢气(H2)及一氧化碳(CO)气体腐蚀,但不能在高温(例如500℃)含硫(S)的气氛中使用。

8、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分度号为E)

E型热电偶是一种较新的产品,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负极是铜镍合金(康铜),其最大特点是在常用的热电偶中,其热电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它的应用范围虽不及K型偶广泛,但在要求灵敏度高、热导率低、可容许大电阻的条件下,常常被选用;使用中的限制条件与K型相同,但对于含有较高湿度气氛的腐蚀不很敏感。

用热电偶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

在工业中常用的热电偶有S、B、E、K、R、J、T7种:

(1)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为S,测温范围0~1300℃,铂铑丝为正极,纯铂丝为负极;铂铑10-铂热电偶适于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质中使用。由于高纯度的铂和铂铑合金容易得到,故S型热电偶的复制精度和测量准确性均较高,因而常用于精密的温度测量和作为标准热电偶使用。其缺点是热电势较小,热电特性是非线性的,价格较贵,在高温时易受还原性气体和金属蒸气的侵蚀而变质,从而引起热电特性的变化,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2)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号为K,测温范围-200~1300℃;镍铬为正极,镍硅为负极。它适用于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使用。当介质温度低于500℃时亦可用于还原介质中测量温度此外,其热电势较大,线性好,测量范围广,造价适中,是工业测温中最常用的一种热电偶。其缺点是长期使用时因镍铝氧化变质使热电特性改变而影响测量温度。

(3)镍铬---考铜热电偶,它由镍铬丝和考铜(铜、镍合金)丝组成,分度为E,测量范围-200~1300℃;镍铬为正极,考铜为负极。它适用于还原性介质或中性介质中测量温度,其特点是热电灵敏度高,价格便于,但测量范围不大,测量温度不高,考铜墙铁壁合金丝易受氧化而变质,由于材料素质坚硬而且不易得到均匀线径。

(4)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为B,测温范围0~1600℃;铂铑30丝(铂70%,铑30%)

以上就是关于热电偶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热电偶是什么、热电偶是什么信号、热电偶是干什么用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12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