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冈仁波齐转山什么时候合适

我想问问冈仁波齐转山什么时候合适,第1张

仁波齐转山什么时候合适_冈仁波齐转山最佳时间

转山最佳月份:8—9月,10月也行,但已经有些冷了。

冬天不能转山,会封山。

如果在转山途中有着强烈高原反应的朋友,也建议中断转山之旅,为自己的身体着想。(每年的转山旅途中都会有因为高原反应而将自己埋葬在这里的人,所以量力而行,无需逞强,觉得到极限的时候适当休息一下或者提前结束转山,这个极限的度只能每个人自己把握)。

每一位转山者,都有一个故事。

有人说:信徒一辈子,总要转一次冈仁波齐。

Jansen是有信仰的人,一辈子总要转那么一次,却没想到这一转就是八年,还将继续转下去,九年、十年。

从2014年开始,每年 Jansen 都会到冈仁波齐呆一到两个月,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一边转山一边拍摄,用镜头记录冈仁波齐的风景和朝圣路上的人们;

同时通过不断实地走访,虚心求教塔钦镇上的学者、冈仁波齐久居的僧人,翻译英文、藏文资料,只为撰写一份实用、正确的 《冈仁波齐转山朝圣指南》 (现已更新第三版)。

踏雪转山的僧 人背影

2008年9月,Jansen第一次来到西藏。在这之前,他在网上浏览过许多帖子、攻略,也做好充足准备前往冈仁波齐转山,却因大雪封山,搁置了原本的计划。

这一耽搁就是四个春秋,直到2012年再次进藏,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冈仁波齐转山。

磕长头转山的藏人

2014年6月初,即“萨嘎达瓦节”前几天,Jansen又一次来到冈仁波齐,也是这一次,他启动了长达七年的摄影计划「朝圣冈仁波齐」项目。

但近两年,他花了大量时间撰写《冈仁波齐转山朝圣指南》,只能将整个摄影项目延长到九至十年,而今年恰好是第八年。

正在翻越卓玛拉垭口的藏人

这八年时间,Jansen在冈仁波齐呆了336天,外转33圈。

“每一次转山,我都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少则四五天,多则十天”,Jansen表示,转山途中他会在别人不愿意停留的地方休息,等待合适的机会拍摄。

日出时分,神山东北偏北面的金光

另外,因为来过多次,他还与转山途中的寺庙很熟悉,尤其是止热寺,所以会在寺庙长住,教僧人汉语,使用手机软件、单反等;而有时候,他也会和他们一起做一些日常工作。

止热寺

2017年10月,Jansen转山到止热寺,恰好是“寺庙运动会”的日子。他看到寺庙里的年轻僧人与工作人员,在止热寺附近的河谷上踢足球。

“止热寺海拔5050米,他们就像普通人在平原上踢足球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实在太夸张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Jansen难掩内心的震撼,表示无法想象 在海拔5050米的地方踢足球,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冈仁波齐踢足球的年轻僧人与工作人员

Jansen从二十年前开始学习摄影,当初他也如大多数人一样什么都拍,渐渐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比如“人与环境”、“宗教信仰”。

转山的藏区信众

赵嘉所拍摄的照片中,有来自各个藏区的朝圣者,在神山附近河谷搭起的“帐篷村”,也有绵延无尽的转山队伍、艰难攀爬卓玛拉山口的妇孺。

风雪中,一众来自拉萨墨竹工卡的转山女尼

Jansen 在这些纪实照片里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与感动。

那时他就想好在下一个马年(2014年),一定要到冈仁波齐拍摄壮观的十二年一度“马年大转山”。

从这以后,Jansen便有了「朝圣冈仁波齐」的摄影项目计划。无论风霜雨雪,岁岁年年,从未间断。

“摄影是我表达 情感 的一种途径” ,Jansen表示,有时候自己拍摄的照片,或许并非大众认为的很好看、或很漂亮的画面,但他想要的是,通过这个画面去传达一种 情感 。

所以他会在不同月份,前往冈仁波齐拍摄想要的画面,有时候有些画面,拍了八年,依旧没有拍出想要的感觉,便还会再去拍。

比如每年七八月份,是冈仁波齐的雨季,经常下雨,云层很厚,他就会专门挑这个时候前往,希望能够拍到有戏剧性的场景。

风雪中若隐若现的冈仁波齐

“这是我目前为自己兴趣花最长时间的事情” ,Jansen表示,完成这个项目后,他会将这些照片整理结集,找合适的机会出版和展览。

日落时分的冈仁波齐倒影

其实启动摄影项目之初,Jansen未曾想过要写这样一份详实的转山指南。

清晨时分的神山之巅

但在拍摄过程中,他收集、整理冈仁波齐资料的时候,发现网上关于冈仁波齐的文章、攻略有许多过时,甚至错误的信息。

比如网上关于“双腿佛塔”的描述是,有罪者无法从双腿佛塔中通过,但经Jansen考证后,实际上并没有这种说法。

双腿佛塔

“若再不纠正,就会湮没冈仁波齐以前的珍贵文化和宗教背景,那转山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Jansen表示,所以从两三年前开始,他便计划将手上掌握的资料,加上多年实地经历,将这些结合起来,撰写一份具有实用性且信息正确的指南。

“实际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Jansen说道,因为汉语有效、准确的资料极少,所以他找到的参考资料,以英文或藏文翻译的权威资料为主。

其中最具权威性的两份资料是《གངས་ར འ ་གནས་བཤད་ཤ ལ་དཀར་མ ་ལ ང》(《冈底斯山志》,藏文)与《གངས་མཚ ་གནས་གས མ་ག ་ལ ་ར ས་ས ལ་ལ ན་ཤ ང་ར 》(《冈底斯山、玛傍湖、白热达圣地之简史》,藏文)。

“撰写指南之前,其实我对藏文一窍不通”,Jansen表示,目前对藏文资料的翻译有两种途径,一是将藏文内容电子化,借助电子词典翻译简单的词汇或句子;

另一种是他有许多藏族朋友,当遇到比较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便会找他们帮忙翻译、阐释具体的涵义。

她脸上涂的是红糖熬制的纯天然防晒霜

还有一个难点是,这两份资料的写作年代比较久远,只有文字没有,甚至连地图都没有,书中提到的一些圣迹名称,对位置的描述很模糊,乃至错误。

而Jansen想要撰写的指南是图文并茂的,所以他会尽最大努力将它们的具体位置标注出来。这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核实,将两份资料提到的名称,一一在现实世界中对应起来。

“这个指南一直在更新,今年九月份是第三个版本,可以看到我补充的内容”,Jansen表示,每次转山都会观察沿途的变化,以拍摄和文字记录的方式,然后写进新版里,告诉转山者最新、最真实的冈仁波齐是什么样子。

#Q1 冈仁波齐神山在您心里意味着什么?

冈仁波齐对于我来说,就是家、一种心灵的归属,每次回去都会有一种游子归家的感觉。

#Q2 您有没有统计这八年在冈仁波齐,大概花销有多少呢?

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不包括摄影器材的更新,大概花了10万块钱左右,主要是交通费用,还有当地吃住的费用。

近两三年,我每年都会去两次,所以花销就更多了。从深圳直飞拉萨,稍微歇一歇,就会从拉萨乘坐大巴到塔钦。

#Q3 《冈仁波齐转山朝圣指南》以后还会持续更新吗?

这几年是会更新的。只要我还会去冈仁波齐,指南就会一直更新、补充修订。

@特别感谢 Jansen(个人微信公众号:JansenWong),对本次采访的支持及提供;

@文中均为 Jansen 个人摄影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使用;

冈仁波齐转山9月份最好。

最适合冈仁波齐的转山的月份是每年的9月到十月中上旬。7,8月份也是西藏的雨季,由于降雨量太大,转山的山路可能会泥泞难行。秋季跟夏季空气中的含氧量差不多,而且秋季多晴天,气温也不算太低。

冈仁波齐 是世界公认的神山,海拔6638米,屹立于 阿里 普兰 的高原上,曾被评为“ 中国 最美的十 大名 山”之一。来到这里,你会发现四周寂寥荒芜,能听见空旷原野上的风声,吹动着彩色的经幡,却吹不化山巅的白雪。

行前必备

1、前往冈仁波齐,建议提前7-10天吃抗缺氧、抗感冒的药物,以缓解高反、头晕等身体不适。

2、冈仁波齐紫外线强烈,需准备长衣长裤、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口罩等;若要转山,还需要准备登山杖、登山靴或专业旅游鞋。

3、这个季节平均气温6-20℃,昼夜温差较大,建议带上羽绒服、防风衣。

每年都有3-5人死亡。

冈仁波齐转山的最佳时间段是每年4月至9月,其他时间阿里地区气候恶劣多变,尤其11月至3月期间,转山风险处于不可控状态。转山是神圣的,但是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科学安排、理性出游也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违背了这些,就属于无知者无畏了。

冈仁波齐转山的最佳时间段是每年4月至9月,其他时间阿里地区气候恶劣多变,尤其11月至3月期间,转山风险处于不可控状态。转山是神圣的,但是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科学安排、理性出游也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违背了这些,就属于无知者无畏了。在藏语中,冈仁波齐意为神明之山,它是冈底斯山的主峰,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等教派誉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很独特,其外形神似金字塔,是大自然的奇迹。它并非当地最高的山峰,峰顶的积雪却常年不化,因此总能反射太阳的光芒而夺人眼目,令人惊叹,它也是人类尚未完成登顶的山峰之一。

我的冈仁波齐转山和别人不太一样,平淡无奇,而且没有完成,可能会让你失望。

2017年5月徒步墨脱,当时下一步的打算是冈仁波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四条大河,四大宗教,世界的中心……理由足够了,最快秋天就可以成行。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变故,一转眼到了第二年的5月。

以前的出发有很多理由,女儿的承诺,个人的热情,朋友的鼓励。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特别是女儿不仅不感兴趣,甚至是反对。

2018年5月11号。

这一次的出发感觉疲惫忧虑,忽冷忽热的天气有点着凉,突然失去热情……

凌晨,青岛到西安,在机场坐了几个小时,半梦半醒,天亮的时候转机拉萨。

旅馆在布达拉宫的西北角方向,从机场巴士站走回旅馆,大概只有2公里,先是手机没电了,然后移动电源没电了,边走边问就迷路了。在迷宫一般的小巷里转来转去,来到一家小店喝水,顺便充电,地图显示旅馆就在100米的对面,但是是死胡同,需要转一个2公里的圆圈回去。小店也做饭的,要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老板娘用高压锅煮面条,否则无法煮熟,自己带来的一包饼干也膨胀如气球一样。这时,头疼和高反都开始来了。吃完面条往回走,走得很慢,突然发觉背包的拉链不知何时被打开了,水果食物和工具撒了一路,路上尘土飞杨,就在尘土中一路捡拾丢失的东西……走到旅馆门口,后面有人叫我的名字,旅行团的两个年轻人骑着一辆摩托车刚好到达……

拉萨娜玛色德餐厅,请去年墨脱徒步的两个向导朋友一起吃饭。回忆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的情景,就是右边的桌子……

坐飞机去拉萨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原反应。上一次坐飞机去拉萨,高反严重,幸运的是第二天到达海拔2000多米的林芝,经过一天时间恢复过来了。这次情况完全不同,第一天拉萨海拔3600米,从第二天开始越来越高,没有一天是低于拉萨的。到达拉萨就高反了,越来越严重,一直没有机会恢复,直到结束行程回到内地。到拉萨时,背着65L的旅行包走路去旅馆和晚上请客吃太多,这些在内地都是正常的,但是在高原可能是一个错误。我在想,如果第一天没有这两个安排,会不会没有高反?

拉萨的第一个晚上,一直无法完全入睡,隔一个小时醒一次,天慢慢亮起来了……

2018年5月12号。

早晨在边防大厦集体办理边防证,我们等在门口的丰田中巴车上,一直到十点多,终于出发了。

加上司机王师傅一共有13个人,安徽小天不二夫妇,甘肃小王,广东小朱和曾军,北京沈骏何雪萍夫妇,新疆一缕阳光,天津夕阳薛晶夫妇,四川成都美女邢茹。

今天路过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

统计下来,我和甘肃小王,还有安徽小天夫妇计划转山,其余的人都是去古格王朝旧址,不去转山。有三个人严重高反,其中计划转山的就有两个。小天的女友断断续续呕吐,沈骏发烧,昏倒在车上,当天下午到达旅馆后倒头就睡,还加了氧气,他是刚到拉萨就喝酒熬夜造成的,我一路上头痛恶心,昏昏沉沉,寸步难行……

住日喀则,海拔3860米。我和小王小朱一个房间,我没有吃饭就睡下了,小王给我买来苹果和西红柿。他们两个身体毫无问题,小朱早晚洗澡都不在乎,拍照片时连续跳起来十几次,这次他没有转山是因为没有想去,否则根本没有困难。

2018年5月13号。

今天路过雅鲁藏布江,一整天昏昏沉沉,住萨嘎,海拔4500米。

旅馆有一个又窄又陡的楼梯,大概15级台阶,旅行包是小王帮我的,我空手上去已经气喘吁吁,中间还休息两次,就是这个楼梯彻底打消了我转山的意志,打算要放弃了。小天夫妇还在吐,过来问我,明天我们到底还去不去转山?我犹犹豫豫说,明天看看情况吧。

已经两天没有好好吃饭睡觉了,半睡半醒之间,从拉萨的3600米,到日喀则3800米,再到萨嘎的4500米,越走越高,越来越难受,想想转山两天的4600米和5200米,然后珠峰的5300米,下山后还有3天才回到拉萨,前途漫长黑暗。感觉这次出来是一个错误,已经没有丝毫的热情,打算珠峰就不上去了,要不要提前脱团?

同样一个风景,第一次进藏,是震撼,第二次是精彩,第三次就没有特别感觉了。西藏的面积120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汽车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人烟罕见。这个民族有漫长复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服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开车在路上,看到的风景村庄和人,这一切显然不是西藏的全部,甚至部分都不是。他们是如何生活繁衍和传承的?作为一个旅行的外人,走马观花,显然没有办法找到答案。如果想深入了解,能力和时间都不具备。所以当我第四次来到这里,明天是冈仁波齐转山的开始,在从拉萨奔赴冈仁波齐的一千公里的路上,被高反头痛恶心困扰,每隔几分钟就问自己是不是放弃?所以这次的决定就是,到了结束的时候了,是放弃的时候了,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任何遗憾。暂时不会再回西藏了,高原徒步也结束了。

2018年5月14号。

中午到达玛旁雍错附近的小镇巴嘎,在一个东北大姐饭店吃饺子,我一个也吃不下。

我决定放弃转山,小天夫妇也决定放弃,只有小王一个人身体没有问题,但是也不得不放弃。

午饭后,大姐用馒头吸引湖里的红嘴鸥过来,然后飞来了一大群红嘴鸥,这时的阳光形成了一个彩色的光环,映照着冷清小镇的街道,带来丝丝的暖意,我的身体渐渐有了一点力气。

大家开始商量转湖的事情,因为要额外收费,没有达成一致,不知有谁提议去冈仁波齐山下看看也好。其实这个下午的计划就是冈仁波齐,即使放弃转山,也是应该去山下看看的。我们都被连日的高反折腾的筋疲力尽,连此行最重要的唯一的目的地都忘记了。

317国道1314公里处,是一个眺望冈仁波齐的的景点,象征一生一世。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小天夫妇突然决定继续转山,小王马上加入。从山口到冈仁波齐峡谷里的经幡广场有7公里,是可以坐车的,我打算送他们进山,然后坐车回来。一方面没有体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算不虚此行,终于到过冈仁波齐了。

在塔钦小镇,我把早晨已经打包的登山杖和头灯送给小天夫妇,小王在后车厢匆忙穿戴好全部设备,我们四人一起出发了,这时突然下起了小雪。

终于来到冈仁波齐山口,一条干燥的宽阔的碎石路,和想像中的完全不同,也没有看到想像中的四条大河,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中心,原来就是这里,就是这个样子。

这时是下午4点钟。

旅游大巴半个小时就到达经幡广场,一路上零零星星的有十几个转山的人。司机告诉我等我十分钟,拍些照片就回去。小王给我拍照的时候,小天夫妇已经出发了,十分钟他们已经走远了。小王把相机还给我,和我握手道别,转身去追赶他们。这时我内心十分犹豫却不由自主脱口而出:我要不要和你们一起走?他愣住了,没有回答。

小王跑去大巴司机告诉他不用再等,这时我们司机王师傅打电话过来,坚决反对,我又犹豫起来,那边大巴已经开始发动,三个人在等我的决定。打电话问家人,她支持我。于是决定向前走一起转山。

这时是下午5点钟。这里是9点天黑,我们需要在4个小时之内到达第一个宿营地止热寺。这时阳光温暖,一天没有吃饭,身体不知还有多少力气?王师傅要我在手机签订了自负责任的协议,并把救援电话发给我,然后终于开始出发了。

这是山脉西部由南向北的大峡谷,道路平坦,沿路是一条冰河,两边是高大的悬崖和山脉。一路的碎石和尘土,有很多藏族的朋友在长跪磕头前行。小天夫妇走的很远但是走错,上到左边山坡的年日寺,等他们转回来,我正好赶上他们。我们一起边聊边走,很快我就慢下来。他们慢慢走的看不见了。

晚上8点左右,终于看到寺庙和帐篷,他们在那里边吃饭边等我。我以为到了,但是这里还不是宿营地,止热寺在前面1小时的路程。

我吃了一些水果后出发,身边有好几队藏族同胞,远远可以看到左边山坡的止热寺。顺着河谷,过一座铁桥,止热寺清晰可见。我已经没有力气了,越走越慢,小王和小天消失不见,原本1个小时在9点天黑前可以到达,但是我们各走各的,最后全部走散并迷路了。

这时9点已过,天突然完全黑了下来,我面前两条岔路。电话联系下来,原来小王走左边去了止热寺,却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小天走右边进了河谷也找不到宿营地。后来才知道,所谓宿营止热寺,并非真的在寺庙里面,而是在寺庙隔河相望的对面帐篷区。我们需要沿河谷下行,然后穿过狭窄的石板桥。这条小路在白天也就是十几分钟,但是在漆黑的夜晚,我们几乎寸步难行。原计划9点天黑前到达,本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9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帐篷区旁边了。但是因为不知道路,在那里浪费了时间,等天完全黑下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小王身体最好,由他负责探路,幸好我们带了头灯。这样走走停停转来转去,几十分钟的路花了2个小时,夜里11点的时候终于找到帐篷。

2018年5月15号。

临睡前,王师傅打来电话,还是坚持让我天亮了尽快下山。

半睡半醒之间,我隔一会就说,到时间了,我们起来商量一下,到底是继续走,还是原路返回?其实,这只是我自己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回去的打算,他们的体力根本不存在问题。只是我自己体力有问题。不过体力最好的小王,在早晨也吐了,小天夫妇也是灰头灰脸的样子。

有一个美丽的藏族女向导,汉语说的很好,很热情,告诉我们第二天大概的路线。帐篷的主人不会说汉语,她就给我们翻译。

天还没亮,她就出发了。我们又等了2个小时,八点的时候出发了。

沿着河岸,过一座铺满厚厚冰雪的石桥,陡峭的山间小路,盘旋往复。一起出发的藏族同胞前前后后络绎不绝,已经转到了冈仁波齐的北坡,在这个角度,因为太近,反而没有了庄严宏伟的气势,对于我来说,主要是走的疲惫不堪,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看山。

期初2个小时,我们还是在一起,我还可以跟上节奏。后来越走越远,慢慢他们都消失不见了。中午12点前后到了台附近,我去帐篷吃水果罐头,是一个桃罐头,它太甜了,吃了一口就恶心难受,放在那里,喝些水就走了。出了帐篷不远,女主人拿着罐头追出来。

路过TIAN ZANG台的山路全是巨大的乱石,到处都是遗弃的旧衣服,这是当地的风俗,可以把旧物遗弃在这里。

爬过TIAN ZANG台以后,是通向垭口的山坡小路,道路开始平缓起来。下午的阳光朦朦胧胧,照在身上赶到丝丝温暖,我感觉太累太困,就坐到山路的旁边,没想到一会就睡着了。感觉上山的人群一个个不停地从自己面前经过,有的人还会短暂停下脚步看看我。不知睡了多久突然醒过来,发现路上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规定的时间过去了,我已经远远落后。看见有两只小鸟在脚下蹦蹦跳跳,扔了两片饼干给它们,看着它们摇头晃脑吃起来。

幸运的是我不在雪山,否则这种入睡,因为寒冷和缺氧,可能会一睡不醒了。不过这里的海拔已经超过5000米,这样的昏睡其实也是不正常的危险的,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回去了?

转山一共52公里,我已经走了近30公里,马上就是最困难的垭口路段,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多,自己的体力恐怕不够过垭口,到时进退两难,而且无法救援。如果现在原路返回,都是下山,只要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止热寺。到了那里,如果有问题就可以叫救援车。

山路上有好几个骑摩托车的藏族年轻人,可能是守护山路的。我和他们商量把我带回止热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都不同意,给钱也不干,最后有一个同意了。上了摩托的后座,要两手紧抓把手,登山杖就没地方搁,干脆不要了,扔给他的同伴。山路崎岖不平,开得很慢,上下颠簸,走了没多久,刚刚过去台,就远远被一个藏族年轻人喊下。这个年轻人非常威严,语气也很严厉,说的藏语我也听不懂。总之是不能再带我走了,而且他显得非常害怕紧张,恐怕我违反了什么规定。我还是把钱给了他,然后自己慢慢向山下走去。

现在我是逆行,路上还遇到几个经过的藏族同胞,和善地打招呼。我把前几天在拉萨被强卖的几个首饰送给一个孩子,他家人很高兴。大概四点的时候,终于回到止热寺前的石板桥,桥上依然是厚厚的冰雪,不过在下午的阳光中有一层开始融化。我坐在离桥不远的山坡,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很快就睡着了。

过了几分钟,努力叫醒自己,打了救援电话,在阳光中半睡半醒,远远看见丰田霸道救援车出现在山坡的小路尽头。

救援一次500元,司机师傅很开心,开到帐篷附近,他让我等一会,去买饮料给我,特别说是:我请客。我说那就矿泉水吧。

他去买水的空隙我可能就睡着了一会,在开车下山的过程中,大多时间是睡着的,只有一个瞬间,像是相机拍照的瞬间,自己眼睛张开又马上闭上,他喊我看山坡上的野山羊,我清楚记得山坡上有一群和土色完全相同的山羊,如果不是特别注意,什么也看不到。

车把我直接送回旅馆,在旅馆前台等了很久,把我带回房间。我的床是自己几十年睡过的最奇怪的一张床,床垫四周是硬邦邦的,但是弹簧垫子几乎没有弹性,身体压上去,立刻陷进去,几乎都爬不出来的感觉。但是已经完全不在意,躺下就睡着了,不到5点的样子。其间王师傅和小朱进进出出好几次,说是救援小天夫妇。我一直昏睡到第二天早晨8点,近16个小时。

小王是我们转山4人中第一个下山的,下午4点就出来了。小天夫妇是晚上12点出来。

2018年5月16号。

连续拉肚子,走路摇摇晃晃,浑身酸痛。

在加油站的厕所里,小天和王师傅说要提前回去,不去珠峰了。我马上说我也是要提前回去。

萨嘎小镇,这次换了一家好一些的旅馆,好的地方是有卫生间和热水,但是楼梯还是一样又高又陡。王师傅联系了路过的到拉萨的大巴。晚上一起聚餐,算是告别。

晚上11点,大巴到了,大伙送我们上车,挥手告别。

王师傅对司机说,我的朋友,多多关照。如果不是王师傅的关系,我们真的不敢贸然麻烦他们。他们长的很凶,一共三个人,换着开车。而且还真的关照很多。

车厢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地上呕吐的秽物,乘客们风尘仆仆东倒西歪,每个人都占着2个座位。我们几乎找不到座位,特别是小天夫妇不得不分开坐。找了司机,司机果然关照,硬是赶走了一个人,空出两个前面的座位。

和我坐一起的是一个在阿里打工的河南人,回老家。头发凌乱,指甲又黑又粗,挤压的变型。但是说话很客气。

大巴从萨嘎到拉萨,整整12个小时,深夜在高原穿行。每隔一个多小时,就不得不下来一次检查边防证,人睡得昏昏沉沉。

2018年5月17号。

凌晨的时候,路过一个检查站,厕所就在路边,从门口到里面到处都是大便和小便。超市有一个餐厅,因为是早饭时间,所以有很多乘客吃饭。做饭的是一个眉目清秀健康的小姑娘,大概20多岁的样子,穿着打扮朴素大方,在一群风尘仆仆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中午到达拉萨。

我去坐机场大巴,上了一辆出租车,那个河南人冲上来。司机建议我们拼车直接去机场,我有些犹豫。他为了我能同意,主动提出负担200元的150,我出50就可以。等到了机场,我要和他平摊,他坚决不同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转机加延误,第二天早晨3点回到家。早晨去送孩子上学,回来继续睡觉,一直到下午三点,终于感觉身体恢复正常。

下午去接孩子,坐在校园的操场边,院墙开满鲜艳的月季,红色**白色随风摇曳,弥漫淡淡的清香。四周是高大的悬铃木,透过茂密的树叶,看到蓝天白云的天空,飞机一架架划过天空。这里是如此的风和日丽温暖舒适,和高原的荒凉艰苦形成鲜明对比。

本来是想带动孩子走向自然,如今孩子不仅不支持,甚至反对。自己也慢慢失去了热情,特别是高原高反,看来这种高原的徒步登山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本来是有许愿的打算,后来了解到许愿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还要还愿,而且我不是四大宗教的任何一个,这件事情就放下了,单纯作为徒步旅行去到那里。

这次徒步也有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

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条件艰苦,吃饭也不好,起早贪黑,自己感觉很疲惫。这次在高原连续一周的高反和跋涉,身体极度疲劳,吃不好睡不好,恶心头痛。回来后,吃得好睡得香,平日的疲惫和转山相比根本不算什么。这可能是这次冈仁波齐转山最大的收获了。

说说装备,行头。

登山鞋或徒步鞋:高帮防水,不要穿新鞋转山。

背包:30L、登山杖:2根、护膝、雪套、简易冰爪、冲锋衣裤、羽绒服、速干内衣、厚袜子。

记得办边防证、吃预防高反药、购买转山保险。

楼主备得的有,如下。下面以数字为代表,一个数字,代表一样东西。

衣服: 1、极地防寒鸭绒服

2、羽绒棉冲锋衣

3、抓绒上衣一件

4、带绒防风裤,有防水功能。

5、冲锋裤(这个犯错了,应该要抓绒的。我极度怕冷,后来在山上因为保暖不够而发烧,事实证明,穿的多没事,穿得少就够呛了。而且一旦受风,立马高反。),

6、速干内衣两套

7、速干袜两双(贴身的一定要速干的,专业的还是好。山上总是出汗,一阵风过去,立马冷,速干的好一些。千万不要穿纯棉,不然你上山,一会太阳,一会风,有你酸爽的)

8、防风头巾

9、防风珊瑚帽

10、速干遮沿帽(紫外线很强,雪地更是会反射的)

11、高帮防水户外鞋(外带两个卫生巾,你没看错,确实是卫生巾。老驴,不管男女,鞋里垫的都是卫生巾,吸汗,好换)

12、雪套( 很重要,普通鞋子会湿的,在山上两天,没水没电,徒步几十公里,袜子和鞋湿的话很难受)

13、还有防风手套,山上一旦起风,7、8级很正常,跟我一起转山的露露,为了拍照,就去了几次手套,手背就晒伤了;

14、防晒霜、唇膏、合适的口罩,我的是防风的你若是男生,防晒霜,唇膏都不好意思用的,那恭喜你了,可以满脸换皮了。比我早一天下山的两个帅哥,啥都没用,都是脸上脱皮到惨不忍睹。这可不是面子的事,而是皮疼的事。

15、护膝,一定要带上,下山的时候,真的管用,保护膝盖。

16、睡袋(你若是体力好,住山上的时候,有洁癖者,可以带个抓绒的睡袋,轻盈)

17、单人小太阳伞,防雨防晒。不过基本上没用过。(5月到9月是雨季,去的朋友需要带雨具,转山的话,最好是雨衣;3、4月基本上无雨,就算有,哪怕是冰雹,也是下一小会,自己就停了。穿防水的冲锋衣就足够了;而且上山,风那么大,你撑个伞,不怕给你吹悬崖下面了)

18、一次性雨衣。轻也不占分量。这个有必要背上山。

19、头灯,强光手电,必用(在山上住宿的时候,没水没电,而且你早上从旅馆出发的时候,也是没电,都靠自己的灯。)。会走夜路的。山上有野狗。

20、登山杖,必备。(几乎一半时间都在走雪路,虚虚实实的,需要登山杖探路,和支撑;塔尔钦的客栈附近有卖这个的,但质量不是很好)

21、专业登山包。再带个小腰包,放手机或是葡萄糖,巧克力之类的小东西。随手拿方便。

22、保温杯。如果赶到旺季去转山,供给点都有人在卖东西,还有热水,那就无所谓了。

23、墨镜,就不用强调了吧。两天的雪地,不戴墨镜,会雪盲。

24,电子设备,要强调一下。充电宝多带吧(飞机上不能超过两万毫安,火车随意),所有电,都要靠你自己给。

**《冈仁波齐》讲述的是一个去朝圣的故事,**由一群藏民最普通的一天开始,以“朝圣”二字为主线,如同油画一般地展现了这一群对生命怀有敬意的藏民,为了共同的信仰,不远万里,去到被誉为“神山之王”的冈仁波齐朝圣的心路历程。我们看到朝圣的方式是转山,那么转山是什么呢转山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冈仁波齐转山是什么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转山是指对着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的仪式,是朝拜神山最虔诚的方式。藏人相信,遭遇苦难的人借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脱身心的净化。转山者,必须舍却已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据说,依照藏传佛教的解释,转神山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以在五百轮回中免受下地狱之苦,转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藏传佛教和印度教转山是按顺时针。

以上就是关于我想问问冈仁波齐转山什么时候合适全部的内容,包括:我想问问冈仁波齐转山什么时候合适、冈仁波齐转山者|坚持8年,在冈仁波齐呆336天,为完成这件事、冈仁波齐转山几月份最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04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