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臭的食物 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有哪些

世界上最臭的食物 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有哪些,第1张

1、瑞典鲱鱼罐头:鲱鱼罐头为瑞典的传统美食,它是将处理过的鲱鱼装入罐头中,任其自然发酵而成的。这种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无所不在、难以消散的恶臭。据说需要在水里打开盖子,就连瑞典政府也规定不许在住宅区内开启鲱鱼罐头,可见其恶臭的可怕程度。国际航班也不允许携带这种罐头,因为气压的变化可能发生罐头破裂,后果很严重。其臭味相当于纳豆的300倍。

2、西班牙Tex-mex:TEXMEX是一种作料,中文发音应为:忒科斯美科斯。这种作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臭”,但是其臭味既不同于奶酪的臭,也不同于中国皮蛋的臭,它的臭味特征就是“狐臭”(腋臭)。这个作料的配方里有二十多种天然植物,发出“臭味”的是一种叫Comino的小种子,这种小种子在西班牙和中南美洲国家都盛产,尤其是墨西哥。盛产这种种子的国家的民众对于这个味道不仅习以为常,还“爱不释口”。

3、法国蓝纹奶酪:爱吃奶酪的人,可谓是逐臭一族,但即使是再喜欢奶酪的人,也会对蓝纹奶酪有些许的恐惧感。蓝纹奶酪兼具天使般的容颜魔鬼般的口味,那带着蓝色大理石霉菌纹路的外貌十分诱人,但辛辣的气味和浓烈的口感可以逼退很多人!

4、德国林堡干酪:听到林堡干酪的名字,你可能会听成挺香的吧。事实上,这种奶酪的味道类似体臭,用细菌发酵的奶酪。据说这种奶酪的臭味经常会让人感到恶心。

5、韩国瑶鱼:因为鳐鱼没有肾和膀胱,尿酸能泄露到它的外皮中,而经过50天的自身发酵,尿酸就变成了氨气。韩国人就是把一大堆新鲜的鳐鱼放进一个冷库,然后等。有时等一个月,等鱼产生一股明显的“芳香”。当这股味道达到顶峰时,就可以把它拿出来了,切片,生吃。必须提醒大家的是,食用这种鳐鱼片时千万不能深呼吸,因为这道美食闻起来跟公共厕所一个味。

6、加拿大基维亚克:kiviak是加拿大发酵食物。先准备一个海豹尸体挖去内脏,然后在死去的海豹肚里放了放了70、80只的海鸟,再埋起来发酵,接着听起来不可思议,要从鸟的肛门,吸食体内的物质。这原来是居住在北极圈内的居民,通过吃生肉来补充蔬菜摄入不足的情况,现在是把这个kiviak作为调味料涂在烤肉上食用,以此来达到补充维他命的目的。

7、泰国榴莲:榴莲是热带著名水果之一,原产马来西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种植较多,在泰国最负有盛名,被誉为“水果之王”。它的气味浓烈、飘香(臭)万里,有股猫屎的味道。榴莲虽臭,但是从未吃过榴莲的人只要首次大胆尝试第一口后,甜美沁心的食味却会让人越吃越想吃。许多人在尝到过榴莲的美味后,都会回味无穷,甚至上瘾。

8、冰岛干鲨:冰岛特有的食材,臭鲨鱼,鲨鱼肉必须要是格陵兰岛水域的鲨鱼,一般只选择鲨鱼腹部红色的一部分以及鲨鱼身上白而软的另一部分作为用料,把鲨鱼切成一定大少后将其风干4个月,过程中鲨鱼肉得到充分的发酵,生成一股浓郁的氨臭。

9、中国老北京豆汁:豆汁是来中国北京的传统美食,深受北京人的喜爱。不过制作方法确实不敢恭维,使用绿豆的残渣进行发酵制作而成。味道像是馊掉的泔水,又酸又臭,简直无法形容。

10、中国臭豆腐:臭豆腐“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在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

有很多外地人无法接受的食物,都被称作“黑暗料理”。比如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猪大肠和狗肉就是黑暗料理,在中国人看来,泰国的油炸蟑螂就是黑暗料理。可是,你能想到号称“全球黑暗料理”之王的食物是什么吗?这种食物,除了当地人,真的是让其他人都完全无法接受啊!

这种食物出现在加拿大的北极圈内,名字叫基维亚克(Kiviak),是爱斯基摩人的食物。我们都知道爱斯基摩人是吃生肉的民族,因为北极地区植物太少,所以人们需要生肉中的维生素来补充营养(如果把肉弄熟了,维生素就会分解很多)。我们的基维亚克也是一种生肉。首先你要抓到一只大海豹(比人的个头还要大),不过我们可不是要吃海豹肉。然后再抓一种名叫Appaliarsuk的“海燕”——虽然被俗称为“海燕”,可是它却和隶属于鹱形目的海燕科亲缘关系并不近,而是鸥形目海雀科的一员。

由于它和著名的海雀家族成员——冰岛国鸟等典型成员长相差别很多,反而与海燕模样相近,所以会被认为是海燕。可是真正的海燕都有两条管状的鼻腔,这可以说是它们家族的重要标志。Appaliarsuk的学名为侏儒海燕,是目前北极最接近企鹅的鸟类,不仅可以飞行,还能用双翅在海底游泳,最深可下潜50米。

当制做基维亚克时,我们需要大概一百只侏儒海燕。因纽特人把刚刚杀死的鸟儿直接放入海豹的胃里,再缝合。缝合口还要涂上晒干的海豹油脂,以防止生虫。

这个像手术一样的过程做完之后,并不能直接端上餐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把海豹埋在永久冻土层当中,让海豹的胃酸慢慢把海燕发酵。在阿拉斯加地区,通常这个过程要经过两三年。暖和的地方时间会短一些。

两三年之后,如果你还能找到当初埋海豹的地方的话,就可以把它挖出来了。由于羽毛不会被发酵,所以我们还能看出海燕的形状。至于怎么吃嘛,食客可以掰掉海燕的尾巴,直接吸吮已经变成肉糊糊的内脏,或者将这些内脏如挤牙膏一般挤到烤肉上,据说口味非常刺激,好像“所有发酵物(醋?酱?酒?估计更接近臭豆腐)混合在一起的浓厚味道”。据说吃这些食物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一句话,这种食物,谁爱吃谁吃,反正我是不会吃的!

为什么当地人会喜欢这种黑暗料理呢?只能推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自然选择,他们的身体经过一代代淘汰,活下来的成员已经适应了这种重口味的食物,所以我们这吃着新鲜食物长大的身体,恐怕就真的受不了这基维亚克了。

(作者:朱广思)

每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是不一样的,相交于我们而言,外国对于饮食的要求要“挑剔”得多,像是对于我们而言是美味的鸡爪、猪蹄,对于他们而言就是难以下咽的“垃圾”,不仅如此,他们还评选了10道恶心的美食,其中我们国家占了两样,一起来看看。

1、马祖干酪

虽然说味道还不错,但是制作过程相当的重口味,首先必须要将马祖奶酪放在阳光底下进行照射发酵进而发生腐败,直到奶酪里生出白白胖胖蛆为止,有的时候,奶酪里的蛆虫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还会跳跃,高度可以达到10厘米,场面十分瘆人,非常人所能接受。

2、鲱鱼罐头

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在很多综艺里都有出现过,详情可以搜索《极限挑战》鲱鱼罐头那一期,不仅仅是难闻,吃起来的口感味道也是相当的恶心,网上还有很多的鲱鱼罐头挑战,无一例外都是惨败收场。

3、鳐鱼片

韩国的美食,它是用新鲜的鳐鱼进行自然发酵形成的,发酵好的鳐鱼有强烈的氨气味(厕所味),是韩国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在当地的宴会上时常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4、皮蛋

在外国人的眼里皮蛋的味道就是臭鸡蛋的味道,所以很多外国人都没办法接受皮蛋,但对于我们而言是美食,像是皮蛋瘦肉粥、凉拌皮蛋等都很受欢迎。

5、活珠子

这是我国南京的特产小吃,是用发育未完成的鸡蛋做成的,营养丰富,味道也很好,深受大家的欢迎,但是这里的活珠子并不是毛蛋,两种东西相差还是很大的,后者的细菌数量要远远超过前者,味道上也差很多。

6、肉馅羊肚

这是苏格兰的一道名菜,是将羊的内脏绑在羊胃里制作而成,十分的令人倒胃口,还曾被禁止了40年,后来才获得合法制作这道菜的权利。

7、基维亚克

这道菜的制作手法相当惨绝人寰,首先要将海豹的尸体里边的内脏全部掏空,只留下脂肪,然后再将上百只未拔毛的海鸟塞进海豹的尸体里并埋起来,发酵3-18个月就可以吃了,相当的重口味。

8、驼鹿鼻子

这是加拿大的一道美食,是将驼鹿的鼻子放到鸡汤里面煮,冷却成凝胶后食用,就是外观不太好看,有点像鼻屎。

9、蝙蝠汤

是将蝙蝠处理好后加到煮沸的牛奶中进行炖煮,煮熟后切成很小的碎片,并加入各种调料,混合面糊着吃。

10、鱼血汤

这是越南的一道下酒菜,是用新鲜的鱼血混合各种调料制成的,令人难以下口。

与其他国家的美食相比,我们国家的美食还是很可爱的,至少没那么令人无法接受,以上你最接受不了哪款美食呢

在北极圈内外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主要是在西伯利亚、格陵兰岛以及阿拉斯加的北极附近,他们自称为因纽特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们自己不太喜欢的名字“爱斯基摩人”,翻译过来就是爱吃生肉的人。

当然也的确如此,因纽特人主要就是肉食,并且喜爱食生肉,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把刚捕猎到的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到刚开始腐败的程度,这个时候的食物是因纽特人的最爱。

因纽特人为何爱食生肉?

其实道理并不难理解,主要都是环境使然,人类的发展掩护过程是经历过从食生肉到食加工后熟肉的过程。远古时期人类刚从树上下来,为了适应环境开始直立行走,这样在非洲草原上时也会更加开阔。

直立行走也解放了双手,让双手可以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操作,发明工具和使用工具。最开始我们捕猎之后仍然会进食生肉,只不过消化系统压力较大,因为生肉是非常难以消化的,待人类发现火之后,通过对生肉的加工,他们发现原来进食熟肉不仅味道好,并且非常容易消化。

1、低温严寒环境使然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经过两次大的扩散,最终人类才分布在地球上大部分区域,而生活在北极的这群黄种人算是最晚迁徙的一批。他们从亚洲出发跨过白领海峡长途跋涉向美洲腹地进发,但是遭到美洲印第安人的阻挠,最终不得不转变路线且战且退,他们被逼到了北极圈内。

地球两极冰天雪地是低温极寒的代表,要想在北极长年累月的生活下去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纽特人在这里生活首先需要保证自己的能量供应,只有充足的能量才能抵抗严寒的环境,因此高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就是因纽特人的首选。

主要包含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象以及各类鲸鱼等,独角鲸是他们的最爱,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主要驯鹿以及麝牛等为主,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不会加工,只会生吃。这也是爱斯基摩人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爱吃生肉的人。

2、身体必须物质的摄取

生活在北极要想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那比登天还要难,但人类如果一直不吃素菜水果,身体内必需的一些维生素以及其它微量元素可能就会缺少。为了获取这类物质,吃生肉是一种选择,尤其是动物的肝脏富含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如果经过高温加工很多维生素就会被破坏,因此食生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3、冰天雪地下加工食物并不是那么容易

要知道因纽特人第一次踏足北极,他们也一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是为了生存只能放下其它一些执念,例如吃美味的熟肉。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各种所需要材料会非常的匮乏,尤其是外出捕猎,动辄几个星期数月,外出也很难加工美食,最好的办法就是吃生肉了。

并且在他们的食谱中海洋生物也较多,即使生活在舒适地区的人类也经常去吃一些刺身,尤其是干净海水中为最佳。要论海水的纯净程度,北极可以排在首位,毕竟是受人类污染最小的地方。

环境压力下不得已食生肉,因纽特人只能被迫适应

其实一切都是不适合生存的环境使然,如果有好的生存环境我相信因纽特人也不愿去食生肉,首先味道上不好,其次非常难以消化。并且如果受污染的生肉直接吃进肚子,还会引发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经过高温的烹饪,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相对更加安全。

高温烹饪可以直接破坏肉类中的蛋白质,让它们分解,这样人体就更加容易去吸收和消化。但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因纽特人食生肉有非常久的历史,很多无法适应这样生活的个体可能已经惨遭自然环境淘汰,而剩下的这些成员身体上至少已经可以适应了生肉。

特殊的生存环境也演化出独特的饮食习惯,例如他们非常著名的食物“基维亚克”,也就是腌海燕,把捕捉的侏儒海燕直接塞入生海豹体内,之后封闭严实抹上海豹油,最后埋入地下经过2-3年的时间就会形成美食。“基维亚克”是因纽特人最喜爱的美食,如果你去做客他们会用这个美食来招待你。

其实可以看到,因纽特人也在用其它办法来加工没事,只不过都是天然的方式,主要都是经过发酵腐化,但归根结底仍然都是生肉。

说到最后,因纽特人被迫吃生肉,时间久了也就逐渐地适应了!

在过去的几百年,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前所未有的激进,而海洋是无数勇敢者最喜欢挑战的地方,但是有一种疾病却是航海时代的噩梦——那就是坏血病!

无数水手和探险家的梦想被坏血病夺走,把坏血病称作“海上凶神”一点不为过。

直到18世纪,一位名叫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的外科医生才发现可以利用水果和新鲜蔬菜来治疗和预防坏血病。

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人类是地球上比较特殊的存在,我们无法自行合成许多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C。

这些人体无法合成的物质,我们只能通过食物获取,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而在海上航行无法携带充足的蔬菜,这是船员容易患有坏血病的原因。

图注:航海时代的坏血病

然而,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似乎没有这样的烦恼,寒冷的极地无法发展农业,并且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缺乏可觅食的植物,他们的主要食物都是极地动物的肉类,包括鲸鱼,海豹,北极熊、驯鹿和海鸟等等,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健康的狩猎。

在我们讨论爱斯基摩人的饮食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先简单了解下他们,其实我们经常说的爱斯基摩人(Eskimo)是一个贬义词语(不过现在许多国家还在沿用这样的叫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翻译为“吃生肉的人”,不过现在有些人认为它应该翻译为“穿雪鞋的人”。

不管怎么翻译,这些环北极圈的特殊族群不喜欢这个称呼,他们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因纽特人(Inuit),可以翻译为“真正的人”。

图注:爱斯基摩人的皮革装甲

爱斯基摩人的起源

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下,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注定和我们完全不同。

就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爱斯基摩人是吃生肉的群体,北极没有太多可用生火的干柴,在这里生活吃生肉是必须的。

但是,就像他们称呼自己的那样(真正的人),从基因层面出发,他们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更不是什么“变异人类”。

在新石器时代(5,000至12,600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祖先就已经来到这片极寒的地方,而他们的文化最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几千年来,他们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直到19世纪中期,他们独特的日常生活、饮食和健康才有了一些简单记录。

当然早期的记录都是一些“神话”为主,比如爱斯基摩人身体十分健康,擅长运动,没有心脏病等等。

今天,北极圈内差不多还生活着183,000爱斯基摩人,他们按区域分成不同的族群。但就生活习惯上而言,20世纪以来,已经完全趋近于西方。

图注:爱斯基摩人拥有显著的亚洲血统

从上面这个中可以发现,他们和我们中国人长得特别像。

确实如此,爱斯基摩人中两个主要群体——西伯利亚的尤皮克人和说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北美人有着显著的亚洲血统,他们43%的DNA与一个或一组起源不明的亚洲远古民族有共同之处。

但是,我们也不能乱攀亲戚,是不是咱们中国古代的某个民族北上变成爱斯基摩人还有待考证。有些人认为他们是殷商的后代,这点是可以排除的,因为时间上就对不上,爱斯基摩人的起源比殷商要早太多了。

相较于爱斯基摩人的起源,科学家们更关心的是他们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这可是地球最极端的地方,忍受0下几十度的低温,基本不用吃蔬菜,他们是如何保持健康的?

爱斯基摩人如何获得维生素,得亏了生吃

传统的爱斯基摩人每年至少10个月都猎捕动物,他们的狩猎名单上几乎囊括了北极圈内的所有动物,动物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只有到了夏季,他们才能够收集到一些植物性食物,例如浆果,草,块茎,根,茎和海藻。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现在的爱斯基摩人饮食习惯已经和西方人差不多了,写这篇文章前,我浏览了一些论坛,很多爱斯基摩人现身说法,他们已经很少狩猎,因为年轻人已经失去狩猎技巧,但他们还是很喜欢吃生肉的,只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不加任何调味剂,水果蔬菜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奢侈品”,因为太贵了。

即便现代的爱斯基摩人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饮食习惯,但如果我们要讨论他们饮食上的特殊性,那还是传统爱斯基摩人具有代表性,接下去我说的也都是传统的爱斯基摩人。

虽然,人类是杂食动物,但我们动物性食物并不多,基本都是植物性的食物,而爱斯基摩人恰恰相反。

高度肉食的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满足身体运作的能量需求,不过肝脏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的过程将蛋白质分解,并提供能量。

20世纪70年代对因爱斯基摩人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肝脏异常巨大,这可能是他们为了“吃肉”身体最显著的变化了。

另外,他们的尿液量也很多,这正是他们身体用来清除糖异生废物的结果。

虽然很少吃植物性食物,但他们的碳水摄入比我们想象要多许多,这就要归功于他们的吃法上了。

图注:发酵海豹

比如,他们有一道美食——基维亚克(Kiviak),我更喜欢称它为“发酵海豹”,据说这道美食是只有招待贵宾时候才被端出来的硬菜。

将几百只海鸟(羽毛都没有拔的那种)放进整只海豹皮里密封,为了防止寄生虫进入,他们会在海豹皮封口涂上厚厚的油脂,然后任凭海鸟腐烂发酵,这一做法可以使一些蛋白质发酵成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通常来自植物,但我们前面也说了,爱斯基摩人并不会得坏血病,这就得亏了他们是生吃了。

维生素A和D存在于冷水鱼类和哺乳动物的油脂和肝脏中,而维生素C可以通过驯鹿肝、海带、木耳草和海豹脑等来源获得。

动物体内的维生素C会被烹饪破坏,但这些食物他们都是生吃的,所以它们所含的维生素C会被保存下来。

爱斯基摩人真的健康吗?

很多人认为,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爱斯基摩人身体素质非常好,其实就从营养摄取方面来看,他们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

吃生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寄生虫的感染,大约12%的老年爱斯基摩人被一种叫旋毛虫病的寄生虫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寄生虫感染不会引起症状,但会导致疾病和死亡。

虽然能够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毕竟有限,加上北极有一半的时间会进入极夜的情况,所以维生素D是十分匮乏的,这导致他们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通过考古还发现,古代爱斯基摩人也有这种情况。

因为饮食的失衡,爱斯基摩人的健康问题远不止这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强大,可以说他们突破了人类生存的极限。

最后

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依然生活在北极,但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有固定的住处,还有暖气,开着舒适的suv到处跑。

然而,他们的祖先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勉强生存下来,这足够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人类的潜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爱斯基摩人是人类族群中最奇异的一个分支,他们长年生活在气温零下20-30度的北极圈里,每年一半的时间处于极昼,另一半时间则处于极夜。

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里,几乎没有日夜交替的说法,要不就是太阳一直照射的永昼,要不就是漫长而寒冷的永夜。

爱斯基摩人的食谱里,也从来没有蔬菜水果一说,食物基本上是肉食,吃法也是直接生吃,尽管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北极圈里的绝大多数爱斯基摩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穿着爱斯基摩传统服装的妇女

爱斯基摩人不可思议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让全球很多科学家一度怀疑,他们到底还算不算常规意义上的“人”

由于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习性与常人区别巨大,以致于上世纪初一些学者认为爱斯基摩人为了适合北极的特殊环境,在漫长的时光中产生了基因变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爱斯基摩人的基因研究课题都是分子人类学专家们的最爱。

爱斯基摩人对科学家们研究他们算不算狭义上的“人”嗤之以鼻,他们称呼自己为“因纽特人”,这个称呼的意思为“真正的人”事实上根据现代DNA检测结果,爱斯基摩人的基因很正常,所谓基因变异一说不过是以往一些学者的臆测罢了。

爱斯基摩姑娘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爱斯基摩人和其他人类族群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科学家们的兴趣并没有因此减小,反而更浓厚了。他们更想知道爱斯基摩人一辈子只吃肉食却没有患上坏血病的原因。

基因上找不到答案,学者们便将目光投向了爱斯基摩人的起源,试图通过这条线索来解释一切。

第一,爱斯基摩人起源之谜

无论是谁,只要是到过北极见过爱斯基摩人的,都会惊讶于一点——他们的外貌和中国人长的太像了。

爱斯基摩人全家福,注意和国人长相比较一下

日韩地区也属于黄种人范围,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日本人和韩国人与中国大陆人群的相貌是存在一定细微差别的。

譬如韩国人脸盘较大、日本人身材相对矮小等等,但爱斯基摩人的外貌和中国人却基本上没有差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爱斯基摩人是远古时期中国大陆北上的一个分支么?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亨利科林斯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在阿拉斯加北极荒原上进行发掘,此次出土器物上的纹饰表明,爱斯基摩人与我国商代青铜器上的纹饰较为相似,一些海象牙上的兽面纹与商代的饕餮纹也存在雷同之处,这些证据仿佛说明爱斯基摩人起源于中国商朝。

但这个说法有个很大问题——年代不对。

爱斯基摩出土器物

商朝存在时期为3600—3000年前,而考古证据显示爱斯基摩人在北极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万年前,二者之间相差了一万年之久。因此科林斯教授的“爱斯基摩人殷商起源说”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2018年,美国学者又有了新的考古发现,他们发现爱斯基摩人一些远古器物上有着较为典型的良渚文化特征,比如都以同心圆代表眼睛,风格极为一致。于是美国专家们又推翻了爱斯基摩人起源于商代的说法,改口说爱斯基摩人来自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

接着分子人类学专家也对爱斯基摩人进行了DNA检测,结果更令人惊奇,检测结果显示爱斯基摩人的基因与我国藏人高度相似。

这下专家们彻底凌乱了,各种追溯爱斯基摩人起源的研究结果之间相互矛盾,让爱斯基摩人的真正起源成为一个目前仍无法解决的谜题,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爱斯基摩人的起源应该和中国大陆有关,这个结论海内外学者还是基本认可的。

良渚文化玉琮,红圈为良渚文化标志性的同心圆眼睛纹饰

科学家们本想通过追查爱斯基摩人起源来解释他们身上那些异于常人的特点,但这条路看起来暂时还走不通,于是生物学家和营养学家闪亮登场,准备从爱斯基摩人的食谱中去寻找答案。

第二、爱斯基摩人稀有而昂贵的食谱

爱斯基摩人的日常食物非常特殊,在人类主体文明接触他们之前,绝大多数爱斯基摩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蔬菜水果大米长什么模样,他们平常吃的食物,更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东西,极其昂贵而稀有。

爱斯基摩人的日常食谱如下:

鱼类、驯鹿、海豹、海象、鲸鱼,以及下面这位!

趴着的北极熊

这里面除了鱼类外,其他动物无一不是珍稀品种,换我们别说吃,想看一眼都得到动物园去,而且还要花钱买票,而这些动物,却是爱斯基摩每顿都吃的主粮。

当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将这些珍稀动物让爱斯基摩人放开肚皮猛吃,尤其是北极熊、海豹、海象这类稀有野生动物,那更是保护的重点。

因此美国、加拿大这些有爱斯基摩族生活的国家,通常是一边定期供应相对普通的肉食,同时每年给爱斯基摩部族一定的“捕猎名额”以满足他们的传统需求,比如加拿大政府就忍痛给了境内爱斯基摩部族每年捕杀30头北极熊的“名额”

爱斯基摩勇士捕猎北极熊

爱斯基摩人如此奇异的食谱,自然让科学家们大感兴趣,难道这些动物身上藏有目前我们尚不知晓的某种秘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者们在仔细研究这些“食物”后,果然找到了爱斯基摩人没有坏血病的真相。

原因就在于爱斯基摩人“吃生肉”的传统习惯。

爱斯基摩人食谱中的驯鹿肝脏、海豹脑以及鲸鱼皮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爱斯基摩人在生吃这些食物时,同时也摄入了足够的维C,因此他们尽管顿顿大鱼大肉,却依然没有患坏血病之虞。

爱斯基摩人有一道堪称绝对原生态的“美食”——马克塔克(作者君音译,这东西没中文译名),此物是直接将鲸皮连带皮下3-4厘米脂肪切下来制成,卖相极佳,特别诱人,看起来就像是某种好吃的甜点,但吃到嘴里,那滋味包您终身难忘。

滋味奇妙的马克塔克

据某位作者君相识的有幸品尝过的仁兄介绍,此物是直接蘸着盐生吃,那位仁兄本以为味道应和刺身差不多,吃到嘴里才知道不是那回事。

据他描述就像是吃了块用来熬油的带皮肥猪肉,还是生鸡蛋味的,至于这究竟是种什么酸爽味道,咱也没吃过,大家脑补一下吧。

据测定马克塔克鲸鱼皮中每100克中含有30-50毫克维C,事实上人只要每天摄入10毫克的维生素就能预防坏血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顶级“美食”,其中也富含维生素,爱斯基摩人一生犹爱,只有来了极尊贵的客人,爱斯基摩人才舍得拿出来分享。

只是这款“美食”实在有点颠覆三观,作者君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出来,后来看了下,这东西居然在国内有直接音译和相关简介,只是介绍的内容相对简略,那此处就讲讲。

此物学名叫做“基维亚克”,俗名腌海雀,原料是100-200只北极海雀,外加野生海豹1只,只需看这原料的排面,就知道此款“料理”制成后有多么不凡。

海雀

具体做法是将海雀连毛带皮塞进海豹的胃里,据说看海豹大小,最多可以塞进去一百多只,然后用海豹油封口,这样可以防止苍蝇来打扰。

接着将海豹埋进北极的永久冻土层里发酵1-2年(注意这个时间),只在家中有尊贵客人来访或举行婚宴时才会取出,可见此物有多么珍贵。

前文讲的那位品尝过马克塔克的仁兄也幸运地分到了一只基维亚克(腌海雀),由于前面的马克塔克已经给他留下了终身阴影,而他手中的基维亚克也一直散发着某种令人想屏住呼吸的味道,所以他多了个心眼,决定先看看同伴吃下去是个啥情况,再考虑自己要不要享用这道“尊贵至极的美食”

爱斯基摩人的传统雪屋

他的同伴按照爱斯基摩主人的指导,将腌海雀的尾巴处剪开,学着主人家将嘴凑上去猛地一吸

据这位勇士后来描述,他当时感觉到一股神秘且诡异的汁水流到嘴里,味道极其酸爽且难以描述,无论口感还是滋味他此生都不想再回忆。

仁兄见同伴吃下去后的那张绿脸,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基维列克,主人家显得有点不高兴,示意他赶紧吃下去,仁兄坚决地摇了摇头,表示打死不吃这玩意。

后来我问过这位仁兄为何不吃,难道就不怕主人揍他一顿么。

这位仁兄当时只回了我三个字——命要紧!

游客“品尝”基维亚克,注意后面那位大爷的表情

我一直很好奇那位勇士吸出的汁水是个啥,还特意去查阅了一番,查到这股神秘“汁水”是海雀内脏发酵后融化形成的一种酱汁,其中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爱斯基摩人视之为绝世美味,直接吸其实是最奢侈的吃法,爱斯基摩人都是平常吃肉时才蘸上一点点,相当珍贵。

当然,爱斯基摩人的“美味佳肴”不止以上两种,还有很多,比如北极熊刺身、生鹿脯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稀食材,此处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北极地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爱斯基摩人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

爱斯基摩小孩

虽然我们现代人看他们这些习惯颇有些“茹毛饮血”的意味在内,但这都是环境逼出来的,毕竟北极的茫茫冰原上并无太多树木柴禾可供制取熟食,农耕在北极的严寒下更是行不通,爱斯基摩人想要活下去,就只能不断适应环境,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保证族群的延续。

爱斯基摩人是人类社会中极特殊的一个族群,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它表明人类身为高等智慧生物,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都从未屈服过,拼搏和抗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当我们面对逆境时,坚持下去,终能看到最后的胜利。

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是基维亚克和韩国鳐鱼片。

这道重口味的食物其实是因纽特人过冬的粮食。制作方法:把捉回来的小海雀放进准备好的豹皮里面,这就需要大量的小海雀填充进去,一般一个皮里通常都装满了五百多只的小海雀。

接着把里面的空气排掉,把皮缝上,在缝合处加上海豹油保存。最后用石头压住它,把它半埋在冻土里面,露在外面的部分还得用石头遮住。接着就等它在里面发酵三个月就能吃了。

这是因纽特人非常重要的冬季食物来源,因为在他们那里气温太低,很少能有稳定的食物供应,这可以给他们提供热量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维生素,让他们可以过冬,在很多重要的场合也会有这道菜。

韩国鳐鱼片。这种鱼是韩国的一种顶级食材,它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会自己发酵,散发出氨气,闻起来就像是厕所的味道,所以如果你要吃的话,千万别深呼吸,有可能会被熏晕过去!虽然它很臭,但是完全不妨碍当地人对它的青睐!在重大的日子或者中药的场合,都能见到这种顶级食材哦。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上最臭的食物 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世界上最臭的食物 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有哪些、“全球黑暗料理之王”是什么食物、世界恶心的十大禁菜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96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