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

夏、商、周的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第1张

夏、商、周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哪里?这些都城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在历史文献记载,夏朝的首都在斟鄩。在《竹书纪年》中就这样写的,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到夏桀一直都把斟鄩作为首都。它的位置再洛阳。夏都的都城有登封、以及洛阳等地。

夏朝是一个世袭王朝,当时夏朝的统治以今天的河南为中心,向北延伸到河北。南面可以延伸到湖北地区。后来夏朝的首都在巴邑,这个位置就是现在的山西地区。在后来夏朝就被灭了,这段仅仅在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时间,期间首都不断的迁移。

说完夏朝我们再说商,我们都说商汤,商朝从汤开始,汤原来的首都在毫,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再后来商的首都就迁移到了隞,这个位置就是现在的河南荥阳北。后来又迁移到了相,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再后来首都又迁移到了邢,所谓的这个地方就是河南的温县。在商朝的历史上,一共有五次首都的迁移。大部分都在河南这个地方。

说完商朝,我们再说周。西周的首都镐京,这个位置在西安长安区。在公元771年,周平王将首都迁移到了洛邑,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先前商朝的首都在西安,后来首都迁移到了河南。这三个朝代我们看到了首都的迁移,从最开始到各种条件因素的迁移,基本上在现在的河南,陕西,山西,西安等地。

商朝的都城毫是商丘。五帝之一的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于亳,故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

扩展资料:

1、夏朝末年,建都商丘的商国,在夏桀时强大起来。夏桀并没意识到来自商汤的威胁,“赋敛无度,万民甚苦”,对民众及所属国部落进行残酷的欺压与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

2、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商丘古城)迁至亳(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

3、南亳是成汤初当商族诸侯时所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所居之亳,是李泰《括地志》和郦道元《水经注》所说的南亳;是清金鄂《汤都考》和陈奂《毛氏传疏》均说汤为诸侯时居南亳;也是王国维在《说亳》中所说的成汤八迁至亳为宋地之亳。古商国方圆仅七十里地,汤都亳邑离不开原古商国的范围。

4、三千诸侯于北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蒙县故城)会师,推举商汤为盟主。商汤灭夏后,返回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建立商朝。南亳与北亳均在商丘境内,在先秦文献中,均无任何“商汤建立商朝后西迁”的记载。王国维在《说亳》中将偃师“西亳”称之为“风马牛不相及”。

5、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书所载,自汤起,在亳建都的共有十王,至仲丁始迁于_(即嚣,今郑州商城),盘庚时又短暂迁回南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毫都

两都并存。

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安阳殷墟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朝歌为殷代后期的一个都城,《左传》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联系起来。《史记》卫康叔封卫和牧野之战的记载,确证了朝歌作为商朝都城的具体位置,《史记》以后多有文献直称朝歌为商都,《汉书》是现存较早记载朝歌为商都的文献。《帝王世纪》明确了帝乙迁沬的故事,帝乙的子王,即帝辛(后世称纣),也把朝歌作为都城。

在并存的两都中,安阳殷墟是一直作为主都存在的。它与朝歌有不同的职能,大体说来,安阳殷墟主要是国王和贵族的宗庙、祭祀所在,而朝歌作为陪都,主要是军事重镇及田猎、游乐所在,特别是它的军事基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朝歌位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

朝歌(zhāo gē),是中国商朝国都,3000多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盘庚时期,将商的国都迁于殷,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殷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扩大殷都至于沫邑,大修离宫别馆,称为朝歌。

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历史记载朝歌非常繁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朝歌位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中国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淇园是商朝的国家园林,还有三海子、摘星台、鹿台、淇水关、折胫河、三仁祠、箕子庙等历史遗迹。陶渊明、柳宗元、王十朋、于谦等都曾到朝歌并作赋题字。

扩展资料

据专家考究,历史上的西岐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岐县,是周王朝发祥之地,有周公庙、凤雏遗址,从周太王迁岐到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的中心。

关于岐山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凤鸣岐山。据说在周文王姬昌在岐山时,有凤凰在附近的山上栖息,现在的这山就叫凤凰山,由于凤凰曾在山上鸣叫,所以现在的镇就叫凤鸣镇。

商王盘庚时期,将商的国都迁于殷,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殷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扩大殷都至于沫邑,大修离宫别馆,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

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历史记载朝歌非常繁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据专家考究朝歌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现尚有纣王宫遗址、淇园、三海子、摘星台、鹿台、淇水关、折胫河、三仁祠、箕子庙等历史遗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歌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殷(今河南省安阳市)。

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没有迁都。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有系统性的文字符号。

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献记载资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录,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扩展资料: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迁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对此看法比较一致[2]。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

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

以上就是关于夏、商、周的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夏、商、周的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商朝的都城亳是郑州还是商丘、话说纣王的时候商朝的首都是在殷还是在朝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90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