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舞狮团队摇头摆尾扭屁股逗小朋友,这是怎么回事

广东舞狮团队摇头摆尾扭屁股逗小朋友,这是怎么回事,第1张

舞狮,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南北之分,南派称为醒狮,每头狮子通常由两人控制,一人控制狮头,一人扮演狮尾。扮演狮子的两人根据锣鼓演奏的旋律,模仿狮子的动作形态完成表演。华人的大节大事总少不了舞龙舞狮助兴,人们大多认为狮子能够驱邪避害,舞狮更是被誉为吉祥瑞物。2月28日,一段有关于舞狮的视频火爆全场。一只舞狮被一群小孩子围绕着,摇头晃脑的逗小孩子们玩。平时看起来威风霸气驱邪祟的舞狮为什么一秒就变可爱了呢?

该视频出自于,广东佛山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为了能够培养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专门请来了舞狮队到园中为孩子们表演传统舞狮。舞狮刚进入到园中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对此狮子并没有驱赶小朋友们,而是继续像狮子一样以狮子的形式向小朋友们问好。小孩对此就更感兴趣了,一直用小手抚摸着狮子身上鲜艳的毛发。

该幼儿园能够以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从小就近距离地与传统艺术接触,能够让孩子们对这些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孩子视野的开拓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同时以“在玩中学习”的方式推广我国传统文化,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方法。我觉得各大中小学院校也能够组织相关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年轻学生间流行起来。

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件小事,有无数的民间艺术正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慢慢消失,也有不少的孩子从小就只知道手机的乐趣,新一代的人接触传统艺术的方式似乎越来越表面了。沉浸式的体会是否也会随着传统艺术一同消失?对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切身实际的投入其中,让传统艺术继续散发璀璨的光芒。

舞狮起源于广东省。舞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遂溪的舞狮队中,有男子女子醒狮队单狮、双狮地狮、高桩狮高桩单狮、高桩双狮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醒狮艺术风格,多支舞狮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其中的文车醒狮队还到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

艺术风格

舞狮子的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就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民间较流行地说北狮源自北魏。舞狮流行于胡人,以木雕成而动,做祭治仪式,北魏年代魏武王称之为北魏瑞狮,除作为宫中娱乐之处,亦为胡人一解思乡之情。至南宋称之为北狮。

两男孩舞狮为62岁爷爷祝寿,古代广东没有狮子,却会有舞狮表演,这还要从汉朝时期大月氏人进贡了一只狮子说起。

一、两个男孩舞狮为62岁的爷爷祝寿

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的表演,最早在《汉书》中追溯到三国时期。舞狮寓意着吉祥、祝福,象征着红红火火。在民间遇到喜庆的事情就会有舞狮表演,在广东潮州两个男孩为了给爷爷祝寿苦练舞狮。网上一条为爷爷祝寿的视频火了,大家不仅感叹两个男孩的孝心,也为两个男孩行云流水的舞狮感到惊艳。

根据这两个男孩的姑姑称,两个男孩一个9岁,一个11岁,曾经练过舞狮,想在爷爷62岁生日的时候为爷爷表演舞狮。两个男孩每天一放学就苦练舞狮,从视频中能看出来两个男孩动作很标准,在摞起来的板凳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家人看到这一幕也被震撼住了,现场很激烈,长辈们都很暖心。

二、古代广东没有狮子,为什么会有舞狮

舞狮表演在我国已经流传了许久,很多人不禁好奇,在古代广东没有狮子,为什么会有舞狮呢?这件事情其实要追溯到汉朝,当时汉朝兵力比较强盛,大月氏人为了得到汉朝的庇护就进贡了一只狮子。当时汉朝还没有狮子,猛兽之主还是老虎,这个进贡的狮子神采奕奕,身体强壮,十分凶猛,立马就获得了当时皇帝的喜爱。

皇帝为了饲养这些珍奇异兽,特意建设一个“动物园”饲养狮子。皇家有狮子象征着威严,底下的百官也想凑热闹,于是就有人在门前放石狮子墩子。石狮子头上的疙瘩还十分有讲究,一般皇家的狮子头上有54个疙瘩,一品大员家门前的石狮子有13个。

狮子受到文化熏陶,变成了代表祥瑞的生物,百姓也想沾沾福气,可当时百姓家门前是不让摆放石狮子的,于是百姓就用布料做成狮子的模样,由人扮演狮子进行表演,所以每逢佳节或喜庆的日子都能看见舞狮表演。

三、综上所述

两男孩舞狮子为62岁爷爷祝寿,古代广东没有狮子,却有舞狮表演,这件事还要从汉朝时大月氏人进贡的一只狮子谈起。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舞狮团队摇头摆尾扭屁股逗小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包括:广东舞狮团队摇头摆尾扭屁股逗小朋友,这是怎么回事、舞狮起源于哪个省、两男孩舞狮为62岁爷爷祝寿!古代广东没有狮子,为什么会有舞狮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68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