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原理

光的色散原理,第1张

在光学中,将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频率组成的光),称为复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只有一种频率),称为单色光。

色散原理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色散可以利用三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将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光谱。光谱(spectrum)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常见光的色散现象

三棱镜,实验室里的光谱分析,大自然中虹、霓、晕、华现象也是由光的色散(或衍射)现象形成的大雨前后天空布满许多微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许多小三棱镜,当太阳光斜照在这些小水珠上时,发生反射、折射,其中有一部分光线进入小水珠内部发生一次全反射后又经一次折射回到空气中两次折射使不同波长的色光滑不同方向前进,即发生色散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光的色散原理全部的内容,包括:光的色散原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63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