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怎么回事!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怎么回事!,第1张

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简介《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 – 1882)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该书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的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达尔文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创作背景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9年,在盛怒之下,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日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 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进化论从此取代神创论,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即使是在当时,有关生物是否进化的辩论,也主要是在生物学家和基督教传道士之间,而不是在生物学界内部进行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当时的生物学家对接受这一点犹豫不决,因为自然选择学说在当时存在着三大困难。 如果达尔文知道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的实验,就不会在遗传问题上陷入绝境了。孟德尔在1865年就已经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生物遗传并不融合,而是以基因为单位分离地传递,随机地组合。因此,只要群体足够大,在没有外来因素(比如自然选择)的影响时,一个遗传性状就不会消失(肤色的融合是几对基因作用下的表面现象)。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一个优良的基因能够增加其在群体中的频率,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群体。 很显然,孟德尔主义正是达尔文所需要的遗传理论。可惜,孟德尔的发现被当时的科学界完全忽视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孟德尔主义在1900年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家们却认为它宣告了达尔文主义的死亡,在他们看来,随机的基因突变,而不是自然选择,才是生物进化的真正动力。只有一些在野外观察动植物行为的生物统计学家仍然信奉达尔文主义,因为他们所观察到的生物对环境的奇妙适应性,是无法用随机的突变来解释的。

环境的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最早的生物是古细菌,诞生于极端原始环境。

古细菌(古核细胞),常生活于热泉水、缺氧湖底、盐水湖等极端环境中的细菌。具有一些独特的生化性质,如膜脂由醚键而不是酯键连接,其营养方式亦不同于常规生物,如硫氧化等。古核细胞遗传的信息量较小,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

诞生:古菌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一些生存在极高的温度(经常100℃以上)下,比如间歇泉或者海底黑烟囱中。还有的生存在很冷的环境或者高盐、强酸或强碱性的水中。

后来发现古细菌分布其实很广泛,在温和环境和冷环境中也有它们的踪迹,如温带的土壤、食草动物的消化管和南极海岸水域。

扩展资料:

从RNA进化树上,古菌分为两类,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另外未确定的两类分别由某些环境样品和2002年由Karl Stetter发现的奇特的物种纳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构成。

Woese认为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各代表了一支具有简单遗传机制的远祖生物的后代。这个假说反映在了“古菌”的名称中(希腊语archae为“古代的”)。

随后他正式称这三支为三个域,各由几个界组成。这种分类后来非常流行,但远组生物这种思想本身并未被普遍接受。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古菌和真核生物产生于特化的细菌。

古菌和真核生物的关系仍然是个重要问题。除掉上面所提到的相似性,很多其他遗传树也将二者并在一起。在一些树中真核生物离广古菌比离泉古菌更近,但生物膜化学的结论相反。

然而,在一些细菌,(如栖热袍菌)中发现了和古菌类似的基因,使这些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些人认为真核生物起源于一个古菌和细菌的融合,二者分别成为细胞核和细胞质。这解释了很多基因上的相似性,但在解释细胞结构上存在困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细菌

物种起源的哲思

(一)生命细胞最早诞生的几种可能性

1)全球生物起源于同一个细胞?在某一个地方、某一时刻,诞生了全球唯一的一个细胞,而后经分裂繁殖成群。再后因风雨、洪水、地震、火山及其它原因,逐渐扩散到各地。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因不同环境条件而发生不同进化,形成多样之物种。即,所有物种同源同宗。

2)全球生物起源于同一群细胞?在某一个地方、某一时刻,诞生了一群同种类细胞,起初各个细胞同样分裂繁殖,而后扩散到不同地方(分群),因不同环境条件而分别进化,时间上也会有先后快慢之分,形成多样之物种,同时也不断有灭绝者。即,所有物种同源不同宗。

3)全球生物起源于多个或多群相似细胞?在某一个地方(水环境),同时或先后诞生多个(多群)不同种类细胞,这些细胞多有些相似,但各自繁衍,不同品种有不同进化方向,从起始就具有多样性。后来分别扩散到各地后,又因环境不同而使之物种进化更加多样性。即,所有物种不同源不同宗,但有相关性。

4)全球生物起源是随机性的?在几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随机地诞生了多种互不相关的细胞,各自独立繁衍,各自独立地进化,在某些时期还发生相互吞噬的现象,并遵循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即,所有物种起源各不相干。

5)地外生命入侵地球?

一种可能是,地球之外的生命体或细胞到达了地球,利用地球适宜生命的环境条件,在地球上滞留、繁殖、进化。

另一种可能是地外来的细胞与地球自有的细胞,两者相结合、杂交,共生共存、互相影响、部分进化、部分灭绝……形成多样生物物种。

当然,还有可能是“外星人”(地外高级生命体)来到地球,进行科学实验,创造或制造了地球的多种生物,让他们自行繁衍、进化,而后“外星人”离开地球,在某个地方继续观察……

但这首先要证明地外生命的存在。

(二)原始生命诞生之后的可能情况

1)此后再也没有新的生命细胞诞生,所有物种都是由唯一的一个或一群或集群细胞进化而来;此谓一次起源、后无来者。

2)在最初若干亿年内,仍有新的细胞不断从生命原液中诞生,但后来条件变化,使得新的细胞无法诞生了;此谓多次起源、后来中断。

3)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有新种类的细胞在自然界诞生,只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如何诞生的,他们是什么样子、如何繁殖和进化,一切我们都不知道或还没发现,也许最新的微生物物种中就有他们的身影吧。此谓多次起源、延绵不断。

总之,这是笔者的一种思考,设想物种起源的几种可能:单一源头,多个源头,一次起源,多次起源,但尚无法认定任何结论,只是以为物种有多样性、进化有多样性,那么,起源也应有多样性,乃一种哲学思维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怎么回事!全部的内容,包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怎么回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怎么回事!、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60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