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汉族民系其中一支的名称。这支称为“客家”的民系,是南迁汉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 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含经融合已“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客家民系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又表现出继承中原汉族文化,所以应肯定为汉族的一个支系。但是这只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就应该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此,“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但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何谓客家先民客家先民,是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生活在民系形成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客家先民,概言之,本应该就是客家人的祖先,但情况比较复杂。客家人的祖先除当地“客化”的少数民族之外,都是南迁汉民,但南迁汉人中,不少在辗转大江南北数百年之久,数代之后才迁入闽粤赣客家民系形成的地区,进入客家形成区的南迁汉人有的已经不是离开中原的第一代,甚至不是第二代、第三代·····,他们有的定居于别的民系形成区,成为其他民系的成员。所以如果把客家人的祖先统称为客家先民,那么“客家先民”这一称谓就没有特殊内含,或说概念杂乱,因此必须用时空加以限制。时间就是民系形成之前,空间是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区。也就是直接产生客家的祖先,方称客家先民。何谓客家人客家人,是客家民系的成员。凡是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条件中的任何两项条件的人,便是客家人。客家血统,不要误认为就是汉族血统。因为客家民系虽然是汉族的一支,但它是以汉族为主体,同时包容了“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客家民系是汉族客家先民(主体)与非汉族客家先民(即客家民族孕育时期居住孕育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共同孕育的。所以,客家血统是形成客家民系的各族成员血统的总称。文化素质主要表现在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客家认同意识,即是自我承认是不是客家人。鉴别是否客家人的三要素中,更重要的是客家文化素质和自我认同意识,而不是血统。何谓客家后裔客家后裔可以解释为客家后辈,但如果其后辈仍然是客家人,就没有必要冠以“客家后裔”,因为客家人的前辈是客家先民,之所以称其“先民”,是因为他还不具备客家人的素质。如此推论,客家后辈,应是具有客家血统而无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的人。比如迁离客家社区时间较长,而已不会讲客家话。自己也不认为是客家人的原客家人或客家人的儿孙。客家后裔应是现已不是客家人的客家后辈。若不这样区分,何谓客家人、何谓客家后裔?总不能说,父亲是客家人,儿子就是后裔,如果儿子仍然是客家人,那又为什么称“后裔”?
不是客家族,是客家人。客家人也是汉族人,其先民祖籍中原,自东晋至两宋之交,由于战乱等种种历史原因,陆续迁入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山区中,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化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比较独特的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态的稳定的民系。客家民系最终形成时间是南宋。此后,客家人从粤赣闽大本营(今梅州、惠州、汀州、赣州、韶关、河源等地)为基地,一支散五叶,大量外迁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和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在海外有句俗话,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馀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後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後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於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台湾、香港,或侨居南洋一带。客家-渊源
客家
居住於闽粤赣边地区的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
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那套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
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扩展资料:
多次迁移
有史可考的记载显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是在西晋末期“永嘉之难”、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
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迁。
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南下迁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大规模南迁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
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家人
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 ,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
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客家文化节大多是客属地政府或客属社团推动,以客家文化为主题,以弘扬客家文化,发展、创新客家文化为目的的节日盛会。
扩展资料:
客家族群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已有两千多年居住历史的重要群体,是广东、福建和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
以广东为例,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相对于广东其他汉族民系要晚(这里的晚说的是客家民系这一称谓形成的时间较晚),事实上客家民系是存在于广东有上千年历史的本地族群。
同时客家人并不比其他汉族民系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韶关、惠州等地最早的居民就是同化了部分原当地土著的客家先民。
前言:“客家人”这个名词,字面上理解的话很多人肯定会认为是哪个云南少数民族人,说老实话,我也差点被误导,从他的名称以及族人的生活习性上,肯定会理解成某个少数民族,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客家人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而且血统文化纯正的一支汉人,那么问题来了,客家人到底怎么样的一支汉人呢?我们要从他的起源,发展历程来一一分析!
一,先来说说什么是客家人,以及他们的来源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客家”就是“外来移民”的意思,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但是对他们的来源,历史上有很多的争论,有人说客家先民的主体是南渡的河洛衣冠,有人说客家人的祖先基本是平民百姓。有人说客家先民的主体是南方的土著百越人,有人说客家人的主体是东迁的畲族,有人说客家人在唐宋之际形成,有人说在宋元时期形成,也有人说在明清时期才形成的,看来对于他们的来源是众说纷纭啊,我是认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共同生活从而形成的共同体,也就是说客家人都是古代中原汉族人不断迁徙形成的。
二,古代中原人经过多次的迁移,与当地人群共同生活,最后形成的族群,其本质语言文化就是一支纯正的汉人族群。最早的一次大迁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统治的需要,赵佗曾经率领50万大军“南征百越”,直抵兴宁、海丰二县。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秦亡后,南下的秦兵就留在了当地,这批秦兵和当地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为第一批客家人。
第二次迁徙:在这之后又有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随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
第三次迁徙:到了唐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军阀割据,随着战事的持续升级已经蔓延到南方各省,使得客家先民的住地沦为战场,因此客家人不得以再次南迁,赣南山区住进大批客民,少数更是达到广东粤东北地区,多数则留在福建东南部的汀州等地。
第四次迁徙:到了宋朝,由于契丹、女真入侵中原,北宋王朝迁都临安,大批原本住与北方的中原汉人纷纷南迁,他们之中一部分一部分人迁移到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人进入南雄、始兴、韶州,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朝流民,逃亡到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形成了新的一批客家族群。
最后的一次大迁徙: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两广地区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本来已经得以安居乐业的一部分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不得已之下被迫再度迁移,这次他们的目标岭南,澳门,台湾以及一些东南亚小国。
总结语:古代中原人因为战乱等各种原因,为了生存被迫多次大规模迁移,到了新的地方后,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学习当地生活习惯,最后反客为主,成了客家,虽历经千年,但是客家人在语言文化上依旧保留中原汉族的气质,并且稳定地流传至今。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
有些人一听到客家人,就以为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其实,大家错了,这不是少数民族,相反,他们起源于中原汉族,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客,就是客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到某一地的时候,被称为客人,当这样的人多了,就成了客家。
历史
在宋朝的时候,因为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也就是从北宋的时候,客家人开始成为南迁人们的代称。此后,清朝的时候,又有大批汉族人南迁,融入了客家人行列。
客家人保持着中原汉民族文化传统,在逃离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地方土著的特色,所以客家人与现在汉民族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
比如说,他们盖的房子都是圆形或方形的围屋,内部有充足的空间安置人员粮草,外部则可以完全封闭成为碉堡。设计成这种形状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土著居民和山贼流民的袭扰。客家人的生存环境之恶劣一望而知。
以上就是关于客家人与客家族有什么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客家人与客家族有什么关系、什么叫客家族、客家族的由来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