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

诸葛亮 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第1张

《前后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忠心耿耿,反映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诚的品质;《隆中对》表现了诸葛亮对世事的洞察,反映了诸葛亮精明、有远见的品质;《诫子书》反映了诸葛亮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品质。

品质冷静沉着、军纪严明、忠心耿耿、博览群书。

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译文:

诸葛亮作为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自己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为他所不齿

一、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

讲诸葛亮精神,必须从诸葛亮的出山说起。

诸葛亮的出山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现在人们想到诸葛亮,就会想到三顾茅庐。

诸葛亮是一个心忧天下想做事的人,是一个“无双国士”。士在古代是个特殊的阶层。士的特点就是要从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诸葛亮不关心天下大事,也就说不出《隆中对》这个宏伟的战略。我个人认为《隆中对》是襄阳地区士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由诸葛亮总结提出。

在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荆州的士人集团起了作用,这些人也是心忧天下,关心国家大事的。在一个国家受难的时候,一个知识分子要挺身而出,这就是诸葛亮心系天下的国士精神。

二、鞠躬尽瘁的负责精神

很多人说,诸葛亮是累死的。

刘备去世后,把儿子和国家都交给诸葛亮。这是很重的托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诸葛亮觉得只有治理好蜀国才对得起刘备的托付。

蜀魏交战,相持五丈原。蜀使至魏军营中,司马懿不问军事,只问饮食起居。当他听说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时,便断定说:“亮将死矣。”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使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公元207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54岁,比曹操少活了12年。诸葛亮的身体原本是很好的。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个伟丈夫。如非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岂能逝世于年富力强之时?

诸葛亮实现了他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诸葛亮是非常务实的人,他的务实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对待孙权的称帝。

那个时候的观念是天无二日,人无二君。

传说曹丕将汉献帝杀害,诸葛亮等人便让刘备称帝,因为汉献帝已经不是皇帝,得赶紧把皇帝的位置补上。

10年后,孙权称帝,派使节去找诸葛亮。诸葛亮把孙权称帝的消息告诉大臣们,大臣们都不承认孙权是皇帝,说天底下只有一个皇帝,当今圣上是刘禅。

诸葛亮说服大家承认孙权,结果是两帝并尊。诸葛亮和孙权达成一个政治协议,刘禅和孙权互相承认对方是皇帝,但都不承认曹丕是皇帝。

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做,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诸葛亮曾对蜀国大臣们说,“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和孙权翻脸,要联合东吴对付曹魏。”

有人说,诸葛亮承认两个皇帝,岂不是在搞分裂?其实不是的。有一次,孙权派使节对诸葛亮提出,我们两家联合起来把曹贼灭了,一起治理天下不好吗?诸葛亮便说,那可不行,如果曹魏被灭,将来天下太平,希望大王可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大王不识时务,我们也只好回去敲起战鼓了。

这就说明天下一统仍是诸葛亮的理想,但在特殊时期,有特殊的政策,要务实。

四、公正廉洁的法治精神

诸葛亮接管蜀国政权时,突出亮点就是:依法治国。

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再疏远的人有了贡献,一定奖励;再亲近的人,有了失误,一定处罚。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挥泪斩马谡。

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要斩掉自己曾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诸葛亮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尔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知民间疾苦、明天下事,才有了隆中对策及此后的一段佳话。在隆中养成的上述四种精神,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基础。

诸葛亮误用马谡造成损失后,自贬三级。学习他的勇于承担负责。

诸葛亮六出祁山,学习他的锲而不舍,勇于面对困难。

诸葛亮草船借箭,学习他的机智。

诸葛亮娶丑妻,学习他不以美丑论爱情。

1、胸怀大志。 《三国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

2、胆识非凡。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3、务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纵观丞相一生,每一言皆有的放矢、切中有害,掌权十余年治实不治名,一举一动掷地有声。易先生在《百年孤独》里也提到丞相的务实精神:二帝并尊。

4信念坚定。 执着兴复汉室的信念,悲壮地北伐,一直至死。

5忠贞不二。

1、诸葛亮对蜀汉大业的重视与他卓越的政治思想。

2、诸葛亮十分重义气,知恩图报。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使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临危受命,到死都身系蜀汉大业。

3、他对任用人材的问题一直是相当重视与谨慎的。

4、淡泊名利,鞠躬尽瘁。

冷静沉着、军纪严明、忠心耿耿、博览群书。

诸葛亮不论是在世之时还是身殁之后,蜀中吏民都对他真心相敬,魏晋方面也对他非常敬佩。公元234年春,当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杀出斜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口,发动第五次伐魏,不幸病故五丈原(今陕西郡县西南)之后,噩耗传至蜀中,举国上下无比悲痛。

史载诸葛亮初亡之时,蜀国百姓纷纷要求为其立庙,朝廷碍于封建礼制不予准许,百姓于是在巷陌、在野外逢节令竞相进行私祭,蜀后主刘禅不得不顺应民心,后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时,魏将钟会率领大军至汉中,特地去诸葛亮祠庙扫祭,并严令士兵不得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墓葬地附近养马砍柴。诸葛亮病殁后,蜀军退走,司马懿仔细察看蜀军留下的营地,赞叹诸葛是“天下奇才”。

诸葛亮赤壁斗智:

诸葛亮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肯定可以被打败。

以上就是关于诸葛亮 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全部的内容,包括:诸葛亮 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诸葛亮有什么品质、诸葛亮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8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