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的关系

龙门镖局白展堂2023-04-29  24

两者的关系在于审美体验贯穿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活动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都关联着审美体验。

一、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而艺术创造具体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是指艺术主体创造欲望的兴起和创造激情的发动。艺术的兴发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钟嵘有一段非常优美的文字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也。嘉会寄思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这是丰富的痛苦体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由此激活了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就像阿·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苦难的历程》,第二部题记),这是深刻的文学家的丰富体验。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体验。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山水就是“画中山水”。艺术家艰辛而快乐的劳动,就是要把丰富的生命体验变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大诗人屈原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了太大的生命阻力,经历了太多苦难的折磨,遭受了太沉重的打击,在他心灵中有一场忠君的愚昧和扬己的渴望之间的恶战,而他的诗篇就表现了他生命中非凡的苦难和灵魂中过度的紧张。所以,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总之,从艺术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术创造之中。

二、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由形式、形象和意蕴三个基本层次构成,审美体验贯穿在各个层次上,赋予这一符号体系以活的生命。

第一,审美体验是形式的构造力量。在艺术中,正是审美体验使这些实在的自然形式成为一种生气勃勃的构造力量。这种构造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审美知觉与对象的形式的合一,知觉的形成也就是形式的形成。其次,审美情感赋予对象的形式以动力,对象的形式成为情感的形式。所以,审美体验是形式的构造力量。

第二,审美体验是形象的生命。艺术形象,是审美意象在物质符号形式中的具体化。审美意象是审美体验中形成的幻象,尚不具有可见的感性形式。审美意象有两种类型,一是偏重于再现事物的审美意象,二是偏重于表现情感的审美意象。偏重于再现的审美意象是外在体验活动的产物,如小说中叙述的行为、事件,绘画中所描摹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外表。偏重于表现的审美意象是内在体验的产物,如诗歌意象中传达的意味,画面上流动的神韵,音乐中洋溢的情感。无论这些意味、神韵和情感是什么,它们都必须凝聚在可感的形式中,是可感的形式使无形体的精神、韵味等等具有了有血有肉的形体。总之,是审美体验赋予形象以生命。

第三,审美体验是意蕴的实质。艺术意蕴,是蕴涵在艺术形式、形象中的意义。艺术之所以是具有个性灵魂的有机整体,就因为它具有内在的意蕴。曹丕论文,说“文以气为主”;王夫之论诗,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高日甫论画,说“亦有灵气空中行”。凡此种种,无非是强调艺术蕴涵着深邃遥远的意蕴。这种意蕴本质上是审美体验。因此,审美体验是艺术意蕴的实质。

总之,从艺术作品的形式、形象和意蕴三个主要存在层面上说,审美体验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与灵魂。

三、艺术接受与审美体验

艺术接受,就是通过审美体验接纳和感受艺术的过程,是艺术家(作者)与观众(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和经验的沟通。在艺术活动的这一环节中,观众(读者)的审美体验完成了艺术,实现了艺术的价值。审美体验在艺术接受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审美态度规定着真正的艺术接受者。真正的艺术接受者是以审美态度去解读艺术作品,凝神观照艺术形式和倾心体会艺术意蕴的观众(读者)。只有那种聚精会神地进行审美体验的观众(读者),方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接受者,他们在审美体验中感受着艺术,与艺术家进行对话交流。

第二,审美知觉是艺术意蕴的具体化。我们上面说过,艺术意蕴就是蕴涵在艺术形式中的意义,即艺术家的深层审美体验,它朦胧飘忽,甚至还神秘莫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些极不确定的意蕴,恰恰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观众(读者)的审美知觉的加入使不确定的意蕴具体化了,在观众(读者)的审美体验中,审美知觉把艺术作品变成具有生命力的形象,从而呈现出它的意蕴。

第三,审美认同是艺术的主要功能的实现。审美认同,就是在审美体验中把自我置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体认。看《三国演义》而替古人担心,读《红楼梦》而为红颜薄命流泪,诵《离骚》而深刻地感受着诗人屈原心灵中的悲剧,看卓别林**而对小人物的卑微命运充满同情,这些具体情形都是审美认同。通过把自我置于他人的情境中,就在他人身上体验着自我,通过别人的享受来自我享受,通过别人的悲哀来自我悲哀。审美认同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用他人充实了自我,二是通过他人超越了自我。是故,审美认同实现了艺术的主要功能。

从审美态度、审美知觉和审美认同三个方面说,审美体验贯彻在艺术接受过程中,完成了艺术,实现了艺术的价值。

审美体验与艺术具有本质的关联。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符号实践,就是审美体验的形式化。从艺术创造活动看,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都离不开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术创造之中;从艺术作品的形式、形象和意蕴三个主要存在层面上说,审美体验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与灵魂;从艺术接受过程看,审美体验贯彻在艺术接受过程中,完成了艺术,实现了艺术的价值。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通有无的特点,艺术审美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通感。从审美统觉的角度来说,艺术通感就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其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其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所以,艺术通感应当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通感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感觉之间的艺术通感点,从而作艺术真实的描绘,创造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其艺术通感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领会作者创造的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所以,艺术通感能力的提高是审美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

艺术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是指在各种艺术符号的流动中,从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它是不同感觉的相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思维,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及艺术境界:通感有"感觉直觉联想"和"情感态度联想"的方式。在艺术审美中艺术通感是使艺术符号流动起来,并产生高层次审美体验的关键之一。

人对世界的感觉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从"通感"的角度讲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通感"在审美教育中有着极高的价值。它要求人们,不仅观其形,更要见其神, 即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从情感起伏中体会到它的深刻含义。因此,我认为单一感官的发展不能形成真正的艺术能力,在审美培养中应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即用"通感"丰富心灵的审美体验,用艺术通感在各种艺术间建立审美沟通的桥梁。艺术通感不仅仅发生在感觉层,它是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其间要注意"统觉"对人的意识所进行的统一整合方面的独到作用。统觉将分散的感觉刺激调动到一个整体集合内,各类不同刺激在整体作用下产生了关联。统觉的综合作用是依据关联和联想,由统觉的综合作用而产生集合观念,并引起两种统觉分析:一种叫想象,一种叫悟性。统觉中正是有了关联和联想才产生了集合观念--整体性认识。

艺术的审美特征

在文艺学中,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做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在艺术审美中,艺术审美特征是通感审美的基础,艺术家和鉴赏者必须在各种艺术审美特征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并在相互间建立联系,才能使通感审美在各种艺术间自然流动。因此利用艺术通感进行审美,必须对各种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所了解。下面便对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做简要分析:

一、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是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绢、布、纸张。石、金属、木、竹等),通过塑造可视的静态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审美特征是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凝聚的形式美。

(一)直观具象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的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造型艺术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某些难以显现的无形事物,转化为可以直观的具体视觉形象。

(二)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它却可以捕捉、选择、提炼、固定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具表现力和富于意蕴的瞬间, "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比如摄影艺术,摄影画面瞬间的表达,往往抓住即将抵达高潮之前的瞬间,给人的想象留下无穷延伸空间。

(三)空间表现的差异性,是指造型艺术各门类内部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特性。如中西绘画运用不同的透视方法在二维平面上营造虚幻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西方油画中是用"焦点透视",中国画则运用"散点透视"。

(四)凝聚的形式美,是指造型艺术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各门类都具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形式美多种多样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在各门类艺术的具体运用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艺术分类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反,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具有非绝对性和有条件性,它们之间在审美感受、表现手段、相互汇通等方面既存在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它们的审美特征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实现艺术通感的审美体验,必须紧紧把握各种艺术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感觉之间的相通与挪借,使这些审美特征在各种艺术间的审美感受中相互沟通。

审美思想动词 辨别、领会事物的美。

审美思想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相关文献: 黄人《<清文汇>序》:“至 萧梁 哲储,始别加组纂,剖觚缋素,渐毗审美,而罗弋前修,未迕学礼之训。” 丁玲《梦珂》:“于是表哥便倒在她适才起身的软椅上,得意的来称许起自己的智慧,自己审美的方法。” 秦牧《花城》:“你在这里也不能不惊叹群众审美的眼力。” 审美概述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文革为例,当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丑恶的,而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则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表现。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编辑本段]审美价值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有句话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套用一下,“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寻找美”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动物只是本能的适应这个世界,那人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指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对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化悲痛为力量,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将这些人生历练作为一种难得的财富加以咀嚼和收藏,则能够从人生的风浪中,变得成熟,或许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有意义,能够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才算真正的活过。我想审美的最高境界或许就在这里吧! [编辑本段]审美体验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体现为人的主动、自觉的能动意识。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客体融为一体,人的外在现实主体化,人的内在精神客体化。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因而可以称之为最高的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获得的不仅是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因而,我们不仅应把审美体验视作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而且还应该将其视作一种意识活动。 审美体验就是形象的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所谓形象是指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它既是审美对象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要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譬如同样是一朵花,在植物学家的眼中,看到的是它属于那个花科;在动物学家眼中,看到的是它花蕊中的寄生虫;在哲学家的眼中,看到的是它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功能;而在环保主义者的眼中,却只会出现没有了花朵的光秃秃的植株。这种因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而产生的直觉的不同,是审美体验受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最佳证据。所以说,审美体验的直觉不是一种盲从,而是一种扎根于审美主体的自身文化、学识、教养的高级“直觉”。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撇开功利的、实用的、生物性的概念,用一种超脱的、纯精神的心理状态来关照对象,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以及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朱光潜先生曾举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在朦胧的雾气中,听着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的走动以及船上乘客的喧嚷,人们时时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和恐惧,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和谐的美妙的审美体验的。但是,站在海岸上的人,观看雾景所产生的心情则和那些身处雾中的船工、游客的心情截然不同了。在前一种体验中,海雾是实用世界中的一个片断,它和人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需要瓜葛在一起,用它实在的威胁性紧紧的压迫着人们,也就是说关系太密切,距离太接近,所以没有办法泰然处之的去欣赏。而一种体验,则是使海雾与实际生活之间保持了一种的“距离”,于是人们能够不畏忧患休戚的念头锁困抗,而以审美的心境对它欣赏。 审美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审美体验总是从内部引起的,先在身体上面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从内部产生的感觉会引发一种情感,适合这种情感的形式便会产生相应的美感。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将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有生气的结构中,从而把自身置换到对象中进行体验。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诗人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道今”的心理机制。再例如,相传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却到处受到冷遇,它在返回鲁国的途中,经过一段幽蔽的山谷,看到那里浓郁芬芳的兰花开的特别茂盛,不仅感慨万千,认为兰花,应当为皇帝诸侯开放。现在单独在山谷里,只与杂草生长在一起,实在可惜!于是他架起琴鼓,弹起《猗兰操》。显然,孔子因为得不到重用而倍感伤心,于是移情于山谷的兰花,为之弹琴歌唱。凄凉和孤苦的意境,就是孔子情感的移情外射。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 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模仿。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的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一般说来,审美体验的第一步是通过感觉器官取得对作品的艺术感知,再经过神经传导系统,在大脑形成相应的兴奋中心。第二步是要是静止的形象运动起来,这便需要内模仿和艺术想象。这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再感知,是情绪的再体验,另一方面也是理性的再渗透,是抽象向形象的逐渐过渡。 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和功能的投入,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生命意识与心理流变的发展和延宕。 [编辑本段]审美心理机制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欣赏艺术作品。当你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然泪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当你欣赏一幅艺术名画,比如说描绘大自然背景的油画,这个时候你可能瞬间地感到物我合一,感到你与大自然的一种契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我们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发挥,感知、理解、想像、联想、情感等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第一个问题,审美过程当中的感受和理解。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但是,我们人在认知不同对象的时候,他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的感觉器官,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这个刺激是的确存在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了,艺术作品或者其他一个美的事物,它之所以能成为审美的对象,被感知,那就是因为这个作品、审美对象,它给了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给了它一个美的形象刺激,所以才能够带来不同感官、不同程度的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情感的愉悦。 第二,审美主题要运用自己本来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它参加到审美对象当中去,和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对对象的深刻理解。 第三个问题,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呢,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和想象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 在审美的过程当中、联想和想像当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述,就是我们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象的。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自由想象。什么叫再造想象呢?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它的描述和指示,你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譬如一个建筑师拿到一个建筑设计图,想像未来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这就叫再造想象。 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再造想像。有的人看书囫囵吞枣,根本没有把握住再造条件是什么,脑子里也没出现有关的人物,充分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那就不叫艺术欣赏。特别是读中国的诗词曲赋,这些语言艺术作品,它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它有很多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养能够通晓,你看这个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还能够联想想像。特别是唐代以后用的典故,它都是意向化的。它用典故本身就是构成形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时也有典故。 第四个问题,审美过程当中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你对客观事物产生了态度,态度变为生理感觉,生理感觉又被你体验出来,这就叫情感。 在美感引起的情感活动当中,有两种基本的情感,就是“惊”和“喜”的结合。“喜”就是审美愉悦、赏心悦目,是一种快感。“惊”是对艺术作品的惊异之感、敬佩之情,它在意识的深层,你往往无所觉察。但是,却是审美评估里的很重要的因素,因为艺术美当然属于多种因素的和谐结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创造力量的外化,人的本质力量是人所特有的。 美源于生活,源于对事物的审美感知,源于人心灵深处的体验和无限创造力。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感知美的心理。 [编辑本段]审美的特点

审美具有直觉性。 所谓审美直觉就是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所谓直觉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即整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在直接的感知中进行;二是在审美中对审美对象从全局整体上而不是支离破碎地感知;三是指审美感官愉快,不是先有理智的思考和逻辑的判断而是直接产生的,即在美的欣赏中无须借助抽象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或不美。爱迪生指出:“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变化方式在一眼看到时心灵马上就判定它们美或丑,不需预先经过考虑。”这种直觉性贯穿美感的一切形态之中。 直觉的存在是不容许否认的。科学与艺术史有许多事实早已证明,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它能使人在瞬间领悟和理解,造成人对现实的理性把握。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艺术活动中的审美直觉与复杂的科学理性逻辑判断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们应该分别两种根本不同的直觉:一种是低级的、原始的、相当于感觉也可说是在理性阶段之前的直觉。一种直觉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的、经过长期经验积累的、实际上是经过了解性认识阶段的直觉。审美直觉与感觉式的低级反映是不同的,但它与一个复杂的理性逻辑判断的反映,倒有本质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须通过一个曲折复杂的认识道路而形成,它们都反映客观存在的某些深入本质的方面。它与复杂的逻辑判断不同,一个是经过一连串的严格的推理或演算过程而自觉达到,一个是通过潜在的方式不自觉地达到。二者本质相同: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深入正确的把握。所以我们视审美直觉为能够把握和认识真理的一种人类高级的反映形式,虽然它所采取的形式是感性的。不难看出,审美直觉是奇异的但不是神秘的。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在艺术美的欣赏中,美感产生的过程就是审美意象再造的过程。 审美具有情感性。 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包括人的生理、理性因素与人类发展所积淀的普遍因素。比如我们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一拉出那缓慢、低沉而悠扬的旋律,我们立刻被激发一种凄婉哀怨的情绪,仿佛一人孤身坐于夜阑人流、月冷泉清之地,回首往事,苦痛不堪。随着主题的展开,旋律慷慨激昂起来,那悲愤的控诉,不屈的抗争和孤傲的人格立刻在我们心里激起共鸣,愤怒、同情、钦佩、昂奋等诸种情感在我们胸中交织着、漾溢着、沸腾着。直至曲终,我们的心绪仍然久久不得平静。这就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体验和态度。 审美情感以审美认识判断为基础,构成审美特点之一,也是美感与快感的主要区别之一。快感是生理机体的舒适感觉,不需要以审美评价基础,它在本质上是物质性的。凡是与审美判断有关的情感都属于精神范畴。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不是物质情欲的发泄而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审美情感里包含着丰富的理性因素。在强烈的情绪情感活动中,可理解到审美对象的深刻的社会观念内容。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透过鲜明的画面和冷峻的气氛,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峥峥傲骨,深刻理解作者那洁身自好,不与污浊同流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感受和理解又大大地激发起我们的情绪,并使寒江独约的画面愈益冷峭、高洁、美丽。在审美中,这种理性因素的接受、思想观念的理解不是与一般反映形式一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阶段才得到深刻的理解,而是在感性形式的情感体验中直接理解到理性观念,其中并不经过逻辑思维过程。审美情感活动由于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审美情感的对象也必须是形象,而不是真理、正义、自由之类的抽象概念和原则。如欣赏汤沫黎的油画《霸王别姬》,面对画面具体鲜明的形象,我们才会产生审美情感,因而感知诱发情感。审美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依据审美对象内容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感态度。人生无限丰富复杂,大自然具有无穷的形式,无限丰富复杂的人生和无穷形式的大自然熔铸成多彩的感性统一,我们的审美情感体验也就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人和自然的感性直观统一以及对这种统一的情感体验,最集中最精粹地表现在艺术中。因此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动 理活动总是自始至终充溢着情感体验,而且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悲剧所引起的快感与对剧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如同情)不可分割,它与喜剧所引起的快感例如笑,有本质不向。优美的抒情小调与雄壮的进行曲,所唤起的情感体验也有显著区别。总之,由于审美对象的丰富复杂,审美情感也呈现出丰富复杂的状态。特别在各门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中,情感活动更呈现出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状态。 审美具有愉悦性。 审美愉悦来源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表现于对狭隘功利性的超越和对于生命力的追求。我们知道,审美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喜悦和愉快的感情。无论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它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喜悦。崇高美,诸如奇峰突起、绝壁悬崖、霹雳闪电,虽然它们使我们的耳目受到强烈的刺激,但往往往感情L却能给人以一种愉悦感。听莫扎特的音乐,读张若虚的诗,登八达岭着万里长城,都可以获得这种激动的或平静的喜悦、愉快的美感享受。这种愉悦感来自身心语能力的和谐运动,令人感到一种恰然恬然,左右逢源,轻柔流畅,游刃有余的自由。 审美愉悦性没有物质功利性,却有精神的功利性;没有个人功利性,却有社会功利性;无急切近利性,有深沉的现实——历史功利性。柔韧的小草,清丽的鸟鸡给人的愉悦虽无什么重大的社会意义,却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可陶冶人的美好情操。舒伯特的摇篮曲给人的愉悦不能催眠,但能引起成人对童年、对母亲的眷恋,激起爱母亲、爱人民、爱祖国的美好情感。雄浑、崇高之美感能扬起人类的自尊和自信精神。恬淡之感、静穆之感能平息人心中愤怒怨怒。

因为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同时艺术意象的营构主要也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②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以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意象,这种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多元化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

艺术审美的其他知识。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

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现象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一、审美认知作用

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2、艺术对自然现象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1、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来自于对生活本质特征的揭示,来自于渗透其中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

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的方法:

1、对大自然的热爱。美的艺术源于大自然,无论是翁郁芬芳的花木,还是歌声美妙的鸟儿都能够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很多作家或者艺术家都会关注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2、多阅读些人文类书籍。这些书籍都会使得阅读者感到一种艺术的美感。当然这种艺术创造来源于作者对美好情感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美的艺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简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有哪些?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

以上就是关于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的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的关系、审美感受的方式特征、什么是审美思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48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