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组织: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有何区别

垄断组织: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有何区别,第1张

1、组织形式不同。 卡特尔 是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 辛迪加 是通过签订共同的供销协议而形成的企业同盟。 托拉斯 是由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股份公司。

2、稳定性不同。同 卡特尔 相比, 托拉斯 、 辛迪加 较为稳定。 辛迪加 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还保持着独立性,但在商业上则已完全受制于总办事处,不能独立行动。参加 托拉斯 的企业不再是法人,由托拉斯对原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原企业所有者成为托拉斯的股东。

3、垄断形式不同。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其商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均由辛迪加统一运作; 卡特尔 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规定销售市场范围的卡特尔。二是规定销售价格的卡特尔。三是规定参加卡特尔的企业所生产的各种商品的生产限额;托拉斯对原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托拉斯(trust) ,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合作组成的垄断联合。托拉斯本身是法人,由托拉斯董事会集中掌握全部业务和财务活动,原来的企业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权分配利润,参加者在法律上和产销上失去独立性。

辛迪加(法文:le syndicat)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是丧失了商业上的独立性,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由辛迪加总办事处统一办理。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

卡特尔 (cartel) 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根据美国反托拉斯法,卡特尔属于非法。 卡特尔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这一同盟的成员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

垄断四种形式的性质及举例:

1,卡特尔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比较流行的卡特尔有三种:①划分销售市场的卡特尔;②规定统一价格的卡特尔;③规定生产规模的卡特尔。

2,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其商品销售、原料购买,都必须由总办事处统一办理。

3,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丧失独立性。托拉斯的董事会统一经营全部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原企业主成为股东,按其股份取得红利。参加的资本家为分配利润和争夺领导权进行剧烈的竞争。

4,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既有单个的企业,又有其他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业企业,又有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其中最大的银行或企业则是这个庞大复杂组织的核心。

扩展资料

垄断 (Monopoly) (通常译独占),经济学术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 (Monopsony) 则刚刚相反。理论推断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但至今为止没有确切案例提供支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资本与生产迅速地集中了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早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就已开始出现个别的垄断组织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于是垄断组织较多地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影响: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与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会带来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作为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它的出现却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

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它们在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使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导致了价格、利润的普遍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的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因此,为了摆脱危机,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

3.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通过企业合并而极大地扩大规模之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可以产生如下一些优越性:企业合并后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这就有可能使用那些位置最有利的工厂和最有效率的机器设备来进行生产;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实行更有效的分工,在不同的工厂里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同时它也能使副产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当一个托拉斯拥有生产同一产品的许多工厂时,就可以通过对各家工厂进行仔细的比较,发现既节约又效率高的生产方法;通过许多企业的合并,可以取消重复的高薪职位,以减少行政费用,并获得最有才干的技术专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如果托拉斯进一步实行纵向联合,不仅控制生产,而且控制原料资源和加工以及产品的销售,就可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垄断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竞争仍然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没有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放慢,反而使它加快了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很高的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率分别为48%和42%相对缓慢的英法两国也分别为14%和33%

垄断组织虽然有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一面,但是它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1.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加强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

2.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

3.垄断组织的形成,必然伴随者食利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的贷款),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收入,因而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4.垄断组织推动了殖民扩张它不仅继续要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5.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垄断组织,其实是一种违背市场规律的人为干预,违背了自由、公平、开放、平等的市场规则,导致资源不能由于优胜劣汰而自由流动

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1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考点2)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

(1)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一般说来,在竞争中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信用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2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考点3)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③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3)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即几个企业在短期内订立一种或几种 产品的售价协定,所有参加方必须遵守协定所规定的商品销售价格。这种垄断组织的稳定性是比较弱的,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便会自行解体。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发,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垄断与竞争(考点4)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1垄断条件下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愈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 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2)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以战胜对手,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 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四大垄断组织分别代表的意思如下:

卡特尔:它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参加卡特尔的企业一方面为获得垄断利润而在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和其他方面签订协议,另一方面又保持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辛迪加:是通过签订共同的供销协议而形成的企业同盟,参加辛迪加的企业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议来协调价格,从而获得垄断利润;托拉斯:是由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股份公司,参加托拉斯的企业不再是法人,由托拉斯对原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原企业所有者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份的利润;康采恩:是由工业商业运输金融保险等,不同经济部门中的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企业虽在形式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已被银行或其中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所控制。

垄断的四个组织为:卡特尔,康采恩,辛迪加,托拉斯。

——辛迪加是法语Syndicat的音译,原义是“工会”。

辛迪加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 织。参加辛迪加的各个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它们商业上却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它们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业务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处 统一负责办理,然后再在参加者之间按照协议规定的份额进行分配。通过这种在流通领域内的集中和垄断,辛迪加可以按照抬高的价格销售商品,并按照压低的价格 收购原料。由于辛迪加促进统一经营,辛迪加的成员事实上就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它们很难退出辛迪加组织,因为一旦退出,就脱离了现有的 商品和原料市场体系,不得不重新组织自己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而这都是非常不易的。

因此,辛迪加的组织形式一般比较稳固。辛迪加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和俄国最为流行。俄国早在1886年就出现了辛迪加,那是一个由铁钉和铁丝工厂组成的辛迪加,在20世纪初的前10年,在俄国的钢铁、采煤、采矿和机械等部门,辛迪加垄断了大部分生产。除辛迪加以外,垄断组织的组织形式还有托拉斯、卡特尔和康采恩等。

——托拉斯,英文trust的音译。

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丧失独立性。托拉斯的董事会统一经营全部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原企业主成为股东,按其股份取得红利。参加的资本家为分配利润和争夺领导权进行剧烈的竞争。

1879年 首先在美国出现,如美孚石油托拉斯、威士忌托拉斯等。托拉斯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企业组织,参加者在法律上和业务上完全丧失其独立性,而由托拉斯的董事会掌 握所属全部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原来的企业主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照股权的多少分得利润。资本主义托拉斯一方面可以保障投资者的优厚利润,提高投 资者兴趣,刺激投资,促进业务扩充,有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减少竞争,阻碍企业技术进步和新兴企业的发展,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在社会主义国家,托拉斯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我国在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中央工业交通部门先后试办了烟草、盐业、医药、橡胶、铝业、汽车、纺织机械、地质机械仪器等十二个托拉斯企业。

——卡特尔为法语cartel的音译,原意为协定或同盟。

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根据美国反托拉斯法,卡特尔属于非法。卡特尔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这同盟者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

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而达成有关划分销售市场、规定产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的协议所形成的垄断性企业联合。它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1865年 最早产生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随着垄断资本的国际化产生了国际卡特尔。按协议内容卡特尔可以分成规定销售条件的卡特尔、规 定销售价格的卡特尔、规定产品产量的卡特尔、规定利润分配的卡特尔、规定原料产地分配的卡特尔等。

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作为卡特尔成员,各自在法律上保持其 法人资格,独立进行生产经营,但必须遵守协议所规定的内容。卡特尔成立时,一般签订书面协议,有的采取口头协议形式。成员企业共同选出卡特尔委员会,其职 责是监督协议的执行,保管和使用卡特尔基金等。由于成员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会因经济发展而变化,卡特尔的垄断联合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经常需要重新签 订协议,其至会因成员企业在争取销售市场和扩大产销限额的竞争中违反协议而瓦解。

——康采恩是由Concern音译而来,有“相关利益共同体”的意思,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包括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受其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集团(一般是大银行资本家)通过参与制加以控制。

它明显地表现出帝国主义时期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特点。  其 产生的时间晚于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康采恩中的各个成员企业仍保持法律上的独立性,不失其法人资格,处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或大银行作为持股公司,通过 收买股票,参加董事会和控制各成员企业的财务,将参加康采恩的其他成员企业置于其控制之下。其目的在于增强其经济优势,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 场所,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 (经济学术语)

垄断 (Monopoly) (通常译独占),经济学术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 (Monopsony) 则刚刚相反。理论推断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但至今为止没有确切案例提供支持。

垄断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是竞争的对立物,又是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列宁也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容易达成协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垄断(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由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集中的发展程度的不同,资本主义大型企业之间互相勾结或联合的程度和具体目的也不一样,因而垄断组织便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

卡特尔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

最早的卡特尔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是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这时,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产生,但还只是一点不甚明显的萌芽。1865年,在当时新兴的工业国家德国出现了4个卡特尔。至于出现的原因,和所有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相同:资本主义的原罪,追求跟高的利润。

以上就是关于垄断组织: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有何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垄断组织: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有何区别、垄断组织有几种形式、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4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