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什么意思

国歌作者2023-04-29  35

现在如果有人说你太“二”了那就是一种损人的话,意思就是二愣子或太傻太白痴的意思。
1数词。一加一所得。《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2序数。第二。《墨子·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适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 唐 韩愈 《春雪》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
3副。与“正”相对。同“ 贰 ”。《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
郑玄 注:“卜之日,谓君有故而为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
4再次;两次。《南齐书·礼志上》:“醴则唯一而已,故醴辞无二。”《宋史·吴璘传》:“此
孙膑 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5倍;加倍。《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 秦 得百二焉。” 司马贞 索隐引 虞喜 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 秦 地险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 秦 兵当二百万也。‘ 齐
得十二’亦如之。” 顾炎武 《日知录·史记注》:“古人谓倍为二。‘ 秦 得百二’,言百倍也;‘ 齐
得十二’,言十倍也。”《韩诗外传》卷四:“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
6并列。《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德侔往初,功无与二。”《宋史·杨存中传》:“ 杨存中 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 郭子仪 也。”
7两样;不同。《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四》:“《诗》三百篇即古人之韵谱。经之与韵,本无二也。”
8谓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 朱子 正欲一之,反谓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
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视 卬 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 高诱
注:“二,疑也。臣见疑则不重矣。”《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将军 张卬 拔劒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宋 宋祁 《宋景文杂说》卷下:“任贤而二,五 尧 不治。”
10二心;不遵从。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 宋 范仲淹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河上公 注:“一生阴与阳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引《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12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易·系辞上》:“天一,地二。” 孔颖达 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汉书·律历志上》:“地之数始於二,终於三十。”《后汉书·杨震传》:“《易》曰:‘无攸遂在中馈’” 李贤 注引
汉 郑玄 曰:“二为阴爻。”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二,言所为;五,不言所为。二,臣道也,以任事为忠;五,君道也,以任人为大。二胜其任,则五可无为。”
13东北方言,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愚笨,口语中拥有独特的语意。
例:1、数学课上,老师问:“题都做了没有,答案是什么?”同学:“二!”老师:“我才‘二’呢!,这题都能算错,你说你有多‘二’吧!”
2、数学课上,老师问:“题都做了没有,这个所求集合是什么?”同学:“一、二、四!”老师:“寻思啥呢一天天的,算个题总得把你自己带上,哪来的‘二’,就‘一’和‘四’!”

以上就是关于二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二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242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