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是被谁杀死的呢

胡亥是被谁杀死的呢,第1张

胡亥是被赵高杀死的。之前说赵高篡改了遗诏让赢胡亥登上了帝位,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好歹享受着荣华富贵,然而胡亥在位三年时间就被一手扶持的赵高杀害了。赵高女婿领着上千人,假称抓贼,直闯胡亥行宫,最终胡亥抽剑自刎而去了,估计胡亥觉得大秦在他手中落亡了,无颜面苟活于世。

胡亥历史背景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虽然最受秦始皇的宠爱,但时他理应没有继承秦朝皇位的资格。按照礼制来说,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才是最具继承秦始皇皇位资格的人,更何况,公子扶苏为人贤能,他的贤名被天下百姓所知,本人更是被天下百姓所爱戴。然而最后登上秦朝二世之位的却不是公子扶苏,反而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

除了胡亥身边有赵高和李斯两人的协助之外,胡亥本身的为人性格与对权力的渴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毕竟为了能够登上皇位,胡亥杀害了十多个兄弟姐妹,并且还设计逼死了长兄公子扶苏,踏着兄弟姐妹们的血路成为秦二世的。

自杀。被逼的。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就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能居住深宫中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胡亥一听有道理,而且他也愿意呆在后宫中享乐,从此,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在此后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在公元前207年,即二世三年,在一次朝会上,赵高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胡亥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丞相怎么开这样的玩笑,这明明是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仍然坚持说是马,胡亥便问在场的大臣们。大臣们因为害怕赵高的权势,又不知道赵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便随声附和着说是鹿。其他人有的说是鹿,有的装聋作哑。事后,赵高便根据大臣们的不同说法区别对待:说是鹿的人一律找借口杀死,说马的人则被当成自己一派的人。

这件事过去后,赵高没事了,胡亥却有事了:他以为自己得了迷惑病。于是叫来太卜掐算,太卜却瞎说是因为他祭祀时斋戒不好引起的。胡亥便到上林苑里重新斋戒,开始还能坚持,后来又享乐开了。后来,胡亥将误入苑中的人当场射死,赵高知道后又借题发挥,先是让他的女婿阎乐上奏说,不知谁杀了人,将尸首扔到了苑中。然后赵高又装模做样地对胡亥说,皇帝因为是天子,所以射死了无罪的人要受上帝惩罚,也就是天子的老子的惩罚,同时鬼神会奉命降灾的。胡亥很害怕,赵高趁机叫他到别处的行宫去暂时躲一躲,胡亥很听话地就走了,赵高在朝中俨然皇帝一般。

胡亥此时并不了解天下的真实情况,等到陈胜的军队逼近了都城咸阳,他这才着了急,听从了章邯的建议,让他率领释放的骊山刑徒出战迎敌。这些刑徒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强壮,刚刚被释放,士气很高,在勇将章邯的率领下,初期打了很多胜仗,战胜了陈胜和项梁的部队,但后来,项羽破釜沉舟与章邯决战,使章邯作战失利,章邯向胡亥求救兵增援,又被赵高猜疑拒绝发兵。走投无路的章邯最终投降了项羽。章邯一走,秦的军队便不堪一击,秦朝江山危在旦夕。

到这时,胡亥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赵高说的天下太平竟是谎言,现在天下已经乱得要亡国了,胡亥言谈之中对赵高很是不满。原来就有篡位之心的赵高干脆先动手了。

赵高的女婿阎乐领着上千人,假称抓捕盗贼,直闯胡亥的行宫,最后胡亥抽剑自刎,死在最宠信的奸臣赵高之手。

嬴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也是秦朝的最后一任皇帝,登基前没有什么成就,登基后也毫无建树,典型的纨绔子弟,愚蠢顽劣。按道理这么一个人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然而由于秦始皇没有及时指定皇位继承人,导致赵高有机可乘,让胡亥当了皇帝。但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胡亥因赵高当了皇帝,也因赵高而死,也是令人惋惜。

赵高本来是个宦官,他的父亲叫赵升,当年曾经跟随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前往赵国。后来异人生了秦始皇,同年赵高也出生了。所以赵高是自幼就跟随秦始皇的,加上他自身精通狱法,又身强体壮的,很受秦始皇的信任,甚至还将他提拔为中车府令,专门掌管秦始皇的车马仪仗队。后来秦始皇的遗诏就被赵高掌控了,赵高是个有野心的人,如今秦始皇已死,除了李斯又无人见过这遗诏,这不是个平步青云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嘛!赵高为了掌控朝政,就要寻色一位无能的皇子做皇帝,胡亥就这么被赵高选中了。

胡亥虽然贵为秦始皇的儿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这些教育对他一点作用也没用,照样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纨绔子弟之气没一点改变,更别谈拥有天子的威仪了。秦始皇有一次大宴群臣,众皇子也都到场了。按照规矩大臣朝见天子都得在入殿前脱鞋,并把鞋子有序的摆在台阶上。胡亥吃饱以后不想待在大殿听这些大臣们啰嗦,就跑出去了,看到摆放整齐的鞋子又玩性大发,边走边踢,将鞋子全部踢乱了后才满意的离开。由于胡亥这荒诞贪玩的性格很像秦始皇,加上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所以秦始皇很宠爱胡亥,但是没有想把皇位传给胡亥的意思。毕竟秦始皇作为一个皇帝,要为江山传承考虑,长子扶苏才是那个能继承秦朝江山的皇子,可惜秦始皇没有等到立扶苏为太子就龙御归天了。

秦始皇死后赵高秘不发丧,他还挑唆李斯跟他一起篡改遗诏。因为李斯之前为秦朝提了很多改革措施,其中不乏错误的建议,比如焚书坑儒就是李斯提出的。现在天下恨李斯的人很多,扶苏也一直对李斯所提的建议不满,如果扶苏继位李斯恐怕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于是他与赵高同谋,改了遗诏。

遗诏虽然改好了,但是胡亥胸无大志啊,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当皇帝,赵高抓住了胡亥爱玩的心理,教唆胡亥说当了皇帝就能更加随心所欲的享乐了,胡亥根本就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做皇帝。最终在赵高和李斯的操纵下,胡亥矫诏赐死了扶苏,然后登基称帝,成为秦朝最后一个皇帝。

胡亥再怎么爱玩他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既然已经坐到了皇帝的位置,那就得坐稳这个位置。胡亥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开杀戒,铲除异己,他不仅杀了秦朝的大将蒙恬、蒙毅两兄弟,还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除掉了,朝中的许多大臣也不能幸免。诛杀蒙恬一案是赵高办的,赵高办案途中株连了许多人,并趁机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到许多重要的职位上,胡亥还天真的以为赵高的亲信就是自己的亲信。

最后,拥立胡亥继位的李斯也没有逃过这场屠杀。他揭发了赵高的野心,却被赵高反咬一口,胡亥此时已经十分信任赵高了,他立刻罗列了李斯的罪名,把李斯处以腰斩的极刑,连李斯的家人都不放过,被一并处死。

胡亥除掉了这么多威胁自己统治的人以后终于可以高枕无休了,他也跟秦始皇一样大修宫殿,强征民夫,导致秦朝民力枯竭,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由于天降大雨误了戍边的期限,按律当斩,他们毅然地高举反秦大旗,带领戍卒起义。不久后各地纷纷响应,六国贵族也趁机复国。而秦二世此时还在深宫中享乐,对于外界的起义自以为只是几个毛贼而已,不足挂齿。朝堂上的官员也怕扰了皇帝的美梦,不敢说实话。

到了秦二世当皇帝的第三个年头,赵高就不满足于自己只做一个幕后的皇帝了,他想除去胡亥自己当一把手,为了了解大臣们对自己的态度,他还搞了一场指鹿为马的把戏。最后那些说这是鹿的大臣都被杀了,同样说实话的胡亥还以为是自己眼睛的毛病,听赵高的建议躲到行宫去灾了。

胡亥没有想到的是几个“小毛贼”已经让强大的大秦朝日薄西山了,各地的反秦大军接连获胜,很多秦军也投降了敌军。胡亥终于知道慌了,还责怪赵高,赵高心里气不过干脆直接派人闯进胡亥的行宫,逼胡亥自杀身亡。

公元前206年,年仅24岁的胡亥在当了3年皇帝后就把大秦几百年的基业败完了,秦朝也在他死后不久就灭亡了,甚是可惜。

公元前208年,项羽和刘邦分两路欲率兵进入关中,楚王与各诸侯约定“先入关中为王”。次年,刘邦先入关中,秦三世子婴出城投降,短短十四年的秦朝灭亡了。

一、诛杀奸臣赵高

刘邦率兵进入关中,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秦朝政局早已乱成了一团,胡亥的愚蠢和无所作为,让宦官赵高在秦朝翻云覆雨。以至于刺死了秦二世胡亥,秦朝大权落入了赵高手中。

虽然赵高当时已经获得了秦朝的实权,但他并不满足于丞相这个限制,真正意图为夺权称帝。而朝中的大臣,估计知道赵高的为人。毕竟欺骗秦始皇,蛊惑秦二世屠尽亲信,并将其刺杀,能干出这些事情的人,做了皇帝,未来的日子将会更不好过,因此大臣们集体反对赵高称帝。

赵高并不就此放弃称帝的念头,而是绕了个弯,立子婴为帝。

子婴

子婴是谁?关于他的身份,有四种说法。

其一是扶苏之子,《史记·卷六》中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翻译过来便是:立秦二世(胡亥)的兄长(扶苏)的儿子(子婴)为秦王。当然这个翻译是将其中的“兄子”翻译成了兄长的儿子,并不一定正确。或许这个“兄子”还会有别的翻译。

其二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是在《《史记·卷八十七》中有记载:“……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翻译过来为:于是将玉玺传给了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即位。

另外两种说法为:胡亥的哥哥,以及秦始皇的弟弟。子婴身份的具体真相是什么,早已无法证实,但我们至少知道子婴这个人,有皇家血统,不然大臣们也不会同意他上位。而且与胡亥的关系比较好,同时还没有政治上的野心,不然早就被胡亥给赐死了。

即使是一个没有野心之人,当自己的生命即将受到威胁时,也一定会先保全自己性命,何况子婴并不傻。胡亥一死,他便知道,赵高推举自己上位,只不过是将自己视为一个傀儡。赵高早晚会将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之上,他明白自己绝不能走胡亥的老路:无所作为,仍由赵高呼风唤雨。想要活命,必须先下手为强。

赵高

子婴登基不久,赵高便拿祖先来压他,让子婴去宗庙参拜祖先。但真正的意图则是想将子婴在宗庙里杀害,然后联合楚国灭尽秦朝宗族,在关中称王,与其他政权并存。

显然子婴早就看透了赵高的小心思,便以生病为借口,不去宗庙。赵高似乎对于王位已经迫不及待,既然子婴不去宗庙,则自己上门去“探望”子婴。

子婴的宫殿,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杀机,只为等待赵高的来临。在赵高踏入宫殿,询问子婴为何不去宗庙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埋伏在身后的韩谈一刀毙命。一世奸雄就这么可耻的死了。

随后,子婴迅速派兵突袭赵高同党,并快速将其铲除,灭了赵高三族,使得朝廷大权重归秦皇族手中。

二、46天的秦三世

尽管赵高祸政只有两年的时间,可这短短两年的时间发生了太多恐怖的事情。再加上秦灭六国扩张的速度太快,还没来及消化吸收。建朝又后忙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大兴土木建立秦直道与长城。原本就已经风雨飘摇的秦朝,又出了赵高这么个奸臣,把这个有近六百年历史的国度给彻底折腾垮了。

子婴虽然杀了赵高,掌握了大权,但早已回天无力。先前所埋下的“雷”,在反秦势力不断壮大中逐渐浮现。原本子婴有一条路可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既然打不过这些反秦势力,为何不将地盘迁移?将宝贵的关中让出来。

谁愿意跟着他走呢?一个刚上位不久的皇帝,朝中大臣自然不会将自己的性命托付在没有治国经验的君主上。在他们眼中,或许投靠刘邦、项羽一方,还能落个安全?毕竟秦之前的所作所为,这些大臣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后人曾说:成也法家、败也法家。秦国的崛起强大,得益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用严密残酷的律法,将秦国的国力发挥到极致。又通过军功授爵,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秦国兵将的士气,为之后各场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秦始皇把秦国的国力都用透支了,再继续施行这种战时法律,除了会把老百姓全累死,没有别的可能。此时本应该修养生息的秦朝,却依然施行着严刑酷法,压榨着百姓。

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杀光,还将李斯、冯劫、冯去疾等大臣全部诛杀。到了子婴称帝,身边亲信全无,让子婴怎么孤身对抗反秦大潮?难不成让子婴和天下百姓说:家人们,你们都别慌,原本的暴秦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会来好好治理的。谁会信呢?

子婴上位的第46天,皇位还未坐热呢,刘邦便率着大军进入了关中,大臣们知道秦的大势已去,纷纷投靠了刘邦。子婴放弃了抵抗,交出玉玺,任由刘邦处置。最后死于项羽手中,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就此不复存在。

以上就是关于胡亥是被谁杀死的呢全部的内容,包括:胡亥是被谁杀死的呢、秦朝胡亥是怎么死的、胡亥怎么当上皇帝的秦二世胡亥又是怎么死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42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