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得像什么(两个字)

气得像什么(两个字),第1张

1、气得像气球。

2、气得像苹果。

3、气得像火炉。

4、气得像大鼓。

5、气得像斗牛。

扩展资料:

1、气球:[ qì qiú ]

基本解释:用丝绸或其他轻的结实材料制作的没有推进器、充满比空气轻的加热气体的球囊。

2、苹果:[ píng guǒ ]

基本解释:苹果属落叶乔木,叶椭圆形,花白色带红晕。果实圆形,有红、黄或淡绿等色,味甜或略酸。

3、火炉:[ huǒ lú ]

基本解释:炉子。

4、大鼓:[ dà gǔ ]

基本解释

1)最大和发音最深沉的军乐队和管弦乐队用鼓。

2)曲艺的一种,表演者连说带唱,以鼓、板、三弦等伴奏。由于地区和方言、曲调的区别,分京韵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等。

气得昏厥。

昏厥 [ hūn jué ]

因脑部短暂缺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心情过分悲痛、精神过度紧张、大出血、心脏疾患等都能引起昏厥。也叫晕厥。

鲁迅《野草·死后》:“我愤怒得几乎昏厥过去。”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由于失血过多,他一时陷于昏厥状态。”

近义词

昏迷 [ hūn mí ]

因大脑功能严重受损而长时间失去知觉。严重的外伤、脑出血、脑膜炎等都能引起昏迷。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五:“这在文脉上十分明晰,但因为在这一问一答的中间插进了伯夷叔齐的传说在里面,这把古今来的注疏家、批评家便完全弄昏迷了。”

1、气得暴跳如雷: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2、气得头昏脑涨:意思是因生气而造成的头脑昏沉的感觉。

3、气得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极点。

4、气得七窍生烟:意思是气愤得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5、气得咬牙切齿: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将生气的感觉竭力抑制住。

气得什么词语填空:气得暴跳、气得昏厥、气得头晕、气得发抖、气得发飙、气得大喊大叫、气得头疼欲裂、气得心急火燎、气得不知所措、气得七窍生烟、气得浑身发抖。

气得造句:

1、为了这麼芝麻点大的事,你就气得暴跳如雷,结果造成血压高,值得吗?

2、小明今天无中生有的说我拿了他东西,气得我跟他吵了一架。

3、老李被儿子气得咬牙切齿,差点就要中风了。

4、冒富气得浑身发抖:好,你油嘴滑舌的,我说不过你。

5、听到这话,把他气得直眉瞪眼,只得“唉”了一声。

6、爸爸很生气。爸爸气得火冒三丈。

7、我被他气得半死,他却若无其事地在旁边喝茶嗑瓜子。

1、气得火冒三丈、气得怒目圆睁、气得哇哇大叫、气得浑身发抖、气得暴跳如雷、气得两眼发黑。

2、气得可以填气得像炸弹、气得像大鼓、气得像斗牛、气得像斗鸡、气得像狮子、气得像火炉、气得像苹果、气得像张飞等等。

气得火冒三丈,气得心急火燎

火冒三丈

解释: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自: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心急火燎

解释: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焦急。

出自:清·吴璇《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示例:铁头~,忽噜忽噜喝碗菜粥,摞下筷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扩展资料:

反义词:

心平气和

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自: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译文:先生心平而气和,所以虽然年老而体胖。

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气得(暴跳)。

2、气得(昏厥)。

3、气得(头晕)。

4、气得(发抖)。

5、气得(发飙)。

6、气得(大喊大叫)。

7、气得(头痛欲裂)。

8、气得(心急火燎)。

9、气得(不知所措)。

10、气得(七窍生烟)。

11、气得(浑身发抖)。

12、气得(怒目圆睁)。

以上就是关于气得像什么(两个字)全部的内容,包括:气得像什么(两个字)、气得什么怎么填词语、气得什么什么的词语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38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