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家都有谁

唐代四大家都有谁,第1张

欧阳询(公元557-641)初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由陈、隋入唐,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和器重。历任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博通经史,编撰《艺文类聚》100卷。书法初学二王,后遍学秦汉篆隶、魏碑,各体俱精,楷法独尊。楷书劲险刻厉、法度森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世称“欧体”、“率更体”。清代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评:“千门万户,规矩方圆之至者矣,斯所以范围诸家,程序百代也。”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楷书碑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姚辩墓志铭》、《温彦博碑》等,隶书碑有《房彦谦碑》、《唐宗圣观记》等,行书帖有《张翰思鲈帖》、《梦奠帖》、《卜商帖》、《千字文》等,草书有《千字文》残本。书法理论有《用笔论》、《三十六法》、《八诀》等。《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皆有传。

颜真卿(公元709-785)盛唐书法家。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师古是北齐学者,著有《颜氏家训》。他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的进士,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朝臣,由郎官到节度使、尚书,进爵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变,宰相卢杞衔怀恨李希烈,唆使颜真卿劝谕,却为李希烈所拘留,颜真卿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是唐朝的爱国功臣,与兄颜杲卿(692-756)平叛安禄山,进谏杨国忠。颜真卿书法学欧阳询、褚遂良、王羲之、李邕,相传又得到了当时“草圣”张旭地释心教诲,创立了宽宏厚重、气势雄强的书风。苏轼《东坡题跋》评:“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流传的作品,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颜家庙碑》、《颜勤礼碑》、《告身帖》,《郭家庙碑》、《宋璟碑》、《八关斋会报德记》、《元吉墓碑》、《臧怀恪碑》、《李元靖碑》,《麻菇仙坛记》、《大唐中兴颂》、《自告身帖》等,行书有《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瀛州帖》等,书法理论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有传。子颜頵,也善书,书画端庄,有父遗风。

柳公权(公元778-865)唐朝后期书法家。字悬诚,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兄柳公绰,也是唐代名臣。柳公权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进士及第,历任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的朝臣,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左常侍、国子祭酒、工部尚书、太子少傅、少师,卒赠太子太师。史传穆宗向柳公权问笔法,柳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后人多以为这是柳公权“以笔谏人”。他书法学二王、欧、颜,点画精到,体势劲媚,法度森严,有庙堂气象,自成一家,世称“柳体”。传世碑刻众多,以《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为最著名,墨迹行书有《蒙诏帖》等。《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有传。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元朝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浙江湖州人,宋朝宗室后裔。元军入驻中原,元世祖忽必烈搜访宋朝遗贤,在程钜夫的荐举下,赵孟頫平步青云,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从一品,封魏国公,卒谥文敏。他精通书画、篆刻、音乐、佛志、诗歌,书法是复古主义者,独推二王,最能传王羲之的形态神韵,六体皆精,行楷独绝,用笔遒劲、结体艳丽、丰容缛雅,世称“赵体”,上越二宋五代,与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称“楷书四大家”,足见其功力的深厚、影响的深远。然而,由于他是宋朝后裔抽降元朝而当官的,有人卑视他的人品,并讥讽他的书法为“书奴”,意思是指他的书法墨守成池,没有创新。流传的作品,楷书有《道德经》、《汉汲黯传》、《肥巴碑》、《三门记》及诸多佛经钞写的作品,行书有《洛神赋》、临王羲之《定武兰亭》等。他的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都是当时书画方面的高手

你好,我是翡翠哥。不是这样的,唐四家是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宋四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说是蔡京。而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唐四家,即唐朝四大家,是指唐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人,因清汪立名编有《唐四家诗》,故成为唐四家。

柳宗元的古诗大都描写自然山水,运思精密,着力于字句的选择和锤炼,创造出峻洁、澄澈的境界。

王维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

欧阳询(公元557-641)初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由陈、隋入唐,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和器重。历任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博通经史,编撰《艺文类聚》100卷。书法初学二王,后遍学秦汉篆隶、魏碑,各体俱精,楷法独尊。楷书劲险刻厉、法度森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世称“欧体”、“率更体”。清代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评:“千门万户,规矩方圆之至者矣,斯所以范围诸家,程序百代也。”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楷书碑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姚辩墓志铭》、《温彦博碑》等,隶书碑有《房彦谦碑》、《唐宗圣观记》等,行书帖有《张翰思鲈帖》、《梦奠帖》、《卜商帖》、《千字文》等,草书有《千字文》残本。书法理论有《用笔论》、《三十六法》、《八诀》等。《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上、《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皆有传。

虞世南(公元558-638) 初唐书法家。字伯施,浙江余姚人。最在陈国当官,隋朝,任秘书郎,入唐后由太宗引为秦王府参军,后任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性格沉静寡言,容貌柔弱,志性则刚烈。唐太宗称虞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五绝。他编撰我国第一部类书《北堂书钞》,集古籍160卷。他的书法学二王,圆融遒逸、外柔内刚。流传的书法作品以《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为最著名,行书墨迹有《汝南公主墓志》(疑是宋人摹本);书法理论有《书旨述》、《观学篇》、《笔髓论》。明项穆《书法雅言》评:“世南传之智永,内含刚柔,立意沉粹,及其行草,遒媚不凡,然其筋力稍宽骳耳。”《旧唐书》卷七十二、《新唐书》卷一百零二皆有传。

褚遂良(公元596-658) 初唐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贞观末年,与长孙无忌受唐太宗遗命辅政,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后因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贬到爰州(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当刺史,一年后逝世。书法学欧阳询、智永、二王,融会汉隶,对《礼器碑》的学习最深,此碑书法精妙俊逸,有纤而厚之赞,褚氏变隶书为楷书,使书法方圆俱备、婉美华丽,世称“青琐婵娟、不胜罗绮”。他又精于鉴定二王真迹,是当时的权威。流传书法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千字文》、《房玄龄碑》、《枯树赋》、《太宗哀册》、《倪宽赞》、《清娱墓志》等。清梁巘《评书》说他:“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之议。”《旧唐书》卷八十、《新唐书》卷一百五有传。

薛稷(公元649-713) 初唐书画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是魏征的外甥,景龙中,出任昭文馆学士,睿宗立,拜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历太子少保,以翊赞功封晋国公,世称“薛少保”。后因预知窦怀贞谋害玄宗事,被赐死于狱中。书法学虞世南、褚遂良,是褚遂良的得意门生,当时的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足见他“锐精临仿”。《广川书跋》说他“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用笔纤瘦,正是宋徽宗“瘦金书”所效法。薛稷能画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以画鹤著名。他当时在长安、洛阳及四川等地留下不少画迹,他所创屏风六扇鹤也为人传摹效仿,到五代黄筌出现以前,薛稷画鹤一直被人公认为是难以超越的精湛技艺,可惜作品未流传下来。书法有《信行禅师碑》。

初唐四大家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楷书的风格都是“清秀瘦劲”,其中欧阳询楷书更为突出,贡献也最大,并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九成宫》,历来被奉为学习楷书的楷模。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年的四位大文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询:初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由陈、隋入唐,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和器重。虞世南:唐代诗人,字伯施,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褚遂良:初唐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人,贞观末年,与长孙无忌受唐太宗遗命辅政,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薛稷:初唐书画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人。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2、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3、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于官,享年63岁。天宝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庙庭。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4、薛稷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

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封晋国公。唐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薛稷因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五岁。

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无作品传世。

扩展资料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初唐四大家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楷书的风格都是“清秀瘦劲”。

其中欧阳询楷书更为突出,贡献也最大,并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九成宫》,历来被奉为学习楷书的楷模。之后的“瘦金体”也可以追溯到这里,宋徽宗赵佶的瘦金来源主要是薛稷。

但是任何一个书法家都不可能只临摹或者学习一个前人,他们往往专其一,博其众,在浩如烟海的书法海洋中汲取营养,最终自成一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初唐四大家

以上就是关于唐代四大家都有谁全部的内容,包括:唐代四大家都有谁、唐四家和宋四家是唐宋八大家吗、初唐四家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26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