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和巡抚谁官大

总督和巡抚谁官大,第1张

总督

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

扩展资料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

六部之设,与明朝相同。但有三点变化。

一是六部之官为复职,即有一汉员,必有一满员。尚书、侍郎如此,司官也是一样。一般说来,司官掌印为满员,办事为汉员。又有笔帖式,满语是文书官的意思,专供笔札,以满、蒙、汉旗人担任(各院寺皆设)。

二是所属机构有部分调整。如户部下设十四司,刑部下设十八司。

三是职权小于明朝六部。如吏部的一部分人事权划归军机处。兵部不问八旗军政,所司止绿营具体事务,军事调动、命将征伐,则归于皇帝,出于军机处。工部主管工程建设,但黄河、海塘等重要工程皆皇帝指示调度,工部并不过问。乾隆时,六部之外,又增设乐部。乐部管理大祭礼、大朝会演乐及审定乐器音律。设典乐大臣。统领神乐署、和声署、什帮处。

百度百科-巡抚

在历史中,每个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不同的官职,不过这些大一统的王朝,基本上都沿用了一样的官职体系,个别的官职会有一些变化,不过总体来看还是差距不大。

在历史上有一些官职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很多人也非常熟悉这些官职,在一些影视作品里面,很多的官职都被不断拿出来使用,有一些官职听起来就非常牛逼,在艺术作品里面,这些官职的实际作用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听起来能够唬人。

常见的官职有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六个,那么这些官职的职务有什么异同呢?究竟谁的权力要更大一些呢?

将军

首先将军的官职肯定是最大的,在当时将军的职务按照不同的地域有着一些差异,边防的将军基本上都是地方的军政首领,在内地的将军们基本上就是主管军事的。

将军官职是从一品,已经是武将里面最高的一档,还有一类将军就有些特殊,并没有实际的职权,是一种荣誉封号,这类将军一般都是由一些功勋担任,可他们和皇室的关系非常近,权力也更大。

总督

往下一档的就是总督,总督应该说是地方官员里面等级最高的,也是实权最大的职务,人们常常说的封疆大吏,指的就是总督这样的官员。他们的等级比将军低一些,也是正二品,在武将官职中算是顶级的。

不过一般在派任总督的时候,常常会给他们增加一些其他的官职,有的时候是加兵部尚书这样的官职,他们的职级就要更高一些,能够和将军平级,一般总督主要是管理军事,可他作为地方最大的官,也可以去管理地方的行政各类事务。

巡抚

巡抚和总督的情况有些类似,都是属于地方的顶级大员,他们也同样是主管地方的行政军事,不同的是,巡抚的职级要比总督低一些,不过他们两个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算是平级的水平,他们俩都是从中央直接派过来的,那么为何要多设两个不同的军政官员呢?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互节制,总督虽然没有办法去管理巡抚,但它对巡抚是有着监督的权力,毕竟地方大员向来是不会让朝廷放心的,必然要想办法去监督他们。

都统、提督

都统和提督官职其实和总督是差不多的,都是属于从一品,不同的是,他们的官职是不一样的,都统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官职,在内地也没有这样的官职,它是专门为了边缘的地区设立的,在一些边境地区,中央直接管理不太方便,于是就出现了都统,算是在当地最高的军政长官。

提督情况就不同,他是主管绿营军事的长官,手里有着兵权,虽然是从一品,要比巡抚还要高出一些,可实际上它是要受着巡抚的管辖,提督的实权还是挺多,可是却处处受到限制。

最常见的就是九门提督,在文学作品中这个名字不断出现,这个官职其实听起来挺吓人的,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不过它的位置还是比较关键,一般在京师或者是海军都会有提督,职权也不算太小。

总兵

最弱的一个官职,就是总兵,其实总兵也是有着很大实权的军事长官,不过它的职级算是最差的,直接受到提督的管辖,和上面的这些大官比起来,就显得没有什么重要的了。

总得来看,将军的官职肯定最高的,无论是从实权还是从地位上来看,将军最大的特点,还是自己与中央的联系非常紧密,一般能够担任将军的人,往往都是在朝廷里面有着很高地位的。

此外,总督官职肯定是要低一些,不过它的实际权力同样很大,可以说不比将军差多少,一般总督都是由朝中受到皇帝信任的臣子来担任的,能够成为总督,明显也是地位的象征。

总督是官职最大的一个,然后依次的顺序是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总督,其实总督分为区划和部门两部分。

总督

总督这个职务开始于明朝,不过在明朝时期总督是个临时的职务,一般没什么特殊的情况朝廷是不会派总督的,所以明朝时期巡抚才是真正的地方一把手,而总督这个职务虽说节制巡抚但只有打起仗来或者发生大规模天灾了需要中央出面,这个时候总督就出现了。到了清朝时期总督是常设职务,地方上权力最大的地方官,一个总督通常是管着两个省到三个省的民政、财政、刑事、经济、军务等等权力相当大当然啦也有管一个省的比如四川总督(因为四川地盘大),清朝时期有直隶总督(首都北京城就在直隶)、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甘陕总督、此外还有直接在中央任职的河道总督(管理治河)和漕运总督(管理漕运的),通常来说总督的级别都是从一品或者正二品,所以顾名思义总督就是地方最大的官。

提督

提督这个职务在明清时期是管着一个省或者两到三个省的军队统帅,虽说级别也是从二品到从一品之间不过他是要受总督节制的,所以提督虽说有兵权是直接管地方军队的,但是提督比总督在职务上是低半级的,因为提督和巡抚能管的事情总督都能管,只不过提督有一个权力就是一旦自己的辖区遭到外敌入侵或者暴乱事件的话提督可以不用上报立刻带兵进行战斗,再说直白点总督是有管理军队的权利,而提督是负责打仗的。

巡抚

巡抚这个职务在明朝时期就是常设职务啦,一直到清朝每个省都有巡抚相当于省里的一把手管着一个省的民政、财政、刑事、经济、军需等等,因为只管一个省所以比总督权力肯定是小,巡抚的级别一般都是从二品或正二品,但是巡抚他对地方的兵权可没有调动的权力他只是协助管理地方军务,所以说从权利和级别来看巡抚是比总督低一级比提督低半级,当然啦巡抚也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名字叫抚标营只有一千人左右,在不设总督的省份巡抚也是可以行使总督的权力。

总兵

这个职务就历史悠久啦,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不知道,但是隋唐时期就有这个职务了,在历朝历代总兵这个职务往往是设立在边关地区的职务,至于总兵的权力有多大那就要看你是什么总兵啦,比如吴三桂最早之前是宁远总兵(从三品)管着宁远一座边关小城的不到一万军队,而后来吴三桂当了山海关总兵那可就不一样啦,因为山海关总兵手里可以调动十万兵马,所以说总兵这个职务基本上都是三品但权利上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啦这个职务在清朝来说是和总督巡抚不冲突的,因为总兵基本上都是设置给边关守将的职务。

都督

这个职务存在的时间就更久啦,三国时期周瑜就使用过这个职务,但这个职务是不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就不好说了,三国时期的大都督是全国权力最大的军事长官,只要是哪里有战争那这个地方就是你大都督的地盘啦,由你全权负责,而且你需要什么开口就是了,所以三国时期大都督权利是很大的,而唐朝时期那些藩镇的节度使们也用过这个职务,不过唐朝中期往后都督的权力太大经常拥兵自重在自己地盘上闹独立,明朝时期都督这一职务往往是给那些边境地区或者关外受制于大明的少数民族首领的,比如努尔哈赤最早就是建州都督,清朝时期都督这个职务是总督的缩小版,清朝时期一个都督往往就是管着几个州府的军政大权,一般都是设在比较容易发生边境冲突或者局势不稳的特殊地区。

因此要论权力之大级别之高那肯定是总督排第一其次是提督、巡抚排第二,而都督和总兵完全都无法和以上三个相匹敌的。

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

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多数地区巡抚位于总督之下,亦有总督兼任巡抚者;总督的辖区比巡抚要大,一般都在一省以上,明末时更有管辖五省、七省者;且总督级别较巡抚高,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由尚书、侍郎担任,亦加都察院正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衔。

要了解清代总督、巡抚、提督三者间的关系,及权力大小,就必须厘清这三者各自的品级和职权范围。下面就根据《清朝续文献通考》和《清朝通典》有关总督、巡抚和提督的品级、职掌的记述,来分析这三者的关系及权力大小。

根据《清朝续文献通考》可知,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在各省设置总督,作为统辖一省或数省的封疆大吏。总督为正二品官员,凡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总督对所辖省份的一切政务,无不综理,是该管地方最高之军政长官。不仅负责随时考核所属官吏,其文职道、府以下及武职副将以下之文武官员,也由总督奏请升调补署及免黜。

清朝的巡抚为从二品,凡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巡抚也是按省设立的,是管理一省之封疆大吏,其地位仅次于总督。凡不设总督省份的巡抚,多加提督军务衔,以节制本省各镇总兵以下武职,并兼理粮饷事务。一般而言,总督统管军事,巡抚总理民事。但在实际上,总督也综理民事,而巡抚也有管理一省军务之责。尤其是巡抚加提督衔,其权力与总督相当。

提督又称提督军务总兵官,清代初期制度规定,提督带左右都督衔者为正一品,带都督同知衔者为从一品,带都督佥事署都督事者为正二品。乾隆十八年(1753)规定,提督为武职一品官,比巡抚高一级,与加尚书衔的总督官秩相同,为各省绿营兵之最高统率,管理一省之军政,与督、抚并称为封疆大吏。

综上可知,清朝的总督、巡抚和提督,就品级而言相差不大,都是地方大员。然而就其职掌范围而言,一般来说,总督大于巡抚,巡抚大于提督。

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

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

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

巡抚:即布政使,省级行政区域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省长。不过,要比现在的省长官职大一点,除了要抓经济和人们生活,还能掌握一些部队。

总督:设于战略行政区域的军政长官,辖一省或数省军队,又有在战略交通线上的军事负责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

扩展资料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巡抚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清朝的时候,共设立了8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巡抚

清朝末年,为了应对新一轮的民族危机,国家对军事体制进行了严密的改革,目的就是兴办洋务,发展现代军事工业,进而能够强化军队力量。此时出现了新的官职名,而许多人都对新的官职名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谁的官职大谁的官职小,这里就简要的做一下说明。

先来说一说巡抚。巡抚作为军事和民事的共同管理大臣,他的职责主要是管辖省内的军民事务,并且职权很大。在清朝的时候,地方各级官员通过品级来划分自身的上下大小。正二品,一般是尚书或者御史,而一品则为督察院的右督御史或者是兵部侍郎。而一品又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二品也同样分为正二品和从二品。

就官职品级而言,总督的品位是从一品而巡抚则是正二品,所以从职权分配和关节大小上来看,总督对巡抚拥有制约和节制权力,所以总督一般被称为巡抚的上司,但是事实上总督也并不能完全控制巡抚,巡抚也拥有极强的自由权。只能说总督可以对巡抚造成影响和节制,而不能是完全的统帅和命令,在这一方面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两广总督和江苏巡抚的关系。

虽然没有明确的命令和管制的区别,但是他们的分工也还算是明确,总督对于军事更为侧重,所有的军事事务和练兵以及军事将领的管理都由总督负责,那么军队的财务以及地方的财政大权自然也要掌握在总督的手里,当时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就是能够执掌一方的军政大员,所以他作为清朝末年的重臣,其地位可见一斑。

而巡抚的作用主要是对地方上的琐碎事务进行管理,例如民事和军民之间的纠纷,或者是地方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新一轮的政策抉择,都是由巡抚来负责,而一旦混淆了巡抚和总督之间的关系,就会导致政治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混乱。

说完了总督和巡抚的关系,接下来再说一下提督,提督的任务非常明确,他负责军事事务,主要负责统帅陆军和水兵,因为清朝末年没有足够的空中力量,所以这已经算得上是军事力量的全部,而在清朝末年不同的迎战和军事编制有着不同的提督,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九门提督了。

提督的官阶为从一品,也是对于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军事命令权利的官员,而再细分,我们就可以发现可以分为水师提督和陆军提督,他掌管的主要军事范围为两个省或者一个省。那么清朝一共分为12个陆军提督和三个水师提督,而水军也主要集中在长江广东和福建地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台湾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他的兵力和军队就归属于福建来管理。

总兵一词从明朝初年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他主要负责对边关地区的军事进行控制,相当于现在的地方中队队长,他的官阶比总督和提督要低,但也掌握了军事大权,在清朝时期受提督统辖,官职为正二品的武官,当时清朝在同一时期大约有八十几个总兵。

相较于以上的四个职称,在清末,将军一词就更少出现了,原因就是,将军多用于对武将的封赠以及作为宗室爵位的封号,因此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和职责,将军的封号无法准确全面的衡量朝中重臣的职责。所以我们在称呼一个人的官职的时候,并不会说他是什么什么将军,而只会说他的具体官职。

以上就是关于总督和巡抚谁官大全部的内容,包括:总督和巡抚谁官大、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总督、巡抚、提督、总兵、都督这几个哪个职务最高权力最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23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