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门口千古绝联,一双玉臂千人枕,是如何成为千古一绝的呢

青楼门口千古绝联,一双玉臂千人枕,是如何成为千古一绝的呢,第1张

说起对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文人,游山玩水,饮酒作乐,用对联来切磋文采,不亦乐乎。这是古代文人之中的娱乐方式。它起源于五代十国,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而对联又称对对子,在古代的时候基本上开门做生意的都会在门口贴对子。就连风花场所青楼也不列外,据史书记载有一家青楼门上只有上联,这是老板为了招揽客人而贴出来。

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去挑战下联,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直到乾隆帝的出现。对于现代人来说对对子很难,但是在古代却是家常便饭,从他们对对子的水平中,就能看出来他们文化水平的高低,甚至不少的大才子都会通过对千古绝对,来彰显自己的才华,北宋大家非常熟知的对对子的高手就是苏轼,而清朝的大才子就有纪晓岚和乾隆,纪晓岚的对联水平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是知道的,乾隆本人非常的有才华。

乾隆的一生写了4万多首,但是真正被人记住的却没有几个。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乾隆在诗词上的造诣并不高,但是乾隆对对对子很有研究,经常和纪晓岚一起切磋,并且乾隆对对子从来不分时间和地点,只要一有灵感就会拉着纪晓岚对。大家都知道乾隆帝非常喜欢南巡,在体恤民情的同时又可以游山玩水,这样的生活实在乐哉,而乾隆每次来江南总能发生一些趣事。

曾经在江南就发生了一件对对子的趣事,乾隆和他的随从走到青楼时,看到门口的右边贴了一个上联:一双玉臂千人枕。但是左边却没有下联。立马引起了乾隆的兴趣,随后让随从一打听得知。这个上联是一个落魄书生有感而作,但是却没有能想出下联,青楼老板感觉十分可惜,所以就把上联贴在了门口,看看哪个才子能补全,弥补遗憾,乾隆立马来了兴致,直接对出了下联“半点朱唇万客尝”。

此下联一出众人立马鼓掌称好,下联不但十分工整,更是表达了青楼女子的心酸与无奈,“半点”对应“一双”,“朱唇”对应“玉臂”,“万客尝”对应“千人枕”。这个下联更是被称为千古绝对,青楼老板也十分感谢乾隆,立马让人把下联给补全。而这幅对联依旧是经典流传的对联之一。虽然乾隆帝本人一生风流,但是不得不说他在对对子上的造诣十分的高,并且作为一个皇帝也不需要很厉害的文化水平,只要有治国的能力就可以了,所以乾隆帝在皇帝文化排名中是非常靠前的。

有一次下江南时,乾隆带着两个随从在街上微服私访,路过了一个青楼。乾隆注意到门口右边贴着一个上联:一双玉臂千人枕。再看向左边,却什么都没有,觉得有点奇怪,让随从前去打听。

过了一会儿,随从带来了消息。原来,这个上联是一位落魄书生在青楼喝花酒时,有感而发写的上联。但是上联出来了,下联却没有人能对上。青楼老板觉得不如把它贴在门口,看看有哪位才子,能补全这个对联。

乾隆顿时来了兴致,对联可是自己的强项啊,可要好好露一手。在思考片刻后,乾隆说出了这样一个下联:半点朱唇万客尝。这个对联对得十分工整,数词“半点”对应“一双”,名词“朱唇”对应“玉臂”,动词“万客尝”对应“千人枕”。而且把青楼女子的心酸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慨。

路上的行人和店里的客人听到不由得鼓起掌来,青楼老板也觉得这个对联十分绝妙,堪称经典。好好的感谢了乾隆一番,并叫人把这个下联贴到门口。乾隆对这个下联也十分满意,随后大笑而去。

以上就是关于青楼门口千古绝联,一双玉臂千人枕,是如何成为千古一绝的呢全部的内容,包括:青楼门口千古绝联,一双玉臂千人枕,是如何成为千古一绝的呢、青楼门口无人能对的上联:一双玉臂千人枕,乾隆给出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21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